原创 隋炀帝杨广为何会成为被黑得最惨的封建帝王?
迪丽瓦拉
2025-07-03 00:32:21
0

杨广(569年——618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的次子,俗称“隋二世”,他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在我们的通常印象中,杨广是一个杀兄灭父、贪婪成性、骄奢淫欲和腹黑狭窄之人。

那么,他真的就是一位“渣帝”吗?接下来,文史不假为您尽力回答这个问题。

在正史的记载中,杨广绝非一个暗弱之人,不光不暗弱,甚至还是一名仪容俊美和追求上进的贤人。据《隋书·世祖本纪》记载:

上美姿仪,性敏慧,沉深严重;好学,善属文;敬接朝士,礼极卑屈;由是声名籍甚,冠于诸王。

而且,杨广本人也精于诗词歌赋,堪称文采飞扬,据《隋书·文学传序》记载:

炀帝初习艺文,有非轻侧之论。

他所作的《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 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 潮水带星来。”相信大家都读过。能写出这种诗词的人,实在难以想象他会是一位渣帝,会是一个不学无术和浪荡无度的昏君。

581年,也就是开皇元年,隋朝刚刚建立后杨广就被册立为晋王。后来,他又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和内史令等职,其父杨坚有意安排她在政务中锻炼和实践。

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就担任了隋军的大元帅,直接统领数十万军队南下征伐,向富庶的陈朝发起了统一战争。

虽然当时隋朝的统一趋势已经明朗化,基本剿灭了所有的地方割据势力。但是,仅剩的陈朝却据有长江的天险,地理位置绝对易守难攻。

所有人,包括隋文帝杨坚在内都认为,这将会是一场持久战。历史上先秦的符坚,就曾亲率“百万大军”南下,非但没能突破长江天堑,反而在淝水之战失利后导致了自身政权的灭亡。

结果,杨广这次却不辱使命,率军一举就突破了长江,彻底击溃了陈朝的部队。而且,最关键的一点,他治军极其严明,对南方的百姓秋毫无犯,极大地促成了国家的统一。

此战后,杨广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鼎盛,赢得了“天下皆称广为贤”的美名。灭陈之后,杨广也众望所归地受封为太尉,继续统领大隋的所有军队,得到了朝臣的一致拥戴。

文史不假个人认为,杨广那颗不安稳的内心开始加速跳跃了,开始疯狂躁动了!于是,他的兄长杨勇就成为杨广登基称帝的唯一障碍。

在杨广的疯狂怂恿下,隋文帝杨坚开始怀疑太子杨勇。据《资治通鉴·隋纪》记载:

上性节俭,勇尝文饰蜀铠,上见而不悦。

《资治通鉴·隋纪》还记载:

大臣用事者,广皆倾心与交。上及后每遣左右至广所,无贵贱,广必与萧妃迎门接送,上意甚喜。

终于,太子杨勇被废了。开皇二十年,杨广终于如愿以偿地被隋文帝立为太子。

隋文帝杨坚病逝后,杨广即皇帝位,史称隋炀帝。他的夺位之路,尽管有过阳谋,甚至阴谋,但历朝历代的夺嫡争宠大都如此。从这些方面讲,绝不能认为他就是一位渣帝。

个人认为,杨广不但不是渣帝,甚至还是一位励精图治的有为之君。单单从修建大运河的角度来看,杨广就比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帝王都强出太多。

登基后,杨广积极撸起袖子着手国政。他下令调发山西、河南、河北等省的三百万农民,开始分段开发大运河。

首先开凿了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长达1000公里的永济渠,之后又开凿了从洛阳到江苏清江长达1000公里的通济渠。自此,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黄河与淮河的贯通。

同时,隋炀帝还改造了邗沟和江南的原先旧有运河,形成了完整的运河系统。

610年,杨广开凿了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的江南运河段,基本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主体规模和格局。

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南起浙江杭州,北抵北京,沿途经由浙江、山东、江苏和河北四省,以及天津和北京两市,全长大约1797公里。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久的古代人工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和“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大工程,已经成为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2014年时,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又一个象征和名片。

不过,运河工程的修筑,的确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基本上,这种宏伟的工程,应该由几代人来完成,可是杨广却硬生生地在他手中就完结了。

此后,聚集起来的矛盾还没来得及化解或者缓和,就遭遇了接踵而至的农民起义和贵族叛乱,直接将来之不易大隋一统江山给断送掉了。

617年,唐公李渊在晋阳(太原)起兵,同年就攻入了长安。他在名义上,继续拥护大隋的统治,推举杨广的孙子杨侑为新帝,遥尊远在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

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兵变,杨广被缢弑。之后,隋恭帝杨侗谥世祖为“明皇帝”,但到了唐朝时,改其谥号为“炀皇帝”并且沿用后世直到今天。

毫无疑问,是大运河的修凿才成为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也是杨广被人诟病的最主要原因。那么,隋炀帝杨广为何执意要开凿这条大运河?

一些人认为,开通运河是为了贪图个人享乐,为了巡游江南,为了搜罗美女。事实上,在运河开通后,隋炀帝的确先后三次巡幸,每次都耗费巨大,此事不假。

但是,如果认为这是他唯一目的,或者主要目的,那就将杨广这个帝王看轻了。他开通大运河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政治上

不可否认,隋朝结束了纷乱的分裂局面,表面上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但是,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所形成的政治分歧,绝不会一朝一夕就能一措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的碰撞才能磨合。

看似统一的隋朝,时时受到各大门阀家族的掣肘,不得不经常进行各种妥协,勉强维持这种统一局面。

当时,门阀士族主要有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共五个姓氏和七大势力。北方的士族还好对付一些,南方的多支势力大都支持残余政权,或明或暗都在抵制隋朝,而且势力都不容小觑。

作为有抱负的继任者,杨广难以忍受被南方门阀势力威胁,因而迫切希望改变这种局面,打破长江天堑的阻隔。因此,开凿大运河就显得势在必行。

二、经济上

在长期的南北分裂中,北方一直都战乱,南方相对平稳,所以在南北间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差距。

南方凭借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了隋帝国中绝对的经济中心,无论农、林、鱼、盐、棉、麻、丝等物品,都是绝对的主要供应地。

尤其是,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粮食,据《隋书·食货志》记载:

开皇、大业时,全国共有六大粮仓。分别是兴洛仓、广通仓、回洛仓、黎阳仓、河阳仓、常平仓。

虽然这些国家级的大型粮仓,都在北方洛阳和长安附近。但是,主要的产粮区却集中在南方,南北之间的粮食运输,自然要首选水路。

有人会问,为何不索性在南方建粮仓呢?因为,南方气候潮湿,原本就不利于粮食存放。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隋朝的军事隐患大都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粮仓自然要建在这些地方。

三、军事上

定都长安的隋朝,为了继续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在边境地区驻扎了大量的军队。而所需要的军粮,单靠北方的国家粮仓显然不足,必须加快从江南调运的速度。

而且,江南的割据政权虽然被消灭了,但旧有的势力并没有彻底根除,这些残余势力并不真正臣服于隋朝中央。

为了威慑并加强中央集权,隋军进行频繁的调动就不可避免,而水路无疑是最为便捷的。

此外,由于中国的长期分裂,使得东夷和南蛮都对我国不再敬畏。其中的高丽、新罗、百济、流求和倭国,尽管互不统属,但是彼此之间却摩擦不断。

从军事角度讲,大运河的开通对以上这些都意义重大,可以有效进行震慑。

四、文化上

南北朝时期,文化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非常的鲜明。

在北中国,汉族对外来文化,或主动或被动地表现出一种包容和汲取的态度,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进行了有效的交融。无论在政治、经济、风俗等方面,皆是如此,不再是汉族单一的文化。

据《续汉书·五行志》记载:

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师贵戚皆竟为之。

但是,这种开放的文化特征,在南方的汉人政权中就没有太多的体现。

在南中国,文化比较柔和含蓄, 基本上就是汉族长久以来形成的单一文化体系。

开通大运河后,官方和民间的往来大为便利,文化方面更是如此。隋炀帝的巡游出行,一定程度上也能算是促进了南北方的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单单就从修建和开凿大运河的角度来看,隋炀帝杨广就算不上是渣帝。只是,他在唐朝时被黑得太厉害了,才导致后世对他无休无止的骂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四... 这做事也罢,当官也罢,只要有关人事,千万不能搞一锤子买卖,不能过河拆桥。你得老想着还有下一次,只要有...
原创 马... 马谡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他当年在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也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诸葛亮向来...
原创 诸... 三国时期最具偶像气质的人,那必然要说是诸葛亮无疑!什么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六出祁...
雍正王朝:科考舞弊案中,李卫一... 就说啊,连诚亲王胤祉都不敢干的事,一个混混出身的李卫为何就敢了呢?在《雍正王朝》全剧中,让我听到最为...
蒋经国如何掌握特务组织?中统元... 在台湾省台北市近郊,阳明山通往北投公路的尽头处,曾经有一座高墙环绕的日式别墅,名叫八胜园,这里风景秀...
雍正个人喜好其实很多,这一爱好... 都知道,雍正是一位十分复杂而矛盾的历史人物。他勤政、认真、严厉,喜好斤斤计较、感情生活淡泊以及喜新厌...
原创 文... 中华上下五千年,华夏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这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文化冷知识,但是对于五千年这个说...
原创 三... 华夏文明具备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段历史当中祖先创造出无数文化的表现形式,像脍炙人口的诗歌文化便是...
原创 1... 1951年,正值国家大规模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搜检国民党特务之际,一封匿名举报信悄悄地出现在了当时的北京...
原创 天...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大多都是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而展开叙述的,就拿天龙八部来说,其中出现五个对立并存的王...
原创 左... 我国自古流传着关于仙人的神话传说,其中能够被记录于史书中的却没有几位,左慈便是这少数人当中比较富有传...
原创 努... 一、尚可喜为何要投降 此人叫尚可喜。其实他应该感谢吴三桂,倘若没有吴三桂,恐怕他极有可能顶替了吴三桂...
原创 他...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清朝时一位诗人无意间的两句诗,却不料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这就是历史上著...
古董瓷器进口清关操作流程资料及...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而古董瓷器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
原创 清... 清朝有很多封疆大吏,他们掌握权力,守护一边,有些人掌管好几个省,是实实在在的“土皇帝”。他们不在中央...
原创 慈... 都知道慈禧太后是清王朝厉害的女王,这中间5个小时做的事真是让人咋舌? 作为晚清时期最后一个实际掌权人...
原创 默... 【历史】从世界宗教历史来看,没有哪个宗教像穆斯林那样,不光与世界争斗,而且内部争斗上千年。穆斯林什叶...
原创 不... 前言: 拟定这个题目,肯定要挨骂,历史上安徽也是名将辈出,曹操、周瑜、英布等,个个都是中国顶级名将!...
马可·波罗诞辰770周年:对世... 700多年前,17岁马可·波罗乘着贡多拉小舟,离开威尼斯的家,踏上前往中国的旅途。他一路跋涉,花了2...
原创 古... 作者:林淼 翻开我国古代的史书,大家可能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我国古代女子大多数都会在十三四岁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