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他当年在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也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诸葛亮向来对他倍加器重,而他在当时蜀汉政权的同僚当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后来更是接替诸葛亮成为了丞相,被称为蜀汉“四英”之一。
当年在马谡的建议之下,诸葛亮成功的收服了孟获,并且为第一次北伐留下了伏笔,后来更是在马谡的帮助下连战连胜,蜀国的下一个目标就转为拿下硬骨头街亭。这是作文又派出了自己的得意弟子马谡作为前锋,然而马谡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因此可想而知,被魏军打得连爹妈都认不出来。
虽说当年在马谡的建议下,拿下了魏国三郡,但是当马谡他们攻打街亭的时候,吃了这么多亏了魏国,早已加强防范,面对诸葛亮派出的马谡,魏国派出的却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张颌,他们更是率领远超于蜀国一倍兵力的魏军前来迎战。若是这个时候马谡听从诸葛亮部署,他们还不会输得这么惨,但偏偏马谡自大不已,输的一败涂地,蜀军死的死,投降的投降,最后就发生了当年三国最为著名的事件“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马谡也自认为自己有罪,在被杀之前他对诸葛亮说了一句话,“丞相,我罪有应得,死得不冤”,虽然这句话只有短短的11个字,但是诸葛亮听后心里百感交集,绝望又心酸。自己看重的大将却被自己处死,若他死后,蜀国更是后继无人,让他心酸的是自己,虽然与马谡的关系再好,但是却不能救他的性命,为了能够稳定军心,只好忍痛处死他。
诸葛亮在军中出司马谡,这件事让蜀国众将士都觉得特别后怕,的确诸葛亮连自己最为亲近的马速度可以不顾及情分的处死它,更何况他们这些和诸葛亮没有任何关系的兵将们了,若他们以后犯了错,又如何能指望情分来救自己呢?
对于街亭失守这件战争,后人众说纷纭,有的人觉得马谡当年不听诸葛亮的指挥,才导致街亭失守,不然的话,当年诸葛亮早就已经一统大业了。但其实说到底马谡的死可以说是蜀汉的一大损失,但对于诸葛亮来说,也只是失去了一位战友罢了。(马谡死前,对诸葛亮说了11个字,诸葛亮绝望心酸,蜀国众将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