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名将郑洞国兵败长春,为何没“成仁”还“起义”?只因这些人
迪丽瓦拉
2025-07-04 09:03:41
0

说起国民党军中黄埔名将的归宿,除了跟随蒋介石败走台湾的外,有在抗战中英勇殉国的,如杨杰、戴安澜等;有在内战中率部起义投入人民阵营的,如陈明仁、廖运洲等;有在内战中被解放军击毙的,如张灵甫、邱清泉等;有在内战中被解放军俘虏的,如王耀武、杜聿明等……

但是有一个将军很特别,他既不是被俘也不是真正的起义,而是兵败后被迫“起义”,不仅免于牢狱,去世后还受到两岸共同追悼。他就是公认的“黄埔十大名将”之一的郑洞国。

郑洞国22岁进黄埔一期,23岁就在东征淡水、棉湖的战斗中名闻全军,深受蒋介石赏识;昆仑关血战,他力挽狂澜高地仅剩30多人,团长请求撤退,郑洞国:丢了阵地我砍你的头!;缅甸征战,他功勋卓著;初战东北,他打得民主联军节节败退。可是,到了1948年,形势急转直下。

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发起了辽沈战役,锦州、塔山炮火连天,长春归路被切断,国民党10万大军被困。守不住也出不去。

郑洞国作为东北“剿总”副司令,率领国民党军第1兵团司令部驻在市中心,东城由曾泽生的60军防守,西城由李鸿的新7军防守,加上兵团直属部队、警察宪兵、自卫军等,共有十一二万人,城里的百姓也有10万左右。军民早已无粮,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难民向郊外逃难、街上处处可见被难民遗弃的儿童,终日哭爹喊娘要饭吃。

郑洞国清楚,眼下必须突围。可是打了两天的突围战,死伤不少,冲出去的希望却十分渺茫。郑洞国只能继续固守待援。

10月15日,蒋介石派飞机向困守长春达7个月的守城将士空投“总统手令”:严令长春守军抓紧突围!

10月16日上午,郑洞国召集军长和军参谋长开会,7军军长李鸿因患伤寒不能出席。郑洞国传达了“总统手令”。正在郑洞国宣布下午开会讨论突围的事后,60军军长曾泽生神情紧张地说:下午他派参谋长徐树民为代表,一切听从司令官决定。然后匆匆离去。

有人报告:60军要起义!郑洞国大惊失色,立即打电话给曾泽生,但是,线路早就截断了。郑洞国只好取消突围计划。

17日晚,曾泽生将军率3个师26000余人起义,扣押了阻挠起义的军官,并一举解决了新7军的后方部队。午夜后,解放军3个师入城接替了60军的防务。到第2日中午,解放军又一批部队开入市区,完成了对新7军的最后包围,进入待命围歼状态。

郑洞国在司令部里如坐针毡,进退两难。他赶到新7军,看到军长李鸿托病不起,话也不愿多讲。其它高级军官也都不自然地敬而远之。郑洞国感到气氛反常,慌忙回到兵团司令部。原来,新7军已派人与解放军接洽,定于18日下午全部放下武器。这一切都是瞒着郑洞国办的。

18日晚,郑洞国通宵披着大衣坐在沙发上,心绪烦乱至极。曾泽生打来电话,听筒里传来的是解放军代表的声音:“李鸿军长已率部放下武器。我们的政策是放下武器,保障一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请郑司令三思,是否不必再做无谓的牺牲。”

新7军投降的消息如重磅炸弹又一次震撼了郑洞国的心,他声色俱厉地答道:”既然我的兵团失败了,我除了战死,别无可谈,放下武器绝对办不到。”

蒋介石要派飞机到他司令部所在的长春银行大楼的楼顶来接他出去。郑洞国想到10万部队都丢了,没脸回去,于是挥笔拟电:“大势已去,只有以死报命……”

为此,10月24日,南京《中央日报》发表文章:《郑洞国壮烈成仁,三百官兵全体殉职》。

然而,郑洞国却没有能够“成仁”。

21日凌晨,长春银行大楼外突然响起剧烈的枪声,郑洞国以为是解放军向司令部发起最后攻击,觉得该是自己“成仁”的时候了。

郑洞国身着戎装,平躺在床上,伸手往枕下取早已准备好的手枪自杀。可是,手在枕下乱摸了一阵,手枪居然不见了,原来左右早已料着此举,将手枪寻出藏起来了。

郑洞国摸枪不见,赶快跳起来,生怕再稍迟一刻便作了解放军的俘虏,慌慌张张地在室内到处搜寻任何可以了结自己生命的器械,翻箱倒柜的声音惊动了警卫,一直守候在门外的卫队长和4名卫士闻声拥进室内,呼喊着将郑洞国抱住,郑洞国气喘吁吁,恨恨地跌足叹气,颓丧地倒在床上。

稍顷,他的参谋长杨友梅带着一些幕僚匆匆走进房间,含泪道:“桂公(郑洞国字桂庭),事情已到了最后关头,请您赶快下去主持大计!”然后命令卫兵不由分说将郑洞国从床上扶起,拥向楼下。

来到一楼大厅,郑洞国猛然怔住了,大厅内外已布满了解放军。再看身边,4名卫士紧紧地环绕在他的身后,唯恐他再出意外,杨友梅和其他幕僚也团团围住他,都用满含期待的眼神注视着眼前的司令官。郑洞国一切都明白了,这些部下们不愿意自己做出极端的选择。他只好同意放下武器,听候处理。

事后郑洞国才知道,杨友梅和他的幕僚们,先已通过与解放军秘密接洽,悄悄迎来了解放军的代表和少数部队。他们计议,朝天开枪,假意抵抗造成猝不及防,兵临司令部的事实,巧妙地从死亡线上把他们的司令官救了出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众所周知,古代的帝王非常注重臣子的忠诚。无论其才干如何,最重要的是不背叛,毕竟内斗是最忌讳的。对于那...
原创 二... 1945年8月15日,战争终于结束了。但此时此刻,那些饱受摧残的慰安妇们,却没有一点劫后余生的欣慰,...
原创 唐... 有一天晚上,王珪陪着唐太宗李世民用餐,忽然看见李世民身边有一位容貌艳丽的女子在殷勤侍奉,他不禁感到疑...
原创 秦... 初露头角——颛顼大帝的后裔 重峦叠嶂,云雾缥缈,在这青山环绕、绿水悠悠中,一名女子正在院中织布。突...
原创 6... 1949年,64岁的周作人在监狱里待了3年,被保释出狱。51岁的丰子恺出于同情,为他提供了工作。岂料...
辽艺话剧《北上》深圳上演,距离... 南都讯 记者黄璐7月5日,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精心打造的原创话剧《北上》巡演来深,在深圳南山文体中心再...
原创 纵... 张仪入秦——纵横术成为秦国之风尚 随着齐国与秦国的崛起、魏国霸权的衰落,群雄争霸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
习近平访塔之际,为什么提到这三... “中国和塔吉克斯坦山水相连、命运与共,古老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两国人民2000多年的友谊。中国汉代张骞、...
原创 何... 司马衷的“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父亲司马炎和母亲杨艳,分明都是人精。他却仿佛是破译了遗传学的漏洞...
原创 玄... 中国历史上,唐朝的贞观之治可谓是盛世典范,而李世民则是这一盛世的缔造者之一。然而,在其辉煌的背后,却...
原创 世... 很多喜欢《三国演义》的读者,一定对曹操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
原创 1... 王国维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号称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是用西方文学原理批评中国旧文学的第一...
原创 隆... 金世宗对伐宋没有兴趣,他致力于金国内部的调整、发展、优化,因此有意与南宋议和。绍兴三十二年(1162...
原创 吕... 端平元年(1234)正月,南宋联合蒙古灭金取得胜利,金国哀宗自缢而死,宣告建立了119年的金国正式走...
原创 北... 北宋审官院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特殊的官吏管理机构,是由磨勘京朝官院和京朝官差遣院等机构发展合并而成的中央...
原创 八... 我国有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北宋定都时,开封已经建都几十年,加上...
原创 放... 北宋为什么要定都无山河之险的开封。这里面其实有两个问题,一是北宋立国之初为什么定都开封;二是北宋政权...
原创 战... 伊阙之战——战神白起的成名之战 自从张仪提出“征韩论”以来,历代秦国君王都希望通过韩国这个跳板,一举...
太平天国背圣宝钱币 太平天国背圣宝:直径约:6.82cm。 “太平天国背圣宝”钱币,钱面文字“太平天国”,文字从上而下而...
原创 古... 古人“封侯”后的权力有多大,为啥古人热衷于封侯,不说你知道吗 说到封侯,小编心里边想到了一句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