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国姐妹花,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宋家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
很多人都说,宋霭龄最爱的是金钱,宋美龄最爱权力,宋庆龄最爱的则是最爱国。
宋庆龄和自己两姐妹不同的是,她这一生都在为国为民。
1981年的时候,宋庆龄在北京与世长辞,而在她离世前的最后一张照片中,没有她的子女,只有照顾她的保姆。
而且宋庆龄去世以后,遗产也都分给了保姆们,甚至还有一位保姆和她合葬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宋庆龄这样优秀的人,到最后没有子女相伴?只有保姆们陪伴呢?为什么宋庆龄要把遗产分给保姆们?而且还要跟保姆合葬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宋庆龄的故事。
是主仆也是姐妹
大家肯定都很好奇宋庆龄为什么要跟一个保姆合葬,那我们就首先来了解一下宋庆龄和这位保姆的故事。
这个和宋庆龄合葬的保姆名叫李燕娥,从小家境困难,作为家中长女的她,更是要承担照顾整个家庭的重任。
所以对于李燕娥来说,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度日如年。
更让李燕娥崩溃的是,有一天她辛辛苦苦的做完活回到家中,却在无意间听到,自己的家人竟然为了钱财,要把她卖去给别人做童养媳。
李燕娥意识到,如果真的被父母卖了,那么她一辈子就完了。
所以李燕娥立刻趁着半夜收拾好东西,天还没亮就偷偷的离开了家。
只是当时的李燕娥又能逃到哪里去呢?她根本不识字,身上又没钱,所以只能流浪在大街上。
当时的李燕娥只有十六岁,一个人抱着包袱边走边哭,恰好被经过的宋庆龄看到了。
宋庆龄十分的心疼李燕娥,于是停下来询问李燕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到宋庆龄这么关心自己,李燕娥大哭着告诉了宋庆龄自己的遭遇。
宋庆龄听了以后非常的气愤,她明白李燕娥绝对不能回那个家去了。
于是宋庆龄就把可怜的李燕娥带到了自己家中,让她在自己家中工作,给李燕娥发工资,而且还包吃包住。
后来的日子里李燕娥悉心照顾着宋庆龄,宋庆龄有空的时候还会教李燕娥识字、读书,一起唠家常,一起聊天,她们是主仆,也像是姐妹一样的相处。
大家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对于李燕妮来说,宋庆龄就像是一束光,彻底的照亮了她的生命。
李燕妮也从此过上了不一样的生活,开始读书、开始接触新知识,知道了世界有多大,知道美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李燕妮和宋庆龄虽然表面上是主仆,但是实际上却像是姐妹一样,互相陪伴,互相照顾。
这样的感情太难得了,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不就是要遇见这样的一个人吗?
而且不仅宋庆龄对李燕娥这样好,李燕娥对宋庆龄也非常的好,李燕娥知道很多人都想要刺杀宋庆龄,所以李燕娥一直非常注意宋庆龄的安全。
尽管宋庆龄有护卫,但是李燕娥还是不放心,她因为担心宋庆龄的安全,开始寸步不离的跟着宋庆龄。
所以宋庆龄在后来遇到狙击手刺杀的时候,也是李燕妮第一个发现的。
当李燕妮看到狙击手后来不及多想,她便不顾自己的安危挡在了宋庆龄面前,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宋庆龄。
而李燕娥自己则是重伤,在医院里昏迷了好久才醒。
在这段时间里宋庆龄也一直牵挂着李燕妮,所以在李燕妮住院以后,宋庆龄几乎每天来医院里看望李燕娥。
后来李燕娥身患疾病,宋庆龄知道以后,立刻想方设法的帮李燕娥治病。
即使宋庆龄自己都卧病在床,没有办法起身了,还一直叮嘱身边的人,一定要照顾好李燕娥。
当时宋庆龄常常跟身边的人说:李姐没有儿女,没有亲人,我就是她的亲人。
但是李燕娥的病太重了,最后还是离开了世界,李燕娥的去世让宋庆龄非常的悲痛,她开始亲自操办李燕娥的后事,甚至连墓碑都是她亲自看着做好的。
在宋庆龄去世之前,她还叮嘱自己身边的人,她想和李燕娥合葬,她还要和李燕娥做姐妹。
所以现在的宋家墓地,在宋家父母的一侧是宋庆龄的墓,另一边就是李燕娥的墓,她们真的像是一对亲姐妹一样,永远陪伴着彼此。
那么宋庆龄还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为什么到最后也是仆人陪伴着她呢?我们一起看下去。
巾帼英雄的爱情故事
大家都知道,民国时期的宋家可是大名鼎鼎的家族,宋家三姐妹更是出了名的富贵花。
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都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们看不见民生疾苦,更不会在意这些。
所以宋庆龄身边就有不少这样冷漠的同伴,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让他们从心底里觉得这一切都跟他们无关。
这才是那个时代最大的悲哀。
但是宋庆龄却不一样,虽然她生长的环境和大家都一样,但是宋庆龄从小饱读诗书,这些圣贤书让她明白了这一切,知道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小宋庆龄就知道“哀民生之多艰”,所以她才有一颗救国救民的心。
高中时期的宋庆龄更是进一步了解了当时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也是在这里,宋庆龄接触到了更多先进的知识。
也是在这里,宋庆龄的身边不再只有那些名媛、富贵公子哥,而是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后来宋庆龄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后,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一样,宋庆龄的思想从此更加的先进。
而和孙中山先生的相识、相知、相恋,更是让宋庆龄的人生开始了新的阶段。
说起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的爱情故事,在那个年代虽然是一段佳话,但是却历经了波折。
大家都知道,孙中山要比宋庆龄年长整整二十七岁,而他们第一次相见的时候,孙中山已经是青年了,宋庆龄还是襁褓婴儿。
而且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还是好友,宋嘉树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好友后来竟然会成为自己的女婿。
后来孙中山和宋庆龄虽然也曾经见过几次,但是都没有什么来往,一直到后来宋庆龄做了孙中山的秘书,两个人才日久生情、渐生情愫。
虽然孙中山和宋庆龄都知道他们的年龄相差太多了,但是真爱往往是不在乎这些的,两个人很快走到了一起。
当宋庆龄宣布自己要和孙中山成婚的时候,可想而知宋嘉树会是怎样的反应。
但其实让宋嘉树最介意的其实不是年龄差距,而是当时的孙中山已经有了妻子,还有了儿女,怎么可以再娶自己的女儿呢?
所以宋嘉树强烈反对女儿的婚事,可他没想到倔强的宋庆龄竟然离家出走,偷偷和孙中山成婚了。
当时宋庆龄跟着孙中山到了日本,宋嘉树就追到了日本,声讨孙中山!
宋嘉树担忧女儿得不到幸福,也痛恨孙中山的所作所为,后来宋嘉树还因此气的大病一场,甚至宣布要和孙中山还有自己的女儿断绝来往。
当时的宋庆龄和孙中山还在想着,反正还有时间,再去好好弥补宋嘉树。
但是他们都没有想到,宋嘉树因为这样的打击,身体一落千丈,三年后就离开了人世。
得知消息的宋庆龄又悲伤又自责,这也成为了她一生的遗憾。
所以后来在她去世之后,宋庆龄选择长眠在了父母的身边,而不是和丈夫合葬,也有这个原因。
这是宋庆龄一生最大的遗憾,而宋庆龄的第二个遗憾就是自己没能有孩子。
1925年孙中山去世以后,宋庆龄继承了丈夫的遗愿,开始一心抗日,支持着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行动。
宋庆龄为了国家、为了革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到了晚年,无儿无女的宋庆龄无人照顾,身边只有她请来的三个保姆。
也是这三个保姆陪伴着宋庆龄度过了最后的时光,而她们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大家都知道,宋庆龄和丈夫孙中山没有孩子,所以宋庆龄的老年生活,也没有像其他老人一样儿孙满堂。
不仅如此,因为宋庆龄年轻时候为了革命、为了祖国呕心沥血,所以她的身体远远不如其他人。
其实早在青年时期,宋庆龄就落下了病根,这些疾病导致宋庆龄的晚年的大多数时光,都是坐在轮椅上度过的。
没有儿女相伴,自己的身体又不好,所以到了晚年,宋庆龄不得不继续请保姆,一来是照顾自己的起居,二来也是陪伴自己。
当时在寻找保姆的时候,其实很多的保姆都非常的紧张,因为她们知道宋庆龄是一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宋庆龄这样的人肯定是非常严肃的,是不好接近的。
所以刚到宋庆龄身边的时候,三个保姆都非常的胆怯,但是随着一天天的相处,她们很快发现,宋庆龄和她们想象中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宋庆龄是一个非常温暖的人,就像是最舒适的阳光,温暖着每一个人。
而且对于身边的人,宋庆龄更是非常的和蔼,经常跟保姆们聊家常,关心着她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真的就像是亲姐妹、好朋友一样。
虽然三位保姆总是觉得有主仆之别,但是宋庆龄却不这样觉得,宋庆龄一直告诉她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
保姆不是仆人,是一份职业,是同样值得尊重的。
宋庆龄的话深深的打动了三位保姆,她们渐渐的也和李燕娥一样改变了思想,不仅自身得到了成长,也从心底里把宋庆龄当成了亲人、好友、姐妹。
多年的陪伴,让她们真正成为了一家人。
对于三位保姆,宋庆龄不仅用尽自己所能帮助她们,平日里三位保姆有的失手打坏了家中的东西,宋庆龄不但不计较,反而耐心的劝慰她们。
其中一位保姆顾金凤就是这样,有一次她不小心打碎了宋庆龄的一件瓷器,顾金凤知道那件瓷器价值不菲,所以日日紧张不安。
宋庆龄知道后,只是微笑着说道: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没关系。
宋庆龄也是从心底里觉得,那些身外之物,远远没有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重要。
中国有句古话“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宋庆龄的感化中,三位保姆也非常敬重宋庆龄。
在宋庆龄被病痛折磨的日子里,一直是三位保姆寸步不离的照顾着宋庆龄,而且一直像是对待亲姐妹一样对待宋庆龄。
所以即便宋庆龄无儿无女,但是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她依然是有人真心相伴的。
宋庆龄非常了解自己的这些姐妹,知道她们的生活也非常的不容易,所以宋庆龄不仅一直在思想上提升着她们,还给保姆们留下了一笔钱。
临终之前宋庆龄一直叮嘱着三位保姆,希望她们在自己去世之后,能够回到老家,用自己留给她们的钱购置房产,从此安定幸福的生活。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与世长辞,彻底的离开了她牵挂的世界,享年八十八岁。
按照宋庆龄的遗愿,她并没有和孙中山合葬,而是葬在了自己父母旁边,葬在了好姐妹李燕娥的身旁。
宋庆龄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她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而对于身边的人,宋庆龄也是真心相待,也就是因为如此,宋庆龄的身边才有了那么多同样真心对待她的人。
让我们再一次向宋庆龄女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