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句玩笑成真,郭沫若却成为最大背锅人,皇陵发掘是谁的主意?
迪丽瓦拉
2024-06-29 00:05:07
0

原标题:他一句玩笑成真,郭沫若却成为最大背锅人,皇陵发掘是谁的主意?

1935年的夏天,清华大学古月堂,即将去河南安阳殷墟考察的历史系高材生夏鼐,和自己的好朋友,打算留校任教的吴晗在畅想着未来。“如果由你来选择,你打算挖什么古迹?”作为明史的研究专家,吴晗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挖十三陵。说到这里两人相对一笑,握手言别。谁也没有想到的是,20年后,这句无足轻重的玩笑话,竟然一语成谶,并引发了一场纷争。

1955年,吴晗撰写了《关于发掘长陵的请示报告》,报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挖不挖皇陵,形成截然对立的两方,当年的同窗好友,已经是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夏鼐,反对得最坚决,他和郑振铎一起找到吴晗要求收回报告。

吴晗坚持发掘长陵,主要还是从历史研究方面考虑的,在他看来,出土器物是最可靠的历史资料,发掘长陵之后,可以通过明成祖朱棣的随葬品,拓展对明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史实的研究工作,而且可以待文物出土后就地建设博物馆,供市民观瞻,丰富业务文化生活。

郑振铎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坚决反对发掘,他说,我们目前的考古水平还难以承担起这么规模巨大的陵墓发掘工作,而且在出土文物的复原、保存方面技术也不过关,长陵势必会有数目惊人的随葬品,如何保存这些文物,就连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也会感到头痛。

老同学夏鼐则是旁侧侧击地表达自己的反对立场:目前全国上下大搞基建,考古人员是严重不足的,今天西北告急、明天东南告急,我们的人手配合基本建设都已经捉襟见肘,又怎么能主动发掘长陵呢,老吴,你还是清华园那个老吴吗?

三人争执一下午,没有定论,但是力主发掘长陵的吴晗主意已决,就断不会改变,他找到了郭沫若等好友继续对发掘长陵进行论证。最后支持发掘的一方占了上风,国家同意了吴晗等人的请示,并成立了“长陵发掘委员会”,委员会还是郭沫若领衔。

这就有意思了,发掘长陵既然是吴晗推动的,为什么无论是请示报告,还是工作委员会,都是郭沫若排在第一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郭老在文化界的地位决定的,他在文学创作、历史研究上取得的成绩,不要说当时,就是放到现在来说,都无人可出其右,所以郭老领衔发掘工作,更多的是体现对郭老的尊重。

后来,由于阴差阳错,试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在万历皇帝的定陵最先找到了突破口,发掘的对象从长陵变成了定陵。万历,这个一向以消极怠工,深居后宫20多年不上朝的皇帝,在考古人员的努力下,也终于可以出来“透透气”了。定陵发掘出土了无数精美的文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正如反对者而言,相当数目的文物,如丝织品等等,因为技术的不成熟,出土时迅速风化腐烂,殊为可惜。无论作如何结论,把郭沫若说成发掘皇陵的最大推动者,是不符合事实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据清朝编撰的“明史”记载,在嘉靖三十四年期间,出现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十几个倭寇杀了明朝六千军...
原创 关... 为了能留住关羽,曹操在张辽的建议之下,对关羽可谓是仁至义尽。只是关羽的心,都在刘备身上,曹操只能做无...
原创 原... 说起国民党军中黄埔名将的归宿,除了跟随蒋介石败走台湾的外,有在抗战中英勇殉国的,如杨杰、戴安澜等;有...
原创 写... 唐朝诸多制度中,藩镇制度向来饱受垢病。 的确,藩镇各自为政,强枝弱干,最终尾大不掉,脱离了中央的操控...
原创 原... 导语:我们常常会说到礼尚往来,人与人的交往中,总会有送礼这样的行为。不管是什么东西,正所谓千里送鹅毛...
原创 季... 这位干部出身寒门,经历了诸多苦难,但这并没有使他沉沦,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青年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原创 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开国大典在一片人声鼎沸中顺利进行。而此时的国民党...
原创 原... 自古以来皇位斗争何其残酷,父子相残兄弟手足相争只是为了那天下第一的位置,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参与皇位争...
原创 为... 为什么会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的说法? 现在假如想要去北京玩耍,一定要去的一个地方就是恭王府。...
原创 南... 靖康之耻之后,北宋流亡臣子们对于自己在北方的统治已经无能为力,只得辗转于南方,来躲避来自北方的强敌威...
原创 刘... 刘邦的军事才能如何,显然英布最清楚。 《史记黥布列传第三十一》:布之初反,谓其将曰:上老矣,厌兵,必...
原创 原... 一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倔强的政治家,一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著名文人,一位满腹经纶于诗词歌赋上皆有涉猎“...
原创 安... 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和皇帝,欧洲第一名将,巅峰时期曾经控制整个欧洲大陆。安徒生,丹麦童话作...
原创 原... 道光晚年,皇子众多,但因很多皇子年龄尚小,所以一直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人选,道光为此苦恼不已。 清朝皇族...
原创 嘉... 前言: 治国平天下,人杰地灵。一个明君的决断,往往影响的是整个王朝的存亡。嘉庆皇帝刚继位时,即以雷霆...
原创 原... 在很多抗战神剧中,主人公往往只需要敢拼命就能取得胜利,无论跟谁打仗都是一窝蜂。而历史上的民国军队火力...
原创 原... 人固有一死,死法多样多种,最好的是善终,这样或许是这辈子或是前辈子积德积福所致,如果被砍头分尸这样无...
原创 原... 义乌现在文明国内,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国内最有钱最富裕,好车密度最大的地方。也是目前整个地球上最大最全的...
70 岁的康熙翻了 65 岁宜... 在深宫内苑的岁月长河中,康熙与宜妃的故事如同一曲波澜起伏的乐章,奏响着悲欢离合的旋律。他们的情感交织...
原创 原... 清朝初期,统治者急于夸大税收,来增加自己国库的收支,为了更好地去管理社会,去扩大兵力维护自己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