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于墓地的风水及其讲究,常言道:墓地风水好,可恩泽后人。
曾国藩晚年时,其好友曾为其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并告知:若死后埋于此地,可保其后人世代兴旺,晚年不衰。
但曾国藩却拒绝了,并在死后葬在了一处普通的地方。
图片源自网络
可即便是如此,曾国藩的后代依旧是人才辈出,在政治、外交、科学等诸多领域,皆有建树。
曾氏家族绵延十代,未曾出过败家子,这一切皆可从曾国藩家风中寻得答案。
壹-言传身教
曾国藩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直坚持【言传身教】的做法。
他要求自己的小儿子早起读书、勤于学问。
与此同时,他本人也会早起学习,坚持每日天刚亮就起床洗漱,然后到书房晨读静思。
图片源自网络
好的家风,胜过十万块风水宝地;
而形成良好家风,自然离不开父母双亲以身作则的教育。
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以身作则抵得上万语千言的说教。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口头上的教育,而是要先自己做到,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跟随父母正确的榜样做法,成长为父母期望的样子。
贰-让孩子成为自己
曾国藩的二儿子曾纪泽,几次参加科考均未被录取,曾国藩并未因此而责怪批评儿子。
相反,他发现了次子在外语方面的天赋,于是专门聘请了两位外教老师,来系统的教授儿子外语知识,助力儿子在外语方面的学习。
图片源自网络
无独有偶,曾国藩的三儿子曾纪鸿也不喜欢科举考试和八股文,而是对数学情有独钟。
曾国藩得知后,不但无责怪之意,反而是无比支持! 有了父亲的鼓舞支持,曾纪鸿转攻数学,潜心钻研,最终成为近代著名数学家。
图片源自网络
教育孩子,切忌“监督”、“逼迫”,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发掘孩子的天赋,让孩子成为自己。
父母之于孩子,是后盾;是能够让孩子见识广阔天地的最大底气,是让孩子成为自己的最强推力。
让孩子能够放心的追梦、追逐自己喜欢的事情,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愿,是形成良好家风的重要一步。
叁-读书 明理 做君子
咸丰六年,曾国藩在家书中提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短短一句话,为孩子日后的人生之路做了指引:希望其能够读书、明理、做君子,而不是单纯只为做官发财而读书。
图片源自网络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在事无巨细,而是要抓大放小。
何为大?何为小?
对曾氏家族来说:做明事理之君子为大,升官发财为小。对我们来说,亦是如此!
所以,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的本质在于让孩子做堂堂正正的人,守住人之基本底线。
END
慧园业务模块
智慧企业家成长咨询
国学文化培养与研学
品牌运营及文化重塑
文创设计研发与销售
生活美学家智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