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初唐名将李勣功勋卓著,与军神李靖并称,为何凌烟阁排名倒数第二
迪丽瓦拉
2025-07-04 10:32:38
0

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代,尤其是初唐时代更是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个时代名将如云,以李靖为代表的一系列名将横空出世,他们灭国无数,纵横无敌,是中国军事史上最令人惊艳的一批将领。每当谈到这些名将,李靖和李勣堪称其中的代表。李靖被誉为军神,在中国军事史上有这极其崇高的地位。李勣的功勋不逊于李靖,从武德年间加入唐朝开始,就为唐朝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贞观年间他更是大放异彩,先后参与了消灭东突厥、薛延陀、远征高句丽的战争,而且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留给儿子的三重臣之一。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具有如此高功劳的李勣,在凌烟阁上的排名竟然是倒数第二,仅仅高于倒数第一的胡国公秦琼。从这个排名上看,显然与李勣在武德和贞观年间立下的功劳是不相称的,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很多史书上认为,李世民告知儿子李治,说这是为了李治继承皇位后更好的驾御李勣,所以才故意打压的。这个说法来自于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在各种历史文章中被作者引用。但从各方面的历史来看,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也是学者们为了解读而故意牵强附会的结果。

首先从这个说法来看,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发布时间是冲突的。按照《唐会要》记载,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在贞观十七年二月底发布的。而《旧唐书》记载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唐高宗李治的对话发生在贞观二十三年,当时李世民已经进入了晚年,身体非常不好。在一次病重中醒来后,李世民对儿子李治说出了这番话。他的原意是李治对李勣没有恩惠,当皇帝后驾御起来有困难。他故意将李勣贬官外放,等李治登基后在召回长安做尚书仆射。如此一来李治对李勣有提拔之恩,以后李勣就会对李治效死命。

从《旧唐书》对这段历史的记载来看,显然李世民是没有提到任何关于凌烟阁的事。事后也没有证据表明,李勣被李世民贬为叠州都督,与他在凌烟阁排名倒数第二有什么直接关系。因此没有证据证明,李世民将李勣放在凌烟阁功臣的倒数位置,是为了儿子李治更好的驾御。因此说李世民为了给儿子铺路,故意搞的阴谋诡计,这是说不通的。其实从凌烟阁排名来看,很多地方都存在争议,之前的文章都探讨过。比如在民间名气最大的秦琼,在凌烟阁中排名倒数第一。又比如军功最大的李靖,凌烟阁排名在尉迟恭之下。

上述的这些问题和李勣在凌烟阁的排名一样,都是李世民刻意为之的选择。李勣在军功中仅次于李靖,但在排名上却相差极大。李靖在凌烟阁中排名第八,武将中排名第二,而李勣则排名倒数第二,这种差别其实是和他的人生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与秦琼排名低的原因非常相似。

李勣并不是唐朝土生土长的名将,而是从唐朝的对手李密手下加入的。李勣出身于北方中等的门阀世家高平徐氏,是当地有名的豪族。他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所以隋唐演义故事中的名字叫做徐茂公。加入唐朝后,因为功绩被李渊赐姓为李,后来为避讳李世民的名字,所以叫做李勣。

李勣早在隋末农民战争中就加入了瓦岗军,跟着瓦岗军的首领翟让作战,还消灭了隋朝派来围剿瓦岗军的名将张须陀。后来李密和杨玄感发动叛乱失败,李勣和王伯当迎接逃难中的李密上山,并劝说翟让将瓦岗军首领的位置让给李密。李密掌握瓦岗军大权后,李密成为他手下重要将领之一。后来瓦岗军内乱,创始人翟让被杀,李密一边抚慰内乱中受伤的李勣,一边将翟让旧部分给李勣统率。李勣给李密立下了极大的功劳,多次击败其他农民起义军,成为瓦岗军三巨头之一。后来李密被王世充击败,于是投降唐朝,李勣也跟着归附。

李勣正式归附唐朝非常的曲折,也对他后来的评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李密归附唐朝后,残兵败将和地盘就被李勣接收了。李勣接收了这些军队,派人带信给了李密。李密把这个消息告知了李渊,李渊非常高兴,对李勣进行一达通的赏赐,并派魏徵去山东抚慰这些军队,协助李勣完成归附。结果魏徵刚到山东不久,就遇到窦建德攻打山东道安抚大使、淮阳王李神通,李勣和魏徵就去接应支援,结果兵败窦建德之手,被对方一锅端了。窦建德想收服李勣,便扣下了他的父亲徐盖,于是李勣不得不听命于窦建德。

后来李勣在窦建德麾下立了不少功劳,还击败了王世充,因此获得了窦建德的信任。他和长史郭孝恪密谋在征讨河南的过程中杀死窦建德,但因计划泄漏不得不出逃,最后率领几十名骑兵投降唐朝。李勣归降唐朝后一直在李世民麾下作战,立下了不少功劳。李世民定鼎天下的击败窦建德、王世充的大战,李勣便在其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后李勣先后击败刘黑闼、逼降杜伏威、擒斩徐圆朗,为唐朝平定北方奠定了基础。借着李勣又同赵郡王李孝恭、岭南道大使李靖、怀州总管黄君汉一同讨伐江淮义军首领辅公祏,平定了江南。

在贞观年间,李勣同样战功彪炳,他先后参与了灭东突厥、薛延陀等大战,协助李世民解决了唐朝北方的边患问题。在凌烟阁功臣榜发布之前,李勣在这些功臣中的功绩仅次于李靖。而在凌烟阁发布后,李勣还在讨伐高句丽、辅佐唐高宗李治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以初唐名将的功绩而论,李勣的战功和能力是远超大部分凌烟阁武将的,排在倒数第二实在是有些吃亏。可即便如此,李世民还是这么排了,引起了后世的极大争议。综合考虑李世民排名的原因,可以发现,凌烟阁名将中后几位的都是来自于农民起义军的降将。

总结了一下,这些降将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他们进行过多次投降,先后为多名农民起义军首领效力。第二,他们在贞观年间的官职不高,在朝廷中任职时间短。第三,并不是李世民的心腹近臣。总的来看,这批武将大臣是对于贞观年间名臣名将的补充。他们既有卓越的功劳,但又不是从一而终的唐朝将领。他们有过多次改变阵营的黑历史,虽然这是在农民起义战争中的常态,但作为军队和将领的表率稍显不足。以他们的功绩足够成为同时代最优秀者,但在品德方面略有瑕疵,所以不足以在功臣中排名前列。

李勣在武德和贞观年间的战功虽然多,但都不是一军之主帅,这也降低了他在凌烟阁中的排名。他在投降唐朝后早期跟随李世民作战,后来跟随过李神通、李孝恭、李靖等多名唐军主帅。他虽然军事能力卓著,但是在军队中的职位只是副职,或者是分支方面军的大将,这点是他的军功中成色不足的原因之一。由于他始终被李靖压一头,所以在军功上也只能次于李靖。他又不是李世民的心腹,未参与玄武门之变,所以在排名上不能享受特殊待遇。综合这些方面的考虑,李世民将其安排在倒数第二,的确有些遗憾。

但是就李世民设立凌烟阁功臣榜的初衷而言,李勣被排到这个名次也是实属无奈。初唐时期的名将名臣太多了,大家都有着极大的功绩。李世民安排这个榜单时,正是朝廷围绕着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争夺的时候。李世民如此安排一方面是表彰大臣,另一方是安抚朝廷的政治情绪。

从这两点出发,在朝廷中影响力大的人,在唐朝建国中立下大功的人优先。李勣是唐朝建立后才加入的,又长期处于并州等边患严重的地区,远离朝廷中枢,所以在排名上不太高。而与李勣类似的程咬金,因在中央禁军任职时间长,影响力大,排名就在其之上。这是唐朝官场的潜规则,李世民也是这样的。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他是建国后第一所正规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更是高级知识分子里的佼佼者,由于成绩优秀而受到了国家的青睐,被...
原创 希... 人类历史上从不缺乏战争,说到底,整个人类的历史都是战争铺就,只不过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的生产力水平有...
原创 看...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商鞅 变法前的大辩论 商鞅想在秦国推行变法,秦国人都对此满不在乎。 于是商鞅便对...
原创 回...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神州大地上,新思潮与旧思想、外来侵略者与爱国主义青年等相互碰撞,同时各派力量...
原创 做... 1988年8月,大英帝国白金汉宫的宴会厅灯火璀璨,宛如白昼。伊丽莎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正在此间与...
原创 为... 公元前257年,秦围邯郸已三年,邯郸危在旦夕,关键时刻,信陵君窃符救赵,拯危城于既毁,扶大厦于将倾,...
原创 诸... 建安十二年,与刘备交好的徐庶向其推荐了正在种地的诸葛亮。 这不是刘备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早在六年之前...
原创 历... 1398年6月30日,21岁的朱允炆在南京继位,是为建文帝。天道或许是公平的,朱元璋心狠手辣,残暴好...
原创 张... 前言 张学良是个风流倜傥的大帅,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争议。他有两位重要的女人,一个是原配妻子于凤至,...
原创 清... 公元1738年,发生了一件令人十分费解的事情。有一次,在乾隆主持的朝会上,一位性格乖张的亲王,居然当...
原创 康... 1. 1708年,康熙巡视塞外,带着太子胤礽,大阿哥胤褆、十八阿哥胤衸等8个儿子同行。 刚刚八岁的小...
原创 张... 中国的文物流失问题,从有海外贸易的那一天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这一段,流失情况尤为严重...
原创 硬... 一、 今天我们来聊李世民。 对于大唐来说,李世民实在太重要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李世民在大唐创业初期挽...
原创 愉... 她啊,可是乾隆皇帝身边陪伴最久的妃子呢,做了妃子有整整47年。更厉害的是,她还生下了历史上特别出色的...
原创 姜... 前言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神话史中,《封神演义》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其间的故事线索错综复杂,人物关系丰...
原创 罗... 王伯当突围之后,孤身匹马,径直奔向燕山。不日便至,进城寻了个落脚之处,稍作歇息,王伯当便问那店主:“...
原创 从... 清文宗咸丰四年(太平天国子寅四年,1854年),在太平天国的国都天京(今南京)发生了一件大事。冬官又...
原创 秦... ——【·前言·】——» 秦始皇,这位被誉为“千古一帝”的伟大君主,不仅以他的雄才伟略统一了六国,结束...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但他杀戮过重,也为后人带来了灾祸,在民国和解放后,曾氏子孙出了很多近现代的名人...
原创 光... 1881年,光绪在后宫闲逛忽见一宫女姿容秀丽,拉到没人处就临幸。不料,忙活半天竟失败了。光绪无奈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