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很多为人熟知的历史事件,有时候某些冷门的历史知识更能激起人们的兴趣,而民国时期的北洋军阀政府,作为中国清朝结束后第1个得到国际承认的正式政府,也曾打过几次漂亮仗,却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北洋军阀政府还曾收复过外蒙,这也是中国历史轴卷中一直没有被浓墨重彩提及的一笔。
时间回到一战结束后,当时整个苏联处于混乱之中,在经历了10月革命后,苏联红军更是接连取得胜利,而俄罗斯的远东领土则在此时陷入到无政府管理的状态,这也导致原本受俄国支持的外蒙在此时也没了主心骨。
考虑到这个时期刚好合适,所以北洋政府一面派了徐树铮将军带兵前往西北,另外一面则找机会收回外蒙,此外在1918年时,我国还决定要出兵西伯利亚,加入联合干涉军,继续收复失地。
徐树铮是江苏萧县人,本是秀才,也是北洋军阀的名将,可以称得上是文才武略,样样不输。在1905年时,徐树铮被保送到了日本士官学校,在毕业回国后,他曾任段祺瑞部的第六镇军事参议和第一军总参谋。虽说段祺瑞见过各路人才,但是徐树铮还是他的得力心腹。
或许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徐树铮还非常有政治谋略,他一直对孙中山先生与其领导的革命党十分仰慕。在那个时代,北洋政府中有两徐之称,所谓两徐一个指的就是徐树铮,另外一个则是徐世昌老将。
对于当年袁世凯称帝一事,徐树铮也百般阻拦,他还曾劝说段祺瑞极力阻止此事,也因此遭到袁世凯的免职,但这并没有让徐树铮灰心,在1917年时,他还是主张策划了赶走黎元洪一事。
一直以来徐树铮也都主张用武力统一国内,在此期间他也一直寻找实现梦想的时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那时候外蒙受到沙俄的逼迫以及卖国贼的唆使,坚持独立,与中央政府分道扬镳。对于此事,不管是孙先生还是徐树铮,都愤怒不已,对祖国坚定维护的信念让徐树铮立誓,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将内蒙收复。
所以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并不具备保卫边疆的能力,所以除了抗议之外,中国对此也束手无措,一直到十月革命来临之前,我国在外蒙的主权几乎完全殆尽,至此沙俄也将外蒙收为殖民地。
虽说那时候祖国收复失地心切,但也必须综合自身实力考虑,尤其出于自身力量有限而且还不得刺激列强的考量。其实早在一战爆发开始,中国政府就一直考虑可以借俄罗斯远东力量逐步削弱而收复外蒙,当时执行此事的就是徐树铮将军。
在中国宣布参加一战时,徐树铮就毛遂自荐加入到中国参战军,那时候他就认定收复外蒙仅是一个时机问题,所以他一面以此名义投入到与德国的战斗中,另一面则随时做好准备,出兵乌兰巴托。
时间到了1919年,德国以战败的结果结束了一战,而中国政府也将参战军更名为西北边防军,在当年2月份,徐树铮派出整个旅的兵力举行了一场大型的军事演习,而且还选拔出军中精锐,参与到收复失地的备战中。
那时候由于受到中国多方面军事压迫所致,外蒙王公贵族一时之间没了靠山,知道挣扎无望,表示愿意回归祖国。在1919年10月份,徐树铮带领我国东北边防军队出兵向库伦进军,这也打开了中国收复外蒙的序幕。
由于当时库伦局势尚未平定,再加之带领的都是西北参战军中的精锐人员,所以那时候在路上蒙古哨卡们几乎不敢有任何反抗,后来徐树铮又借机摆下鸿门宴,一场下来征服了各个蒙古高层。
在当时的背景下,唯一敢与中方军队开火的就是原俄国顾问所在的一股匪徒,但是他们的目的无非就是借物资而已,没有任何政治企图,所以这都决定中国军队的前行顺风顺水。
在同年11月份,徐树铮亲自带领部队驶入乌兰巴托,各个外蒙王公也在此时放弃抵抗,俯首称臣。
1919年11月17日外蒙正式上书当时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徐世昌,宣布蒙古全境回归祖国,这也让这一天成为被历史铭记的一日,但好景不长,两年之后,外蒙地区再次宣布独立,当时我国境内军阀混战,无法顾及蒙古,此时最终也就随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