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3日,日军突然从虹口、闸北、南市等地,向上海发动进攻,震惊中外的淞沪抗战爆发。战争一开始,日军就叫嚣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面对日军的飞机坦克,国民政府组织70余万兵力,在上海展开激烈的抗战。在几乎没有任何屏障的淞沪平原,面对海空全面占优的日军,中国军队不得不撤出战斗。然而,却有一支特殊的抗战力量,被留在闸北的四行仓库固守,这就是电影《八佰》的原型。
四行仓库保卫战
只有400多人的“八佰壮士”
一边是主力部队撤退,一边寻求国际调停。为了最大限度获得国际同情与支持,蒋介石命令88师留一部在闸北抗战。从刚开始,就注定这支队伍的最终命运。然而,受命坚守的将士们,却在小小的四行仓库,打出国人威风。日军宣扬的“三个小时内,拿下四行仓库”,硬是打了四天四夜。
由于知晓了“坚守”的意图,88师师长孙元良向上司建议,既然是出于政治目的,那么留守部队的数量,力量多了是损失,少了也是牺牲;坚守一个据点是守,两、三个据点也是守。索性少留些部队。从最开始的一个团兵力,到最后的决定——88师524团第一营的兵力。尽管属于加强营,还特派了副团长谢晋元作为最高长官,然而只有400多人的兵力,确实让战争变得实力悬殊。
留守据点选在了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这座建造于1931年的法式建筑,楼高6层,是闸北最高大的建筑。钢筋水泥浇筑,花岗岩条石砌墙。外围坚固异常,内有地下室隐藏。仓库的东西北三面均为高墙,仅朝南面对苏州河开有门窗,河对岸便是公共租界。地形易守难攻,又占据制高点,利于观察射击。东边是公共租界,西边的地界均已沦陷。一座孤岛,在苏州河北岸陷入日军的重围。
“大敌当前,男儿自应以死报国”,这是1营营长杨瑞符的铮铮誓言。一如电影中陈树生的慷慨激昂,“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尽管知道自己和兄弟们都会牺牲,杨瑞符和谢晋元,依然带领着战士们英勇抵抗。10月27日,天刚蒙蒙亮,日军在重炮、坦克的掩护下,向苏州河北岸快速挺进。后来制造南京惨案的松井石根,亲自指挥着日本的王牌军第三师团。他们一路没有遇到抵抗,直到四行仓库,战斗变得异常胶着。
苏州河两岸的全民抗战
以苏州河为界,北岸是中国军队,南岸却是英美的公共租界。近代中国,租界是特殊的“国中之国”。日军侵占上海期间,轰炸和炮火避开了外国租界。即便如此,为了保护帝国主义在华权益,美国海军派遣了一支以巡洋舰为首的舰船,开进黄浦江;英国人除了现有的海陆军队外,还特别从香港调来了一个营。
苏州河北岸炮火连天,枪战流血;苏州河南岸则是歌舞升平,灯火通明。人类战争史上出现奇特的现象,“这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场有观众的战斗。”战斗伊始,苏州河南岸的民众漠不关心,“反正有英法租界在,我们照常过太平日子”,甚至表现出绝望的情绪。“既然打不过,为何还要坚守”。一河相隔,南岸是天堂,北岸是地狱。一个为生活,一个为生死。
日军的第三师团先头部队,大摇大摆走到四行仓库前,却在中国军队的猛烈枪声中,丢下10多具尸体撤退。当天下午,愤怒的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从东西两侧进攻。炮弹在坚硬的墙体,留下重重的弹痕,但是整体防御还在。日军不敢用重炮,唯恐炮弹到了租借,引起“国际麻烦”。而且,周围还有个煤气包,一不小心就会出现更大的危险。一番激战过后,日军又是丢盔卸甲,狼狈撤出。
本来上海市民听到国军撤出,正在失望沮丧。此时看到四行仓库的顽强,纷纷爬上屋顶眺望。有的市民来到苏州河对岸观望,看到将士们的英勇,市民们自发组织起救援会。运输物资、自发参军,10多岁的女童军杨惠敏,在枪林弹雨中,跳入苏州河,泅水到达对岸。四行仓库升起了国旗,苏州河两岸,孤岛上海滩的人心齐了!
撤出战斗的孤军营生活
战斗进行到10月30日,四行仓库的孤军坚守引起了中外关注。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希望以“人道主义原因”停止战斗。蒋介石看到已经达到政治影响,中国军队也大多撤出上海,因此下令部队31日撤出战斗。在租界的协调下,日本最终同意中国军队撤出。
松井石根
然而,等到四行仓库守军走出掩体,日军彻底感觉“被羞辱”了一番。松井石根以为,守军至少得有一个旅,两三千人的兵力。然而全部兵力也就一个加强营。以第1营为骨干,再配属1个机枪连,3个步兵连,1个迫击炮排,共约400余人。而且,在谢晋元等人的宣扬下,“八佰壮士”成为公认的数字。
造成日军阵亡200多人的守军,竟然只有这么一点兵力。日军愤愤不平地提出:当谢晋元部撤退到英租界后必须全部缴械,并限制行动自由。否则,这支部队退到哪里,日军将追击到哪里。租界代表同意了这样的无理请求,中国守军却始终蒙在鼓里。本以为就要殊死报国,如今却要退向租界,而且等待他们的,将是长达四年多的孤军营生活。
尽管参加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将士,都官升一级;谢晋元和杨瑞符,也得到了青天白日勋章。然而,撤到租界的将士们,却进入被隔离的孤军营。租界把士兵们缴了械,全部隔离到收容难民的胶州路花园附近。在这个孤军营里,战士们开办自己的学校、修路建教堂,锻炼身体,备战抗战。这样的情形直到1941年底的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攻进租界,孤军营的战士被关进监狱、抓去做苦力。
后记
“我从来没有见过比这更壮烈的场面”,这是英国准将亚历山大在接待谢晋元时说的话。领导四行仓库保卫战的谢晋元,1941年4月24日,在孤军营操场被汪伪特务收买的兵痞刺杀,年仅37岁。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步兵少将,25万上海市民为将军送葬。八百壮士报国,同仇敌忾抗倭!我们不能忘却这段历史。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