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卫堪称雍正宠臣榜首,从小混混到封疆大吏,他有何过人之处?
迪丽瓦拉
2025-07-04 17:02:43
0

大众对清朝名臣李卫的了解,基本上都源于电视剧《李卫当官》。剧中的李卫是一个家贫人丑,一身痞气的小混混。

李卫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为了救自己的老娘,居然敢冒充钦差大臣。甚至在和康熙聊天的时候,也是满嘴的污言秽语。

结果,这个胆大妄为的文盲,却歪打正着受到了康熙的赏识,从一个小县令扶摇直上,最终成为了显赫一方的封疆大吏。

那么,真实的李卫究竟是何人?他凭什么能成为雍正的宠臣?他的人生又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呢?

史上真实的李卫

影视剧中李卫的人设十分励志,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小叫花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胆识,最终完美的实现了人生逆袭。

纵观李卫的一生,他的身上有很多值得玩味的标签,如果将这些标签放在一起,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将他和雍正联系在一起,仿佛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叫花子、小混混、文盲、包衣奴才、封疆大吏、雍正宠臣,这些看似不搭边的身份标签,不仅丰富了李卫充满波折的人生,而且也让他变成了一个,人们争相效仿的励志典型。

不过历史上真实的李卫,可绝不是一个受人欺凌的叫花子。而是一个富甲一方的阔公子,他的父亲不惜花重金为他的人生铺路。

1688年,李卫出生在江苏丰县,家庭条件十分殷实,父母对这个长相机灵的儿子格外宠爱。但可惜的是,李卫天生就不是一个读书的材料。

无论父亲花多少银两为他请名师,李卫就是没有读书的心思,结果长大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由于李卫的家底十分丰厚,父亲为了能让儿子有个好前途,所以花巨资为他“捐”了个官。在当时社会中,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仕途从捐官开始杨帆

公元1717年,李卫以“捐资员外郎”的身份,入朝当上了兵部员外郎一职。在满清的官制中,从五品虽说算不上大官,但却为李卫后来成为封疆大吏,铺开了一条康庄大路。

在清朝官员中也存在一条鄙视链,通过进士及第走上仕途的官员,堪称官员群体中的食物链顶峰。而类似李卫这种花钱买官做的人,则深受他们的鄙视。

对于性格大大咧咧的李卫而言,能买到个从五品的兵部员外郎,已经算得上是烧高香了,起码比普通读书人的起点高多了。

李卫在任上混了两年之后,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机。不仅升职做了正五品户部郎中,而且还捞到了一个肥缺,那就是负责管理银库。

多年前,曾播出过一部名为《银鼠》的电视剧,在这部以清朝银库为背景的剧中,真实的演绎了银库官员、库兵等人,监守自盗、权贵勾结的丑恶行径。

不畏权贵,受到赏识

李卫在主管银库期间,发现了一起监守自盗案件。当时,一位权势较大的亲王,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暗中指使亲信违法抽取“库平银”。

表面上看似是填补损耗,实则全被他中饱私囊了。按理来说,李卫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他却偏偏不听同僚的劝告,非要让那位王爷把吞掉的银两吐出来。

无奈于李卫官小言轻,根本不可能直接去找王爷讨要。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损招,在银库的走廊中放一个箱子,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某王赢钱”。

这分明是在挑战那位亲王的底线,不过这招还真管用,后来王爷碍于面子还真就此收手了。此后,再也没有干过类似的事情。

当雍亲王得知这件事情后,对这个不畏权贵的官员,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要想整顿吏治,只有多来几个李卫这样的官员,才能让大清变得海晏清河。

雍正即位之后,李卫也就此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在十三爷的极力举荐之下,李卫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二次转机。

大力提携,不负众望

在科举取士的封建社会中,近乎于文盲一般的李卫,想要在众多官员中崭露头角,简直比登天还难。不过正是因为他没文化,所以少了读书人的书呆子气。

雍正是一个十分勤政的皇帝,他刚即位不久就决定,展开大刀阔斧地改革,而此时正需要像李伟这样的人。

雍正和李卫进行过一次促膝长谈,此后他对李卫非常满意。有一次,雍正在会见高其倬时,满脸笑意地对他说道:“李卫是个人才,你们应该量才使用。”

雍正毫不掩饰自己对李卫的赏识,同时话里话外也是在提醒这些封疆大吏:“李卫是我看上的人,你们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

这件事情过去不久,李卫就接到了云南盐驿道的委任状,在雍正的授意下前往云南主管盐政。这个没有文化又不按套路出牌的李卫,再度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和能力。

李卫走马上任之后,仅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一举补足了云南盐政,多来年积攒下来的亏空。并且在他的运作之下,当地盐政居然开始扭亏为盈,一下盈利了3万多两白银。

当远在京师的雍正,得知这个好消息之后,连连称赞道:“朕没看走眼,他还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此后,李卫的官运可谓一路亨通,年仅36岁就坐上了云南布政使的位子。他除了缉查私盐问题之外,还派兵清剿了横行江南地区多年的盗匪。

公元1729年,41岁的李卫攫升为兵部侍郎。短短3年之后,先被授予刑部侍郎职位,同年又调任直隶总督岗位,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封疆大吏。

结语

由于李卫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所以被多次搬上电视荧幕,而且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但真实的李卫,远比电视剧中的故事更加精彩。

乾隆时期,年仅51岁的李卫因病去世,乾隆亲自下令按总督身份下葬,并且给他上了“敏达”的谥号,彰显出了他做出的重大功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一,如果汉人杨坚没有从鲜卑人手中夺得北周大权并建立隋朝,那鲜卑宇文氏建立的北周,在消灭高氏北齐政权,...
原创 让... 东汉末年,乱世开启,天下又进入混战模式,各路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年前的乱世,到了隋文帝杨坚出世,黑...
原创 楚... 楚考烈王长时间无子,相国春申君认为问题出在楚王身上。一后三妃六嫱九嫔不说,光是有宜子之相的美女送进宫...
原创 河... 三国时期,是一个大乱世。先是黄巾起义的出现,之后的东汉就彻底乱套了。战争接连不断的出现,一直到司马炎...
原创 丧... 《权力的游戏》,由于血腥、暴力甚至很成人,尺度之大,很多人都为之错愕。当然,也因为这部剧拍出了战争的...
原创 战... 魏文侯和齐桓公都凭借自己的力量创造了强大的国家,跻身行业龙头中,但个人认为魏文侯略胜于齐桓公,接下来...
原创 上... 前言 说道上官婉儿,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位武则天时期的才女靠着自己的才情横溢和坚韧自信的性格在封...
原创 《... 《天龙八部》中有一个特殊的存在,家族成员一心为复兴大燕而往来奔走。慕容博为了复兴大燕,不惜引发宋辽开...
原创 1... 张宗昌是山东近代有名的大军阀,外号“三不知将军”,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更不知道...
原创 为... 有句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流传甚广,意思是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集思广益,就算是三个皮匠的...
原创 张... 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蜀国五虎将的经典战例最为传神,尤其五虎将中的成员还互相大战过,比如关羽在长沙...
原创 战... 历史上的郭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涌...
原创 3... 公元638年,39岁李世民传召11岁徐惠侍寝,哪知徐惠磨蹭好久才来。李世民龙颜大怒,决定好好惩罚她。...
原创 荒... 荒淫无度的古罗马,到底有多混乱?为何会导致帝国崩盘? "祗言酬唱美,良史记王箴"——这句话一直贯穿着...
原创 钱...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夏... 公元前1600年,商汤召开誓师大会,公开宣布讨伐夏桀。随后,双方在鸣条山附近展开了大决战,结果夏桀被...
原创 “... 《诗经》记录的不光是先秦人民传唱的歌谣,还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其中“颂”的部分有两首特别著名的史...
原创 邓... 提到邓公,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对于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来说,邓公所做出的贡献不计其数,而正是基于...
原创 电... 周旋这个名字只要是上了年纪的人一定都听说过,此人当时在上海滩是红极一时的大人物,当时中国的电影行业刚...
原创 1... 1965年中央对总参谋长的位置进行调整,原总参谋长罗瑞卿离职,转而由杨成武担任代理总参谋长。由杨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