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清朝八旗子弟都可以提笼架鸟?假的,有23八旗子弟活得不如狗
迪丽瓦拉
2025-07-04 22:33:39
0

引言

很久以前,老北京有句俗话叫做“旗人吃老米”。旗人指的是清朝时的八旗子弟,作为一个特权群体,他们享受着各种生活的优待。

他们不需要工作,却可以按月领俸禄,所以他们经常对外宣称自己家里有“铁杆庄稼老米树”,意思就是有取之不尽的钱粮可以供其享乐。

(提笼遛鸟)

可就是这样一群整日提笼架鸟斗蛐蛐的“纨绔子弟”,却在最后落得个乞讨度日的下场,这其中究竟遭遇了什么?

一、八旗制度是怎么来的

最开始,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一个军事行动组织,有黄、白、红、蓝四色旗,后来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以及镶蓝四旗。

这支军队与普通军队不同,他们在战乱时是兵,当战乱平定后,他们就与平民无异,一样从事着各类生产活动。

(八旗军队铠甲)

这种自给自足的方式,让士兵们在前线时没有后顾之忧,打起仗来也就所向披靡、一往无前。在八旗军队的支持下。1644年,多尔衮入关争天下,最终定鼎江山。

作为最大的功臣,八旗自然是要受到优待的。很快,清政府就对旗人采取了“恩养”的政策,在政治、经济以及法律方面,都最大程度上地树立和维护旗人的优越社会地位。

(八旗军旗)

二、八旗军队早期待遇

政治上,官员任命,满人居首。不仅如此,很多官职都指定只能由满人出任,这也就为旗人的仕途提供了一条康庄大道,极大地保证了他们在政权中的优势地位。

同时,在经济上清政府也给予了旗人特殊优待。他们承诺,旗人不需要从事一些生产活动,当兵就是他们唯一正当的职业,政府会为他们提供优厚的军饷。

(以射箭玩乐的八旗子弟)

当然了,军队的编制有限,所以也不是每个旗人都能当兵,不过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有人当兵。如果家里人当的是马兵,那么一个月就能领到3两月饷,如果是步兵月饷就要少些,大致为1.5两。

除了这些正式的兵饷之外,八旗兵丁每个月还能领到额外的口粮和马草料,这就是所谓的“坐粮”。要是打仗上了战场,他们还会有额外的津贴,叫做“行粮”。

(吃饭)

八旗军队的优待远不止于此。为了让八旗兵丁再无生存的后顾之忧,朝廷还为他们分配了“不动产”。

从1644年到1647年间,清政府先后三次在北京周围数百里之内,强行圈占民地,将其收归国有,然后再将这些田地在八旗内部按等级分配。

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平民百姓的土地会被收走,运气好的还会替换给你一些不太适合耕种的土地,运气不好的可就什么也没留下了。

(清朝跑马圈地)

所以,一些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沦为八旗的奴仆,心甘情愿地为他们耕作,而当中取得的收益大部分也都被旗人收入囊中。

兵饷、津贴、土地,在这样一套齐全的优惠制度下,旗人的生计彻底不用发愁了。

不过在享受这些优待的同时,清政府也对旗人做出了一些限制。比如说禁止他们从事经商活动;禁止远距离外出;禁止向他人借钱等等。

(衣食无忧的八旗子弟)

这些限制在当时看来,是为了维护旗人的自尊和颜面,进一步巩固八旗制度,但同时也为后来八旗的破落埋下了伏笔。

三、八旗子弟的堕落

在国力尚且昌盛的时候,对八旗的“恩养”政策还是能够实行的。然而当国家财力有限、旗人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问题就出现了。

据清朝官方统计,顺治五年,也就是1648年,全国八旗的男丁是34万。到了1721年,这个数字就上升到了69万,七十多年的时间里,旗人数量增加了一倍多。

(清代末期的八旗子弟)

人口数量暴涨,兵额却有限,只有披甲当差的旗人才能领到那一份固定的兵饷。尽管清政府增加了兵额,但还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大量的八旗子弟当不上兵,成为了“余丁”。

到了康熙中叶,旗人内部开始出现分化,一部分人凭借着权势,仍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而大多数人却已经坐吃山空,更令人绝望的是,他们被要求不准参与经商、务工,这让他们完全丧失了经济来源,陷入了绝境。

或许有人会疑惑,没有了工资,不是还有土地这个“不动产”吗?的确,有些陷入贫困的旗人,会将自己名下的土地转卖出去,以缓解经济压力。

(晚清八旗子弟,整日醉生梦死)

但事实上,他们这种行为是被禁止的。政府规定,旗地只允许在旗人内部交易,不可卖给民人。这就导致他们只能私底下(分隔一下,这不是脏话)贱卖土地,由此得来的钱也只能解燃眉之急。

没了钱粮,又失了产业,八旗子弟的生计问题逐步恶化。在乾隆时期,竟然还出现了旗人冒充平民将自己卖身为奴的事件。

一正白旗下的子弟,本来是在内务府当差,后被斥退,失去生活来源。无奈之下,捏造自己及妻子为平民身份,以十六两的价格,卖给了正黄旗的一家贵人为奴。后面,因为受不了打骂出逃,被主人抓回后,才被迫说出自己的旗人身份。

(网络图片)

这件事在当时听起来着实骇人听闻,开始有些旗人还觉得他们是自甘堕落,但很快就自顾不暇了,男盗女娼现象开始层出不穷。

不过,还是有八旗子弟舍不得放下身段的,即使他们已经吃不上饭了,却仍要装出一幅阔绰的样子。

(八旗服装)

他们会在自己门后面挂上一块肉皮,早上出门时,先在嘴上抹一圈儿,然后提着鸟笼唱着小曲儿出门去。遇到人问好,就会跟他说:“这肉吃得有些腻了,出来消消食儿。”

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在清朝灭亡后也渐渐消失。曾经威风凛凛的八旗,就这样随着历史的浪潮烟消云散,留在人们印象中的,就只剩游手好闲、穷困潦倒的破败相了。

(网络图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一,如果汉人杨坚没有从鲜卑人手中夺得北周大权并建立隋朝,那鲜卑宇文氏建立的北周,在消灭高氏北齐政权,...
原创 让... 东汉末年,乱世开启,天下又进入混战模式,各路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年前的乱世,到了隋文帝杨坚出世,黑...
原创 楚... 楚考烈王长时间无子,相国春申君认为问题出在楚王身上。一后三妃六嫱九嫔不说,光是有宜子之相的美女送进宫...
原创 河... 三国时期,是一个大乱世。先是黄巾起义的出现,之后的东汉就彻底乱套了。战争接连不断的出现,一直到司马炎...
原创 丧... 《权力的游戏》,由于血腥、暴力甚至很成人,尺度之大,很多人都为之错愕。当然,也因为这部剧拍出了战争的...
原创 战... 魏文侯和齐桓公都凭借自己的力量创造了强大的国家,跻身行业龙头中,但个人认为魏文侯略胜于齐桓公,接下来...
原创 上... 前言 说道上官婉儿,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位武则天时期的才女靠着自己的才情横溢和坚韧自信的性格在封...
原创 《... 《天龙八部》中有一个特殊的存在,家族成员一心为复兴大燕而往来奔走。慕容博为了复兴大燕,不惜引发宋辽开...
原创 1... 张宗昌是山东近代有名的大军阀,外号“三不知将军”,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更不知道...
原创 为... 有句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流传甚广,意思是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集思广益,就算是三个皮匠的...
原创 张... 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蜀国五虎将的经典战例最为传神,尤其五虎将中的成员还互相大战过,比如关羽在长沙...
原创 战... 历史上的郭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涌...
原创 3... 公元638年,39岁李世民传召11岁徐惠侍寝,哪知徐惠磨蹭好久才来。李世民龙颜大怒,决定好好惩罚她。...
原创 荒... 荒淫无度的古罗马,到底有多混乱?为何会导致帝国崩盘? "祗言酬唱美,良史记王箴"——这句话一直贯穿着...
原创 钱...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夏... 公元前1600年,商汤召开誓师大会,公开宣布讨伐夏桀。随后,双方在鸣条山附近展开了大决战,结果夏桀被...
原创 “... 《诗经》记录的不光是先秦人民传唱的歌谣,还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其中“颂”的部分有两首特别著名的史...
原创 邓... 提到邓公,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对于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来说,邓公所做出的贡献不计其数,而正是基于...
原创 电... 周旋这个名字只要是上了年纪的人一定都听说过,此人当时在上海滩是红极一时的大人物,当时中国的电影行业刚...
原创 1... 1965年中央对总参谋长的位置进行调整,原总参谋长罗瑞卿离职,转而由杨成武担任代理总参谋长。由杨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