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武则天醉酒后为一小国改名,名字沿用至今,如今已跻身强国之列
迪丽瓦拉
2025-07-04 23:02:42
0

前言

在汉朝时期,日本就被称为倭国。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倭国经常派人入贡。当时,倭国处于中国的朝贡体系之下,其君主需要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表示臣服关系。每当中国皇帝继位或者有重大庆典,倭国君主都会派出使团来朝贡。

一、倭国想要改名已久

而在东汉到隋朝这段时期,倭国的实力渐渐强大起来,也开始摆脱中国的控制,形成自己的独立性。随着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倭国逐渐拥有了和中国平起平坐的实力。他们不再满足于臣属的身份,与中国的关系也日渐对等。

倭国国内的统治者也意识到,“倭”这个名字在中国语境里带有贬义。“倭”与“矮”谐音,表示身材矮小。在中国人眼里,倭国就像一个小国小民族,不值一提。而且中国人也经常将在东海沿岸流窜抢掠的海盗称为“倭寇”,这让倭国人感到自己的国名充满了耻辱。

倭国统治者认为,这个名字充满了对他们的偏见与歧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实力强盛的国家,倭国值得一个更加体面的称呼。一个国名的变更,往往预示着这个国家气质的变化。就像一个成功奋斗的人,会将原来的乡土名字改为一个更高端的名字。

于是,倭国就想要改名“日本”。他们认为,日本是距离日出最近的国家,使用“日出之国”作为新的国名,正合乎地理位置。这个名字更能体现倭国人民对自己国家的骄傲与自信。

二、唐高宗时期拒绝倭国要求

在隋朝时期,倭国就曾正式向隋文帝提出想要改名的请求。但遭到隋朝的拒绝。隋朝视倭国为东夷小国,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对于倭国的要求,隋朝采取漠视和无视的态度。在随后唐高宗执政时也提出过改名要求,依然没能如愿以偿。唐朝皇帝也对倭国的要求不屑一顾,认为它只是东海一个附属国,没有资格与中国平起平坐。

唐高宗之所以不肯接受倭国的要求,也与两国之间发生的白江口海战有关。那场战役中,唐军大获全胜,这也导致倭国与唐朝的关系十分恶化。倭国水军战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后,统治者异常愤怒,誓言要向唐朝复仇。

为此,倭国一度中断了与唐的所有外交往来。两国关系跌入冰点。在彼此间积累了深刻的仇恨。这也成为唐朝拒绝倭国要求的重要原因之一。唐高宗厌恶倭国,根本不想给他们好脸色看。

在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唐朝视自己为天朝上国,普天之下的其他国家都应该臣服。因此唐朝对倭国的态度极其傲慢,压根没把倭国看在眼里。这导致倭国多次提出的请求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三、粟田真人出使唐朝

直到文武天皇继位后,双方关系才有所缓和。文武天皇重新恢复了与唐的外交,并再次派出使团,请求改名之事。

这次出使唐朝的使团团长是粟田真人。他博学多识,善于交际,也十分了解中国的典章文化。粟田真人曾多次出使中国,对唐朝的语言和礼仪了如指掌。他性情温和儒雅,善于表达,是当时最适合出使唐朝的人选。

粟田真人为了这次外交任务,做足了准备。他明白唐人的傲慢个性,知道不能直接提出日本的国名,以免惹恼对方。必须要巧妙引导,让唐人主动接受这个称呼。粟田真人一行初到长安时,唐朝官员就询问他们是从何处来。粟田真人毫不犹豫地报上了“日本”这个新的国名。他的底气来自对自己外交手腕的信心。

唐朝官员立刻表示质疑,称他们应该是倭国人。粟田真人解释道,中国已由唐朝变为武周,那么日本自然就在武周的版图之内了。他机智的回答暂时打消了唐人的疑虑。其实粟田真人是在词法上玩弄手段,他知道唐人喜好谏诤之辞,便提出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暗示日本已经成为武周的一部分,所以国名也应该改变。

四、武则天随口应允命名请求

武则天设宴款待粟田真人,两人论道甚欢。粟田真人夸奖唐朝的富庶繁荣,都出自武则天的英明治理。武则天听了十分高兴。粟田真人敏锐地捕捉到武则天的心理,见她喜闻乐见,就趁机抛出了倭国想要改名为日本的请求。他先是巧言赞美,让武则天心花怒放,接着按套路直接提出了改名要求。

武则天也确实因为酒意上头,心情大好,没有多想就直接答应了。她认为粟田真人是个让人欢喜的使者,改个名字而已,不必太较真。武则天这个决定或许出于一时兴起,但她显然没有注意到其中的分量。在她看来,不过是取个好听的名字,顺从一下别国使者的要求,没有必要过分计较。

但对于一个国家的命名,其实蕴含着极深的意义。它关乎一个民族的尊严和荣耀。武则天视其为小事一桩,可见她并没有将倭国放在心上,也说明唐朝皇帝的视野局限,难以看到历史的潮流。

五、一句话命名,倭国由此成为日本

而对于倭国和粟田真人来说,武则天这句话的分量却是超乎想象的。他们朝思暮想要改名的心愿,终于在武则天一句玩笑下实现了。

粟田真人恭敬地向武则天道了无数个谢字。他清楚这是两国关系转机,也是倭国历史的重要时刻。终于摆脱了那个贬义的称呼,倭国从此踏上崭新的征程。从此,“日本”这一国名正式为世人所知,并沿用至今。当时武则天随口做出的决定,已经深深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命运。日本这个名字如同一个符咒,赋予了倭国人无限的荣耀与骄傲。

六、日本自此走上强国之路

日本自此一跃成为东方海上强国。虽然曾一度学习唐朝的文化制度,但随后它走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最终在19世纪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顶级经济强国。

日本完成了一场史诗般的民族复兴。一个深具历史底蕴的民族,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走出阴影,闪耀自信的光芒。而这个国家最终能够叫做“日本”,而不是“倭国”,都源自当年武则天的一句话。

历史常常以其奇异、五味杂陈的轨迹,让人无法预料。武则天改名一事,看似微不足道,却永久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命名似乎只是符号,但符号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结语

正如“日本”这个名字所寓意的崛起与荣光,它激励着日本人民的自信心,成就了一个民族的骄傲。也许当年武则天只是开了一个小玩笑,她本人也未必会过分在意。但她开启的历史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最终让这个名字铭刻上一个民族的历史长河。

细节可能很小,但其意义却异常深远。一个国名的变更,能够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命名权的重要性,往往超乎想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一,如果汉人杨坚没有从鲜卑人手中夺得北周大权并建立隋朝,那鲜卑宇文氏建立的北周,在消灭高氏北齐政权,...
原创 让... 东汉末年,乱世开启,天下又进入混战模式,各路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年前的乱世,到了隋文帝杨坚出世,黑...
原创 楚... 楚考烈王长时间无子,相国春申君认为问题出在楚王身上。一后三妃六嫱九嫔不说,光是有宜子之相的美女送进宫...
原创 河... 三国时期,是一个大乱世。先是黄巾起义的出现,之后的东汉就彻底乱套了。战争接连不断的出现,一直到司马炎...
原创 丧... 《权力的游戏》,由于血腥、暴力甚至很成人,尺度之大,很多人都为之错愕。当然,也因为这部剧拍出了战争的...
原创 战... 魏文侯和齐桓公都凭借自己的力量创造了强大的国家,跻身行业龙头中,但个人认为魏文侯略胜于齐桓公,接下来...
原创 上... 前言 说道上官婉儿,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位武则天时期的才女靠着自己的才情横溢和坚韧自信的性格在封...
原创 《... 《天龙八部》中有一个特殊的存在,家族成员一心为复兴大燕而往来奔走。慕容博为了复兴大燕,不惜引发宋辽开...
原创 1... 张宗昌是山东近代有名的大军阀,外号“三不知将军”,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更不知道...
原创 为... 有句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流传甚广,意思是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集思广益,就算是三个皮匠的...
原创 张... 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蜀国五虎将的经典战例最为传神,尤其五虎将中的成员还互相大战过,比如关羽在长沙...
原创 战... 历史上的郭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 话说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涌...
原创 3... 公元638年,39岁李世民传召11岁徐惠侍寝,哪知徐惠磨蹭好久才来。李世民龙颜大怒,决定好好惩罚她。...
原创 荒... 荒淫无度的古罗马,到底有多混乱?为何会导致帝国崩盘? "祗言酬唱美,良史记王箴"——这句话一直贯穿着...
原创 钱...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夏... 公元前1600年,商汤召开誓师大会,公开宣布讨伐夏桀。随后,双方在鸣条山附近展开了大决战,结果夏桀被...
原创 “... 《诗经》记录的不光是先秦人民传唱的歌谣,还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其中“颂”的部分有两首特别著名的史...
原创 邓... 提到邓公,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对于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来说,邓公所做出的贡献不计其数,而正是基于...
原创 电... 周旋这个名字只要是上了年纪的人一定都听说过,此人当时在上海滩是红极一时的大人物,当时中国的电影行业刚...
原创 1... 1965年中央对总参谋长的位置进行调整,原总参谋长罗瑞卿离职,转而由杨成武担任代理总参谋长。由杨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