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皇太极原配,15岁嫁,20岁卒,皇太极称帝后为何未将其追封
迪丽瓦拉
2024-06-29 06:34:41
0

原标题:她是皇太极原配,15岁嫁,20岁卒,皇太极称帝后为何未将其追封

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于盛京改元称帝,建立大清王朝。刚刚建立的大清王朝并没有沿用明朝后宫分封制度,而是采用五宫福晋制度,并追封了自己的生母孟古哲哲为孝慈高皇后。可是,令后世疑惑的是,在明万历三十五年便嫁给皇太极为嫡福晋却没有等到丈夫登基称帝的钮祜禄氏,既没有得到皇太极的追封,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封号!

钮祜禄氏系后金政权五大开国功臣之一额亦都的女儿,15岁被努尔哈赤指给皇太极为嫡福晋,可谓出身名门、地位崇高。钮祜禄氏19岁为皇太极生下第三子洛博会,虽然幼时夭折,但毕竟是皇太极的第一位嫡子。20岁,钮祜禄氏去世,并未等到丈夫君临天下的这一天。那么,皇太极在登基后难道就忘记了自己的结发之妻?还是这个野心勃勃的大清开国皇帝有着更深层的顾虑?

通过对当时政局的分析和清初时期的后宫礼制研究,小编认为,对钮祜禄氏的淡漠并不是皇太极的薄情和忘恩负义,而是作为大清王朝的帝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和制度上的约束和欠缺。

首先,在清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皇太极只是追封了自己的生母为孝慈高皇后,剩余祖父辈、曾祖父辈乃至更高辈分的先祖女眷均未追封,这些爱新觉罗先祖们的皇帝、皇后封号均是清军入关以后的顺治皇帝追封。这说明,在清朝建立初期,清朝政府并未形成统一、系统、明确的追封礼仪制度。

另外,皇太极当时的后宫嫔妃们也没有皇后等成熟称号,还是沿用的“福晋”制度,只不过采用居住宫殿名称用以区分地位尊卑。对皇太极生母孟古哲哲的追封,仅是出于政治需要,为了彰显皇帝的与众不同和特殊地位而已。所以,从追封礼制上将,钮祜禄氏未被追封皇后,是有情可原的。

另外,作为皇太极的原配妻子,如果将其追封,肯定会被追封为原配嫡后应有的称号,这会严重影响当时的中宫福晋博尔济吉特·哲哲的后宫地位,这并不是皇太极所想看到的。另外,清朝刚刚建立,这代表着原本局域性的后金政权已经公开和大明王朝分庭抗礼,成为势不两立的两个政权,一山不容二虎,接下来八旗军队需要面对的是更为残酷、频繁的血战。

这时候的八旗军队是最需要蒙古盟部鼎力支持的关键时刻,作为后宫之尊,作为蒙古科尔沁草原的政治代表,哲哲的中宫之位不容挑战,更不容变更。皇太极清楚这一点,更清楚如果将原配妻子追封为皇后的后果,所以他只能委屈钮祜禄氏。

还有,皇太极之所以能够顺利的改元称帝,建立大清王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废除了“四大贝勒”共同“面南而坐”、“共议朝政”的议政制度。这代表着皇太极逐步实现了皇权集中,加强了中央专制,也表明了对“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的反感和欲将之取缔的倾向。

对于钮祜禄氏的追封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夫妻感情甚至后宫礼制问题,如果将钮祜禄氏追封为皇后,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她背后的外戚钮祜禄氏家族的声望和势力,更增加了钮祜禄氏家族在“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中的话语权和威望,这无疑是对皇太极这个刚刚登基称帝的大清皇帝的挑战和威胁。绞尽脑汁控制满洲贵族势力的皇太极,断然不会再为他们提供这么绝佳的机会。所以,出于政治目的和政局状态的考虑,皇太极也不会轻易追封钮祜禄氏。

当时,大清王朝的建立无疑是正式将所有的满洲贵族们推向了危险的边缘,清朝的建立表明等待着他们无非两种结果——定鼎中原、流芳百世;引颈待戮、遗臭万年。从当时的清明两大政权的综合实力对比情况来看,后一种结局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前一种。所以,满洲贵族们对于皇太极称帝的做法并不太赞成,甚至心有怨言,只不过不敢明言罢了。

而皇太极登基以后先追封了自己的生母,一个在努尔哈赤时期存在感并不强的大妃,这更让满洲贵族们质疑皇太极称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女真各部的强大,而是为了自己乃至自己家族的名垂青史。只不过,碍于孟古哲哲当时的地位和努尔哈赤的面子,满洲贵族们并不能说什么,毕竟“母凭子贵”谁也说不出什么。

但,如果此时的皇太极再将自己的原配妻子追封为皇后,除了会得到钮祜禄氏家族的支持和赞同外,他会得到剩余满洲贵族的一致反对和抗议。这对于当时最需要内部团结的大清王朝而言,得不偿失,所以雄才大略的皇太极不会冒险这样做,哪怕他会背上一个忘恩负义的骂名。

15岁嫁给皇太极,19岁就为皇太极生下了第一位嫡子,这说明钮祜禄氏在皇太极心中还是占据了一定位置的,两人之间还是有感情基础的!如果,皇太极是定鼎中原后的帝王,拥有了比较成熟的后宫追封礼制,他定会将自己的原配妻子追封为皇后,给予其应有的封号和身后待遇,让其和自己“生同衾、死同穴”。但皇太极没有这个好命,钮祜禄氏更是没有这个幸运,她只是为皇太极默默地付出,而后默默地死去,只留下史书中的一带而过。

(参考文献:《清史稿》、《建州闻见录》、《朝鲜李朝实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山... 岁月流逝,时光如箭,常常让我们感叹“物是人非”。尽管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百年,但有些东西却能跨越百世,依...
原创 黄... 黄埔军校在早期的1期到4期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许多人后来都成为了知名的将领。不过,黄埔...
原创 侵... 最近,一位台湾著名文化学者在大陆社交网络上发表了两个引发热议的观点,引起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这位学者...
原创 八...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点正好反映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在当时采取了闭关锁...
原创 他... 1941年6月,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华西列夫斯基还是一名少将,负责总参谋部的工作。但仅仅一年半后,他...
原创 明... 泰定三年,也就是公元1326年,安徽省濠州凤阳县迎来了一个小生命——一个名叫汤和的男孩诞生在这里。 ...
原创 潜... 在中国的解放战争时期,中央特科的成立,成为了革命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个组织不仅负责保护党内高层领...
原创 石...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明... 朝代更替,就像舞台上的演员,轮流上场,没有哪个能永远占据主角的位置。当一代老去,必须接受现实的交替。...
李阳回归西安:AI教育新时代的... 古都西安,作为千年丝绸之路的起点,曾见证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融合。如今,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下,这座历...
原创 马... «——【引言】——» 在纷繁复杂的台海局势中,有一个名字或许不常被普通人提起,却曾在关键时刻发出过掷...
原创 北... 北周宣帝继位后,任命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杨坚的威望逐渐增高。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接受了北...
原创 关... 中国近代史中涌现了许多伟大的英雄人物,他们带领着部队勇敢奋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彭德...
原创 在... 黄埔军校是由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和政治人才。学校的毕业生在军事和政治领域取得了巨大...
原创 为... 引言: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它不仅养育了无数华夏儿女,也曾给人们带来过无尽的灾...
距今约2.8亿年!山西一地新发... 日前,在山西省阳泉市矿区大村村一处乡村小道边,当地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工作人员发现了一批珍贵的远古植物化...
原创 清... 与许多人想象中的不同,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并非在达到了顶峰后就逐渐衰退,恰恰相反,随着时间的流逝,封建...
2025屯堡文化大会在贵州安顺... 人民网安顺11月10日电(陈洁泉)为进一步挖掘呈现屯堡文化的发展脉络、丰富内涵、历史意义及时代价值,...
考古人员在三亚落笔洞遗址发现海... 三亚落笔洞遗址发掘现场(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新华社海口11月10日电(记者周慧敏)...
另一个悟空:没有七十二变,却同... 与悟空相遇 那是2023年的秋天,我从帕米尔高原开始我的旅行。车子在山间逶迤,草色褪去,高原袒露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