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明知道汉朝晋朝的前车之鉴,为什么还要大肆分封藩王呢?
迪丽瓦拉
2025-07-05 10:03:21
0

朱元璋明知道汉朝、晋朝的前车之鉴(汉朝的七国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为什么还要大肆分封藩王呢?

咱们都知道以史为鉴,洪武大帝怎么会不晓得汉朝的七国之乱和晋朝的八王之乱呢?

一个放牛娃能够逆袭成为大明的开国天子,这份传奇经历在华夏文明史的几千年历程种都是独一份儿。没有绝顶的才智,这位爷是不可能站在天下的顶端的。

我个人认为,也有可能,正是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老朱刻意在大封藩王。

历史上甭管哪个朝代的建立,他都要总结前朝的教训,除了秦朝那种无先例可考的历史第一之外。但凡这历史的朝代如果能做成个合并版本借鉴之书的话,那明朝可以借鉴的资料就实在太多了。

明前面是元朝,一个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跟传统意义上的汉统王朝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所以元的借鉴意义就不大。

为什么说元朝的借鉴意义不大呢?

以往每个大一统的朝代呢,基本都会有“北患”,但是元就没有,因为人家以前自己就是我们所谓的“北患”。所以对于明朝来说,两宋的借鉴意义那是更具有时效性的。北宋为啥灭亡?南宋又为啥灭亡呢?不就是因为北边有两个强大的邻居吗?

鉴于距离本朝最近的可参考往事,朱元璋对“北患”的重视程度,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大明从开国一直到宣德年间,对于北患始终都是一种高压状态。

朱元璋在全国设立卫所制,尤其是北部区域,卫所实行兵制管事。查阅资料可知,在洪武二十二年的时候,天下的内、外卫所有五百多个,“所”呢达到了两千多个。

大家如果去观察一个朝代对士兵重不重视,就看武将的地位高低就能得出答案。明初那会儿最高的军事机构叫做“五军都督府”,改自前朝的枢密院。五军都督府的都督都是正一品。而明初的文官最高职位莫过于中书省的左、右丞,本来这俩丞相都是一品的高官,可是到了洪武九年,朱元璋就废掉了“同知政事”这个职位,自此这左、右丞就变成了正二品的官员。

于是,在明初就形成了一种格局,武将权柄上可能比不上文官,但是在品阶上是高于文臣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免除武将实掌权柄对朝廷形成威胁,重蹈中晚唐时期的覆辙,又可以提高这些武将还有将士们的荣誉心,从而更好的为大明效力。

这些事儿呢都足以说明朱元璋对北患、对自己的武备是相当重视的。

可是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卫所屯田制搞上一代两代还行,时间久了会不会像唐朝的府兵制一样,最后因为无田让士兵耕种而崩溃呢?

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制度上,朱元璋也有所改变,使得唐朝的府兵制跟明朝的卫所制在形式上是大为不同的。

但是本质它又都是以田地为基础的,都是以粮食为标准的,一旦涉及到这两样东西,什么可能都靠不住。古人对田地和粮食的执着,不用我来形容,大家也想的到。

明朝的卫所制之所以会崩溃,就是因为大量本来用于军屯田的土地,被大户或者是士绅所占,那些被编入军户的百姓因为无粮可吃,无田可种,只能逃难,有的甚至躲进了深山老林之中做盗贼去。

底层出身的朱元璋,他自然是明白这些官吏还有大户的鬼魅伎俩的,那么为了保险起见,北边的兵所万一靠不住咋办呢?

朱元璋的策略就是——朱家自己的儿子、孙子们上。

朱元璋将大量的藩王封到了北边的长城附近,提供给他们兵马,赋予他们权力,让他们为大明看守北大门。

这一点就跟汉朝不同,在汉朝之时,朝廷的兵马反而成了为诸侯们抵御匈奴的存在。朱元璋沿着长城防线从西到东,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肃王等等,这些藩王们为大明看守着国门,抵御着北患,并且监督的这些卫所。

朱元璋这个做法,我觉的正是吸取了汉、晋之时的教训。上面也说到了,汉、晋那会儿都是朝廷跟游牧民族火拼,诸侯们在后方坐收渔翁之利。而朱元璋这么一搞,就成了让藩王们最先抵御北患,朝廷坐镇中央而把控全局。

并且为了让藩王们更加用力,朱元璋大肆提高宗室藩王们的待遇,一方面是私心、私情所导致的,还有一个我觉的也有一点故意的成分,让藩王们的荣誉越高,家底儿越厚,那么后期造反的代价也就越大,毕竟愿意舍弃万贯家财,提着脑袋跟朝廷对着干的人只是凤毛麟角。

而且培养这些藩王,也可以更好的去制约历朝历代所面临的武将势大的问题。毕竟这些藩王在血脉上还是一家人嘛。

所以,在明初的时候,这些北部的藩王们,他们的权柄是相当之大的,他们可以节制区域内卫所种的所有兵马,这也是后期朱允炆着急想要削藩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的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如果朱标还活着,以朱标的威望是可以镇得住他这些弟弟们的,让他们为大明守边,耗上几代人之后,等这些初代和二代藩王们都死去之后,再找机会把问题一起解决。奈何这朱允炆是个急性子,有些事儿本来就不是一时能办好的,偏偏他就想一下子解决完,所以出乱子了(靖难之役)。

后来朱棣继位之后,他就是这么干的,他是造反出身,为了防范第二个自己的出现,他就一点一滴的找机会收回这些藩王们的兵权。

最关键的是,他不像朱允炆做的那么绝,这些藩王虽然兵权被夺,但是待遇跟恩惠并没有减少,反而还有所提升,所以,这些藩王们也没有心思去反抗。

当然了,这也造成了明朝今后巨大的财政支出,为明朝埋下了一个超级隐患。

我认为,明太祖朱元璋时代的藩王虽然被优待,但不是白吃白喝,享受了优待,还要担负起屏藩皇室的责任,并且这种优待也受到了《皇明祖训》的制约和平衡,在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稳定方面,弊端并没有后世人说的那么大。

相反,朱棣造反之后的改革,才最终造成了那些藩王成为了没有兵权、没有责任,但是可以白吃白喝的废物。

朱元璋最初设计的藩王制度虽不合理,但真没有明成祖朱棣修改藩王制度以后那样弊端重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公元221年,为关羽张飞报仇的刘备执意伐吴。在随后的夷陵之战中,陆逊凭借着刘备放置营寨的失误,采用火...
原创 历... 前面几次提到了秦称霸西戎这一历史事件对秦国发展的至关重要性,这是秦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秦穆...
原创 三... 三星堆坑见到历史帝王人物尧舜禹夏啟夏太康夏仲康夏相。(图1一7) 三星堆坑是“突发事件...
原创 伯... 伯邑考进宫献宝,替父赎罪,却招致杀身之祸,被苏妲己构陷致死,死不瞑目。 原本不必如此,因为,他的父亲...
原创 作... 瀚海说史序言:商朝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这些制度难以一概而论。历史是时代的产物,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
原创 1... 四野的13兵团,是由原来东野2兵团改编而来的,下辖38军、47军和49军三个军,司令员是老资格的程子...
原创 南...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北美出现了两个超大型的国家,而南美却没有出现? 要说南美出现的唯一超大型国家也只...
原创 基... 日本领导人心中有一个梦。 那就是在世界舞台上取得“经理”职位,为了这个目标,日本一直在默默的发展。 ...
原创 中...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中国地广物博,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洗礼,从原始社会到如今人口更是经历了无数次的迁徙。这...
原创 为...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期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阶段之一。 它不仅见证了周王朝...
原创 南... 中国古代史上,有两段政权分立较乱的时期,很容易将二者混淆。一段是南北朝,另一段是五代十国。 南朝的...
原创 历... 玛雅人的根达亚文明 在玛雅人传说中,地球上最早的文明是根达亚文明,也称为超能力文明。在玛雅人的传说中...
原创 一... 一河南老农救日本伤员,养了47年后送回日本,日本兵这样回报恩情 《说苑》中有过这样一个故事:秦穆公有...
原创 朱... 朱元璋找借口杀沈万三,故意问:这是啥菜?他巧答3字保住小命 大家知道朱元璋是大明的建立者,在明朝建立...
原创 这... 美国为何敢肆意在世界各地制造战乱? 无他,两洋地缘优势让它能够远离冲突,他国要把战火烧到美本土,难度...
原创 他... 他是朱元璋最憎恨的一个人,下令:让其子孙世世代代都在水中生活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起来的政权,虽然只有短...
原创 光... 光绪时代的结束,其实并不是他驾崩的时候,而是在他违背慈禧的意愿,实行的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在变法失败之...
原创 历...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魔幻的一个时代,夹在汉、唐两个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却持续了长达百年之久的分...
原创 丈... 在中国古代,只要是家底好一些的男人,都会想拥有三妻四妾,一般这样的男人还会被贯上“风流”的头衔。而女...
原创 刘... 前言 谁人不曾为一念之差后悔至深?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又岂是例外?当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来卧龙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