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白起坑杀40万赵军:1995年,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倒吸一口凉气
迪丽瓦拉
2025-07-06 01:02:05
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公元前260年,长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市境内,发生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场重大战役——长平之战。这场战役也是战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参战的两国分别是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秦国和赵国。

这两个国家一个因为商鞅变法而崛起,另一个凭借胡服骑射强大。这一战过后,秦军俘虏赵军四十万余人,赵国再不复往日荣光。其中秦国的将领白起也是因为这场战役在历史上留下了“人屠”的名号。

根据史书记载,只有240名未成年的赵国士兵被放回自己的国家,其余45万赵国降兵全部被坑杀。司马迁的《史记》这样记载:“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但在1995年,一次意外的考古让这个白纸黑字记载的史实,有了变动的的迹象。

白骨再见天日

1995年,李珠孩带着儿子走进自家的果园。父子俩打算在这里种梨树。两人不断的挥舞着铁锹,原本平坦的土地也多了一个又一个树坑。然而突然听见“咣当”的一声,铁锹似乎铲到一个硬物。

“以前总听人说,老一代的人有将钱财封进瓦罐里埋在地下的习惯,今天不会走运了吧。”

李珠孩这么想着,便赶紧催促儿子李有金将土里的东西挖出来。

两人放下铁锹,触碰硬物的声音不绝于耳,李珠孩断定这下面肯定埋了东西。一番尘土飞扬,李珠孩父子将土里埋的东西刨出来走近一看,瞬间把父子俩吓了一大跳。这哪里是装嵌的瓦罐,分明是死人的骨骸。还不是一个而是一堆!

父子俩惊魂未定下突然想起,这些死人的骨头已经有些年月了,看起来不像是什么凶杀案的死者。之前常听村子里的老人说起当年白起屠杀赵国士兵的事,这里该不会就是白起的“万人坑”吧。

李珠孩父子定下心神,已经有了默契,顺着这些死人尸骨又开始挖,不过一会,果然有挖出类似兵器的东西,见此状况父子俩马上报警。

警察到达之后看到现场的情况也十分震惊。又将这件事上报相关的文物部门,专家赶到现场之后,经过一番研究倒吸一口凉气,确认这的确是长平之战的古战场遗址。那为什么会爆发长平之战呢?

长平之战

秦国与赵国之间的这场战争不仅在战国史,在中国古代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平之战历时仅有5个月,但过程极为惨烈。经此一役,赵国可以说是一败涂地,失去自己原有的强国宝座。而秦国虽然胜了,也是元气大伤。

秦昭襄王47年,秦赵两国在上党这个地方展开一场战役。一开始秦国连战连胜,占尽优势。见此状况,赵国换上老将廉颇。

廉颇改变战术采取固守的战略,利用地利和秦国打消耗战。廉颇的战术十分有效,秦国连年征战,消耗很大,兵线拉的太长稍有不慎便有满盘皆输的风险。

但秦国也不是好惹的,打不过可以想别的办法。于是秦国派了大量间谍,到处散播谣言,说廉颇的坏话。说廉颇拥兵自重,有谋逆的心思。听到传言,赵国君主很快就对廉颇起了疑心,阵前换将,让赵括接替廉颇的职责。

这个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曾经打败秦军。赵国人便认为既然赵奢这么厉害他的儿子一定也非常厉害。何况这个赵括年纪轻轻就熟读兵法,一定能打败秦国的部队。

可惜理想是美好的,实际中需要考虑到的就很多。这个赵括只会死背兵法,嘴皮子的功夫很厉害,一到现实中只会被人耍着玩。

秦国也换了自家的将领,就是大名鼎鼎白起。白起深知赵括此人年轻气盛,急于求成。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佯装败退,将白起的军队引到准备好的埋伏点。

就这样四十五万的赵国士兵缺水缺粮,没有支援。外面又是杀声震天的秦兵,他们已经看不到任何生路,投降似乎是唯一活下来的选择。但投降之后,还有更悲惨的结局等着他们。

秦国赢了,另一问题摆在秦将白起面前:这四十五万投降的赵国士兵该如何处置。四十五万不是个小数目,万一这些人突然生事,该如何处置?白起和其他秦国士兵连番征战,此刻正是疲惫不堪的时间,无法应对突然暴起赵国降军。

而且留着他们,伙食也是个大问题。这时候有人向白起建议不如放了这些士兵,也为秦国和白起博一个好名声。

白起冷笑,放了这些人,先不说他们会不会感激自己和秦国。自己如何向那些死在战场上的秦国士兵交待。秦国实行的是军功爵制度,在战场上杀敌是这些秦国士兵飞黄腾达的唯一途径,白起已经有了军功但他手下的士兵没有,那些死在战场的也没有。

于是白起做了一个在现代人眼中颇为冷酷的决定,事实上这个决定在当其他六国人眼中也很残忍。

他要将这些降兵全部坑杀,放回那些少年赵兵不过是为了让他们回去报个信,彰显秦国的国威。白起心里很清楚,秦国要的不是占领几座城池,秦国要的是整个天下,要的是战国结束世间只留大秦一个国家。

为了这个目的,其他六国不能留。留一个好名声这种事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赵国降卒也就没有活着的必要了,于是一场血腥的大屠杀开始了。

疑云重重的“万人坑”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这场千年前的血腥屠杀再次出现在大众眼前,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千百年来,我们似乎误会这位“人屠”,当年的坑杀事件似乎另有隐情。

文字的古今异义,坑杀似乎不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活埋。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随着工作进程的进一步发展,考古专家们发现这些尸骨的主人并不是死于活埋,多数是抛尸。考古人员整理出多具尸体,这些尸体要么是头首分离,要么是受到重击被砸死。可以推定这些人是先被各种方式致死然后抛尸在这个地方。

并且,如果真的被活埋,那尸体上面一定会覆盖土层,而这些土层经过两千年的自然沉积会越来越厚,不会这么轻易的被李家父子挖出来。

地质学家经过调查也发现,这里原本是一块天然谷地。当时秦军很可能将这里当作抛尸的地点,由于杀的人太多,秦军只在上面覆盖一层土就离开了。

而且不止这一处,考古学家还在附近发现另外几个尸骨坑。这些尸骨坑中的尸骨也是被抛尸的。除了这些尸骨外考古学家还在这些坑里发现一些陶盆、陶碗等生活用品。

但刀戈剑戟之类的兵器却十分少见。可见这些赵兵死前是被解去兵器。也可以推测出这些士兵确实是投降的,而且并未料到自己将会被杀死的结局。

这样大规模杀俘虏的事件少见,但联系其秦国的制度,这样的做法又变的合理起来。军功爵制度是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的结果,这项制度确实使秦国的军事力量大幅度上升,还为秦国引来了大量人才。但是其恶行影响依然不可小觑。

秦国的军队为了可以在战场上立更多的功劳,疯狂杀敌。造就了许多像白起这样的杀人狂,秦国的部队在其他六国百姓的心中如同伤人的虎狼一般。这也间接导致六世余烈的功绩,不到二世就消失殆尽。实在可叹!

坑杀尚无定论,杀俘已成结局

1995年的这场考古发现虽然揭开当年长平之战白起坑杀俘虏的谜团,但也仅仅是改变了那些士兵的死亡方式罢了。他们不是被活埋,而是直接被杀,但这又能如何?不过是换了一种死亡的方式罢了,并不能改变白起杀俘的结论。

赵将空余千载恨,秦兵何意再传亡?居然词宇劳瞻拜,不信骷髅亦有王。

于达真曾在路过高平时见到这白骨皑皑的景象,发出感慨。面对这样的尸山,回忆起朝代更替。当年的景象必然时震撼人心的,但经过岁月的洗礼与沉淀,一切早已烟消云散。

总结

我们无法评断历史人物的是非对错,例如白起,他杀人无数,为求功而杀降。应该是十恶不赦的才对,但是在他的立场上,这样做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事。秦国的将领应该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做事,但在其他六国人民心中又是另外一回事。

历史上的谜团有很多,不仅是长平之战,史书上的语焉不详给后人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间,我们研究历史其实不仅仅是为了查找真相,更多是为了以史为鉴,避免重复过去的错误。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孙继民——《考古证实“坑杀”并非活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纣... 封神世界中的纣王,可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凡人帝王,他还有另一个更显赫的身份,那就是一代人王。 何谓人王...
广西故事——上世纪30年代桂林... 击上面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 关注 这是一个赏心悦目、与众不同的公众平台 讲述许多脍炙人口、鲜为人知的历...
《自流井大事记(2024)》完... 近日,自贡市自流井区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自流井大事记(2024)》已成功完成编纂并出版。该书分为上下...
原创 秦... 资料记载:“秦王政用不到20年时间,并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550多年的战乱局面,创建了中国历史...
原创 楼... 前言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相信很多人都学过这句诗,诗中所说的楼兰便是汉代的...
原创 皇... 清宫剧现如今已经是很普遍的了,人们对皇帝后宫的熟悉程度已经是非常高了。清朝时期出现了一个乱象,就是皇...
原创 最... 大家都知道古人的寿命一般只有40多岁,能够活到60岁就算是长寿的了。而且一般当官的寿命更短,但是今天...
原创 清... 满清政府统治我国将近三百年,在这三百年里,统治阶级对民众所用的酷刑是花样百出,从嘉定三屠到扬州大屠杀...
原创 清...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看,清朝可谓是封建社会...
止一读《列宁选集》:论统一的经... 《论统一的经济计划》,列宁写于1921年2月21日,载于1921年2月22日《真理报》第39号。 俄...
明朝海禁的法律政策及其实行措施 中国历来以农立国,海洋经济经常不被统治者重视,不过中国仍然是海洋大国。沿海一带千年来形成了一种海洋亚...
原创 五... 在历朝历代的军队中,有这么一支军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直辖于帝王,拱卫首都,保护皇宫的军队,这支军队...
原创 清... 清朝末年朝政腐败,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但满清皇族却个个富可敌国。如恭王、醇王、庆王等王爷的财产都不可估...
原创 北... 摘要: 北宋灭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而杨家将作为民间传说中的忠勇象征,为何在这场国难中“消失”?...
原创 赵...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很高兴继续给大家分享一些博物馆馆藏国宝的故事,今天是第九期,今天我们接着...
原创 离...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息烽县有一处连绵不绝的沙漠叫息烽大沙漠,往来的商旅都对这片大沙漠避之不及,唯恐被...
原创 清... 清朝皇室的妃子为何一般都长的丑?原来要遵守祖上的一条规矩 清朝取代明朝后,诞生了地位独特的旗人,他们...
根河市1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 3月17日,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鄂温克族驯鹿习俗传承...
原创 作... 美国作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由资本掌握全局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整个世界范围内,...
原创 2... 一、税单上的时空错位:从1934到2001 1934年暮春,南充农民王老三攥着泛黄的税单,上面赫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