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楼兰古国神秘消失,真不是亡于战争,而是亡于今日常见的拉拉蛄?
迪丽瓦拉
2025-08-28 23:03:47
0

前言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相信很多人都学过这句诗,诗中所说的楼兰便是汉代的一个西域小国,多年来神秘一直是它独有的色彩。

千百年前,楼兰古国悄无声息的消失在茫茫大漠中,有人说它是为战争所消灭,也有人说它是灭亡于一个叫做“拉拉蛄”的生物。

神秘的楼兰古国

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的一个“城廓之国”,是三十六国之一,最早的记载也是在《史记》中提到的:“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这句话说的就是楼兰的地理位置,在这片小三角洲上,城的出现是很早的,且城中布局主次分明,两米的高台便是这城中最高的建筑。

据记载,楼兰古国虽然是小国,但是它却是西出阳关的第一站,也是古代东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战略要地,更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

西汉时期,楼兰的总人口有一万四千多人,商旅云集,市场十分的热闹,楼兰人从不拘泥于一方势力,他们有时候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候归附于汉朝。

比如说,汉武帝当初通西域的时候,使者来到楼兰后,楼兰人便和匈奴签订契约,攻击西汉使者,而后汉武帝派兵讨伐的时候,他们又将自己的王子送到汉朝当人质。

无论怎样,楼兰都是在汉朝和匈奴中“圆滑”的周旋着,楼兰不过是西域中的一个小国,它既打不过匈奴,更惹不起汉朝,只好躲着来。

据说,在汉昭帝年间,使者通过玉门关前往西域诸国的时候,总是迷失方向,汉昭帝就下令让楼兰王国提供向导和饮用水。

可是楼兰王国新上任的王子,并不同意,因为它是匈奴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不肯屈服于大汉朝的命令,因此两国之间关系恶化。

最终,大将军霍光派遣傅介子带领几名勇士,设计杀死了楼兰王室的大王,并改立当初那个在汉朝做质子的楼兰王子为新的大王。

如此一来,汉朝便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屯兵于楼兰境内,也在讨伐匈奴和西域诸国中占据了主动权。

发展到魏晋时期,楼兰已经是中原王朝在西域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可以说是盛极一时。

后来在楼兰古城出土的汉五铢钱、贵霜王国的钱币、漆器、木器以及金银戒指等等,都能看出楼兰王国曾经繁荣的景象。

然而,不知道在哪一个年代,哪一个时间点,楼兰古国突然消失了,无论是在史书中还是在人们的记忆中,都没有留下他消失的痕迹。

楼兰古国重现“真身”

直到1895年,瑞典的探险家斯文赫定来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找到从中亚通往西藏的道路。

这一次他初步摸清了古代遗址的情况,准备回去后做足准备再来第二次,没想到他的执着却让他无意间发现了消失千年的古城遗址。

1900年,斯文赫定一行人来到了罗布伯北岸,他们想要掘井取出一些淡水,突然发现唯一的铁铲弄丢了。

于是,随行的向导便被派回去寻找,谁承想路途中沙暴突袭,漫天的风沙挡住了向导前进的道路,向导只好找了一个背风的地方静静等待。

沙暴过后,突然间向导眼前就出现了高大的泥塔和层层叠叠的房屋,向导大喜过望,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楼兰古城?

于是,向导赶紧向斯文赫定一行人汇报了这一件事,当众人来到这里的时候,斯文赫定在古城遗址中找到了几个精美的木雕,他开心的大笑:“这就是古城遗址!”

后来,斯文赫定回忆说:“那把铲子是何其幸运,如果不是它丢了,我们也找不到那座古城。”

在这座古城中,斯文赫定还发现了用芦苇和木材建造的房屋、庙宇、佛像,还有许多精美的雕饰、丝绸制品、钱币、器皿和毛笔。

除了这些,还找到了最具代表性的各种文字书写的木简和文书,这些文字为研究楼兰古国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

后来,这支瑞典探险队又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丝织品、各种珠宝首饰,从上面的纹路和做工工艺来看,多年前的楼兰古国早就拥有了高超的技术水平。

而在古城的出土的佉卢文木简上,多次出现的“Kroraina”一词,经过反复确认,终于认定这个词便是楼兰的译音。

这支瑞典探险队的重大发现,震惊了全世界,所有人都认定这里便是楼兰古国。

1979年,我国新疆考古研究所也组织了楼兰考古队,进驻楼兰,唤醒了这座沉睡的古城。

在这里发掘古城的建筑遗址时,我国的考古队还有了一个重大发现---“楼兰女尸”!

那时,在通往楼兰的古老通道上,出现了几座完好的古墓,在一座座奇特而壮观的古墓中,考古队的队员发现了几具完好的楼兰女尸。

这些女尸大多脸蛋小巧,下颌尖圆,高鼻梁大眼睛,双眼微闭,体态安详,个个年轻貌美,看不出年老的痕迹。

而且,这些姑娘周身都裹着毛织布毯,以骨针或者木针连缀为扣,双脚穿着短筒皮靴,头上还带着素色的小毛毡帽,帽子的工艺很是精湛。

大家都纷纷称奇,千百年过去了,这些女尸是怎么做到保存的如此完好的,这些女尸又都是什么人。

相传,考古界通过复杂的DNA分析对比,判断出“楼兰女尸”是黄种人和白种人的混合体,在基因上兼具东亚、中亚和欧洲人的特征。

历史学家们,对这几具女尸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始终不肯轻易的下定论,因为没有人知道楼王古国发展的具体历史,或许这些人是外迁来的,也或许他们就是这个样子的。

然而,女尸的发现也让我们开始思考,楼兰古国到底是怎么突然消失的,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谜团?

消失的原因

关于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有人说是天灾,也有人说是人为的,但要是说天灾,就必须了解楼兰古国的生存环境。

楼兰和大多数古代的国家一样,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靠天吃饭,可以说,如果不是拥有很好的生态环境,楼兰古国很有可能发展不起来。

首先,据考证楼兰古国位于今天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的河口三角洲地带,地势平缓,土壤肥沃。

而且水源的充足让楼兰古国形成了河网密布、洼地众多、水源充足的绿洲,有了充分的水源,自然也就有了很多动植物。

气候方面,楼兰古国位于塔里木盆地,南边的青藏高原和昆仑山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而由于距离太远,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也很难到达。

于是,在这种情景下,便形成了干旱少雨的气候,然而到了两汉时期,楼兰古国的气候经历了一段气候温暖的时期,降水量增多,冰山也开始融化,这些都为楼兰古国提供了连绵不断的水源。

这一切都是如此水到渠成,楼兰古国的兴盛是大势所趋。

但是楼兰古国的衰落速度也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其中有两点,有人说它是亡于战争,毕竟楼兰古国在繁盛也只是一个西域小国,无法和匈奴或者汉朝这样的大势力抗衡。

自然也就避免不了被更强大的西域国家吞并的下场.....

但也有人说它的消亡是因为一个叫做拉拉蛄的生物,这种“拉拉蛄”也叫做“蝼蛄”,是一种灰褐色或茶褐色的虫子,栖息在土壤中,尤其是喜欢那种湿度较高的环境中。

这种虫子最喜欢的便是啃食植物的种子,尤其是刚发芽的种子,有时候还会在土壤种钻来钻去,导致土质层疏松,百姓们无法种植庄稼。

而且这种虫子无人见过,不知道怎么防治它,以至于楼兰百姓的庄稼量极度减少,赖以栖息的水源也全被这种虫子占据。

因此,才会有人猜测楼兰人是为了生存才搬到了其他地方,渐渐的,楼兰城里没了人,楼兰古国也消失了。

不过,这种说法实在是匪夷所思,一个小小的“拉拉蛄”怎会灭亡一个国家,就算是楼兰人搬走了,也不可能消失的这么无影无踪。

其实,更为准确的猜测,还是人为的破坏,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楼兰不过是一个封闭的小国,人口较少,楼兰人民自给自足。

但是等到后来,丝绸之路打通后,楼兰就变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不仅生产生活发生了变化,连人口也多了起来。

往来经商的人变得多了,楼兰的生活情况也变得好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楼兰定居,楼兰古国的人口急剧增长,不得不扩大城市规模。

况且还有大量的绿洲土地被侵占,作为城市用地,慢慢的绿洲土地和森林的数量越来越少,生态环境也逐渐变得恶劣。

再加上,人口的增加让楼兰人民原本的畜牧业无法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只好大量开垦土地,在这个过程中破坏了很多的植被,而绿洲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土地的沙化和盐碱化日益严重。

在如此情况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变,气候从一开始的温暖湿润,转变为干旱和沙尘暴,自然灾害更是频发。

楼兰古国的人民就算是想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也无法继续下去。

公元3世纪以后,流入罗布伯的塔里木河下游的河床被风沙淤塞,以至于河床改道,人们不得不另想办法获取水源。

据《水经注》记载,塔里木河的河床改道后,敦煌的索勒率领1000兵来到楼兰,又召集了其余三国的士兵,共同引水入楼兰,缓解了楼兰缺水的困境。

但最终,这些水源也只是杯水车薪,楼兰古国到最后“城郭岿然,人烟断绝”。

当然了,这只是其中的一种猜测,还有人说楼兰是被瘟疫疾病毁灭的,据说是一场外来的瘟疫传入了楼兰国内,楼兰国内的百姓死伤无数,剩下的人也四散而逃了。

不过,这么多的说法终究是没有佐证,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生态环境的变化肯定是对楼兰古国有影响的。

结语

最后,楼兰古国到底是怎么消失的,现在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或许随着历史的进程,还会有更大的发现。

参考资料:楼兰古国消失之谜---地理密码
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楼兰古国兴衰的影响---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宋代馆阁藏书漫谈 官府藏书是我国古代四大藏书体系中最早出现的藏书体系,主要有中央政府的国家藏书为主。它不仅保存了灿烂的...
原创 在... 《鲁班书》对于很多人来说,非常陌生,猛一看还以为这只是一本讲木匠的工具书而已。实际上,《鲁班书》可是...
原创 英... 两次鸦片战争时,清军的武器装备和人员都很丢人。 “这些鞑靼骑兵没有弓箭,每个人肩上都背着一杆火枪,他...
原创 原...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古代史》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孤军奋战的英雄即使...
原创 普... 作为苏联最主要的遗产继承者——俄罗斯的总统,普京也不可避免地,被问及对于苏联的诸多看法和印象,这其中...
原创 世...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聊一个超神秘、超有趣的历史话题 —— 世界历史上消失的十天,而且神奇的是,好像唯...
原创 魏... 魏忠贤临终前还给崇祯进言,能延长明朝寿命,可惜崇祯不听 在明朝的最后阶段,魏忠贤统领的团体与当时的东...
原创 明... 20 世纪中叶,山西宁武县一处明代古墓的发掘震动史学界。当考古人员清理墓主头骨时,一道 13 厘米长...
中华民国三年壹圆 中华民国三年,即公元1914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这一年,袁世凯成为了中华民国的临时...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每一次朝代更迭都伴随着血腥的屠杀,在这一次次屠杀中,最惨的不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而是...
原创 古... 当观察中国古代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四百多位皇帝中,只有少数十位活到了七十岁以上,甚至只有五位达到了八...
原创 多... 晚清时期,尽管兵微将寡,但朝廷里的达官显贵们依然迫不及待地拿海军作为外交使节,发挥“移动国土”的作用...
原创 溥...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与末帝溥仪有关的轶事趣闻,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
原创 三... 历史常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天下可图定也。 历史上众多名将中,...
原创 镜... 大家好,欢迎来到不二历史社社,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一组图集是拍摄于二战敦刻尔克战役之后的老照片,通过这...
原创 盘...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神化了很多人,真实历史上的他们并没有演义中那么厉害,但是你们知道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
原创 盘... 你知道三国演义中,最坑爹的谋士都有谁吗?三国时期虽说是谋士如云,但并不是每个谋士都能为主公排忧解难,...
原创 皇...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特殊的时代,叫做士族时代。这个时代是贵族最后的延续,处于支配力量的阶级正是士族...
原创 皇... 皇太极的后宫在清朝历史中算是非常奇葩的一个,因为从他最爱的海兰珠来看,古代历史上26岁高龄加入皇宫的...
原创 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大多数人对内蒙古草原的第一印象。 从这句歌谣我们也可以看出,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