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开国元勋郭汝瑰晚年照片,其貌不扬,却功勋赫赫。
世人往往只会记得他是插入敌人内部最大、最成功的红色间谍。
可又有谁知道,他也是一个战功显著的抗日名将。
郭汝瑰,重庆铜梁人。
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自幼天资聪颖,极具爱国情操。
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学医;
他自己却立志科学救国,有心学习理工。
他的堂哥川军名将9师师长郭汝栋,希望他能从军。
郭汝瑰再三考虑,最终决定弃笔从戎。
18岁,
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
黄埔军校
郭汝瑰机智聪明,能言善道,待人真诚,深受老师和学长们的喜欢。
因为身材矮小,年龄不大,人称郭小鬼。
21岁,
他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毅然决然放弃在国民党大好前途,光荣入党。
他奉组织命令,从事地下兵运工作。
由于革命形势异常危险,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23岁,
在郭汝栋的安排下,他赴日本士官学校留学,受尽日本人的白眼。
他暗自发誓,今日之辱,日后必报!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他愤然回国,矢志抗日,迫切希望上阵杀敌。
24岁,
他考入陆军大学,成为蒋介石的天子门生,嫡系中的嫡系。
29岁,
西安事变后,他调任18军14师参谋长,深得师长霍揆彰器重。
30岁,
淞沪会战爆发,抗战将士在罗店顽强抵抗日寇铁蹄。
由于敌我实力相差悬殊,部队轮番上阵,却损失惨重,阵地几次易手。
14师奉命奔赴前线,支援友军。
42旅旅长畏战不前,霍揆彰临阵易将,命郭汝瑰代理42旅旅长。
郭汝瑰随即全旅八千战士,死守南北塘口阵地。
42旅顶着日寇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坚守阵地,顽强阻击敌人。
郭汝瑰下定决心,杀身成仁,誓死不退。
战斗最紧要关头,他给霍揆彰写下遗书: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
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
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
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此役,
42旅在罗店这个血肉磨坊,坚持了整整7天7夜,部队伤亡6千余人,
却没有后退一步,死死守住阵地,击毙日寇千余人!
淞沪会战,中国抗战军队,浴血罗店
郭汝瑰一战成名,勇猛顽强,全军瞩目。
战后,郭汝瑰升任54军参谋长。
他与军长霍揆彰一起,扬长避短,发挥近战、夜战优势,
将装备恶劣的54军打造成一支王牌军,成为日寇的噩梦。
武汉会战爆发后,54军死死扼守长江咽喉,使得日寇寸步难移。
作战会议期间,他语出惊人,
坚决反对德国顾问的死守计划,大力倡导实施外围作战。
陈诚如梦方醒,大胆采用,使得武汉会战避免重蹈淞沪会战覆辙。
郭汝瑰的建议被抗战军队所沿用,
让小鬼子吃够了苦头,为抗战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郭汝瑰出色的参谋能力,
引起了陈诚的重视,重点栽培,升任20集团军参谋长。
从此,郭汝瑰成为土木系悍将,被誉为陈诚的“十三太保”。
蒋介石中央嫡系“土木系”首领陈诚
31岁,
他担任73军暂5师师长,率部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
暂5师是湘西苗军,装备异常恶劣,战斗力并不强。
会战期间,73军奉命驻守岳麓山,协助第10军守备长沙城。
关键时刻,
第10军损失过大,长沙防备空虚,薛岳抽调77师入城协防。
固守岳麓山的任务落在了暂5师和15师肩上。
中国抗战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浴血奋战
面对敌人优势兵力的猛攻,
郭汝瑰临危不乱,力挽狂澜,充分发挥暂5师擅长山地作战的特点,与日寇耐心周旋。
暂5师以弱胜强,力保岳麓山不失,一战成名。
此役,
中国军队毙伤日军5.69万人,取得会战完胜。
郭汝瑰功不可没,其勇猛灵活的作战风格,令薛岳赞不绝口。
由于,他在抗战中优越的表现,成为蒋介石最信任的参谋官。
抗战胜利后,
郭汝瑰一年三迁,升任国防部作战厅长,负责制定全军作战计划。
正因为有了郭汝瑰,毛主席对蒋介石作战部署,了如指掌。
郭汝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
可世人只记住了他在隐蔽战线的卓越贡献,
却忽略了他在抗战中立下的汗马功劳!
郭汝瑰,是成功的潜伏者,更是战功显著、令敌胆寒的抗日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