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徽为啥不用满清线条,要用汉唐线条?看懂了才知道林徽因境界高
迪丽瓦拉
2025-07-06 14:34:29
0

国徽为啥不用满清线条,要用汉唐线条?看懂了才知道林徽因境界高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林徽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意脱颖而出,成为民国时期备受瞩目的女性之一。她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才华,还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受到广泛赞誉。

林徽因不仅以她与才子的绯闻而为人所知,比如与民国风流大诗人徐志摩、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等的关系,但这些只是风传的浮光掠影。更少人知晓的是,她被尊称为“先生”,并且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女建筑师的事实,这一段故事鲜为人知,也鲜有宣传,使得这颗明珠黯然失色。此外,林徽因还是一位极具爱国热情的女性,她倡导“独立自主,忧国忧民”,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出生于浙江杭州,这里被誉为“上有苏杭、下有天堂”,风景秀丽,人才辈出。她生长在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是前清翰林学士林孝恂,非常注重教育,大力兴办私塾。

林家环境开明,教书先生涵盖国学大师、新派名流以及外国人,林家女孩更是自由进出学堂,学有所成并不奇怪。林徽因算是家族第三代才女,得益于前辈的启蒙,她不仅承袭了南方灵秀、北方大气的特点,还中西贯通,擅长英语,早年就有幸结识泰戈尔。

林徽因被中国著名文学家胡适、世界著名汉学家费慰美等赞誉有加。然而,她的成就不仅源于天资,更离不开家族的浓厚文化底蕴和三代人的努力。林家的文化滋养让林徽因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现,成就斐然。

林徽因的书法展现了独特的美学,每一笔都流露着工整和飘逸的灵气。她的诗词如《四月天》般,温柔而淡然,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春风拂面的舒适与淡淡花香的愉悦。然而,林徽因本人对这些才华却看得很淡,认为这不过是放松的小情趣,真正的追求在于古建筑。

新中国成立后,为庆祝独立,国家计划推出国徽和人民纪念碑。林徽因作为建筑学家被邀请参与国徽和纪念碑的浮雕设计。国徽象征着华夏儿女对新中国的祝愿,而人民纪念碑则是对英雄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的象征。面对如此重要的任务,林徽因全身心投入,尽管由于身体原因无法亲自动手,但她仍是全情投入,希望能为新中国留下永恒的印记。

林徽因原本打算将草图任务交给学生,以免身体原因拖累设计进度。然而,学生提交的草图却让她大为着急,并在平日里温和的气质下展露出火爆的一面。因为学生选用了清朝满族的线条,这在林徽因看来是不可接受的。新中国的国徽应该体现出自强不息、骨气和霸气的精神,而不应使用康乾时期的线条。

不同朝代的线条,是历史的印记,每一条线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汉朝的线条,如同长城般挺拔坚实,展现出豪迈与坚韧;唐朝的线条则柔美而包容,如同诗意的流水,传达着包容与开放的精神;而清朝满族的线条则错落有致,繁复而奢华,呈现出一种尊贵与华丽的气息。

在新中国的建筑设计中,选择适合的线条,是对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表达。这些线条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符号,更是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因此,应该选择能够代表希望、骨气和自强不息精神的线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融合,展现出新时代的气象和信念。

林徽因尽管身体状况不佳,却拥有对线条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这种才华和洞察力在建筑设计中显得格外珍贵。她能够通过线条的变化和表达,准确地感知不同年代的特征,体现出对中国建筑和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和热爱。这种能力的罕见性,正体现了林徽因作为建筑界杰出人物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

于是,她安排学生去汉朝将军霍去病的陵墓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汉族线条。选择汉朝线条的原因在于,汉朝是一个盛世,有着强大的国力和霸气,展现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信。这种线条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历史底蕴,也传达了新中国的雄心壮志。

在林徽因的指导下,我们成功完成了国徽设计。然而,林徽因却在她生病期间不顾身体状况,为了保留古城而不断奔走。遗憾的是,她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很快便离开了人世。

林徽因的离世让人唏嘘,大多数人只知道她与梁思成等人的风花雪月,却未能理解她作为一位独立而有才华的知识女性的真正价值。她甚至为梁思成的著作付出了很多心血,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

梁思成是最懂林徽因的人之一,他深知她的独立与坚强,理解她对事业的执着和对建筑学的热爱。因此,在林徽因去世后的墓碑上,只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六个字。这六个字展示了梁思成对妻子的尊重和理解,没有将她局限在妻子这个身份上,而是让她成为她自己。尽管林徽因已逝多年,但她在建筑学界和文学界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1976年9月9日下午4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毛主席逝世的消息。远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吴吉清听到后放...
原创 夷... 如果一个大臣或皇帝一生中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争和动乱,他的生命就是不完整的,就像一个婴儿。如果世界局势稍...
原创 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战争逐渐减少,人民生活也渐渐稳定下来,政治经济等方面也有了不小的发展。中央认为,是时...
原创 粟... 粟裕司令陈毅政委:这个组合现实吗?答案是不,看看他们的经历! 陈毅和粟裕的组合在我军历史上鼎鼎大名...
原创 隋... 在古代历史上,隋末唐初也是比较有名的乱世。在这一历史阶段,出了不少割据一方的诸侯。伴随着《隋唐演义》...
原创 此... 对于将领来说,胜负并不是绝对的,往往与当时的地理、人心、精神,甚至政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冰家常说...
原创 他... 他临死前哀叹:“我若一死,大清亡矣!”果然,10天后清朝灭亡 我们都知道自从始皇帝开创秦朝之后,中国...
一份报告中的“纪律密码” 城口县红军公园 城口苏维埃政权纪念碑 城口,踞三省门户、扼四方咽喉,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创 郭... 在郭汝瑰的心中,铜梁县的郭家庄园仿佛是一个沉淀了千年历史智慧的宝库,充满着昔日辉煌的记忆和古老的学问...
【有声海报】被珍藏在枕套内的红... 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 在甘肃这片红色热土上,无数革命文物见证了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为...
原创 栗... 日军将领在菲律宾莱特岛战死的,有铃木宗作、山县栗花生、牧野四郎等人,本文主要介绍栗栖猛夫,此人以陆军...
原创 董... 在《康熙王朝》中董鄂妃更像是与顺治帝相依为命的患难夫妻,二人互相取暖,谁也离不开谁;看着董鄂妃与顺治...
原创 山... 相对而言,在我党的各个战场上,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是比较晚的。 其实,山东的共产党组织还是成立的比较...
原创 为... 说水浒,就不能不提武松。许多人都很推崇武松,客观来说,武松并不完美。父母早亡,所以他是武大郎带着养大...
原创 枪...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历史总结不光伟人有,以下两个政党也有类似的念头。他们说干就干,在民国时期闹出了不...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日本人在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军首领张学良以为日军只是小规模的进攻,为了不让事态扩...
原创 兵... 世友上将原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与粟裕麾下的叶飞、王必成、陶勇等人同列为纵队级司令员。在华野已...
原创 陈... 【前言】 说起陈赓啊,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心里真是难过,总是为他英年早逝感到惋惜。他啊,还不到60岁就...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自努尔哈赤开始,清朝历史上一共有12个皇帝,其中有在位时间最长的康...
原创 邓... 1980年,中央军委决定将海军副政治委员杜义德任命为兰州军区司令员。任命前,他的老上级邓小平与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