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在北京一处菜市场人来人往的街道上,一个普通妇女正在街上摆摊卖烟卷。这个妇女虽然打扮普通寻常,年龄大约四十二岁,面容憔悴,却是风韵犹存,言谈举止优雅稳重,有一种独特的高贵气质。
末代格格被发现
这时,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走到了这一家菜市场。看到这个妇女,仔细打量一番,然后与她交谈几句,立即派人打听这个妇女住在哪里。
章士钊又立即写了一份文件夹给毛主席,里面是一本《满宫残照记》,然后是一份章士钊的信,然后是一份满清末代格格的自述信,讲述在菜市场上发现了一位满清末代格格在菜市场摆摊。这个格格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妹妹,多年过着悲惨的生活,希望政府能优待这一位皇室贵族。
当毛主席看到这一封信之后,感触很深。尤其在他看到这一名末代格格已经走到人民群众之中,自食其力,成为一名劳动者,也大受感动。于是,毛主席也吩咐周恩来总理为这个末代格格安排一份工作。
章士钊这一封信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人们很难想象一位昔日高高在上的清朝皇室格格,满清贵族居然沦落到在街上卖烟卷为生的地步。
这一位清朝皇室末代格格叫做爱新觉罗·韫颖。我们看看在她身上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为什么她的人生故事能打动毛主席,令毛主席最终决定帮助她?
末代三格格的诞生
在1913年,北京紫禁城里一个新生命降临了,她就是溥仪的同父同母的妹妹,名为“韫颖”,由于她是家中的第三位格格,被人唤作“三格格”。
韫颖出世之后,受到家里兄弟长辈们,尤其是自己格格溥仪的千万宠爱。实际上,韫颖出生在1913年,大清王朝在1912年也宣布结束统治。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韫颖不算是清朝的公主格格。
但袁世凯在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后,提出优待清朝皇室,保留清朝皇室在紫禁城里享受一切特权。清朝皇室成员在紫禁城里依然享受皇室的待遇。如溥仪依然可以在紫禁城里做自己的皇帝,拥有太监宫女等服侍。袁世凯也承诺,每年给皇室支付400万银两,溥仪依然享受皇帝锦衣玉食的生活,其他皇室成员也一样。袁世凯就在紫禁城外,做他实权上的中华民国大总统。
这样,韫颖虽然不是真正的清朝格格,却享受几百年来皇室格格应有的生活待遇。如她是当时紫禁城里最小的孩子,但生活上都是根据清朝公主的吃穿标准。在生活上,有人配给了三个奶奶服侍她的生活,也有宫女专门为她穿衣与梳头,甚至有教师专门教她大清公主应具有的礼仪与相关文化知识。
韫颖童年公主一样生活
韫颖在紫禁城里,每个月可以领到40两的俸禄,相当于民国初年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生活费,过上普通人难以企望的荣华富贵生活。
韫颖在紫禁城里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小时候的哥哥溥仪也照顾着她,对她倍加宠爱。当时,奶妈在身边照顾着她,保姆给她料理家务,教师教授她诗词歌赋与礼仪,就是穿衣服剪指甲都是有人专门为她服务,可谓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皇室公主。
这样,在荣华富贵生活中,韫颖每天生活只需要读书认字、学习书画就可以了。富贵养人,韫颖不到十岁时候,已经出落气质过人、亭亭玉立,一度被世人称为“晚清最美格格”。童年时候她也是过着衣食无忧的快乐生活,快乐不知忧愁,也不知道钱为何物。
有一次,哥哥溥仪也买了一辆进口轿车,携带韫颖离开紫禁城,不过很快就被勒令返回。虽然只是一次短暂出游机会,但这一次出游,也令韫颖看到了紫禁城外花花世界的精彩。
随着韫颖一天天长大,懵懂无知的她也渐渐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身边服侍自己的宫女也渐渐出宫,吃穿用也越来越差。这样,韫颖也意识自己生活也即将发生变化。
韫颖走出紫禁城
终于,民国时候军阀纷争也波及到了北京。在1924年10月,冯云祥等人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曹锟,然后又把袁世凯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都给推翻,给溥仪等清朝皇室下了一纸“驱逐令”,限令在三个小时之内离开紫禁城,而且也取消对皇室400万白银的优惠待遇。
当时,韫颖才十一岁,虽然年幼,却感受到生活的变故。在冯云祥的军队威力面前,溥仪等清朝皇室只能携带妻子、妹妹以及一众奴仆,根据命令打包离开紫禁城。
之后,溥仪带着清朝皇室在天津安定下来。当时,溥仪特意为自己妹妹韫颖请了专门的私人教师,每天教她西方的文化、知识和语言,丰富她的见世面,这样韫颖也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短暂又平静的时光。
在这里,溥仪与妹妹韫颖经常一起打网球。在贵族教育的培养下,韫颖也变为秀外慧中的大美女。
韫颖的结婚
韫颖长大时候,也迎来自己的爱情。溥仪的婉容皇后有一位弟弟,名叫做润麟,经常来探望溥仪皇室家族的人。由于见面次数多了,自然比较熟悉了,两人就暗生情愫。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溥仪也看到自己妹妹与婉容弟弟润麟玩得要好,两小无猜。于是,在韫颖十九岁年龄,就由溥仪做主,就主持了两人的婚礼。
在婚后一个月,溥仪就派妹夫润麟去日本留学学习军事,作为妻子的韫颖也陪同前去。虽然美曰学习先进军事技术,实质却是充当人质。
当时,韫颖也被日本天皇假装任命为妇女会的名誉会长,行动却受到了日本政府的很多约束。
韫颖在日本也受不了没自由,被人控制的生活也的确不好过。而且,丈夫润麟训练是骑兵科,每天训练都要受着大大小小的伤。看着丈夫受伤,韫颖也感到很难受。
于是,韫颖觉得无法忍受在日本当人质的日子了,于是写了许多封信给兄长溥仪,表达在日本受到煎熬的生活,祈求兄长接他回国。
此时,在中国国内,1931年日本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然后扶持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将溥仪等满清皇室贵族都胁迫到了东北。溥仪虽然名义上是皇帝,实质都是受日本人控制。
被受控制的伪满洲国生活
还好,日本人也同意韫颖以回家探亲的名义回东北,后来她的丈夫润麟也从日本返回了东北,这样一家人在伪满洲国又得以团聚。
生活在伪满洲国的韫颖,生活也是非常受压抑。溥仪作为日本人的重要筹码,经常被安排出席各种社交活动,平日会见的人都要经过日本人的严格审查,就是韫颖这个亲妹妹见他,也要日本人同意。
韫颖虽然被日本人挂上了妇女会会长的头衔,却是没有任何实权。她唯一的任务,就是陪日本军官出席各种酒会,然后当战利品来戏耍。而且,日本人对末代皇帝溥仪与末代格格都是有着一种居高临下的鄙夷感。
这样,满清末代格格韫颖生活在伪满洲国时候,虽然生活锦衣玉食,却被日本人的控制,也没多少与丈夫、哥哥相处的时间,如同关押在笼子里的金雀鸟,毫无自由。
当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伪满洲国灭亡,举国欢庆抗日胜利,可是韫颖等满清贵族都知道好日子也结束了,由于替日本人做事情,通敌卖国,肯定是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韫颖沦落为普通妇女
接下来,韫颖的命运也是处在风雨飘零之中。日本战败之后,接管东北就是苏联红军。溥仪与韫颖的丈夫润麟都是满清贵族,伪满洲国政权的核心人物,自然被苏联红军逮捕与关押,当做主战犯押送到苏联监狱。韫颖虽然是满清末代格格,却是一介女流,也没参与过伪满洲国的政治活动,最终一人带三个孩子留下。
韫颖虽然接受过良好的皇家教育,懂得诗书礼乐,却没什么谋生技能,更没接触过养家糊口。当失去了皇室依靠之后,韫颖也无法谋生养活自己,何况当时她也是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
为了养活三个孩子,韫颖也不得不如普通妇女一样,到街上寻求谋生赚钱的事情做。可是街上大多数是洗碗、洗衣、做饭等活计,她从未做过,也没这方面的经验。
韫颖卖文物为生
于是,她想着就是满清皇室还留下不少古董文物、奇珍异宝,这也是换钱的好办法。孤独无助的她,看到街上的商贩,于是就想着摆一个古董摊谋生。
韫颖于是把家中的古董珍宝都全部整理出来,第二天携带这些值钱的玩意儿出门,寻找一个人流量大与热闹位置摆摊。虽然她没销售经验,却由于摊面上都是世人罕见的奇珍异宝,自然吸引了很多人购买与光顾。
当顾客开价合适,韫颖也把古董玩意儿给卖了。开的价位不合适,韫颖也礼貌地拒绝了。这样,她慢慢积累了不少名气,甚至也吸引了很多腰缠万贯的古董商人前来光顾。这样,凭借古董生意,韫颖也能一个人养活了三个孩子。
可是,伴随名气打响,很多人也知道她是满清皇室末代格格的身份。战后的东北百姓,对于小日本的走狗满清皇室都是持着深恶痛绝的态度。只要韫颖一露面,人们知道她满清皇室的身份,必然会引起众怒,对她进行言语攻击。
最终韫颖迫于无奈,只能携带三个孩子过着如老鼠一样东躲西藏的生活,四处隐姓埋名。当有人认出她末代格格的身份,她立即携带孩子们换一个地方生活。
韫颖就这样靠着卖古董,东躲西藏、四处流浪过日子。但家中的古董也不是无穷无尽的。时间一长,家中值钱的文物都被卖光了,韫颖和孩子们的日子也穷困落魄了。她最后也只能穿上普通劳动妇女的粗制衣衫,学着缝纫、洗衣、做饭等普通劳动妇女的生计技巧,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格格向平民身份转变。
韫颖沦为在北京市场卖烟卷
后来,在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后,由于韫颖的父亲载涛接受积极改造,被新中国政府任命为官员。韫颖就携带三个孩子来到北京,投靠自己的生父。
在父亲的帮助下,她获得了几间房子,家产不多,却可以依靠出租房屋为生。虽然不富裕,却起码不挨饿,这也给了她一些安慰。可是,当时她的孩子也患上重病了,一番寻医问药下来,韫颖也全部花光了自己全部的积蓄。
韫颖还想寻找在满清皇室里认识的人接济,可是树倒猢狲散,这些人看见韫颖的落魄,无一人伸出援助之手。在缺钱的情况下,韫颖最后也只能走上街头,把所有的积蓄拿出贩卖香烟。
刚开始,韫颖的烟草生意并不好。因为新中国刚成立,从战争中走出来,一切百废俱兴。人们也没多少闲钱,能够买起一包烟的人,是非常稀少的,自然韫颖也很难卖掉香烟。而且,最初她进货的时候,也被一名骗子盯上,用几包潮湿低劣的香烟,换走了她身上最后的几件首饰。
面对生意惨淡,韫颖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一包烟分开卖,一根根烟的卖。一根烟的价格不高,却也能过把瘾。
这个办法也是高招,使得很多人也愿意购买香烟,韫颖的生活遽然好转。
韫颖贩卖香烟生活维持两年,1951年她的父亲最终也去世了。
后来,韫颖也找到一份街道办事处工作。由于她如一个普通劳动者一样工作,努力完成自己的职责,即使有人知道她是满清末代格格,无论别人说什么,她都是不在意。
这样,韫颖也逐渐获得了旁人的认可,很多人也愿意与她做朋友。在大家的帮助下,韫颖也成为了当地的治保主任与居民组长,生活获得很大改善。
此时的韫颖,也到了不惑之年的四十二岁。本来她也很满足这一种安稳的生活,以为也就这样过完余生。
章士钊寻找遗落在民间的末代格格韫颖
但可能也是命运的安排,令韫颖人生发生转变。在1954年年底,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偶然间在地摊上获得《满宫残照记》这一本书,记载末代满清皇帝溥仪与其他皇室成员的生活。其中,溥仪与妹妹韫颖的书信往来都在里面。
章士钊是知道在日本投降后,溥仪与妹夫润麟被苏联军队逮捕,在监狱接受五年改造之后回到中国,然后被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
但他对溥仪的妹妹韫颖的下落非常感兴趣,于是就派人打听末代满清格格韫颖的现状,一边能了解一下历史的细节,好展开历史学术研究。
这样,根据工作人员探访民间提供的线索,章士钊终于在北京一处菜市场看到了正在摆烟摊的韫颖,看着满脸沧桑的她,失去了皇室贵族昔日的光彩,心中也动了恻隐之心,就想帮助她,主动与韫颖交谈。
当韫颖知道章士钊的身份之后,本来一开口回绝,认为自己与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没必要麻烦党中央。但是章士钊却对她解释,党会无条件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
韫颖经过一番思考,也拿起了笔写下了近万字的自述书,交给了章士钊。然后,章士钊也主动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夹着韫颖的信与《满宫残照记》那一本书,一起交给毛主席,就这样有了本文开头的故事。
韫颖称为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者
当毛主席阅读这一位末代格格的“自述信”之后,虽然经历了十年的人生风云,韫颖受过皇家教育的字迹与文采依然非常出色,文笔非常能打动人心。毛主席看完这一篇文章之后深有感慨,在夸奖她有人生志气,放下贵族身份甘心当普通劳动者,也吩咐周恩来帮这个落魄的末代格格安排工作。
于是,在周总理的授意之下,北京东城区街道办对韫颖发了聘书,任命她为办事处的文员。
当时,韫颖也是感动不已,没想到新中国政府会给予这样一个机会。虽然街道办事处文员薪水不高,却比日晒雨淋的苦力活是好很多,也足够一家人的开支。
韫颖也是非常珍惜街道办事处文员工作,愿意在工作中当“人民的公仆”,把民众每一件事都是尽心尽责去完成,被民众称为令人爱戴的“大姐”。
虽然衣食无忧了,但每到深夜,韫颖就会想到自己失散的哥哥溥仪与丈夫润麟。后来,到1956年,韫颖也获得了探视监狱的机会,在叔叔载涛的陪同下,看到了哥哥与丈夫,得知他们生活安然无恙,内心获得了安慰。
韫颖一家获得了团聚
但党对韫颖等满清贵族后裔照顾也不在于此,由于溥仪与润麟在监狱中表现良好,1957年都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韫颖一家人最终得以团聚。
当韫颖与润麟夫妻相聚时候,两两相望,没有过多语言,一个眼神却明白一切。在某一年春节,周总理与夫人邓颖超也邀请韫颖夫妇来家中做客,饭桌上两家人其乐融融,周总理也把韫颖称为自己的同事。
出狱之后的润麒,经组织介绍,成为了一名研究员,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这样,韫颖与润麟夫妻俩同甘共苦,携手度过了晚年,还被全国评选为最佳金婚佳侣。
当溥仪了解到最忌疼爱的妹妹韫颖情况后,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
“谁能想到,我那个乖巧可爱的三妹妹如今竟然成了一名社会活动家!”
韫颖也感慨到,如果没有党与人们的帮助,自己可能早死在北京寒冷的夜晚之中。
末代格格韫颖去世
1992年,韫颖去世。她的一生虽然起起伏伏,却还是幸福了,最终获得了爱情。当时,丈夫润麒为了怀念亡妻,一直将韫颖的照片摆在茶几上,仿佛妻子还在自己身边。
如当年毛主席评价的,韫颖放下满清贵族格格的身架,走入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心连心。这一切也在于有了毛主席、周总理这样党中央领导人的关照,才使这些满清贵族获得了新生。
结语
回顾满清皇族格格韫颖一生,前半生锦衣玉食,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后半生走进人民群众之中,靠双手养活自己,蜕变成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工作者。这不仅是一个人华丽的转变,也是封建时代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变迁。
满清格格韫颖人生的华丽转变,是她在落魄境遇中,用平淡乐观心态中获得了转变命运机会。同时,从韫颖的故事中,我们得知要相信国家,相信党领导我们追求美满的生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