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双枪老太婆”这个称号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毕竟她的名声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很响。在近代史上,中国一共出现过两个“双枪老太婆”,她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为抗日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她的人生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尽管她为抗日贡献巨大,但最终却并没有落得好下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以学校为根据地,创建抗日队伍
“双枪老太婆”本名叫洪文国,嫁人之后冠上夫姓就被称之为赵洪文国。她的出生很是平常,是出生于辽宁省一个乡村的满族人。历史上都说满族人骁勇善战,赵洪文国的骨子里似乎还真有这么点因子。赵洪文国的革命生涯算起来,应该是从九一八事变之后开始。
自从日本人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之后,他们便开始在统治区搞起了奴化政治,而最典型的办法便是办学校教中国人日本文化。显然日本这种高压政策实行起来并不顺利,一下子便遭到了中国人的反对。
赵洪文国很快便认清了日本人的嘴脸,她决定拿出点实际行动来抵制日本这种奴化教育。于是赵洪文国从北平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辽宁,创建起赵家堡子小学。在她创建的小学里,她不断给孩子们传播进步的知识,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唤醒国人的警觉意识。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赵洪文国便认识到仅靠这种办学育人是远远不够。因为她知道即便让大家认清了日本人的真面目,也只能使得年轻人空愤恨,于国家大业似乎根本毫无帮助。而中国人要想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必须得把日本人彻底赶出中国的领土。
很快赵洪文国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利用自己的学校作为根据地,开始悄悄组织起抗日队伍。有了学校作为掩护做起事来确实要方便不少,不多久她便成立了一支抗日队伍,被称之为“少年铁血军”。不过就在这支抗日队伍成立起来后,赵洪文国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我们都知道当时办个小学投资并不大,但是要想真正建立起一支革命武装,那么相关费用则不容小觑。这个时候赵洪文国再次展现了自己的魄力,她毫不犹豫地将家产变卖了,所换取的资金则全部购买军事武器武装“少年铁血军”。
在赵洪文国的多番努力之下,少年铁血军成了一支名副其实的抗日队伍。这个时候的赵洪文国个人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逐渐有不少优秀青年慕名投到赵洪文国的麾下。很快少年铁血军队伍壮大到500多人,而且他们还为自己起了一个响亮的口号,那就是收复东北,振兴中国。
随着少年铁血军的名声越来越大,日本人开始注意到这支抗日队伍。经过日本人的一番调查发现,这支队伍的幕后组织者是赵洪文国之后,日本人突袭了赵洪文国的家。就这样一夜之间,赵洪文国家的房子和家产全部被日军焚毁了。
日本人的恶行并没有吓怕赵洪文国,反而让她更加坚定了抗日的决心。没有后顾之忧的赵洪文国更是全身心投入到抗日事业中,她除了继续壮大抗日队伍打击日军,还开始印刷分发抗日传单。日本人很是惧怕赵洪文国,于是便将其全家都抓进监狱。
赵洪文国抗日英雄事迹被很多人所熟知,后来经过多位爱国人士的营救,赵洪文国并没有死于日本监狱。获救之后的赵洪文国离开东北前往北平,她换了一种方式继续自己未完成的抗日大业。值得一提的是她支援的少年铁血军取得了很多抗日战绩,击毙4000多名日军。
禁不住宋美龄赞誉,投入国民党阵营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世界都为之震惊。此时的赵洪文国意识到国家已经到了危难时刻,于是她带领抗日志士开始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民间组织第一枪。赵洪文国带领的华北国民抗日军不仅从监狱解救了大批抗日人士和共产党员,甚至还击落一架日军战机,取得的战绩绝不容小觑。
赵洪文国在与日军对战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打击日本人,她直接双手持枪射击,还击毙了一名日军队长。赵洪文国的“双枪老太婆”称号由此被广为流传,她的抗日表现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还得到了八路军高层领导的亲切接见。
大家都知道1938年的时候,国共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微妙的变化。“双枪老太婆”得到八路军领导接见,这让蒋介石感到隐隐的担心,他生怕“双枪老太婆”被拉到八路军的阵营。于是蒋介石也特意接见了“双枪老太婆”,为了表示尊重还赠送她“游击队之母”5个大字。
宋美龄明白了蒋介石的心思之后,开始积极做起“双枪老太婆”的思想工作。宋美龄将“双枪老太婆”成为全国妇女之楷模,认为她的英勇事迹堪比岳母。面对这些毫不掩饰的溢美之词,“双枪老太婆”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共产党阵营。
国民党大势已去,“双枪老太婆”成最后一颗棋子
“双枪老太婆”自从投入到国民党阵营之后,就开启了为蒋介石死心塌地效力的人生。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终于胜利,“双枪老太婆”重新回到北平,开始平淡的经商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仅仅持续了三年时间,“双枪老太婆”再次受到国民党的召唤。
抗日战争结束后紧接着便是解放战争,国民党一直处于败退的局势。1949年的时候,蒋介石已经很清楚国民党已经大势已去。但是蒋介石并不死心,这个时候他想起了曾经为他效力是“双枪老太婆”。蒋介石一通电话之后,“双枪老太婆”便放弃了自己的生意再次来到重庆。
蒋介石知道自己此时再多的谋划,也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但是他就是不死心,所以他想借助“双枪老太婆”的名号给共产党搞点事情。“双枪老太婆”最擅长打游击,所以蒋介石将她安排到共产党后方去搞游击,而且还任命“双枪老太婆”的儿子为反共游击队员司令。
其实此时的“双枪老太婆”已经是70岁的高龄了,无论是身手还是精力都远不如年轻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双枪老太婆”本该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了,但是她却放弃了这样的平静生活,再次为蒋介石所谓的伟大事业奔走。
“双枪老太婆”不知道如今的国民党已是秋后的蚂蚱,她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逆势而为。她完全被蒋介石口口声声的器重搞晕了脑袋,才会将自己全部身家交给国民党。几经波折“双枪老太婆”终于在四川找到落脚点,随即招兵买马拉起了反共的大旗。
“双枪老太婆”借助当年抗日的名声,确实吸引了一批流匪草寇组成了一支队伍。刚刚站稳脚跟的“双枪老太婆”就开始了新的工作,而她新的工作就是杀人。她不仅杀害农民中为解放军做事的人,还杀害200多名向共产党靠拢的群众。
更让人震惊的是,“双枪老太婆”竟然还带领她召集的队伍攻打什邡县城。当然她带领的队伍尚未到达什邡县城便正面遭遇解放军,流匪草寇组成的队伍还没打就全部逃跑了。无奈赵洪文国只能由儿子背着逃命,第一次攻打什邡县城无功而返。
“双枪老太婆”被抓,总理求情无果
贺龙将军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曾经和“双枪老太婆”有过共同的抗战经历,因此贺龙的内心一直相信“双枪老太婆”是受人蒙蔽才与共产党为敌。所以在“双枪老太婆”未攻打什邡县城便逃跑之后,贺龙特意安排群众前去劝降,没想到“双枪老太婆”却是冥顽不化。
“双枪老太婆”攻打什邡县城不成,又听说解放军已经追到了三河乡。于是“双枪老太婆”开始逃跑,没想到最后在一家阁楼的夹壁里被抓住了。因为此前贺龙曾交代过切勿伤害“双枪老太婆”,所以即便她被抓住之后,我军将士也只是将她带到军营并未为难她。
而远在北京的周总理听说“双枪老太婆”被抓的消息之后,竟然从百忙之中打电话为其求情,希望看在她抗日有功的情分上能留她一命。但是投入国民党阵营的“双枪老太婆”作恶实在太多,在当地已经激发了极大的民愤,那些被杀害群众的家属纷纷要求处死“双枪老太婆”。
“双枪老太婆”在抗日战争中的确立下不少功劳,但是她杀害几百名无辜百姓也是事实。奈何民愤实在太强烈,“双枪老太婆”最终被判处枪决,并且她那个为国民党效力的儿子也被判处枪决。至此民愤才得以平息,但最终毛主席仍念其抗日有功要求善待她的家属,其他被抓的家属都被无罪释放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