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功绩显赫的李建成,为什么跟李世民相比,就不适合当皇帝呢?
迪丽瓦拉
2025-07-06 15:34:07
0

历史上对李建成的评价并不好。

《旧唐书》中,直接就说“建成、元吉,实为二凶”。更是用“并不预谋,建立以来,又无功德”、“昵近小人”、“信谗慝,疏骨肉”等贬义词,甚至是侮辱性的语言来评价李建成。

《资治通鉴》也是在贬低李建成,说李建成“荒色酗酒,畋猎无度”。

就算是外国学者,他们也在《剑桥中国史》中这么评价李建成道:太子建成则冥顽不灵,桀骜不驯,沉湎酒色。

史书上对李建成的种种评价,就差直接说李建成不是人了。

但事实上的李建成,真的就如此不堪吗?

一,李建成为唐朝做出的巨大贡献

作为唐朝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李建成在唐朝的建立、统一过程中,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

在军事上,李建成参与了晋阳起兵,帮助李渊出谋划策、统兵征伐。在政治上,李建成礼贤下士、稳定局势,还帮助李渊构建国家权力机构,参与各项制度的修定。

也就是说,李建成不仅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反而还是位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不然的话李渊也不会让李建成来当太子。

第一,李建成是晋阳起兵的重要组织者。

李渊是在617年晋阳起兵的,那时候李建成25岁,而李世民才16岁。

在造反的前期准备中,李渊绝对是高度保密的,最值得他信任的,能协助他秘密谋反的,李建成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毕竟一直以来,李建成都跟在李渊的身边,深受李渊影响,不管是人品还是能力,李渊都是十分赞赏的。

也因此,李渊便将李建成派到河东,让李建成去主持河东一带的事务。至于大本营太原,则是由他和李世民共同主持。

毕竟那时候李世民才16岁,政治上还不够成熟,还无法像李建成那样独当一面。

而李渊之所以要控制河东,原因有这么几个:

1,河东是军事重镇,是通往关中的战略要地;

2,公元615年的时候,李渊在河东讨伐过叛军,所以他在当地有一定的基础和影响力;

3,李渊有很多亲属在关中,而河东就位于关中跟太原之间。只要控制住河东,就既可以进军关中,又能得到太原的支援。

可想而知,李渊能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李建成,就足以证明李建成的优秀。而李建成也没有辜负李渊的信任,他在河东广泛招揽了许多人才,即便是贬低李建成的《旧唐书》,也是这么记载的:

河东水滨居人,竞进舟楫,不谋而至,前后数百人。

这也表明了,李渊的晋阳起兵,李建成是做出巨大贡献的。作为李渊的得力助手,李建成是十分重要的谋划者。

第二,李建成战功赫赫,是不少战役的指挥者。

很多人都说,大唐的江山有一大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可是李建成的战功也不容小觑。

李渊起兵反隋后的第一战,便是西河之战。这是李渊进军关中的第一道门槛,当时的李渊不仅兵力少,士兵还缺乏训练,在军事上明显处于劣势。

李建成担任这场战役的指挥后,他先是整顿军纪,加强训练,然后亲自抵达前线查看地形,并制定出了周密的计划。在战争打响后,李建成更是身先士卒,和将士们奋力拼杀。

正是在李建成的亲力亲为,这场西河之战前后仅仅只用了9天就取得了胜利,李渊更是高兴的说道:

以此用兵,天下横行可也。

在霍邑之战中,李渊当时的情况并不太妙。在他的北边,突厥随时有可能南下进攻太原。在他的东边是瓦岗寨的李密,一直对长安虎视眈眈。在他的西边,时薛举的西凉兵,总想着进军关中。

也就是说,李渊他必须速战速决,必须在周围敌人们反应过来之前,拿下霍邑。

但要命的是,霍邑北邻汾水,东靠霍太山,又有着2万大军镇守。在本来就易守难攻的情况下,又天降大雨,不仅给攻城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更是造成了后勤补给困难。

即便局势十分不利,但李建成还是找到了获胜方法。他利用隋军守将性情急躁的特点,通过辱骂、挑衅等手段,引诱隋军守将出城作战,从而一举拿下霍邑,为唐军进入关中打通了道路。

霍邑之战后,裴寂主张进攻河东,而李建成主张进攻长安。对此李建成的意见是:

1,河东的屈突通实力强劲,一旦久攻不下,关中就很有可能被其他人所占领;

2,从战略角度上看,长安要比河东更重要。只要拿下长安,那就能够控制关中,从而号令天下。

李渊最终接受了李建成的建议,一方面让李世民领兵进攻长安,占领关东各地;另一方面让李建成镇守潼关,防止屈突通和李密入关。

事实证明了李建成的建议是正确的。就在李世民进攻长安的时候,屈突通就率兵进攻潼关,意图进入关中。然而在李建成的积极防御下,屈突通不仅没有攻占潼关,最终还选择了投降李建成。

在当时,屈突通可是一方诸侯。如果李建成没有足够的实力和魅力,屈突通怎会甘心投降?也正是因为李建成在潼关打败屈突通,李渊才能顺利的拿下长安,从此奠定唐朝的三百年基业。

公元621年,刘黑闼在山东起兵反唐,李渊便派李世民前去镇压。虽说李世民在军事上取得了不少胜利,但他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当时的唐朝在山东实行的是高压政策,并没有对山东进行安抚,再加上降将们大多都心存疑虑,所以很快就激起了他们的反抗。

于是在622年,李建成主动请缨前往山东、河北一带,并在当地广施仁政,实行宽大安抚的政策,积极抚慰民生,争取民心。

通过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李建成便让刘黑闼的部将主动的拘捕刘黑闼,并将刘黑闼送到了李建成的面前。就这么的,山东、河北的问题得到解决,都没有过多的大动刀兵。

从这几场战役就能看出,李建成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是做出巨大贡献的,甚至都可以用“军事家”来形容李建成。有勇有谋的李建成,称得上是唐朝的奠基人之一。

第三,李建成辅佐朝政的能力也是一流的。

李渊占领长安后,李建成便被立为太子,于是他就留在李渊的身边,协助李渊处理军政事务。李建成也没有让李渊失望,在维护政权的稳定上,李建成同样的是做出巨大贡献的。

当上太子后的李建成,主要工作是稳定后方,为前线作战的军队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像粮草补给、士兵招募和训练、打造兵器、筹措军饷等等,这都是由李建成负责的。

可以说,要不是有李建成在后方的支持,那哪怕李世民再怎么厉害,他也无法获得那么多的战功。

除此之外,李建成还扛起了抵御突厥的重任。在李世民征战各路诸侯的时候,李建成就得时不时的离开长安,前往北方边境,去抵御突厥的南下。

不仅如此,李建成还为唐朝网罗了不少人才,例如魏征、冯立、韦挺、薛万彻、李纲等等,以他为首的东宫太子党参与了唐朝的诸多制度修订,以及政权构建。从李建成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功绩上看,我们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李建成是一位骁勇善战、具有杰出政治才能、并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

二,功勋卓著的李建成,为什么就不适合当皇帝?

唐朝之所以能建立,李建成是居功厥伟的。再加上他是太子,并且从嫡长子继承制的角度上来看,李建成都十分符合皇帝继承人的标准。

但十分无奈的是,李建成的弟弟李世民,在许多方面上都要比李建成优秀。再加上李世民要比李建成更加的果断狠辣,于是便爆发了玄武门事变,李建成也因此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可能性。

不过细细分析,虽说李建成十分优秀,可他并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李建成赞同迁都襄阳。

公元624年,突厥以举国之力南下,兵力高达二三十万人,而当时的长安城却只有3万多人的军队。在这种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李渊便决定迁都襄阳,将关中一带的土地让给突厥,等以后有实力了再重新夺回关中。

在这一问题上,李建成是支持李渊的,而李世民是坚决反对。李世民认为,就这么轻易的放弃土地,岂不是令人耻笑?还不如先跟突厥决一死战,如果实在是打不过,那再来考虑迁都的事情。

仅凭这一点,李世民就比李建成更适合当皇帝。不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那也不能打都不打就放弃领土。中国的土地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没有“寸土必争”意识的李建成,怎么能当皇帝呢?

第二,李建成无法压制众多的武将。

李建成的军事指挥能力是不错,但相比如李世民还是略有不足。更重要的是,李建成的军功是远远低于李世民的,而这就意味着,打天下的武将们大多数是李世民的人,对李建成他们是十分不服的。

这些武将们对李建成的不满,就会导致李建成无法顺利的掌握军队。正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无法压制武将,无法掌握军队的李建成,还怎么适合当皇帝?

第三,李建成优柔寡断。

作为太子,李建成其实是拥有很多次机会干掉李世民的。只要他能干掉李世民,那他就一定能继承皇位。或者不说干掉李世民,他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软禁李世民。

但李建成并没有,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他,不仅多次错失良机,还让李世民察觉到了危险,最终还逼迫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

对皇帝来说,优柔寡断是大忌。如果自己无法拥有准确的判断,并做到当机立断的话,那这个皇位还是让给别人吧。

第四,李建成的背后是世家大族。

每一位掌权者的背后,都是有其他势力在支持着的,而李建成的支持者,便是世家大族,而李建成对待世家大族的态度,更是十分友好的。

这就会导致,如果李建成成为皇帝,那他就会大力提拔世家大族的人进入仕途。到那时候,国家权力和社会资源就会进一步的被世家所掌握,平民百姓的上升通道将会变窄,甚至还有可能被关闭。

毕竟世家大族们,可不希望平民百姓们来跟他们抢蛋糕。

真到那时候,朝堂将会再一次的被世家所掌握,这对中华文明来说无疑会是一种灾难。

相比较而言,李世民的支持者中,大多数是寒门出身,就比如程咬金、尉迟恭这些人。这就会导致,等李世民当上皇帝后,他会广开门路,大力提拔寒门子弟,而这对国家的发展更是极其有利的。

事实上也证明了这一点。李世民登基后就改革了科举,通过科举的手段打破世家对人才的垄断。从这一点上来看,李世民就要比李建成厉害很多很多。

必须要承认的是,李建成并没有大家想像中的那么不堪,他反而还为唐朝的建立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的能力也是十分优秀的。

但因为上述的各种原因,即便李建成十分优秀,但他也不适合当皇帝。如果可以的话,辅佐朝政,或者是治理一方水土才是更适合他的。

但历史没有如果,皇家内部更是十分无情。毕竟他们争夺的最高权力,这也最终导致李建成,命丧玄武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休... 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不过老话说:“一个巴掌怕不...
原创 藏...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宋... 若让中国古代的文人自由选择生活的朝代,大多数人定会首选宋朝,尤其是北宋。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北宋的...
原创 日... 一提到日本京都,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出来的景象一定是古色古香的东方盛唐风格的建筑群,大街上穿着民族服饰...
原创 陈...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高光时刻。该故事取材于“孙权智斗曹操”一事。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
原创 自... 说起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疆域,自元代以来就极其辽阔。面积越大,问题就越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集中权...
原创 此... 此人和项羽齐名,被害后庙宇遍布全国,专家:拆了,网友:你试试 现在人们提起历史上出名的武将,有项羽、...
原创 此... 此人出身贫寒,73岁当选苏联领导人,却仿佛从未存在过 生前能纵横于世,死后能青史留名,想来这是从古至...
原创 朝...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朝鲜对东北野战军进行了大量援助,不仅赠送10万武器,还派遣3个师的部队参战...
原创 他... 一部《三国演义》,让蜀汉丞相诸葛亮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诸葛亮知阴阳、懂八卦,晓奇门遁甲之术,有管...
原创 阿... 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而宗教发展壮大之后,自然会有分裂与分支...
原创 邓... 1997年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 噩耗传出,全国人民为之悲恸。作为邓小平的故友,79岁...
济南场:淮北盐业发展史上的重要... 1919年的济南场码头 上世纪20年代的济南场运盐船 1937年的济南场盐业生产场景 21世纪...
原创 解... 1946年6月,解放战争爆发,国民党军有430万人,我军只有127万人,但最后我军胜利了。 国民党当...
原创 中... 提到乞丐,可能就会想到丐帮,丐帮是江湖一大帮派,丐帮武功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更闻名江湖,其帮中代表人物...
原创 西...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中华大地在历经约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后复归统一。 西晋统治者 深知,三国鼎立之势...
原创 地... 文 / 子玉 竞争的本质是筛选,而那些胜出者无不是在战略、制度建设、人才储备、地理等领域同时领跑,楚...
原创 曹... 曹植是东汉末年著名军阀曹操的儿子,在曹操建立曹魏政权后,曹植成了曹操继承人的热门人选之一。在曹冲去世...
原创 谭... 众所周知,伟大领袖毛主席身边曾出现过一批又一批的秘书,协助他处理繁忙的事务。那么,谁是第一个给毛主席...
原创 宋... “三国正统论”是对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家政权合法性的讨论。东汉末年,朝政由外戚、军阀重臣把持,地方上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