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三次参观故宫城墙,为什么没踏入故宫半步?原因令人钦佩
迪丽瓦拉
2025-07-06 18:03:55
0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主席

《觉醒年代》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得到了很多青少年人士的关注,这是以往很多历史正剧都无法达成的成就。而其中饰演毛泽东的侯京健在雨中奔跑的那一场景,也给很多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部剧让很多我们只能通过文字以及旧照片了解的人物纷纷活了起来。

另外结合这部剧,观众们也知道了不少身处那个年代的先行者身上的一些逸闻趣事。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曾经在北京求学时,就希望自己可以登上紫禁城的城墙。

他要看看这集中国古代智慧的建筑到底有多美。后来毛主席终于登上了自己青年时期心心念念的故宫城墙,却未踏入故宫半步,那么你知道主席为什么会这样做吗?

毛主席三次参观故宫城墙

时值1954年,丁香花的阵阵香气传来,北京4月的阳光温暖但不灼人。毛主席在休息的时候忽然想到自己在青年时期就很想去看看的故宫城墙。

于是在4月18日的时候,罗瑞卿与韩炳文陪同毛主席前往故宫城墙。这一次主席的车停到了神武门前,毛主席下车后从东坡道登上神武门城楼,沿着城墙缓缓向东前进。

等围绕城墙走到东南门的时候,毛主席驻足休息片刻,然后和大家一起参观了午门楼展出的文物。等到日头西斜,主席从午门城楼走了下来。

这让大家感到有些奇怪,因为随行的人都以为主席会从东南门进入故宫,但主席却选择了来午门城楼,且一直到傍晚都没有进入故宫。

过了2天,毛主席又坐上汽车来到午门城楼上,在这里与众人观看了各个由历史博物馆出土的文物。毛主席看着文物,忍不住对跟着的人感慨古人的精巧心思和独特手艺。

在参观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毛主席带领大家离开了午门城楼,这一次,主席仍然没有进入故宫。

4月21日,毛主席再次乘车来到故宫神武门内,登上神武门城楼之后,毛主席选择了向西前进,一路上毛主席经过了西华门、西南角楼。

随即毛主席高兴地招呼大家合了影,然后如同前两次一样,在参观结束后直接离开了故宫,仍然没有选择进入故宫参观。

不进故宫

尽管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毛主席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进入故宫参观,但这个屹立几百近千年的古代建筑,还是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新中国成立,毛主席仍然因为国事繁忙而很少能空出时间来。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时毛主席决定要参观故宫的时候,知情人员都以为毛主席会进入故宫细致参观。

只是不曾想,在短且安排密集的三次游览中,毛主席只是绕着故宫游览了一圈,丝毫不提进入参观。

后来一些人对毛主席的生平资料文献进行了整理汇总,结果发现毛主席不进入故宫游览的一个主要原因应当是故宫的存在有些特殊,其与皇家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

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以及附属产物,毛主席的态度一直是谨慎而辩证的。早在1949年3月的时候,毛主席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可以和平解放北平?

因为北平作为一个历史古城,城中的文物众多,毛主席非常担心这些文物会受到损害。与此同时毛主席也担心党内被此前的胜利冲昏头脑。

然后像明末清初的李自成那样,部队中出现严重腐化,从而导致此前的种种努力付之一炬。大概也是因为有这样的担忧,所以毛主席才会对身边人多次提到李自成。

并且还专门翻出了《甲申三百年祭》,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以提醒大家进入北平之后一定要坚守自我。

据一些回忆性资料来看,毛主席在和部队启程之前,还曾对周总理说:这一次解放北平的行动,其实就是解放军“进京赶考”的日子。

在周总理对部队此后表现表达了“不要退回”的宽慰之后,毛主席又郑重地回答周总理:

“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不做李自成,所以我们共产党人都要拿个好成绩!”

且在进入北京之前,毛主席也一直在不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进城要继续革命,要建立社会主义。

可以说在进入北平之前,毛主席一直非常担心解放军会重蹈覆辙,走上和李自成一样的道路。

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李自成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其在刚刚进入北京的时候也是慷慨陈词,希望可以带领大家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只不过当李自成进入紫禁城之后,就仿佛被泼天的富贵迷住了双眼,从而彻底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在对待生活于北京的民众,李自成部队也体现出了凶残的一面,他们不光没有安抚当地民众,以尽快将局势稳定下来,还四处烧杀抢掠。

这些都给北京居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害,李自成最后会因为起义失败而狼狈窜逃,完全可以说是“成也为民,败也为民”。

而对于李自成此次失败的教训,熟读历史的毛主席也非常警惕,他不希望自己和共产党变成李自成及其部队一样的存在。

所以在进入北平以后,毛主席虽然下令要求大家好好保护北京城内的古代建筑以及文物,但同时也对这些带有时间痕迹的宝物相当警惕。

不过那些保存良好的器物本身价值和意义远远不如故宫,因此对于曾经出土的文物,毛主席尚且能够接受和进行观赏。

但是对于北京故宫这个带有浓厚历史年代感的“庞然大物”,毛主席始终不敢松懈下来。这才导致毛主席在参观故宫的时候,在走了走故宫的城墙,并未直接进入参观。

补充

新中国能够顺利成立,整个过程艰难而曲折。这期间出现过无数次“守旧”与“革新”的思想层面、现实层面的碰撞,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与“旧”之间仍然存在激烈的交锋。

就比方说关于北京存在的旧城墙是否要拆除这个问题。在当时那个国内舆论倾向于“推陈出新”的年代,很多人都认为北京旧城墙需要拆除。

但对此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均认为不妥,在他们看来,北京的旧城墙是中国数千年历史延续的证明。正是因为有这些老式建筑的存在,才使得北京有着非常独到的韵味。

如果拆除这些古建筑,那无疑于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不尊重,然而遗憾的是,不管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如何据理力争,北京的大部分古城墙还是被尽数拆除。

当时在有关部门做出这样的决定之后,林徽因拖着病躯,眼神哀伤地看着工作人员,用嘶哑的声音提醒:“你们这样做,以后会后悔的!”

那时候没有人将这当成一回事,后来又过了几十年,有关部门希望可以复原北京古城墙,但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工程队所复原出来的北京古城墙,再不复古韵。

从这里我们其实也能够体会到,对于那个年代的人们来说,他们迫切地需要一个全新的精神面貌来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所以才会对古建筑非常警惕。毛主席是当时中国的核心领导人。

他对古代建筑,且尤其是故宫这样与封建帝制、旧社会紧密相连的建筑警惕心更重。他认为自己不是圣人,亦担心自己会被财富和绝对的权力“侵蚀”。

这大概就是毛主席不愿意进入故宫参观的主要原因了,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毛主席不进入故宫的原因令人钦佩,毕竟不是谁都能够透彻地分析督促自己,让自己始终坚守初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周恩来指着一架C-46飞机对毛主席说:“这架飞机...
原创 河... 河北发现西汉王陵,出土国宝让美国总理盛赞,还创造多个中国之最 1968年发掘的满城陵山汉墓,其主人为...
原创 被... 明朝晚期,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后金打过不少战役,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与明朝打的萨尔浒之战和后金攻明京畿之战...
原创 回... 1977年10月,忙碌了一天工作的邓小平在院子里散步,就在这个时候伍俢权夫妇和一位30多岁的妇女走了...
原创 隋... 提起隋朝,人们往往先想到的是昏庸残暴的隋炀帝和早夭的王朝。然而如果我们用更为全面客观的视角来审视,就...
原创 金... 说到金派武侠小说和梁派武侠小说,其实在金庸笔下曾有一个小人物,却在梁派小说中成为天下第一高手,成朱元...
原创 李... 对生活稍有感悟的人,在看到“行路难”的时候,总会心有感触。 这一点,想必李白也心有戚戚焉。 公元74...
原创 揭... 前言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秦琼以其非凡的武艺和智慧,成就了一段传奇。他不是传统意义上高大威猛的武将...
原创 霍... 古时候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皇帝是整个国家最高的统治者,他手中的权力极其之大,掌控着整个国家的经济...
原创 清... 1652年,正在与顺治帝用膳的皇后孟古青,突然将筷子拍在了桌上。顺治柔和地问:“皇后这是为何?”孟古...
古代对不同友情的称呼 在古代,人们对友情的认识和表达极为丰富,通过不同的称呼来体现友情的深浅、性质及形成背景。这些称呼不仅...
原创 黄... 我经常看到有人说:黄帝,包括后来的夏商周三代的统治者,都是出身于游牧民族。这些人说黄帝是游牧民族的考...
绍兴古城又一考古成果发布 本报绍兴7月15日电(记者徐添城共享联盟·绍兴周能兵实习生潘学丹)国家文物局日前通报浙江绍兴稽中遗址...
原创 太... 几内亚湾位于非洲西侧,几内亚这个国家也位于西非,赤道几内亚的首都还在几内亚湾中的岛屿上,而新几内亚岛...
原创 1... 1947年,此时正是解放战争如火如荼的阶段,也正是在这一年,一位国军宣布起义了,得知他起义的消息以后...
原创 邯... 六国的噩梦——大秦武安君白起(22) 长平之战,秦昭襄王让白起退兵,白起意见很大。邯郸之战,秦昭襄王...
原创 朱... 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篡位成功,决定废掉高丽这个称呼,起了两个名字“朝鲜”与“和宁”,请求朱元璋给...
中国建筑称谓知多少?(上) 中国建筑称谓知多少?(上) 皇帝上朝理事的房屋叫“殿”。 皇帝妃嫔居住的房屋叫“宫”。 王公...
到底哪儿是当年召公所憇棠树处 到底哪儿是当年召公所憇棠树处 召公奭主陕期间,关心民间疾苦,劳一身而不劳百姓,舍于甘棠树下,决狱于...
原创 古... 古代科举作弊花样多,现代人搞的那一套都是人家玩剩下的! 在我们参加各种考试的时候,时常听到有人作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