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因为穆桂英,周恩来对30年老部下发火!开头7个字预示事态严重
迪丽瓦拉
2025-07-06 18:03:52
0

前言

1961年9月,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第二次访问中国。

周恩来总理委派自己的助理,亦是跟了自己几十年的老部下熊向晖参加接待小组,陪同蒙哥马利去外地访问。

在洛阳,蒙哥马利一天晚饭后与陪同人员去街上散步。

经过一个剧场时,他发现舞台上正在出演豫剧《穆桂英挂帅》,陪同翻译向蒙哥马利介绍穆桂英率兵出征的大致剧情。

看了不到5分钟,蒙哥马利就退场了,一边往外走,一边嘴里还嘟嘟囔囔:“这出戏根本不好,怎么能让女人当元帅。”

熊向晖先是向蒙哥马利解释说:“这是中国的民间传统剧目,群众很喜欢看。”

蒙哥马利认真地答道:“爱看女人当元帅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爱看女人当元帅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

听到这话,熊向晖气不打一处来,与蒙哥马利较上了劲:“中国红军就有女战士,现在解放军还有女少将!”

蒙哥马利点了点鼻子,又耸了耸双肩:“我对红军、解放军一向很尊敬,不知道你们还有女少将,这似乎有损解放军的声誉。”

熊向晖再也忍不住,用了颇为严厉的用语进行回击,一下把蒙哥马利怼的不吭声。

回到北京后,周恩来把熊向晖找到中南海西花厅,听取情况汇报。

熊向晖把他与蒙哥马利在洛阳那场争论复述了一遍。

周恩来听了以后,立即严肃起来对他批评说:“你讲得太过分了!”

就是这七个字,预示着事态的严重。

那么,熊向晖到底是如何与蒙哥马利辩论的呢?周恩来又为何罕见地向老部下发火呢?

一、“龙潭后三杰”之一的熊向晖

在中共情报战线上有“龙潭前后三杰”之说。

1927年4月,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持续近三年的大革命失败后,钱壮飞、李克农、胡底,深入国民党统治区的龙潭虎穴开展秘密工作,即为“龙潭前三杰”。

还有被周恩来称之为“龙潭后三杰”的熊向晖、陈忠经、申健。

熊向晖等三人长期潜伏在敌人的心脏,为党中央安全乃至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熊向晖,生于1919年4月,原名熊彙荃,祖籍安徽凤阳,生于山东莱州。

1935年冬,北平爆发“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第二年夏,17岁的熊彙荃从江苏省立南京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

1936年底,“一二·九”运动一周年时,稚气未脱的熊彙荃在清华园内,经蒋南翔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成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清华分队负责人之一。

入党后不久,熊彙荃改名为熊向晖,寓意着“怀揣光明,驱散黑暗”。

1937年7月初,熊向晖转道南京,然后乘船回到武汉的家中过暑假。

上船那天正值“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华北成为主战场。

刚返回武汉武昌家中的熊向晖带头组织“平津流亡同学会”。

因华北战事紧张,北平、天津各高校学生已无返校可能,熊向晖进入长沙临时大学就读。

不久后,几所高校迁至云南昆明,改为“西南联大”。

热血青年们不愿过着这样东躲西藏的日子,遂爆发出“放下笔杆,扛起枪杆,上前线去的”壮烈口号。

青年学子们纷纷以去延安革命当成最大心愿,熊向晖首选也是与同学一起去延安。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刚来长沙没几天,昔日清华同窗,亦是共产党员的郭见恩同志很快找到他,传达上级指示:你不要暴露党员身份,在长沙参加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去国民党第一军胡宗南部服务。

这里还有个小故事,原中共清华大学支部书记蒋南翔,当时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工作。

南京陷落后,中共代表团由南京转移至武汉,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与武汉办事处合并。

当时周恩来刚从上海来到武汉,听说长沙组织去胡宗南部的服务团,立即要求蒋南翔推荐一位党员秘密报名参加。

周恩来亲自定下三个条件,秘密党员一要出身名门或官宦之后,年轻,仪表不俗,这样能拿得出手;

第二,记忆力好,没有公开政治倾向,读过孙中山的著作;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胆大心细、心思敏捷,能够随机应变。

凭借着对熊向晖的了解,蒋南翔就向周恩来介绍了他的大致情况,并补充说道:“熊同学记忆力好,学习扎实,各方面都没得挑,就是性格有些躁,还有些傲气。”

周恩来笑着说:“在国民党里对人可以稍微傲一点,但也不能过于傲。要注意,不能急于找党组织,有做好长期隐蔽的决心。

你要跟熊向晖讲明白,他肩负特殊使命,要心甘情愿做一颗‘闲棋冷子’,需要长时间耐住寂寞。”

基于此,蒋南翔带着周恩来的指示找到熊向晖,让他不暴露党员身份去投靠胡宗南。

1937年12月31日,熊向晖在武汉大学礼堂聆听了周恩来《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演讲。

从演讲中,熊向晖明白党组织安排他们这些中共党员去国民党军队服役工作,就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出于革命工作的需要,绝对不是叛党。

秘密战线的工作,其重要性和危险性不亚于在一线拼杀的将士们。

熊向晖是共产党员,要服从组织安排,对于自己今后能发挥什么作用,心里却没有底。

1938年初,周恩来委托董必武在武汉汉口八路军办事处,代表自己与熊向晖谈话。

谈话内容很简单,让熊向晖在国民党军队内部一定要隐藏中共党员身份,遇上事情自己能处理就处理,不要急着找党组织。

隐蔽潜伏时,要把中央“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落到实处上。

如同电视剧《潜伏》里的那句经典台词,熊向晖“只蛰伏,不启用;待战时,见其效。”

话虽如此,彼时的熊向晖不满20周岁,这个年纪正是读大二的时候,党组织却交给他这么重要的任务。

熊向晖恐怕也没想到,自己今后的人生,将与这段潜伏经历产生重大关联,并一直追随伟人周恩来。

交代完相关事宜后,仪表堂堂,满腹经纶的熊向晖很快就受到胡宗南的重用。

1938年5月初,胡宗南把熊向晖送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学习。

学习期满,成绩优异的熊向晖被指定在毕业典礼上代表全体毕业生致辞。

1939年4月,熊向晖开始担任胡宗南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负责处理机密文件、起草讲话稿与日常事务。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胡宗南一直视熊向晖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凡大事小情必定先和他商议一番。

1941年夏,中共中央考虑到熊向晖已经得到胡宗南的信任,决定派遣王石坚同志到西安主持情报工作。

王石坚的任务之一就是与已经打入国民党内部的熊向晖、陈忠经、申健“龙潭后三杰”进行联络,双方互相传递胡宗南部队的动向及力部署等情况。

1942年8月,蒋介石突然视察西北,熊向晖大部分时间都在蒋介石身边担任陪侍。

随后,蒋介石主持召开西安军事会议,熊向晖秘密把相关情况传递给中共中央。

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老蒋认为这是解决中共的绝好机会,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

他传给胡宗南的密电中称:中共连年整风,内争激烈,共产国际解散,对毛泽东、周恩来而言是沉重打击。

亦趁此良机,闪击延安,一举拿下陕甘宁边区,限时一个月完成部署,行动绝对保密。

1943年7月2日,胡宗南根据蒋介石亲自审定的《对陕北边区作战计划》,正式下达7月9日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命令。

为确保万无一失成功,胡宗南采取了等级最高的保密措施。

然而,毛泽东却在1943年7月3日晚,就收到由熊向晖传来的这份作战计划。

此前,中共中央过于乐观地认为蒋介石、胡宗南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发动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战争。

事实摆在眼前,毛泽东与周恩来感觉到事态紧急。

4日,毛泽东给周恩来的电报中有这么一句话“内战危机,空前严重!”

我党高层惊骇之余,由毛泽东牵头组织立即召开会议商讨对策。

时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叶剑英提出:“不如把熊向晖传来的情报公之于众,达到不战屈人之兵的效果。”

当时八路军主力部队大部分都在抗日前线,延安地区只有不到四万留守部队。

国民党军集结了30多万兵力,敌我兵力对比悬殊,想要以武装力量打退国民党军队进攻,几乎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朱德反复权衡利弊,采纳这个大胆建议。

随后中央军委向八路军、新四军通报国民党反动派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情况,要求各部队提高警惕。

朱德总司令电告蒋介石、胡宗南、何应钦:应团结一致,避免内战。

电文内容直接引用熊向晖所传递情报。

延安新华社、《解放日报》刊登蒋介石调动胡宗南部队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与延安的消息。

双方已经“明牌”开打。

此消息立即引起国际社会剧烈震荡。

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已下场参战,华盛顿方面不愿意中国在这个时候爆发内战,那样将没有人牵制日军主力,对太平洋战争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美国联合英国、苏联等国,对蒋介石施加压力,不赞成蒋介石此时挑起内战。

蒋介石无奈,只得下令收兵不攻打延安。

毛泽东兵行险着,迫使蒋介石、胡宗南闪击延安的计划彻底泡汤。

二、身份暴露,熊向晖能否化险为夷?

1943年7月10日,周恩来在西安参加胡宗南招待酒会,后前往七贤庄,与熊向晖密谈十五分钟。

周恩来先肯定了他的工作,并叮嘱:“有所为,有所不为,注意战略动向,主要着眼保卫党中央,对党要忠诚,对敌人要狡猾。”

周恩来这番话的意思是,熊向晖乃胡宗南身边的红人,可以接触高级情报。

不要凡事都往心里去,适当漏掉一些不重要的情报,把精力全部放在蒋介石、胡宗南、何应钦,等反动派高层密谋对党中央的作战计划。

这样就能丢掉芝麻,却保住西瓜。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不久,胡宗南决定推荐熊向晖去美国留学。

熊向晖通过地下党组织请示周恩来,获得批准后,于1946年6月初飞抵南京办理留美手续。

6月10日,周恩来在南京住处亲自接见熊向晖。

刚一关上门,周恩来神情严肃地对他说:我不小心出了事故。

在稍早前的6月7日,周恩来乘坐美国特使马歇尔专机去延安开会。

连轴转的周恩来在飞机上小憩一会儿。

下了飞机回到南京梅园新村住处,周恩来突然发现装在衬衣口袋里的笔记本不见了,本子上记载熊向晖在南京的住址。

如果这个笔记本被国民党方面得到,熊向晖的身份将会完全暴露,甚至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恶劣后果。

周恩来预感到事态紧急,这才向熊向晖承认错误。

熊向晖感到十分震撼,却坚定地说道:“请周副主席放心,万一出什么问题我不怕,为了党的事业,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周恩来双手拂面。过了好半晌才说:“党不应该让你这样的优秀党员平白无故地牺牲,我们要想办法挽回损失。

你要先避避风头,先去上海吧,过段时间一切正常后就迅速回南京,继续办理留学手续。”

遵照周恩来的指示,熊向晖在上海躲避十五天后接到未婚妻湛筱华的来信,表明一切正常,这才放心回到南京。

1947年3月,蒋介石与胡宗南再次商议“闪击延安”2.0版的新作战计划。

熊向晖继续通过秘密渠道,把胡宗南准备进攻延安的计划传递给毛泽东与周恩来。

周恩来收到情报时,十分激动地赞叹道:“小熊真是好样的,关键时刻再一次保卫党中央。”

毛泽东随后力排众议,率领留守部队与机关人员撤出延安,踏上为期一年之久的转战陕北之路。

事后,毛泽东夸赞:“熊向晖一个人顶好几个师!”

1947年5月,熊向晖从上海乘船赴美国,进入美国凯斯西楚大学研究院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

1947年9月,中央在北方情报网遭国民党反动派严重破坏,王石坚等数十名隐蔽战线工作人员被逮捕。

保密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熊向晖、陈忠经、申健等人其实是共产党员。

但熊向晖此时在美国留学,国民党鞭长莫及。加上胡宗南为老部下求情,这才压下此事。

1949年4月底,熊向晖从美国返回大陆。

三个月后,他与周恩来见面。

周恩来一见到熊向晖,就高兴地说:“小熊,终于在胜利以后见面。

在我们党的情报工作中,李克农、钱壮飞、胡底可以说是‘前三杰’,你和陈忠经、申健就是‘后三杰’。毛主席曾设想,如果发勋章也要发给你们。”

三、外交工作不能意气用事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熊向晖历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中国驻英国代办、中国驻墨西哥首任大使、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

因为留过学,加上办事细心周到,周恩来出席诸多外交场合,总会带着熊向晖以助手身份一同出现。

1954年4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熊向晖以新闻联络官的名义,负责对外新闻工作。

为了让外国记者更好地了解新中国,周恩来让代表团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纪录片,代表团放映的是《1952年国庆节》,受到热烈欢迎。

随后代表团决定再放映一部《梁祝哀史》。

这部纪录片是根据著名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摄的彩色戏曲片。

用的是地方方言,别说外宾,就连我方一些职工都看不懂。

于是,熊向晖请懂粤剧的同事将剧情介绍和主要唱段写成一本十六页的说明书,准备翻译成外文。

周恩来看到这份厚厚的说明书后,当即批评熊向晖:“十几页的说明书谁看?看完这些说明书,谁还有心思看纪录片?

只要在开头上写上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放》。

映前用英语做一个简短的剧情说明,这样就能把观众引入电影,根本不需要大费周章。”

熊向晖拍了拍额头,惭愧地说道:是我考虑不周。

1961年9月,退役后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第二次访华。

1961年9月7日,蒙哥马利出席陈毅主持的欢迎会并发表讲话。

他提出“和平三项”原则: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承认有两个德国——东德和西德;一切地方的一切武装部队,都要撤退到自己的国土上。

蒙哥马利这番发言听上去没有任何问题,但周恩来却认为这个退役后的英国元帅很有政治头脑,与他打交道时要小心又小心。

周恩来要求熊向晖以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的名义参加接待小组,避免那些年轻的外交部工作人员在与蒙哥马利的谈话中出现失误,被对方抓住把柄。

周恩来或许万万没想到,年轻的外交部工作人员没有出错,反倒是“久经沙场”的熊向晖与蒙哥马利发生争执。

来到接待小组后,熊向晖据周恩来的指示,带着蒙哥马利先后访问包头、太原、西安、延安、三门峡、洛阳、郑州、武汉等地。

通过现实情况,让蒙哥马利目睹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新中国。

1961年9月20日傍晚,熊向晖负责的接待小组与蒙哥马利一行回到北京。

9月21日凌晨2点,刚回北京不久的熊向晖接到周恩来的来电,去中南海西花厅汇报情况。

熊向晖向周总理汇报两个多小时,当他谈到一行人在洛阳时,蒙哥马利路过一个小剧场,观看《穆桂英挂帅》。

看了不到5分钟,蒙哥马利就说“女人不应该当元帅”,甚至还认为解放军有女少将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这时,“情绪稍躁”的熊向晖忍不住怒怼蒙哥马利:“中国红军与解放军为何不能有女战士和女将军?英国的女王难道不是女人吗?

按照你们的体制,女王是英国国家元首和全国武装总司令!”

这番话一出,让蒙哥马利顿时就不吭声了。

当熊向晖把这一情况向周恩来进行汇报时,他原本想得到老上级周总理的夸奖。

毕竟蒙哥马利是在歧视中国女性,熊向晖据理力争,让这个英国老元帅哑口无言,等于为国争光。

周恩来听了熊向晖的复述后,当即严厉指责:“你讲得太过分了!你说这是民间传奇就够了,蒙哥马利有自己的看法,不要急着反驳他。

你搞外交工作难道不晓得求同存异?弄得人家无话可说,就算你胜利了吗?

你是1919年出生的,今年40多岁,不是少年,有时还那么气盛。外交工作不能意气用事,要有全局观点,从多方面考虑。

我这样讲是希望你成熟一点,但不要因此就不勇于提出建议。”

老领导周总理这么一番连珠炮式的责骂,让熊向晖愣在原地,久久没有回过神。

过了好半晌,他才弄清楚周总理这番指责的真实含义。

首先一点,蒙哥马利虽然是已经退役的英国陆军元帅,但老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蒙哥马利此次出访中国,名义上是私人游玩,其实是代表英国或者说整个西方国家考察中国现状。

熊向晖作为周总理钦点的接待小组成员之一,全程陪同和安排蒙哥马利访华。

在一些细节上,熊向晖做得很不错。

就因为《穆桂英挂帅》这么一出民间戏曲,让他与蒙哥马利发生争执,甚至把老元帅怼得哑口无言;

还牵扯上了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甚至是英国的体制和政治,这就是很严重的外交事故。

假如蒙哥马利抓住这件事不依不饶,一定要让毛泽东和周恩来给出正面说法,那该如何?

毕竟熊向晖提到了英国女王。

至于蒙哥马利说“中国解放军有女少将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因为他已经退役,不是现役元帅,属于个人看法,自然就无伤大雅。

熊向晖却是中国外交部直接归属于周总理领导的工作成员,他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自己,还代表周恩来、毛泽东,乃至整个中国人民。

正因如此,周恩来才会尖锐地批评熊向晖:“讽刺和挖苦绝不是中国的外交政策。”

熊向晖长期潜伏在龙潭虎穴,吃了这么多苦,为何却要因为《穆桂英挂帅》这么一出民间剧目,与蒙哥马利元帅发生争执,这难道不是因小失大吗?

值得一提,熊向晖当时为蒙哥马利安排的演出节目列表中没有杂技和口技。

除《穆桂英挂帅》外,还有一出折子戏《木兰从军》。

考虑到蒙哥马利不喜欢这种“女人戏”,熊向晖临时用《抢椅子》和一出口技表演,与《木兰从军》进行调换。

调换后的文艺节目令蒙哥马利非常满意,老元帅在回忆录中还特意提到他在洛阳看到《抢椅子》和口技表演得很巧妙,非常有趣。

结语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派基辛格博士秘密来京,熊向晖作为总理助理参加会谈。

随后,在尼克松对中国进行访问的过程中,熊向晖以总理助理身份参与了中美一系列会谈。

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熊向晖为中美会谈做了大量具体工作。

几十年的交往中,周恩来和熊向晖有过无数次的会面谈话。

周恩来一直很关心熊向晖,熊向晖对周恩来也有着特殊的感情。

熊向晖的女儿曾问过父亲一个有趣的问题:“周恩来对你有知遇之恩,胡宗南是救过你的命,你为什么对共产党始终忠贞不贰,难道就没有想到一直追随胡宗南,平步青云吗?”

熊向晖说:“我从来没有动摇过,一是因为共产主义的信仰很早就深植在心中,二是胡宗南的人格魅力和周恩来相比,还是有太大的差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周恩来指着一架C-46飞机对毛主席说:“这架飞机...
原创 河... 河北发现西汉王陵,出土国宝让美国总理盛赞,还创造多个中国之最 1968年发掘的满城陵山汉墓,其主人为...
原创 被... 明朝晚期,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后金打过不少战役,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与明朝打的萨尔浒之战和后金攻明京畿之战...
原创 回... 1977年10月,忙碌了一天工作的邓小平在院子里散步,就在这个时候伍俢权夫妇和一位30多岁的妇女走了...
原创 隋... 提起隋朝,人们往往先想到的是昏庸残暴的隋炀帝和早夭的王朝。然而如果我们用更为全面客观的视角来审视,就...
原创 金... 说到金派武侠小说和梁派武侠小说,其实在金庸笔下曾有一个小人物,却在梁派小说中成为天下第一高手,成朱元...
原创 李... 对生活稍有感悟的人,在看到“行路难”的时候,总会心有感触。 这一点,想必李白也心有戚戚焉。 公元74...
原创 揭... 前言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秦琼以其非凡的武艺和智慧,成就了一段传奇。他不是传统意义上高大威猛的武将...
原创 霍... 古时候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皇帝是整个国家最高的统治者,他手中的权力极其之大,掌控着整个国家的经济...
原创 清... 1652年,正在与顺治帝用膳的皇后孟古青,突然将筷子拍在了桌上。顺治柔和地问:“皇后这是为何?”孟古...
古代对不同友情的称呼 在古代,人们对友情的认识和表达极为丰富,通过不同的称呼来体现友情的深浅、性质及形成背景。这些称呼不仅...
原创 黄... 我经常看到有人说:黄帝,包括后来的夏商周三代的统治者,都是出身于游牧民族。这些人说黄帝是游牧民族的考...
绍兴古城又一考古成果发布 本报绍兴7月15日电(记者徐添城共享联盟·绍兴周能兵实习生潘学丹)国家文物局日前通报浙江绍兴稽中遗址...
原创 太... 几内亚湾位于非洲西侧,几内亚这个国家也位于西非,赤道几内亚的首都还在几内亚湾中的岛屿上,而新几内亚岛...
原创 1... 1947年,此时正是解放战争如火如荼的阶段,也正是在这一年,一位国军宣布起义了,得知他起义的消息以后...
原创 邯... 六国的噩梦——大秦武安君白起(22) 长平之战,秦昭襄王让白起退兵,白起意见很大。邯郸之战,秦昭襄王...
原创 朱... 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篡位成功,决定废掉高丽这个称呼,起了两个名字“朝鲜”与“和宁”,请求朱元璋给...
中国建筑称谓知多少?(上) 中国建筑称谓知多少?(上) 皇帝上朝理事的房屋叫“殿”。 皇帝妃嫔居住的房屋叫“宫”。 王公...
到底哪儿是当年召公所憇棠树处 到底哪儿是当年召公所憇棠树处 召公奭主陕期间,关心民间疾苦,劳一身而不劳百姓,舍于甘棠树下,决狱于...
原创 古... 古代科举作弊花样多,现代人搞的那一套都是人家玩剩下的! 在我们参加各种考试的时候,时常听到有人作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