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湖南省委未经允许,私建毛泽东旧居陈列馆,毛主席得知后作何反应
迪丽瓦拉
2025-07-06 19:02:26
0

毛主席的旧居在上屋场,是一幢坐南朝北的凹字形房子。这幢房子的主人几经更替,要讲清楚它,自然也要涉及到毛主席的家史。

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生在中国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父亲毛贻昌,读过几年私塾,精明能干,善于经营,除务农外,还兼做点小生意,家境日渐富足。母亲文氏,善良贤惠,乐善好施。

他们对于毛主席的出生给予厚望,毛主席从6岁开始便跟随父亲学习田间劳动。毛泽东的父亲在当地是一个见过世面的精明人,他不满足于让自己的儿子只会务农。

图丨毛主席旧照

为此在毛主席8岁的时候,毛贻昌便将其送入韶山南岸读私塾。毛贻昌对自己的儿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将来继承日渐兴旺的家业,为毛家光宗耀祖。

1910年秋,毛主席进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刚一入学,毛主席便得到校长的赞赏。在入学考试时,毛主席借《言志》的作文题目,抒发了自己的救国志向,几年来郁积在心头的想法喷然而出。

校长看后连连称赞:“今天我们取了一个建国才!”

东山高等小学堂,是一所新式学校。课程以西学为主,教学方法也很激进。毛泽东学到许多新鲜知识,接触到中国以外的广阔世界,茅塞顿开。他在这里如鱼得水,发奋读书,进步很快。

这时,毛主席对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主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表兄那里借来关于康有为变法运动的书,还借到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反复诵读,直到可以背出来。他开始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希望能像他们那样,为救亡图存大干一场。

图丨毛主席年轻时

某次,毛主席从同学那里借到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里面有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孟德斯鸠等人的传记。他在书中用墨笔画了许多圈圈点点,感慨地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致于蹈朝鲜、越南的覆辙。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

毛主席在东山高等小学堂学了半年,这半年,可以说是他打开眼界的半年,也是他为自己确定了更远大的人生志向的半年。

这时,毛主席的心中又升腾起新的企望。他将目光转向离家乡更远,离政治中心更近的地方长沙。1911年春天,毛主席来到自己向往已久的长沙,在湘乡驻省中学读书。

在之后的岁月中,毛主席一边刻苦学习,一边接受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在1917年时,毛主席便将自己的小弟毛泽覃带到长沙来上学,其大弟毛泽民则在家中管理家事。

图丨毛泽民旧照

1921年春节,毛主席回到韶山,动员亲人参加革命。毛主席从家事谈起,鼓励弟妹们勇敢地走出家园,做一番事业。毛主席对毛泽民夫妇说:“这几年我不在家,毛泽覃也在外求学,家中的事情全靠你们两口子撑着……”

毛主席在谈起家庭的变故和生活的艰难,心中充满了辛酸。

毛主席想了想,便对自己的大弟毛泽民说道:

日子不好过,不是我们一家子的事,国乱民不安嘛!这次我回来,是想把家里的事情处理一下。泽民小时候在家劳动,没读什么书,最好跟我一块出去,边学习,边做一点事情。

在听了自己大哥的话后,毛泽民面有难色,他十分舍不得他曾花大力气刚刚建下的这个家,而且这毕竟是他们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啊!毛主席在看出了自己弟弟的心事,然后开导道:“你不要舍不得离不开这个家!俗话说,故土难离,我也不愿意离开这个家。但为了让千百万人都有一个好家,我们只得舍小家为大家。”

在毛主席的劝导下,毛泽民想开了,他妥善处理了家中的一些事情,毅然跟着哥哥前往长沙。至于说故乡的旧居,则交由他们的亲戚来居住。再后来,随着毛主席上井冈山后,国民党反动派便将毛主席旧居给抄掉收缴。

图丨毛主席旧居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毛主席老家的房子则又被交还给毛家。在之后的岁月中,毛泽覃的儿子和他的外婆曾回到旧居居住。然而等到解放战争爆发后,毛主席老家的旧居又被国民党给收缴了。

在全国解放后,这座旧居又被收回来。由于是毛主席住过的房子,附近的人经常来看。然而随着参观旧居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也包括一些国际朋友,为此旧居就作为文物专门保管起来,并安排了工作人员。在旧居南屋门上,悬挂了一块“毛泽东同志旧居”的木制匾额。

后来随着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很多国际友人以及国内的知名人士和一些群众,都来到韶山参观,但是韶山的建设没有跟上去。不少人反映,伟人的家乡太平淡,与毛主席在人民心中的领袖地位和在国际上的崇高威望不相称。

当时,韶山人民在保护毛主席旧居的同时,也只是将原是韶山文化馆的几间砖木结构的小房子改成了陈列室,主要陈列了:毛主席去长沙上学以前用过的一些实物,如毛主席当年用过的农具,读过的书籍等。

图丨毛主席和胡志明合影

不过总得来说,有关毛主席的物件太少,连两个小小的陈列室都摆不满。显然,这不可能满足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想要了解毛主席成长历程的期望。一些国际友人,比如说胡志明、西哈努克等人,向中央、中南局和湖南省的领导提出了许多善意的建议,要求将韶山好好建设起来。

尤其是西哈努克亲王多次说道:“毛泽东旧居如此简陋,与其伟大特别不相称。”

面对这些国际友人提出的建议,中南局的领导人陶铸、王任重,湖南省委的张平化等人,都非常的重视。

1962年9月上旬,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克、省文化局长胡青坡等一行人前往韶山,审核旧居的陈列,同时为下一步的建设韶山特别是建设旧居陈列馆作准备。

图丨毛主席

在参观完毕后,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克主持召开了一个会议,在会议上大家提出了很多意见。最终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将陈列室改建成陈列馆的决定。

同年12月,中南局宣传部召开会议,省文化局长胡青坡找到中南局宣传部部长李尔重说,韶山的建设与毛主席的伟大极不相称,应着重建设一次,急需将陈列室改建成一个陈列馆,最后要将韶山建成一个游览胜地。

面对胡青坡的这个提议,李尔重是非常认可的:“要抓紧时间建设韶山。”两人在谈话结束后,李尔重便让胡青坡去找湖南省委主管文教的领导,要求省委下决心抓好这件事。

后来,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在得知这件事后,同样是对湖南省委的领导和主管宣传文化工作的干部,反复说道:要抓紧时间建设韶山!

图丨毛主席故居远景

1963年8月7日,湖南省委作出了关于建设毛泽东旧居陈列馆的决定。从此,建设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便名正言顺地提上了日程,这件事也成了建设韶山的头等大事。

在确定这件事后,建馆的第一个问题便摆在工作人员面前:地址应该选哪里?

倘若离旧居太近的话,方便了游客的参观,但是旧居的原貌却很难保持。倘若离旧居太远的话,那么游客参观起来就有点不方便,还要修公路,又要占去不少农田,花费也不少。

正是这样,尽管早已决定建设陈列馆,但却死死卡在选址这个问题上,谁都没有太好的办法。

1964年1月,陶铸从广东派来了大学教授、讲师和工程师一行人,带队的正是广东基建局长廖伟。他这次前来,传达了陶铸的指示:陈列馆的预计经费为40万元!

图丨毛主席和陶铸握手

最终毛泽东旧居陈列馆的地址选在了原来陈列室处。对于这个陈列馆的建设,陶铸指示道:“陈列馆的外表要朴素,白墙灰瓦,内容可以讲究些,舒适些。”

陈列馆所处的这个位置,既没有农田,也没有树林,不损害群众利益,为此可以放心地去计划发展。在经过初步的规划后,这个陈列馆的面积为1200平方米。

在陈列馆设计完成后,于1964年1月22日,向湖南省委作了报告。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在审查后说道:“人们到韶山去,是想要了解毛主席的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的,为此陈列馆内所陈列的内容,要尽量全面,多收集实物,复制品也好,再加上照片图表等。”

最终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定于1964年8月31日预展,10月1日正式开放。

为能够将这个陈列馆建设好,湖南省委成立了两套班子,一套班子主要是负责陈列馆的基建,另一套班子是负责陈列馆的陈列内容以及外出收集资料。

图丨张平化旧照

建陈列馆的这个决定,是由陶铸和张平化定下来的,本应该给中央打一个报告。不过他们两人知道,中央肯定是要将他们的报告给毛主席审阅的,而毛主席一直反对为自己建馆。倘若毛主席在他们报告上批阅一个“不办”,那么建馆就彻底没有希望了。因此,他们就没有向中央写报告。

可以这么说,湖南省委在没有经过中央的批准下,便开始私自建设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当时的建馆人员也戏称自己为“非法”建馆,尽管如此,他们对这件事非常的重视,尤其是陈列馆内所要展出的内容。

建设毛泽东旧居陈列馆,难免要和中央打交道,毕竟需要经费和材料吧。不过因为他们没有打报告,中央也就没有发文件,所以在中央的某些部门打交道时,难免会碰壁。

比如说,省文化局长胡青坡曾去北京向文化部和中宣部要钱时,他将省委的介绍信、韶山的设计蓝图、陈列馆的详细提纲都带去了。但是不管他怎么解释都不管用,毕竟没有中央的文件,他们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图丨陶铸旧照

在这种情况下,湖南省委便决定自己干。陶铸在得知后,便说道:“中南局和湖南省委各出50万元,不正式请示中央,等到有机会了,向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作口头请示。”

同时另一组负责陈列馆展出内容的人员,同样前往北京查询资料,主要是去中央档案局、解放军总政治部、新华社等有关单位收集历史材料,并听取上级机关的意见。

工作人员在从湖南出发前,省委书记张平化向对方叮嘱到:“你去北京后,找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通过他找到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从而可以从中央档案局找到一些珍贵的原始资料。”

这位工作人员在前往北京后,同样是遇到不少的“难题”,不过最终还是基本完成了任务,收集到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并听取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

1964年8月,陶铸将陈列馆的名称定为“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并请郭沫若题写。按照原先制定的计划,10月1日正式开放。根据数据记载:

陈列馆在开放以后,1964年接待了7万多人,1965年接待了24万多人,1966年接待了300多万人。

图丨毛主席在故居前和乡亲们交谈

1966年,毛主席回到韶山后,有工作人员在滴水洞给毛主席谈起了建馆的事情:“主席您一家满门忠烈,一家六名烈士,应该纪念。”毛主席听后,则摇了摇头:“你怎么光算我一家有多少烈士?不算韶山,全国有多少烈士呢?”

就这样,毛主席知道了建设陈列馆的事情,但是并没有前去看看陈列馆。在毛主席看来,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知多少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自己又怎么好意思去看为自己而建设的陈列馆呢。

其实,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他从不考虑自己,向来都是关心基层士兵,关心百姓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陕...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的知名度是毋庸置疑的。她生于公元624年,那时正当天...
一问到底丨30万年前的古人类“...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考古新发现参选项目。从人类起源的密码到青铜器的神秘纹饰,从大唐盛世的遗珍到边塞古...
原创 成... 李鸿章,晚清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个名字。书籍资料对他的论述、评价褒贬不一,大多数人少年时对他的印象都停...
原创 晚... 图为一组由外国摄影师拍摄于晚清年间的百姓生活旧照,这些珍贵的晚清老照片非常详细的记录百年前上海和江苏...
原创 明... 最近看好多人说果敢用中国字,中国基建,说中国话,但却不属于中国,又与中国有分不清的关系,果敢很多人自...
印加人历史的十个事实 马丘比丘印加遗址由帕查库蒂-印加-尤潘基(Pachacuti Inca Yupanqui,公元 14...
原创 蒙... “车轮斩”是蒙古大军征服亚欧大陆时,所使用的一种非常残酷的手段。 顾名思义,“车轮斩”的意思就是以“...
郑州考古晒出2024年“考古成... “清静沟仰韶时期城址共有四重环壕,城址中心由内向外的第三条壕沟内侧发现夯土墙体,是目前国内发现时代最...
原创 汉... 汉初“十八功侯”是刘邦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核心功臣集团,主要成员及封爵地理布局体现了刘邦巩固政权、...
原创 原... 《知否》中,明兰的父亲盛纮为扬州通判,因为任期满后考核为优等,调到了东京,刚进京时的官职为承直郎、新...
古代人也爱凹造型?这面战国镂空... 在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青铜器长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铜镜更是青铜工艺中的璀璨明珠。起源...
原创 中...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相信这8个大字大家都非常熟悉,很多年轻人还把它印在了手机壳上,表达自己对未来...
原创 严... 严嵩的干儿子工部尚书赵文华出事后,严嵩和嘉靖帝的精彩对话 世人皆知严嵩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权臣,却不知他...
原创 原...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仙李白曾在组诗《古风十九首》中如是写到。 秦始...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非凡的才能,穿越时空的阻隔,深刻地影响着后世。 三国时...
东莞发布明代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 2月25日,东莞市召开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暨东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广东省文物考...
原创 晚... 我们说到书籍,会称赞道:"书中有黄金屋,书中有颜如玉。" 那么谈到美人的时候,则会说到:"英雄难逃美...
新闻1+1丨机场+博物馆,加出... 赶飞机之前,下飞机之后,你想不想在西安机场T5航站楼里和历史来一场邂逅?最近“西安把博物馆建到了机场...
最新基因分析揭示欧洲匈人的遗传... 公元3世纪如入侵欧洲的匈人,是一支约在西元4世纪到6世纪在中亚、高加索、东欧等地区活动的游牧民族或部...
原创 赵... 喜欢考古的人应该知道赵昧墓吧?赵昧就是南越王赵佗的孙子,被称为文帝,也是南越国的第二任君王,而我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