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金额有多大?专家计算:足够解决苏联的住房问题
迪丽瓦拉
2025-07-07 00:02:30
0

说起苏联,想必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十分熟悉,尽管这个国家早已经消失在世界地图上,但是曾几何时,苏联还是唯一可以与美国相提并论的社会阵营大国。

由于同属一个阵营,意识形态接近,加上又是我们的邻国,所以曾经我国与苏联关系十分亲热,两国之间犹如兄弟一样不分你我。尤其是在我国还没与苏联交恶之前,苏联曾不遗余力地对我国支援过的各种物资和设备,光是这份恩情就让中国人感怀至今。七十年前的建国前后,我国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就连生产一辆拖拉机都要依靠外国技术才能制造出来。

苦于没有现成技术和生产经验,我国的工业技术迟迟未能起步。而正在此时,苏联的援助犹如雪中送炭一样,为我国工业腾飞相助一臂之力,但其实,这只是苏联援华的冰山一角,如果将这些原著换算成金额的话,那么当时苏联对华的人援助金额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这点毋庸置疑。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当时我国的国际地位相当尴尬,国内一穷二白生产力落后,国外被美国切断各种外界联系,在如此艰难且没有外援资助的真空情况下,要想发展工业生产绝非一件易事。

得知我国的经济窘境以后,苏联二话不说当即向我国贷款3亿美元用来发展建设,这里有一个细节尤为让人感动,要知道苏联的国家通用货币是卢布,但在当时,卢布在苏联境内流通,反观美元早已成为世界通用货币。因此苏联直接好事帮到底,为了省去让我国兑换货币的烦恼,便提前将贷款换成美元。

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向我国派出不下几千余名专家来帮助我国发展铁路和工业建设。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国的长春一汽制造厂顺利建成,各种新型汽车也在那几年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而在桥梁建设和铁路上,苏联人给我国提供了诸多机器设备,这极大方便了我国的建筑工人,也为我国交通事业的腾飞奠定良好基础。

此外,从技术上来看,苏联对我国的帮扶作用非常明显。从1954年到1957年里,总共有五六千名技术骨干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帮助我国发展建设。

这些技术技术骨干被分配在不同的岗位上,有的成为工程技术人员,有的成为交通技术人员,还有一部分学者的走进教育行业,他们不求回报帮助我国翻译书籍和国内外论文,并大力支持我国留学生去苏联进行留学交流。

正是在这些苏联专家的带动之下,我国的教育事业才有了蓬勃发展。当时,我们的留学生去苏联留学后学到了更加先进的知识,等学成回国后,绝大多数人走向岗位,成为我国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

反观苏联,他们毫不计较人才得失,总是热心肠地从教育和技术上等各个方面支持我们,光这种助人精神就让人民记忆深刻。

在军事方面,苏联的支援更是有目共睹。二战期间,苏联人总是忙得焦头烂额,他们一方面要在西线战场抗击德军,一方面又在远东战场抗击日军,另一方面还要分出精力,派遣盟军南下支援我国。

在那段战争岁月里,苏联总共有3000多人被派往大陆战场上,最后有两百多名苏联飞行员,战死沙场,长眠在我国的土地上,而这一切都是苏联援华的见证。

建国以后,苏联对我国的军事援助依旧只多不少。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苏联为我国提供数百架最新的歼击机和7万多辆军用车辆。这些军用车辆的到来为战场上的军人带来一臂之力。在这其中,光卡车的数量就达到1.7万辆。

此外,仅仅在第五次战役中,苏联就给我国提供了200万发迫击炮弹,337万发地雷,1亿多发子弹。要明白,当时要是以我国的军备数量,完全不足以应对这场硬仗。正是因为苏联的援助,才让我国志愿军在战场上坚挺到底,最终迎来战争的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后期,苏联依旧对我国进行源源不断的支援,其中还包括喀秋莎火箭炮,而这也仅仅是苏联在军事上援华的一个缩影而已。如果将这些支援物资换算成货币的话,那么,苏联对我国的资助绝对超过上百亿美元。

尽管苏联的国际地位不容小觑,但这位老大哥在自身经济有限的情况下,还要慷慨相助我国,并一下子掏出如此多的巨款,光这种动机绝对让中国人感念至今。曾有专家计算过,如果将这些援助资金加起来的话,完全可以应对苏联人的住房问题。

然而,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苏联与我国的最终道路不同,两国之间开始爆发出多重矛盾,最后不可避免地走向交恶。在两国交恶前期,八千名来自苏联的技术人员被迫从我国撤走。

这些苏联专家在我国工作多年,早就与我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可悲的是,关于两国交恶的国际局势变化并不是这些专家所能够决定的,所以这些苏联专家被调往回国前夕时,他们依依不舍地告别着每一个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中国人,最后,还将不少核心技术资料秘密转交给我方。

谁能想到,国际局势总是波诡云谲。前一秒,苏美两国公开竞争谁也不服谁,后一秒两国的实力突然来了场180°的大扭转。美国因为在越南战场上的折戟,而导致国内出现财政危机。

同样,财大气粗的苏联也身陷囹圄,由于苏联太过于重视发展军事和航空事业,以至于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平衡,尽管后来的领导人对苏联作出过自救改革,但依旧没能抵挡苏联江河日下的局面。

上世纪90年代,因为经济拖垮,加上后续发展疲软不堪,苏联最终宣告解体。岁月如梭,如今的苏联早已分裂成15个国家,但无论何时何地,中国人始终都无法忘记苏联对于我国的情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在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有这样两座难以企及的高峰,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汉武帝,两人都是文治武功的绝代...
原创 新...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毛主席奉行了“一边倒”外交政策。所谓的“一...
原创 魏... 演义中,罗贯中非常厚待蜀国:不仅给了蜀国大将很多的戏份,而且还赐予了他们强大的主角光环。也因如此,魏...
少康,力挽狂澜的复国之君 故事得从夏朝前期说起,那时少康的伯祖太康继承了王位。太康这人,对打猎游玩痴迷到了极点。他常常带着大队...
原创 方... 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作为一名军人没人希望自己失败。在水浒传之中,梁山一百单八将自结义以来,战无不胜...
原创 蜀... 蜀汉五虎上将最早出自《三国志平话》,指的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沿用了...
曝光率不高的西晋有哪些名将,好... 聊到历史上的那些厉害将军,咱们脑袋里一下子能蹦出好多名字。不过,你有没有注意到,咱们随口就能说的,往...
原创 玄... 前言 626年,一场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落得一个兵败身死的下场,或许,他们到死都不知...
原创 溥...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曾经的200多年的历史中,统治着这片土地。然而,这片土地还是被...
壮族作为第一大少数民族,在中国... 很多人来广西旅游会发现,广西并不像是一个自治区,来广西旅游并不会像去新疆、西藏、内蒙古那样充满民族特...
原创 古... 其实在很多乱世,老百姓在战争真正到来之前,其实是不会意识到已经‘天下大乱’了。 所谓的‘汉人不知东...
原创 假... 就武艺而言,蜀汉能够与关羽比肩的无外乎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至于魏延等人在档次上与“五虎上将”尚有...
定档!明晚在江苏卫视首播 据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消息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胡瑗》 将于2月26日—27日 (本周三至周四) 在江苏...
原创 鬼... 鬼谷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谋略家,由于他精通百家学问,明理审势、光记多闻、通天彻地、智慧卓绝...
原创 他... 古时候有赵括纸上谈兵,近代的时候国民党也出了一位赵姓将军,夸下海口要将刘邓大军击溃,结果不仅兵败于王...
原创 史... 在我国历史上有两次名副其实的大分裂,一次是南北朝,另外一次就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之乱世起源于大唐帝国...
原创 蒙... 蒙古国本是中国的一部分,一直服从中原王朝的管理。后来因为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而直接宣布独立,那时候的中国...
原创 晚... 图为一组拍摄于晚清1901年的女子生活留影旧照,彼时正值晚清与民国的新旧交替之际,国内不但涌出大批的...
汉朝七位有庙号的皇帝都做出了哪... 庙号的传统,其实从商朝那会儿就开始了,但可不是每位皇上都能得到庙号。秦始皇一统六国,建起秦朝后,就把...
原创 如... 予方聊生活 唐国强在《雍正王朝》中饰演的雍正皇帝,堪称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角色之一。他的表演既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