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历史上的那些厉害将军,咱们脑袋里一下子能蹦出好多名字。不过,你有没有注意到,咱们随口就能说的,往往是汉朝的韩信、卫青、霍去病这些,或者是唐朝的李靖、李勣、郭子仪他们,再或者是明朝的徐达、常遇春、戚继光等。但提到西晋的名将,估计就很少有人能立刻想到了。
西晋是不是没有出色的将领呢?当然不是,每个朝代都会有那么几位厉害的人物,不然也建立不了一个新的王朝。只不过跟汉朝、唐朝比起来,西晋在大家心目中的存在感实在太弱了,因此很多人对西晋的历史并不太熟悉。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西晋时期的六位厉害将领。
【1、羊祜】
羊祜来自泰山的羊家,他娶的是夏侯霸的闺女当老婆,而他老妈呢,是蔡邕的闺女,这样一来,蔡文姬就成了他的姨。
曹魏正元二年,也就是公元255年,羊祜被朝廷公车征召,当上了中书郎,没多久就升官成了给事中、黄门郎。后来魏元帝曹奂上台,直接封他为关内侯,还赏了他一万户的食邑。眼瞅着晋朝要取代魏国了,那时候的相国司马炎,又把羊祜调去当中领军,让他在皇宫里干活,管着禁军,还一并处理宫里宫外的事务。
司马炎通过禅让坐上了西晋的皇位后,他就让羊祜当中军将军,还给了他散骑常侍的职位,并且提拔他做了郡公,让他享受三千户的封地待遇。但羊祜心里头有数,他怕贾充那帮人嫉妒他,所以干脆就不接受这个公爵的头衔了。
司马炎当上皇帝后,就琢磨着怎么攻打吴国。他让羊祜去管荆州那边的军事,给了他很大的权力,同时羊祜之前的散骑常侍、卫将军的职位也继续当着。羊祜到了荆州,就开始搞农业、办学校,训练士兵,为打吴国做准备。等时机成熟了,他就上书说要打吴国,但没想到,大臣们都不赞成。
挺可惜的,羊祜活着的时候没能打败吴国,但他给后人留下了灭吴的大计,还推荐杜预来接他的班。两年后,晋武帝照着羊祜的计策灭了吴国,统一了天下。所以说,羊祜就是灭吴的大功臣,整个计划都是他搞的。
【2、杜预】
杜预呢,他是京兆杜家的人,老家在现在的陕西西安。在曹魏那会儿,他干过尚书郎的活儿,后来就变成了大佬司马昭的得力助手。等到曹魏把蜀国给灭了的时候,杜预也跟着邓艾一块儿打了那场仗。
西晋王朝一建立,杜预就走上了仕途,先后当过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和度支尚书这些大官。到了咸宁四年,也就是公元278年,杜预接了羊祜的班,当上了镇南大将军,负责守卫荆州。他一心想着打仗的事儿,全力支持晋武帝司马炎攻打孙吴。第二年,他还成了攻打吴国的主力将领之一。
打完吴国后,杜预因为立下大功,被封为了当阳县侯,封地里的百姓户数涨到了九千六百户,他还是负责守着襄阳。仗打完了,他也不闲着,天天练兵备战,还建起了学校,让人修水利,当时的老百姓都管他叫“杜父”。后来,朝廷把他召回京城,给了他司隶校尉的官当。
太康五年,也就是公元285年,杜预离开了人世。朝廷后来给了他很高的荣誉,封他为征南大将军,还让他享受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杜预这个人,既能文又能武,在西晋时期那可是数一数二的人才。更厉害的是,在明朝之前,就他一个人,既进了文庙,也进了武庙,真是了不起。
【3、王濬(jùn)】
王濬老家在弘农郡,他以前是个秀才。西晋一建立,他就去做了广汉太守,还把手里的益州叛乱给摆平了。后来晋武帝司马炎琢磨着怎么灭掉吴国,王濬瞅准了长江上游的水流优势,动手造了大批战船,拉起了一支很厉害的水上部队。
咸宁五年,也就是公元280年那会儿,王濬带着他的水路大军,从成都出发,一路顺着江往东打。他们打下了丹阳郡,还头一个攻进了石头城,最后让吴国的末代皇帝孙皓投了降。仗打完了,王濬因为立下大功,被封为了辅国将军和步兵校尉,还成了襄阳侯。
王濬为了避开被猜疑和陷害的麻烦,就开始大肆挥霍,尽情享受。到了太康六年,也就是公元286年,他因病去世,走完了80年的人生路。
【4、马隆】
马隆,老家在山东泰安,他是西晋时期很有名的武器制造高手。西晋刚建立那会儿,通过地方官员的推荐,马隆一步步升官,最后做到了司马督的位置。
咸宁五年那会儿,也就是公元279年,河西那边的鲜卑头头秃发树机能带着手下造反了。朝廷一看,赶紧把马隆提拔为讨虏护军,还让他去当武威太守。马隆这人挺有本事,一到任就开始改进武器装备。后来,他又升官成了宣威将军。这下更不含糊,直接带着兵把秃发树机能给宰了,把“秦凉之变”这场乱子给摆平了。
之后十多年的时间里,马隆一直负责守卫凉州。在这段时间里,西部的那些异族部落都没有胆量起兵叛乱。最终,马隆是在西凉的岗位上安然离世的。
【5、刘琨】
刘琨呢,他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在八王之乱那会儿,他给赵王司马伦打过工。后来晋惠帝重新坐上了皇位,司马伦他们一家子还有那些跟着他的人全都被杀了。可刘琨呢,因为他老爸和哥哥在当时都挺有名望的,所以司马冏不仅放过了他,还提拔他做了尚书左丞。
永嘉之乱过后,刘琨在晋阳坚守了足足九年,这九年里,他一直在对抗汉赵和后赵的进犯。等到晋愍帝坐上皇位,刘琨就被提拔为大将军,还让他管着并州的军事,给了他散骑常侍的职位,还赐了假节的权力。后来,他的官职又高升了,成了司空,管的地盘也大了,并州、冀州、幽州这些地方的军事都得听他指挥。
后来,刘琨遭到了石勒的算计,没办法只能去找幽州刺史段匹磾求助。可没想到的是,段匹磾竟然把他给杀了,那时候刘琨才48岁。
【6、刘弘】
刘弘呢,他是汉朝末年扬州刺史刘馥的孙辈。小时候,他和司马炎关系特别好。他做过不少官,像宁朔将军啊,还拿过假节的权力,监管过幽州那边所有的军事事务,另外还兼任过乌丸校尉这些职位。
太安二年,也就是公元303年的时候,张昌这家伙扯旗造反了。朝廷一看,赶紧把刘弘提拔为使持节、南蛮校尉,还让他当上了荆州刺史,让他带着大军去收拾张昌。经过一番激战,张昌被咔嚓了,他的手下也都投降了朝廷。没过多久,陈敏也跳出来捣乱。刘弘二话不说,又带着兵马去平定陈敏的叛乱。最后,这次叛乱也被他摆平了。
永兴三年,也就是公元306年,刘弘在襄阳没了,他走后被封为了新城郡公,还给了个“元”的谥号。
简短总结:这一小段主要是做个小总结。咱们把关键点再捋一捋,保证没落下啥。就是说,咱们之前讲的内容都挺重要的,得记住。别回头给忘了,那就白学了。所以,大伙儿得好好消化这些内容,让它们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行了,就说到这儿,该干啥干啥去吧。
跟武力鼎盛的汉朝、唐朝比起来,西晋确实没啥大名将,但要说起来,西晋也有那么几位能拿的出手的将领,特别是羊祜和杜预。羊祜算是灭吴的大策划师,杜预呢,则是真正带兵打仗的统帅之一。尤其是杜预,这人可厉害了,在明朝之前,他是唯一一个既能进文庙又能进武庙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