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中国当年为何不跟美国走?为何要跟苏联走?
迪丽瓦拉
2025-08-25 03:03:54
0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毛主席奉行了“一边倒”外交政策。所谓的“一边倒”政策是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对中国在外交上坚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强烈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立场的形象表达。

“一边倒”政策使新中国在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最大程度维护了新中国的国家利益。

可是,在即为新中国成立前夕,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与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中美合作进行了数月的谈判,最终无果而终。

当时的新中国有机会与美国达成盟友关系,缔结正式的外交合作。为何毛主席、周总理却力排众议,选择实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与苏联形成合作关系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复杂,主要还是源于当时的政策与历史必然性。

我们把时间回溯至1945年,这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呈现了一种与二战爆发前截然不同的面貌。美国与苏联这两个当时的超级大国经过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敌对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复杂的“冷战”格局。

这些错综而尖锐对立的国际政治局势,使中国这样一个新兴国家不能置身事外。更简单点来说,中国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打赢解放战争后,新中国无论想或者不想,都会牵扯到美苏争霸的复杂局面中。

毛主席要带领新中国选择合适的外交政策,最大可能维护和实现新中国的国家利益。当时的外交政策选择无外乎联合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或依附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资本主义阵营;除这两个选择外,中国实际上没有第三条道路可供选择。

1949年6月,毛泽东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先生40年经验和共产党28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我们必须“一边倒”。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绝对不可能骑墙。

既然已经确定了摆在新中国面前的有两条路可走,选择哪一条就成为重中之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蒋家父子逃往中国台湾省后,依仗海空军力量,对大陆沿海进行封锁,骚扰威胁沿海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安全。

美国的威胁同样不容忽视,西太平洋众多岛屿全部是由美国占领或者“托管”。不知出于何种目的,美国对新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地域封锁。他们从朝鲜半岛到台湾再到菲律宾,这一连串的封锁包括了阿留申群岛与冲绳对中国形成了“新月防线”。

当时的中国千疮百孔,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亟需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援助。面对美苏尖锐对立的态势,想要获得强有力的国际援助,就不可能采取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

加上苏联对于中国共产党解放东北之后的大力支持,使得毛主席更加明确了我党必须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更深层次的理由就是,“一边倒”向苏联,是中苏互相权衡国家战略利益的自然结果,也是历史性的必然选择。因为二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一度真诚希望联合各盟国,尤其是美国帮助中国避免内战,促进中国和平民主建设。

然而,这种愿景很快被美国扶持的蒋介石“反共政策”所打消。1949年春夏之际,中国共产党愿意与美国外交官进行短暂接触,接触的目的当然是希望中美两国能在某些方面达成合作。

时任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与美国驻苏联大使威廉·布利特都坚持认为: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属于兄弟关系,在意识形态上的亲近关系,本身就足够对中国国内安全造成可能性的威胁,苏联正在竭力使中国处于苏联卫星国的地位。

美国方面的这种想法,无疑是把中国推向了苏联那一边。由于错误的对华政策,毛主席必然会采取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一边。

从安全方面来看,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推行霸权政策,严重威胁中国和亚洲和平与安全。“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形成后,使得新中国的国家战略安全上得到了一个好帮手和一个可靠的大后方,增加了安全系数与缓冲空间。

正如毛主席所说的:《中苏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如果准备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请好了一个帮手。

经济利益方面,“一边倒”的战略实施使得新中国与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尤其是苏联对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经济、技术援助。

从1950年到1957年,新中国从苏联得到了4343套技术资料。在此期间,苏联还向我国派遣了许多专家,提供了大量技术资料。

另外,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后,新中国不仅在安全和经济上得到了实在利益。在外交方面,新中国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外交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扩大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回过头再来看看,假设新中国导向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会有怎样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形成了美苏对抗的基本政治格局,美国与苏联在全球展开了一系列争夺。为了遏制苏联在远东的势力和影响,囊括亚洲势力范围,美国政府急于控制中国。

说白了,当中国全面倒向美国之后,新中国就变成美国在亚洲随时可以使用的“反苏基地”,限制共产党的力量与发展,防止苏联共产党控制中国。

短期内美国与苏联可能不会爆发大战。时间长了,一旦美苏两国爆发大战,中国就是主战场,远在美洲的美国本土不会遭到任何威胁。最后打来打去,还是新中国与全中国人民成为美国人的棋子。

其次,假设新中国倒向了美国,显然按照美国人的行事作风和霸权主义,中国避免不了地接受美国士兵的进驻,建设许多美军基地,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中国是有着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国,让美国在我国本土上修建军事基地,制海、制空权将会拱手送给他人;国土纵深等其他一系列资料将交由美国人保管,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反观苏联对待中国革命问题上明确表示了支持新中国的政策,不仅提供大量经济与技术援助,也没有向中国提出太多的非分要求。加上自从抗日战争以来,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是毛主席所竭力倡导的。

故此说来,“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提出和执行是建立在现实利益基础之上的。依据当时的国际格局和中国历史现状做出最明智的选择,既捍卫了民族独立保卫国家安全,还寻求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支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识时务者为俊杰, 古语有云,智者善知进退。 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却还迟迟不让出太子之位, 图...
原创 湘...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也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
九曲河湿地公园,有这处文物→ 近日 位于两江新区九曲河湿地公园的 抗日名将 于学忠旧居 修缮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项目完工后 将成为城...
原创 古... 发配既是流放,是古代针对犯人的一种刑罚,指罪犯被判充军或流放而由差役押解出发。 这种刑罚是很残酷的,...
原创 麦... 前言 麦克阿瑟 ,中国人最为熟知的 美军将领 ,给其准备的外号也是多种多样: 麦跑跑、五星上将、中国...
原创 作... 朱瞻墡是明朝最长寿的藩王,历经6朝,活了70多岁!且素有贤名!是受到礼遇最多最重的藩王之一! 朱高枳...
原创 西... 在西汉历史上曾经诞生过我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政策,这就是所谓的“平淮均输法”,无论是从汉...
原创 李... 明末清初,一个名叫李定国的少年,从陕西一个贫困农家走出,成为了抗清名将。他的人生轨迹如同一部跌宕起伏...
原创 三... 01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刘表在后人的心中往往是这样的形象:一位慈祥老者,满脸的皱纹间永远堆砌着宽...
原创 小... 1971年夏天一个晴朗的下午,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一座墓碑前,一个身穿绿色军装的年轻人在雨中笔挺地...
浅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 以下是对《白鹿原》中一些女性形象的浅析: 田小娥 • 反抗与无奈的悲剧人物:她出身书香门第,却被父亲...
原创 曾... 人们会指责晚清当政者的不作为,他们懦弱,他们自私,他们狭隘,他们自大,他们拒绝进步,他们甘愿挨打。但...
原创 李... 在排武功之前,先来说明几点。 座次不是按照武功排的,那么拿座次来衡量武功是不正确的。还有职位不代表能...
原创 贵... “古代”距离我们已经很是遥远,而我们想要了解各阶段的历史,也只能通过各时期的史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
原创 古... 中华古代几千年封建历史,从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天下开始,到大清王朝灭亡,总共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王朝产生...
原创 为... 说起三国时期最为聪明的人,大家率先想到的,肯定是诸葛亮,他作为蜀汉的丞相,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原创 他... 在我国历史上能被称为“大帝”的人寥寥无几,我们常听说的也就是汉武大帝、永乐大帝、康熙大帝等几人。 ...
原创 宋... 我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因此农业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宋代的...
原创 曾... 古代千百年来,东北地区对中原王朝来说是块“肥肉”,但是想吃掉它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直以来,中原王...
原创 探...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个你可能听过,但绝对想不到这么有趣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涉及到西藏悠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