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独秀之子陈松年,建国后在窑厂做工,主席知道后批示:给予照顾
迪丽瓦拉
2025-07-07 01:34:22
0

“我想成为一个能够报效国家,报效民众的人,我希望咱们的国家不要被外国人控制,民众不被当官的欺负,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陈延年《觉醒年代》

自从2021年2月《觉醒年代》播出后,陈独秀的两个儿子——延年、乔年就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在为纪念他们而起名的“延乔路”畔,也总有人献上一束束鲜花。

但鲜少有人知道,陈独秀还有一个儿子:陈松年。他看到了延年和乔年一直盼望着的全新的中国,建国后陈松年换过很多份工作,艰难的时候甚至在砖窑卖过力气。

陈松年在砖窑

陈松年是幸运而又不幸的,和父亲以及哥哥们不同,陈松年半生辗转,四处流落,但他确实是一母同胞兄弟中唯一一个见证新中国成立的幸运儿。可同时,陈松年也因为陈独秀特殊的身份,而导致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得不为生计奔走劳碌。

作为陈独秀的儿子,陈松年虽然没有像两个哥哥那样出国留学,但也从小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只是因为哥哥的牺牲和姐姐的早逝,陈松年不得不低调一些,久而久之,陈松年养成了与世无争的性格,纵然有时候吃了亏,也会乐观地告诉自己“吃亏是福”。

也正是因为如此,新中国成立后,陈松年将生活过得颇为窘迫。受到父亲身份的影响,陈松年不得不频繁地更换工作,老师、会计……这些工作陈松年都接触过,但不多时就会被辞退或者自己被迫离开。

每每回到家,看着曾不止一次提出读完高中就不再上学,要出去做工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陈松年的内心也颇为酸楚。但所谓“苦了谁也不能苦孩子”,陈松年以及妻子窦珩光极力反对两个女儿。妻子窦珩光甚至宽慰女儿说:“我就是勒紧裤腰带,不吃不穿也一定能供你们上大学,妈妈很厉害的!”

从这之后,窦珩光和丈夫一样,每天都在外面找工作,奔扯生计。

彼时陈松年因为久久找不到新工作,一咬牙决定去砖窑厂卖力气,而窦珩光和丈夫一样,同时进了窑厂。只不过她到底是一个女人,身体素质上和丈夫有很大差距,窑厂并不愿意收下窦珩光,陈松年也不舍妻子跟着自己干这种苦活,劝说窦珩光找别的工作,自己在窑厂就足够了。

陈松年一个读书人,体力自然比不得那些从小吃苦的乡间汉子,所以窑厂给陈松年开的工资并不高。

窦珩光为了缓解丈夫的压力,偷偷跑出去修铁路,干其他体力活,然后再接些“糊火柴盒”之类的工作“掩家人耳目”。长期的劳作和照顾家庭的重担让窦珩光身体越来越差,没过多久窦珩光就去世了,这给本就不富裕的陈松年一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一直到1953年2月,毛主席得知陈松年的生活现状后,陈松年一家的生活才有了很大改善。

主席批示“照顾”

当时正值毛主席巡视长江沿岸期间,路过安庆时毛主席忽然想起,此地是陈独秀的故乡。由于毛主席早年间在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时,时常因为自己是《新青年》的作者和忠实读者,和当时作为《新青年》主编的陈独秀经常交流,可以说陈独秀与毛主席是有“师生之谊”的,故而毛主席询问周边人:

“陈独秀家中,现在还有什么人留在安庆啊?”

“陈独秀现在还有一个儿子在安庆,叫陈松年,就在安庆窑厂,因为家庭人口多,收入低,生活并不好。”

毛主席听到这里,开口:

“陈独秀家庭生活有困难,地方上照顾一下,补助一些嘛。”

这之后不久,安庆地方政府很快整理了陈松年的家庭情况,然后每个月给陈松年一家补助30块钱,这让陈松年一家的生活改善了不少。

陈松年很感谢毛主席的挂念和帮助,他在第一次收到补助的时候,还恭敬认真地给毛主席像鞠了三个躬。而更令陈松年感动的是,在1954年1月,他还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为陈家颁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庭纪念证”,这纪念证上承认了两个哥哥——陈延年和陈乔年的烈士身份。

后来的陈松年一家

如果说30块补助缓解了陈松年一家的经济困难,那么后来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庭纪念证”,则让陈松年一家后来的生活彻底发生改变。在特殊时期,陈松年一家因此没有受到牵连,并且陈松年和孩子们出去找工作变得轻松了很多,不再会出现曾经被拒之门外或者被迫辞职的情况。

等到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并圆满结束后,陈松年还被安排成为市文史馆员。这份工作比陈松年以往干过的任何一份工作都要轻松,陈松年本人也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让大家看到一个学富五车、见多识广的陈松年。因为工作期间认真负责,后来陈松年还成为了省文史馆员。

哥哥们被追认为烈士,孩子们各自有各自的事业,家里的经济条件也好了,但陈松年本人还是有很多遗憾,那就是他想要重修父亲陈独秀的墓。前文我们也说过陈独秀身份特殊,陈松年早年甚至还因为这个,家庭生活相当不好,但身为人子陈松年也不可能看着父亲墓地成荒。

1979年,陈松年怀着忐忑的心情,请求安庆有关部门批准自己重修父亲的墓地,他甚至都做好了因此丢掉工作,生活变差的准备。

但令他感到惊喜的是,有关部门同意了这个请求,还特地指出:以家属名义重修,政府出资。并且陈松年本人的工作没有受到一点影响。

将父亲墓碑铭文更换为“陈公仲甫字独秀、母高太夫人合葬之墓”后的第二年,陈松年退休了,政府考虑到陈松年本人上了岁数,特地将给陈家的补助金从30块提到了60块。同时随着政策的变化,陈松年和妻子窦珩光当年咬牙供出来的儿女,均凭借自己的才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比如说陈松年的儿子陈长琦,他在75年时就选择毕业留校,曾任职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中国真空学会理事等。

长女陈长玮曾在钢铁设计院工作,担任工程师,但因为工作期间积劳成疾,1984年时先父亲而去。

次女陈长玙曾在军工厂上班,当过高级工程师。

幺女陈长璞虽然没有上成大学,还曾在农村劳动锻炼,后来随着政策改变,陈长璞得以返城,她凭借自己的努力从普通的安庆图书馆工作人员,成为安庆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我们如今看到的陈独秀先生墓碑上的新铭文——“陈独秀之墓”,就是陈长璞努力的结果。

1990年,陈松年去世。虽然半生困苦,但好在最终“苦尽甘来”,终陈松年一生,他都无比感谢毛主席和政府,是他们改变了陈家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在《甄嬛传》中甄嬛宁愿让自己的养子弘历登基称帝,也不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帝,因为甄嬛并不觉得成为万人之上...
原创 周...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无数伟人带领着中华儿女在历史中前进,近代以来,仍旧是人才辈出,而在众多无法逾越...
历史上的7月16日 历史上的今天 7月16日 1994年7月16日 彗星与木星相撞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于1994年7...
原创 与... 作者:陈二虎 一、部族(部落)林立的蒙古高原 每一个时代的辉煌与殒落,都悄然无声,回眸一代天骄成吉...
原创 李... 我自始至终都在强调一点:从来都没有绝对客观的历史观点,但凡是标榜客观的,如果细读他的言论,总能找到他...
原创 他... 1955年授衔时,曾任四野12纵队司令员的钟伟闹得很凶,他认为给自己评为少将军衔,是评低了,因为他的...
原创 她... 俗话说“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站着一个伟大的女人。”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妻子郝治平便是一个伟大的女人,更是...
原创 韩...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韩信为什么宁愿受胯下之辱也不挥剑...
原创 妲... 说起苏妲己这个人她的形容词一般都是妖艳、狐狸精、祸水,毕竟根据人们共知的纣王为了苏妲己祸乱了商朝的江...
原创 1... 1985年,来自东北的张家兄妹收到朝鲜官方邀请,出访平壤。 这让兄妹二人在紧张兴奋之余又倍感疑惑。自...
原创 葛...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家庭,孕育出了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四位叱咤风云的无...
原创 王... 秦国东出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但如果您认为秦国只会靠勇武征服对手,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的确,秦国是不...
原创 曾... 一、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
原创 国... 在研究解放战争的时候,曾有过这么一个段子:“蒋介石开作战会议,作战计划还没有发到国军将领手中,就先到...
原创 李... 在毛主席十个子女中,李讷无疑是与毛主席最亲近,也是享受父爱最多的一个。正因为如此,她有机会在很长时间...
原创 刘... 刘基自己不当宰相,也不同意别人当,用意何在? 明朝开国功臣刘基,曾经是一心忠于元朝的。他成为朱元璋集...
原创 慈... 慈禧太后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提到她,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她在执政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伤害国家利...
原创 耶... 作者:陈二虎 一、赤峰市元宝山区的辽义州 内蒙古赤峰市是历史上契丹人的发源地,亦是契丹人建立大辽帝...
原创 许... 许世友长征时享一“特权”,别人不服,政委:你有他那两个本事吗 许世友,是我军著名的上将,他的一生历经...
原创 汉... 汉武帝是创业进行时的皇帝,需要军功来对文武大臣进行分工行赏,集权成为他本人干政的资本,也是积累人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