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民国最贵囚犯,蒋介石看到账单破口大骂,他晚年沦落到要开口借钱
迪丽瓦拉
2025-07-07 02:34:06
0

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与杨虎城逼蒋抗日,造成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却成为了蒋介石的阶下囚,这一软禁就是半个多世纪。等到张学良重获自由的时候,已经九十多岁了。

既然蒋介石软禁了他,那老蒋就必须承担张学良的日常开销。从小养尊处优的张学良,早就习惯了花钱如流水的生活。虽然被软禁了起来,但张学良毕竟是一方人物,生活条件还是不能差的。

蒋介石原先以为,一个张学良花不了多少钱。但后来他才发现,自己这一判断完全错了。等到他拿到张学良一年花费的账单时,巨额花销映入眼帘,气得蒋介石破口大骂。

张学良在被软禁期间花了多少钱?这几十年他都是怎样度过的?

西安事变后的处境

“西安事变”是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直接结果是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而这次事变的成功,离不开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人的努力。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来犯之敌,坐阵东北的张学良听从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军未放一枪一炮,直接导致了日本人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东三省。富庶的东三省土地尽归日寇,这让少帅张学良遭到了世人的谩骂和诟病。

面对日军的逐步侵犯,张学良心中很是焦急,但此时的蒋介石正在忙于“剿共”。老蒋坚信,“攘外必先安内”。国民政府的行为激起了民怨,也逐渐引起了张学良心中的不满。

因为在之前的军事活动中有过合作,张学良与杨虎城结识,两人志同道合,在很多问题上有着相同的看法。尤其,是抵御外寇这件事上。

在形势的推动下,两人顺应民意兵谏蒋介石,发动了“西安事变”,以改变老蒋“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2月25日,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此次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结束后,教科书上,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个人仿佛从此就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但历史是发生过的现实,张学良、杨虎城二人的命运随着此次事变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恼羞成怒的蒋介石将二人囚禁了起来。杨虎城因为落得了个“通共”的口实被蒋介石囚禁了12年之后惨遭灭口。

而张学良也自此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软禁生活。张学良曾这样说:我的人生从1936年之后就结束了。

蒋介石不杀之因

蒋介石为什么没有杀掉张学良呢?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都很困惑。其实,蒋介石当年也有过杀了张学良的想法,但最后由于各种原因放他了一条命。一方面,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由于早年间与张学良结识并交好,因此与蒋介石达成了协议,囚禁张学良一生但是不伤害他的性命,给他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力所能及地保障他的生活。传闻曾这样说,宋美龄曾经当着蒋介石和戴笠的面,让蒋介石命令戴笠确保张学良的安全,不可伤其性命。

宋美龄还交代戴笠,要在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张学良充分的人身自由,允许他自由活动以及对外通信,身旁要有卫士照顾他的起居生活。得到宋美龄的嘱托后,戴笠不敢不从。

在其他各方面,宋美龄也尽其所能为张学良争取最好的待遇。

另一方面,蒋介石与张学良曾是有过八拜之交的异姓兄弟。当年,东北易帜统一,离不开张学良的功劳。蒋介石的国民政府顺利实现国家统一,让蒋介石无限风光,因此他对张学良十分客气。虽然西安事变爆发后,两人之间的关系彻底变质,蒋介石把送他回去的张学良亲自囚禁了起来,但看着张学良,蒋介石并不忍心夺取他的性命。除了剥夺张学良从前拥有的权力和自由外,在其他方面蒋介石没有过多刁难,甚至说是尽可能去满足张学良的要求。

另外,对于这个问题,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蒋介石是因为并不想背负太多骂名。因为在当时的环境来看,民间早已对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的行为不满了。而张学良带头的兵谏在某种程度上将蒋介石推上了民族大义的地位,杀了张学良一定会引起国内舆论的混乱,对自己不利。

软禁的生活

张学良的家庭条件从小就十分优渥,他从来都是个一掷千金贵公子的形象。在被软禁之前,他对钱几乎没什么概念。软禁之后,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老蒋没有降低他的生活质量。从居住环境来看,张学良被软禁的地方有很多处,但基本上住的都是郊外的大别墅,别墅里有读书室、会客室、卧室和洗澡间。卧室的地上铺着羊毛地毯,睡的是席梦思软床。卫生间里有抽水马桶,还有取暖用的壁炉等等,一切条件可以说是豪华至极。

在他身边服务的人常常有200人左右,包括佣人、司机、警卫连、特务连等等,照顾着他的饮食起居,保护着他的生命安全。

当然了,这些人并不完全是来服侍张学良的,他们同时也在监视着他,以确保不会出什么乱子。

吃喝方面也没有亏待张学良,在被软禁的日子里,最开始,每天都会有新鲜的水果专门送到张学良的住处。想吃中餐有中餐师傅,想吃西餐有西餐大厨。在宋美龄的嘱咐之下,张学良的住处中经常会收到汽水、新刊登的杂志以及从美国进口的顶级香烟。不仅在物质生活上予以满足,也尽可能地排解张学良精神世界的烦闷。靠着这些杂志刊物,张学良能够第一时间得知外部世界的变化。

后来,赵四小姐和他一起居住之后,两人的开销变得更大。两个人买一条毛巾都需要一百多美金,这样高的价格放在普通人眼里是想都不敢想的。

张学良喜欢打网球,这项运动在当时算得上很奢侈了。但蒋介石没有犹豫就为他修建了一座非常豪华的网球场,并派人与张学良一起打球。除此之外,张学良平日里还喜欢钓鱼,鱼竿、饵料等诸多用具也花费了不少钱。但蒋介石在得知张学良的具体花销之前,对他的消费并不在乎,只要有这个条件就给予满足。蒋介石的内心想法也很简单:希望张学良能够在软禁期间不搞花样,就这样“玩物丧志”下去吧。

张学良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他在许多方面都有所涉猎。在被囚禁期间,张学良曾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研究明史,花钱买了许多以前珍贵的史书资料。他看了很多书,也记了很多东西,甚至请来了这方面的专家直接与他们交流沟通。除了明史之外,张学良还对宗教研究有着很深的兴趣,蒋介石得知他在研究这些东西之后,立刻派来这方面的人才来与张学良一起做学问。

到了台湾之后,张学良的生活条件只好不坏。曾为张学良当过司机的龚永玉老人回忆说,当时,张学良当时的招待费是一个月五万块。在被软禁期间,他居住的地方常常也是十分热闹,不时就会有客到访。迎接客人,总是要花钱的。而张学良一出手,就没什么节制。鸡是一笼一笼买的,鱼是一箱一箱买的,其他蔬菜肉品也都是如此。为了保鲜,还要顺便买一些大块的冰块,这些东西加起来,常常就是一卡车或者半卡车。并且,每四天就要这样买一次。

仔细想想,这些人和事,哪一样不需要花钱?哪一样不需要花大价钱?

因此,当蒋介石看到张学良的账单时,整个人都蒙了,气得破口大骂。他根本没想到张学良竟然能有如此大的开销。

张学良一年的花费是二三百万元,蒋介石曾说,在当时,这些钱足够一整个团的人一年的花费。要知道,按照一个标准团的人数来算,每个团应该在1500人左右。这一年的时间里,他们要吃喝穿衣,打仗要消耗武器装备,就这样一年算下来,1500个人才比得上张学良的开支。

而每年都需要二三百万,蒋介石一花就是几十年,他怎么能不生气?要是把这些钱用到民生建设上,定能有一番大作为。

即使是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张学良还向宋子文写过借钱信。在信中,他向宋子文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抱怨自己的钱花得太快,常常不够花。为了“省”钱,走路要挑软的,原因是怕费鞋;吸烟要吸到底,舍不得丢烟头。自己已经快要成“吝啬鬼”了。而事实上,张学良真的缺钱吗?不缺!只是因为他个人的花销太大了。要不然怎么连老蒋看了账单都心疼呢?

当然了,对于一个没有自由的人来说,囚禁的生活条件再好有什么用呢?对于张学良来说,他更向往的是外面的世界,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立志要有一番大作为。但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个玩笑,他真的做成了一件大事:西安事变成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的基础,他为抗战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他好像只做成了这一件事,在之后的岁月里,他的踪迹很少有人寻觅。1936年是他人生的一道分界线,这之前他风光无二,这之后他似乎销声匿迹了。

时间能化解矛盾,对于给自己提供良好生活条件的蒋介石,张学良的态度并不那么尖锐。蒋介石去世之后,宋美龄去见了张学良,希望他可以去送蒋介石最后一程。张学良立马就答应了,并写了一对挽联: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足以见得,曾经的深仇大恨,经过了几十年岁月的冲刷,已经付之东流了。

而说到底,老蒋之所以会遭到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的兵谏,还是因为老蒋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这样的人,终将会被人民所抛弃。与之相反,张学良的一生虽然曲折无数,但他始终是一位爱国将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歙县:传承文化根脉 释放文化产... 中新网安徽新闻2月26日电 (郭娟)作为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歙县依托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
原创 孝... 历史的玄妙之处,在于它并没有任何剧本,不会按人们理想的情节发展。就比方说,每个开国皇帝都想千秋万代,...
原创 世...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人们平时吃的食物就可以反映出其生活水平,虽说如今世界发展迅速,但很多贫...
原创 她... 文I人文视角 编辑I九歌 近些年来,以特工为题材的影视剧多了不少,其中军统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军...
原创 1... 杨玉环在公元745年被册封为贵妃,到公元756年被赐死,11年间唐玄宗独宠杨玉环,为什么没有生下一儿...
原创 义... 拜关公 结善缘 学关公 行鸿运 你是否希望有一个下属,哪怕面对富贵功名的诱惑,依然心念旧主,为了共同...
原创 清... 清朝灭亡,留下7亿两赔款,孙中山如何应对? 清朝末期,腐朽的清王朝就干了两件事,一是到处打败仗,二是...
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部... 近日,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部分区域改造完成开始试运营,预计“五一”前全部开放。改造后的街区在...
原创 世... 说起世界地图,我们知道有七大洲、四大洋。很多国家只是在七大洲上有一部分的领土。面积最大的俄罗斯也只不...
原创 清... 说起清朝的历史,有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是我们无法绕过去的,那就是康熙王朝时期的“三藩之乱”,以吴三桂...
原创 《... 鲁迅与陈独秀,这是一个初看似乎轻松,实则十分艰难的话题。在通常的认识中,鲁迅的主要角色是文学家,陈独...
原创 民... 前言 民国背景的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主人公手拿流通货币的画面,这可不是以往的银元,而是一块圆形货币。...
琉璃河遗址首次发现“两重城” 位于房山区的琉璃河遗址被誉为“北京城之源”,是北京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遗迹。昨天,市文物局公布:考...
原创 契... 融入历史背景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里,虽不常见直面描绘“契丹”和“辽”,但总会穿插其中,如金庸大师的《天龙...
原创 慈... 如果要讨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覆灭,就一定会有人说起慈禧太后。这个封建王朝中最后一个大权在握的...
隋唐:大隋朝的一帅一将四总兵,... 咱们先来瞧瞧大隋朝里那位统帅、那位将领,还有那四位总兵都是何方神圣? 【一帅:指的是兵马大元帅杨林。...
原创 日... 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为寻长寿灵丹妙药派徐福东渡。而且跟徐福一起来的还有三千个童男童女们,据说徐福是把他们...
原创 美... 现在拖欠工资已经成了一种常态,特别是那些每天加班996模式的上班族,好不容易熬到发工资那天,老板却告...
原创 “... “韩国故宫”扩建挖到历史遗迹,出土500年历史的文物,却非得和中国三星堆遗址进行对比,结果却让人无法...
原创 您...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桃园三结义,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死生不相负,为人所敬仰;瓦岗结义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