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毅的自救能力,成功处置危机,让徐向前无需再赴山东
迪丽瓦拉
2025-07-07 03:02:42
0

很多网友对于陈毅元帅的军事指挥能力,总是有所质疑,确实,陈老总在山野的时候,由于军事指挥上冒进,配合上也有所不足,让山东野战军面临巨大困难。

1946年7月,山野原计划是攻打薛岳,但陈毅和宋时轮觉得在泗县的桂军更好打,于是改变主意,决定调集主力19个团攻打泗县。结果泗县没打下,部队还损兵折将,毛主席指示要陈毅停止休整。

这个时候的陈毅处境非常艰难,山东的张云逸、黎玉发来电报,称鲁南形势恶劣,希望陈毅马上率领主力返回山东;华中的粟裕、谭震林也发来了电报,称华中形势严峻,建议陈毅迅速派一个纵队南下支援,配合他们攻打高邮。

可以说,华东虽然兵力多,但情况一盘糟,山东、两淮、华中三个方向各自为战,陈毅在局中非常无力。

毛主席虽然不在前线,但仍然敏锐地看到问题的关键,华东在军事上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骨。于是,9月6日,毛主席致电陈毅:“我们准备派徐向前同志来鲁,负鲁南前线指挥之责。你率2、7师及九纵组成淮海前线,准备敌切断陇海时亦有一个时期留在淮海区域。”

我们要知道,鲁南前线指挥之责,也就是山东的军事权原先是陈毅掌控。毛主席这么发电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中央已经觉得按照陈毅的能力,已经很难控制大局了,要让徐帅换下陈毅,统筹山东军事指挥。

毛主席征询陈毅对此事的看法:“这样是否妥当,或有其它方案,望考虑见复。”

陈老总此时主动承担责任,表示欢迎徐向前来山东。还亲自给士气低落的第8师写信,信里提到:“8月未打好,不是部队不好,不是师旅团不行,不是野战军参谋处不行,主要是我这个统帅犯两个错误……我应以统帅身份担负一切,向指战员承认这个错误。”

此后,两淮保卫战失利,形势进一步恶化,可以说到了危机时刻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次失败,将山东、两淮、华中这三个方向的部队全部集中到一起了,这个时候,陈毅的自救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他走了两步好棋。

一是陈毅建议原山野参谋长宋时轮调往渤海军区,由陈士榘担任参谋长职务。宋时轮擅长防守,不善于进攻,“排炮不动,必是十纵”说得的就是十纵宋时轮过人的防守能力,但此刻山野要的不是防守,要的是大规模的进攻。

二是陈毅敏锐地发现了粟裕的军事才华,也察觉到毛主席所说““仿粟裕办法,集中主力歼敌一部”的真正意义。他主动发电给毛主席,提出:“今后集结张(云逸)、邓(子恢)、粟(裕)在一起,军事上由粟多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想必毛主席此时也非常欣赏陈毅的政治觉悟,因为这种事情如果由上往下任命,起到的作用不是那么好,于是,毛主席立即回电:“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战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至此,毛主席确定了由陈老总协调各方统一领导,军事指挥交给粟裕的大方针。随后,三路大军合并,陈毅成功地处置了危机,徐向前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山东了。如果徐向前去了山东,必然是山东方面战略野战军军政一肩挑,那么,陈毅、粟裕所起的作用就可能就没那么大了。

经过陈毅的内部危机调整,华野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第一时间就取得了宿北战役的胜利,此后在陈毅、粟裕的精妙配合下,华东野战军一路所向披靡,又取得了鲁南战役和莱芜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战局。#优质作者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隋朝一大将杀李渊儿子掘李家祖坟,他女儿却成了李世民老婆! 隋朝后期政治腐败,官员从上到下只知道鱼肉百...
原创 如... 一提到开国皇帝,我们就能想到一大堆名字,比如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唐高祖...
原创 韩... 韩信当然有谋反,而且证据确凿。 《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
原创 李... 虽然朱元璋是从乞丐做到皇帝,难度明显更大,但我还是认为李世民会获胜。 李世民能够获胜的原因不是他的团...
原创 陶...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向来被认为体现了陶渊明不畏权贵、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 不过,在这个品...
原创 满... 北宋在靖康之年被金国灭亡后,从金国脱逃的赵构在大宋军民的协助下,又在南方重新立国,史称南宋。南宋政权...
原创 皇...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标榜自己为“命世之君,创制显庸”的丰功伟绩,往往“不肯因袭前代”,必定要...
学党史·兴法治丨《中国共产党百... 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大事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33 1月1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革...
原创 上... 著名作者杨朔曾在他的名篇《金星英雄》中写道: “这个19岁的青年活生生地说明了敌人为什么在朝鲜碰得头...
原创 元... 今天继续聊“两都之战”。 两都之战,顾名思义,就是当时出现了两个皇上,上都一个皇上,大都一个皇上,两...
原创 明...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种情况是我国古代读书人的普遍追求,通过这句话不仅能看出古代人们...
原创 古... 古代,每到王朝末期,统治腐败,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就会爆发大规模的起义。起义领袖大多出生于社会底层,如...
三国真正的枭雄:一生战功卓著,... 我们都知道啊,在东汉的末期,汉献帝的软弱无能给了枭雄曹操一个很大的机会,让曹操能挟天子,令诸侯几乎占...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里,许褚可是曹操麾下的第一猛将,战斗力超强。那么在许褚的战斗生涯中,到底有哪些人比他更...
原创 随... 公元前205年,刘邦由于轻敌,在彭城率领五十六万诸侯联军败于项羽的三万楚军,无奈之中,他采用张良“下...
原创 古... 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描述了武将们在历史中的尴尬地位。面对外部军事...
原创 长... 白起甘愿赴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秦国的军事制度,不允许他造反! 而且,在被赐死之前,秦昭襄王...
原创 百...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率领麾下十几万精兵发动叛乱。叛军...
原创 天... 因为正常打赵云也不见得能干掉高览,至少不可能在一个回合之内就结果高览的性命。虽然高览出场不多,但并不...
原创 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