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清朝
迪丽瓦拉
2025-07-07 08:32:57
0

一、12位皇帝

1、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67岁):1616年—1626年,在位10年,

  • 1、辽
  •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国号“契丹”,
  • 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 1125年,金灭辽,1218年蒙古灭西辽
  • 2、宋
  • 960年,赵匡胤建国号“宋”
  • 1276年,元灭宋,1279年,元彻底灭宋
  • 3、西夏
  • 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国号“夏”
  • 1227年,蒙古灭西夏
  • 4、金
  •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国号“金”,
  • 1234年,蒙古灭金
  • 5、元
  • 1206年,铁木真建国号“蒙古”,
  •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 1368年,明灭元,1635年,后金灭北元
  • 6、后金
  • 1599年,‌努尔哈赤命令额尔德尼和噶盖用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
  • 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国号“金”,
  •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 1912年,清朝灭亡

2、皇太极(1592年—1643,51岁):1626年—1643年,在位17年

  • 祖大寿(1579--1656,77岁):吴三桂之舅,1631年、1642年两次降清
  • 洪承畴(1593--1665,72岁):1642年2月29日在松山被俘,5月5日降清
  • 孙之獬(1591--1647,56岁):1645年初,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 1645年,江宁巡抚土国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动!
  • ----------------------------------------------------------------
  • 崇祯帝(1611--1644,33岁):1628—1644,明思宗朱由检在位16年
  • 多尔衮(1612--1650,38岁):皇太极之弟, 孝庄文皇后下嫁存疑
  • 吴三桂(1612--1678,66岁):1678年3月称帝,8月死亡

3、顺治帝(1638—1661,23岁):1643年—1661年,在位18年

  • 路易十四(1638年—1715,77岁),1643年—1715年,在位72年
  • 荷兰踞台(1624年—1662年,38年)
  • 郑成功(1624年—1662年,38岁),1661年—1662年,收复台湾

4、康熙帝(1654—1722):1661年—1722年,在位61年

  • 1673年—1681年三藩之乱,
  • 1683年,施琅收台,
  •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
  • 1690年—1696年,三征噶尔丹,噶尔丹是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

5、雍正帝(1678—1735):1722年—1735年,在位13年,44岁继位

6、乾隆帝(1711—1799):1735年—1796年,在位61年,24岁继位

  • 1755年,封建主玛罕木特的两个儿子波罗尼都(大和卓)和霍集占(小和卓)降清
  • 1755年,阿睦尔撒纳叛乱
  • 1757年—1759年,回族大小和卓叛乱。和卓是对先知后裔和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
  • 1792年,乾隆帝总结十大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为一,降安南为一,二次受降廓尔喀
  • 1793年,9月14日,乾隆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
  • 1796年2月9日,正月初一,使用嘉庆年号,传位于嘉庆
  • 1796年11月6日,俄罗斯叶卡捷琳娜二世去世,1729出生,1762年继位
  • 1799年2月7日,正月初五,乾隆去世
  • 1799年11月9日,法国拿破仑发动政变,建立执政府
  • 1799年12月14日,1732年出生的美国第1任总统华盛顿去世,1789—1797年在位

7、嘉庆帝(在位24年):1796年——1820年

  • 1796年—1804年,白莲教起义,活动范围四川、陕西、河南 、湖北

8、道光帝(在位30年):1820年——1850年

  • 1820年—1827年, 维吾尔族张格尔叛乱

9、咸丰帝(在位11年):1850年——1861年

  • 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主要活动区域为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
  • 1851年—1868年,捻军起义,主要活动区域为山东、安徽、河南,一股为一捻

10、同治帝(在位14年):1861年——1875年(农历1874年),

  • 1856年04月27日—1875年01月12日,19岁
  • 1862年—1873年,陕甘回乱,马化龙、白彦虎发动,1866年,左宗棠接手平叛

11、光绪帝(在位33年):1875年(农历1874年)——1908年,

  • 1871年0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37岁
  • 1876年—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西域),阿古柏在新疆建立的哲德沙尔汗国
  • 1899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活动范围天津、河北、山东

12、宣统帝(在位04年):1908年——1912年(2月14日,农历1911年腊月廿五),

  • 1906年02月07日——1967年10月17日,61岁,溥仪
  • 1910年,赵尔丰收复西藏

二、晚清名臣

01、林则徐(65岁):1785年0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02、桂__良(77岁):1785年00月00日——1862年00月00日

03、骆秉章(74岁):1793年00月00日——1867年00月00日

04、魏__源(63岁):1794年04月23日——1857年03月26日

05、曾国藩(61岁):1811年11月26日——1872年03月12日

06、胡林翼(49岁):1812年07月14日——1861年09月30日

07、左宗棠(73岁):1812年11月10日——1885年09月05日

1860年,潘祖荫的奏折“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08、彭玉麟(74岁):1816年12月14日——1890年03月06日

09、文__祥(58岁):1818年00月00日——1876年00月00日

10、郭嵩焘(73岁):1818年00月00日——1891年7月18日

11、沈葆桢(59岁):1820年00月00日——1879年00月00日

12、李鸿章(78岁):1823年02月15日——1901年11月07日

13、曾国荃(66岁):1824年00月00日——1890年00月00日

14、奕__䜣(65岁):1833年01月11日——1898年05月29日

15、张之洞(72岁):1837年09月02日——1909年10月04日

16、康有为(69岁):1858年03月19日——1927年03月31日

三、晚清名叛

1、洪秀全(50岁):1814年01月01日——1864年06月01日,金田起义时37岁,天京事变时42岁

2、杨秀清(33岁):1823年00月00日——1856年09月02日,金田起义时28岁,天京事变时33岁

3、韦昌辉(33岁):1823年00月00日——1856年11月00日,金田起义时28岁,天京事变时33岁

4、石达开(32岁):1831年03月00日——1863年06月27日,金田起义时20岁,天京事变时25岁

5、李秀成(41岁):1823年00月00日——1864年08月07日,金田起义时28岁,天京事变时33岁,1860年获封忠王,1864年,在东边,被俘乞降被杀

6、陈玉成(25岁):1837年00月00日——1862年06月04日,金田起义时14岁,天京事变时19岁,1859年获封英王,1862年,在西边,被俘拒降被杀

7、洪仁玕(42岁):1822年00月00日——1864年11月23日,金田起义时29岁,天京事变时34岁

8、洪天贵福(15岁):1849年11月23日——1864年11月18日,金田起义时2岁,天京事变时7岁

  • 江南大营:1、1853年--1856年向荣;2、1858年--1860年和春
  • 江北大营:1、1853年--1856年琦善、托明阿;2、1856年--1858年德兴阿

四、李鸿章

1、1823年,2月15日,李鸿章生

2、1844年,李鸿章乡试中举

3、1847年,李鸿章中进士

4、1851年,李鸿章任武英殿纂修,国史馆协修

5、1853年,李鸿章受命回乡办理团练,剿杀太平军

6、1858年,李鸿章赴江西,入曾国藩幕僚

7、1861年,李鸿章奉命组建淮军

8、1862年,李鸿章率淮军赴沪作战,与华尔洋枪队共剿太平军。12月,被清廷授江苏巡抚

9、1863年,淮军攻克苏州,李鸿章设计杀掉八降王,被授太子少保,并赏穿黄马褂

10、1864年,曾国藩军攻克南京,标志着历时13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结束

11、1865年,李鸿章出任两江总督。奏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此为清朝最大的军工企业,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

12、1866年,李鸿章替代曾国藩受命钦差大臣,专办剿捻事宜

13、1867年,朝廷调李鸿章出任湖广总督,仍在军中办理剿捻

14、1868年,捻军被镇压。李鸿章被赏加太子太保,并以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

15、1870年,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成为洋务派首领

16、1871年,李鸿章、曾国藩联名致函总署,奏请选派聪颖子弟赴美留学,此为中国官派留学生之始

17、1872年,李鸿章创办著名企业轮船招商局

18、1874年,李鸿章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大力举办近代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

19、1875年,

  • 因"马嘉理案"与英国代表签订《烟台条约》
  • 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开始着手组建北洋海军

20、1879年,

  • 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将军抵天津,访晤李鸿章
  • 架设大沽北塘与天津之间电线

21、1880年,奏设电报总局于天津,奏设天津水师学堂,

22、1881年,未经奏报修成开平煤矿唐山至胥各庄铁路,约10公里

23、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翰林院编修梁鼎芬以李鸿章有“六可杀”之罪,要求弹劾李鸿章

24、188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中日天津条约》,与法使签订《中法新约》10款

25、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在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成立

26、1892年,李鸿章70寿辰,慈禧、光绪赐以厚礼

27、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日海军黄海大战,北洋舰队大败于大东沟

28、1895年,李鸿章率李经方、罗丰禄、马建忠、伍廷芳等人赴日议和,

  • 3月24日,在马关(日称下关),日本青年小山丰太郎枪伤李鸿章左眼下
  • 4月17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 5月8日,中日两国在芝罘(今山东烟台)交换两国皇帝的批准书,条约正式生效

29、1896年,李鸿章奉命出使欧美八国,李经方、李经述、罗丰禄等随行

  • 3月28日,李鸿章乘法轮从上海出发
  • 经太平洋、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

(1)俄国,逗留45天

  • 4月27日,抵达俄国黑海港口敖德萨
  • 5月4日,李鸿章与尼古拉二世会面
  • 6月3日,中俄在莫斯科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中俄密约》
  • 6月11日,李鸿章使团离开俄国

(2)德国

  • 6月13日,李鸿章使团抵达德国柏林
  • 6月14日,李鸿章觐见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 6月25日,拜访了德国前首相俾斯麦
  • 7月2日,李鸿章使团离开德国
  • 期间,李鸿章用伦琴射线(X光)拍照日刺伤口

(3)荷兰

  • 7月4日,李鸿章到达荷兰首都海牙
  • 7月8日,李鸿章使团离开荷兰

(4)比利时

  • 7月8日,李鸿章到达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 7月9日,李鸿章觐见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并跟后者讨论了修建卢汉铁路的问题
  • 7月13日,李鸿章使团离开比利时

(5)法国

  • 7月13日,李鸿章来到巴黎
  • 7月14日,李鸿章应邀观看了国庆节的军事表演
  • 8月2日,离开法国

(6)英国

  • 8月2日,李鸿章离开法国的哈伦港,抵达英国南安普敦港。
  • 8月4日,李鸿章拜见英国首相兼外长素尔茨伯里,并跟他谈了增加关税的可能性
  • 8月5日,李鸿章在奥斯本行宫觐见维多利亚女王,女王起身折腰为礼,李鸿章则以三鞠躬还礼
  • 8月15日,李鸿章访问了格林尼治的天文台
  • 8月22日,李鸿章使团从伦敦启程,前往美国

(7)美国

  • 8月28日,下午两点,李鸿章乘坐的“圣路易斯”号邮轮抵达纽约,李鸿章抢了当时美国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
  • 8月29日,李鸿章在纽约向美国总统克利夫兰递交国书
  • 8月30日,李鸿章在纽约凭吊格兰特墓,并看望了格兰特的遗孀
  • 9月3日,李鸿章游览美国会及国会图书馆。
  • 9月6日,李鸿章使团乘专列离开美国

(8)加拿大

  • 9月6日,李鸿章使团乘专列抵达加拿大多伦多
  • 9月13日,他抵达温哥华乘船、起程回国

回国

  • 途经日本不下船
  • 10月3日回到天津,
  • 前后共190天
  • 行程跨四大洲、三大洋,水陆兼程九万多里,遍访欧美八个国家
  • 八个国家,俄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

30、1897年,李鸿章赋闲京师,在总署行走,居贤良寺

31、1898年,李鸿章奉命勘查山东黄河工程

32、1899年,李鸿章年底任两广总督

33、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

  • 年初,李鸿章离京赴广州接任两广总督
  • 6月,北京局面逐渐失控,清廷命李鸿章火速进京收拾局面
  • 7月,清廷重新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 10月,抵京,与奕一起,与列强谈判

34、1901年,

  • 9月7日,《辛丑条约》签订
  • 11月17日,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吐血而卒

五、慈禧(用虚岁)

总、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73岁,

  • 3次垂帘
  • 1861年--1873年,一次垂帘
  • 1875年--1889年,二次垂帘
  • 1898年--1908年,三次垂帘

1、1835年,1岁,

  • 11月29日,出生于北京

2、1861年,27岁,

  • 夫咸丰帝死,子同治帝继位
  • 发动辛酉政变,夺取最高权力
  • 重用曾国藩平叛(太平天国)
  • 中国洋务运动开始
  • 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
  •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爆发

3、1862年,28岁,

  • 上徽号:慈禧
  • 徽号:皇帝、皇后、皇太后在世时的称号
  • 建立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
  • 翻译西方科技、地理、历史、国际法

4、1866年,32岁

  • 为母亲60大寿作诗,内有“可怜天下父母心”
  • 孙中山出生

5、1868年,34岁,

  • 日本开始明治维新,逐渐变强

6、1872年,38岁,

  • 派遣留学生出洋去美国学习现代科技

7、1875年,41岁,

  • 丧子同治帝
  • 婆侄,1871年生的光绪帝,继位

8、1876年,42岁,

  • 1875年--1879年,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中国首位驻外公使
  • 1878年--1879年,郭嵩焘兼任驻法使臣
  • 1878年,陈兰彬出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公使

9、1877年,43岁,

  • 建立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0、1881年,47岁,

  • 因学生剪辫、西化,强行撤回留美学生

11、1884年,50岁,

  • 1882年,袁世凯等平定朝鲜的壬午兵变
  • 1884年,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
  • 1885年,袁世凯护送大院君回朝鲜,左右朝鲜政局,俨然朝鲜的 太上皇
  • 中法战争,中国陆战胜利,海战失败
  • 设省“新疆”,刘锦棠为首任新疆巡抚,“故土新归”之意

12、1885年,51岁,

  • 设省“台湾”,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

13、1888年,54岁,

  • 建成北洋海军,当年美国海军年鉴认为,
  • 中国海军实力超过日本,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九,

14、1894年,60岁,

  • 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
  • 10月,督办军务处成立,
  • 11月,胡燏棻在天津马厂主持新式练兵
  • 12月,胡燏棻在天津马厂编练“定武军”
  • 美国开始成为世界第一

15、1895年,61岁

  • 通缉孙中山
  • 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 3月20日--4月15日,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春帆楼共举行6轮谈判,
  • 3月24日,小山丰太郎刺伤李鸿章左眼下
  • 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获中国2.3亿两白银和台湾
  • 5月8日,中日两国在芝罘(今山东烟台)交换两国皇帝的批准书,条约正式生效
  • 5月15日,丘逢甲等人改台湾省为“台湾民主国”,建元永清
  • 5月16日,推举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
  • 5月23日,宣布“自主立国”
  • 5月27日,唐景崧宣布就职
  • 6月3日,日本攻占基隆,很快台北失陷,
  • 6月6日,唐景崧逃回厦门
  • 10月19日,刘永福逃回大陆
  • 10月21日, 日军占领台南,台湾民主国遂告结束
  • 10月,新军移至小站,小站练兵自此开始,
  • 12月,袁世凯接任督练事宜
  • 单位:军、镇、协、标、营、队、排、棚八级;1镇大约1.25万人,6镇约7.5万
  • 构成:1军有2镇,1镇有2协,1协有2标,1标有3营,1营有4队,1队有3排,1排有3棚,1棚有14个兵

16、1898年,64岁

  • 处死六君子,通缉康有为、梁启超

17、1899年,65岁,

  • 建立中国第一条电话线,

18、1900年,66岁,

  • 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联合特遣队(八国联军)2千余人由天津进犯北京
  • 八国联军成员国: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
  • 1900年8月14日,兵至3万多的联军攻陷北京,
  • 1901年9月7日,中国与十一国在北京签订《辛丑条约》,另外三国是比利时、西班牙、荷兰

19、1902年,68岁

  • 下令:禁止女人裹脚

20、1905年,71岁,

  • 9月24日,吴樾在北京炸弹袭击,出东西洋各国考察宪政的五大臣
  • 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
  • 兵部侍郎徐世昌(因升职被替换为山东布政使尚其亨)
  • 商部右丞绍英(因受伤被替换为顺天府丞李盛铎)
  • 上海已经成为非常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
  • 伍廷芳上书建议废除凌迟,获批

21、1906年,72岁

  • 再次下令:禁止女人裹脚

22、1908年,74岁,

  • 11月14日18时31分,光绪皇帝死,侄溥仪继位
  • 11月15日14时45分,慈禧死。

23、1911年,死后3年,

  • 辛亥革命爆发

24、1912年,死后4年,

  • 清朝灭亡,中国陷入分裂和混战

25、1928年,死后20年

  • 7月,孙殿英盗慈禧墓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在明朝开国的战火纷飞中,朱元璋麾下的一员猛将,以勇猛无敌闻名。然而,他...
原创 曹... 曹操不能像李渊与刘邦一统天下,就是运气太差的原因?枭雄 曹操和刘邦和李渊面对的局势也相差很大,刘邦和...
原创 海... 作为清朝的开国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绝对称得上是一代枭雄。在其父努尔哈赤创建的后金政权基础上,建立和...
原创 1... 1975年周总理膀胱癌加重,步入晚期。最严重时,周总理感觉有针在扎自己的骨头,疼得不能入睡。可就是这...
原创 苏... 在20世纪的历史长河中,苏联这颗曾经耀眼的红星,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落的跌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物...
原创 她... 雍正,清朝历史上备受瞩目的一位皇帝。尽管他是个铁面君王,但他的后宫生活却一直引人关注。虽然不是以好色...
原创 曹... 当提到奸诈之人,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三国时期的曹操,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大白脸”,这在一定程度上受...
原创 1... 1996年,中德两国联手开展一项考古行动——探索秦始皇陵! 这次考古行动,可以说是有备而来。德国携带...
原创 山... 公元1531年,晋端王第三次上书嘉靖皇帝,为的是给自己亡故的小妾一个“夫人”名分。前两次都因为小妾是...
原创 河... 尔朱荣终结北魏皇室,宣告开启新时代。 北魏是北朝时期由鲜卑族建立的政权,从道武帝拓跋珪建国到太武帝拓...
落实审计整改 徐州市出台《关于... 近日,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采纳审计建议,提请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考古前置工作的通...
原创 赵... “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这是史书上上对于赵子龙的描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顶配高富帅,并且武艺高强,为人...
原创 彭... 彭德怀临终前想见朱德一面,却都被无情拒绝! 1974年11月29日,饱经摧残和折磨之后的彭德怀元帅在...
原创 白... 提及白先勇,熟悉当代文学的人都或多或少地了解这个人物,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对昆曲的贡献,都是世人无法忽...
洋风画与古地图共展,看“海丝”... 7月20日,“艺荟中西——海上丝绸之路视角下的19世纪澳门与广东地区图像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原创 西... 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位于唐长安城太平坊遗址,紧邻着皇城的西南角,乃王侯和高僧居住地。实际寺坐落于太平...
原创 谥... 古代帝王去世之后,都会有谥号和庙号。很多对历史不太了解的人,根本就分不清楚谥号跟庙号有何区别,正因如...
原创 刘...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汉朝历史上,刘邦、刘彻、刘秀这三位帝王各自开创了辉煌的篇章。 刘邦,草...
原创 三... 蜀国,即蜀汉,三国时 蜀国面积由于天下形势的变化,也历经数次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鼎盛时期...
原创 《... 自从《大秦赋》开播以来,对他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但随着剧情越来越拖沓,大家对这个大秦帝国最后一部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