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位元帅均落难到低谷,彭老总与刘帅的结局,怎么就完全不一样?
迪丽瓦拉
2025-07-07 08:33:42
0

1951年,开国元帅刘伯承在接受了新的命令之后,前往南京创办新中国的第一所军事学校。

刘伯承知道此军事院校的重要性,也明白这个军校代表着什么,因而,他对此很是上心,平日里也是非常的忙碌。

刘伯承的精心筹备很是成功,军事学校创建也很顺利。

这本来是一件推动国家发展的大好事,却不想一场危机正在悄悄地向他靠近。

到底发生了什么?刘伯承又遭遇了什么呢?

一、“反教条”风暴

刘伯承军校成功创立后,因为学校内的优秀资源,刘伯承吸纳了很多英才,也培养出来了不少才俊。

军校的局势一片大好,毛主席见到这样的结果也很是欣慰。

为了帮助军校更好的发展,毛主席点将了很多人才给刘伯承调遣,其中就包括上将萧克与上将李达。

两人入军校后很是负责,平日里多是在忙工作。依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两人在有生之年能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定数不胜数。

可是,到了1954年,变故发生了,两人不仅无法继续培养人才,就连自己也处于了危险地步。

这一切还要从元帅彭德怀成为国防部长开始说起。

1954年,由于彭德怀优秀的工作表现,他被提拔为了国防部长,主要负责处理中共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本来,彭德怀的行径并没有差错,但是,阴差阳错之下,彭德怀陷入了误区,并不自知地在军内掀起了“反教条”风暴。

风暴掀起、盛行后,彭德怀依旧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错误,大肆行动,将萧克、李达列为“反党分子”的带头人物。

萧克、李达因为这一风波被批判,除了他们外,军校很多个高级干部也遭受了同样待遇。

尽管大家有心解释,可在“反教条”风暴的影响下也不过是无用之功。

军校很多干部都陷入了旋涡,军校院长又怎么可能置身于事外。就这样,退居幕后养病的刘伯承被迫进入京城,接受批判。

进京路上,刘伯承自然满心悲切,却也知道时势而为。

刘伯承做好了准备,因而当他抵达京城后,便拖着病躯上台检讨。

当刘伯承艰难地走上台,做检讨的时候,谩骂声如他预料一般传来,对此,刘伯承没有反驳,一一接受。

这之后,刘伯承遭受的批判也不少,身上的争议声也一直存在。因此,刘伯承主动提出了辞去职务。

这一举动后,刘伯承也遭受到了不少争议,却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不仅如此,他还在晚年的时候重回组织,得到了善终。

二、庐山会议撤职

刘伯承得到了善终,造成这种情况的彭德怀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彭德怀的日子并不好过。

刘伯承被批判之初,彭德怀并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自己做了一个有利国家的事情。然而,当冤屈发生在自己身上后,他却明白了自己的行为举止有多错误。

195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通过对过去的反思,对现在进行查漏补缺。

有了毛主席的发话,众人对此事非常上心,在不断地进行思考,彭德怀也是其中一员。不过,彭德怀的举动远比其他人更加多。

为了更好地总结,彭德怀先是一人进行了仔细思考,并将所想内容写到了纸上,然后,彭德怀又联系了委员胡乔木、主任田家英等一行人,将所写的内容供他们查看,并希望他们提供一些修改意见。

胡乔木、田家英对于彭德怀所写内容很是赞成,当时也就彭德怀信中写的事情进行讨论。几人意见大致一致,彭德怀也对所写内容更加自信。

确定这一点后,彭德怀没有仔细思考,便将信件修改了一番交给了毛主席。

彭德怀到底还是军人出身,并不明白政治中的弯弯绕绕。

当他将信件交给毛主席后,有心之人便抓住这一点下功夫,彭德怀、胡乔木等人的私下的言论更是被摆到了人前。

几人受尽了争议,彭德怀作为主要人物更是付出了代价,丢掉了职位,被划为“反党分子。”

彭德怀对于自己的遭遇很是不满,他也很是不服气,甚至还写了万言书给毛主席,希望毛主席能够重新审视这件事情。

对于彭德怀的举动,毛主席很是无奈,因为彭德怀除了行为越矩之外,言论上也是有不对之处的。

刚开始,毛主席给过彭德怀机会,与他谈话,希望他明白自己的错误,可惜,彭德怀并没有明白。

之后的日子里,彭德怀遭受的非议不断,在病痛的折磨下不幸离世。

三、背后的根因

回看刘伯承和彭德怀的人生,两人同样是落难,结局为何截然不同呢?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两人被批判时的时代背景不同。

刘伯承被批判的时候,属于我党内部的第一次大型批判运动,因为是第一次,所以人们在批判进行的时候,都不敢过于严重;彭德怀被批判的时候,批判运动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批判的力度加重,再者,彭德怀处于风口浪尖,自然更加悲惨。

第二,两人的性格不同。

刘伯承在性格上偏向于儒将,在他被迫站上批判台后,刘伯承并没有据理力争要个说法,而是第一时间进行了认错检讨,反观彭德怀,被推上批判台后,不仅没有承认错误,多次上书要求撤销处分,还无视了毛主席的劝导,率性而为,也遭受到了不少的针对。

第三,毛主席的态度不同。

刘伯承的错误并不大,再加上他及时认错,及毛主席曾对刘伯承的信任,毛主席并没有对刘伯承过多怪罪;彭德怀不同,彭德怀犯错后不认错、拒绝沟通,拉远了他与毛主席之间的距离。种种原因加在一起,两人结局自然截然不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在江湖的深处,传说有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存在——陆地神仙。他们不仅是江湖中的顶尖高手,更是天下大势的重要...
原创 国... “壮士手中三尺剑,雄图胸里十万兵”,一位上海大学的学生于1924年写下了这句诗。他就是后来的著名爱国...
原创 大... 自大清灭亡起,约14万名皇室成员的命运成为历史上的一道谜题。这个庞大的家族,从最初的皇室成员到清朝末...
原创 “... 前言 龙作为华夏文明的标志,数千年来广为流传,是被人们封为“神”一样的存在,但它是否真的存于世间一直...
原创 朱... 导读:朱元璋要杀他,他求留孙子一命,10岁孙子说8个字,朱说:灭全家 文/华升 大家好,元朝末年因为...
原创 此... 熟读汉末三国史的曹操风气是众所周知的。公元198年,曹操强大的一个女人成为妾,这个豆腐人是关羽最先喜...
原创 诸... 魏蜀吴三国的君主,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比较而言,以曹操的能力最强也最为全面。在...
原创 一... 要说到历史上哪个皇帝是最励志的,估计很多人会提到朱元璋,因为朱元璋的出身是最差的。朱元璋能当上皇帝,...
原创 民...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913年7月24日:袁世凯下令...
原创 如... 前言 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全国人民都在举手高呼。 在进行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无数的英烈也...
原创 朱... 若说起明朝历史,我们就不得不提起明仁宗朱高炽的发妻张氏。虽然在明朝的历史典籍中没有出现她的名字,只称...
原创 彭... “司令员,彭总今天就要到了,要不要让食堂摆一桌饭菜?”许世友的秘书还没见过这么大场面,这应该如何招待...
原创 她... 有句话说得好:“母凭子贵”,但这并不适用于1837年出生的慈安太后。她曾是清朝皇后中晋升最快的,与慈...
原创 野... 在唐朝的盛世光辉下,皇宫中却暗流涌动,一场关乎权力与未来的较量正悄然展开。公元649年的夏日,长安城...
原创 塔...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东北野战军把首战的目标指向了东北的门户锦州。锦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尤...
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德州7月19日电,为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红韵风华,播...
原创 华... 2007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14周年纪念日,已经是86岁高龄重病在身的华国锋不顾家人...
原创 淮... 近年来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淮海战役前华东野战军的代司令员粟裕曾经向中共中央提出一个请求:让中原野战军...
原创 南...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朱... 前言 朱德乃“十大元帅”之首,贵为“红军之父”,与毛泽东主席并称“朱毛”。 与毛泽东的形象稍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