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侯左良玉的部队成分实际上很杂,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原农民起义军部队,比如,原先绰号“一斗粟”的金声桓“良玉部四十八营,声桓为之长”其实力不可小觑,弘光政权灭亡之后,金声桓和其主将左梦庚一起投降了清朝,被委任为江西总兵,不久又有勾结降清大顺军王体忠的部将王得仁,杀死王体忠,吞并其部队,此时的金声桓部队约三万人,加上吞并和之后招募的部队,总兵力达到八万人之多,在其降清之后的两年左右,完全控制了江西。
活跃于清朝及南明时期的武人,大多阴狠残暴,好钱好官,金声桓就是如此“诸凡年十五以上及有病者未剃与告反及诬官闽者,辄杀之;非有故而家质中百金以上,辄诬以通明,使有司论杀之,没其财产;十三郡人人莫必其命。是以游士莫敢言自外归”借剃发令勒索了一大笔金银财宝,同时大兴土木“以明都司署为帅府,役夫万余人,穷高极壮”。
金声桓不费满洲八旗一兵一卒,就几乎攻克了江西全境,给清廷立下了汗马功劳,本以为能获得清廷的特殊赏赐,甚至能获封王爵,那最终只捞了个“镇守江西各地总兵官”的职位,勾结金声桓捕杀王体忠的王得仁更惨,居然只得了个副将,于是,两个人对清廷的不满与日增加,开始秘密接触南明残余势力。
而此时清廷委任的江西巡抚章于天,巡按董学成,两人也不知死活,多次去揪老虎胡子,要么向金、王二人的部将勒索钱财,要么干脆就直接挑衅金、王本人“呼声桓曰:金副总,得仁曰:王把总”。
一次,章于天召开宴会,居然直接在众目睽睽之下挑衅王得仁“王得仁,汝欲反耶?”七月份,王得仁带兵到建昌,章于天派人索要军饷30万,终于激怒了王得仁,王得仁拍桌大吼“我王流贼也!大明崇祯皇帝为我逼死,汝不知耶!语汝官,无饷可得,杠则有之!”把前来催军饷的差官,打了30大板“寄章于天,此三十万饷银也!”
实际上,董学成、章于天虽然有点不知死活,但对于金王二人的异动,还是有察觉的,并未及时上报清廷,反而以此进行勒索“已而巡按董学成亦觉金、王谋反有端,屡扬言欲奏闻,而索得仁歌儿;得仁恐与之歌儿,则居家状泄有验,坚不肯与。于天又从索金玉杯.... ”王德仁闲居之时,经常在自己家的后院,身着明式休闲服装,在后院看人演郭子仪,韩世忠这些爱国将领的故事,如果“歌儿”落在董学成的手里,那王得仁势必要遭殃,所以不敢把人交出去,结果就被董学成敲了一笔,王得仁更加恼怒。1648年正月,章于天突然率领亲兵以及满洲兵到瑞州抓捕富豪,勒索财物,随行的满洲兵引起了金王二人的警觉,反正已经是箭在弦上。
1648年正月二十七日,金声桓王得仁正式宣布反清复明,迎接原弘光朝廷的阁臣姜曰广入南昌城,改用隆武年号(此时隆武帝已死,二人不知,不久改用永历年号)金声桓称豫国公;王得仁称建武侯;吏部侍郎东阁大学士姜曰广称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三衔,又活捉巡按董学成,将其绞死,大肆捕杀忠于清朝的官员,在端州捉住巡抚章于天,从前嚣张无比的章于天,此时只能匍匐在金王二人的脚下,祈求饶命,后来负责为反正明军制造炮车,出任兵部尚书,在金声桓退守南昌之后被杀死。
在二人宣布反清复明之后,在全程又一次掀起了“易服”运动,“自是城中委弃缨笠,积道旁如山”,二人也弃顶带而改冠裳,恢复了明代官员的汉装,因为当时二人已经剃发易服很久了,仓促之间找不到明朝官服,居然穿上戏服“盖其平日所见优伶演扮古公侯、丞相,冠皆幞头云耳,无纱帽者。不知明制,幞头公服也,朝参公座,凡公事自府部至丞簿皆得戴之。既取至,于是其城巡也,纱帽而出,幞头而还,展角又 偏,头匡宽过额。见者皆匿笑不禁”金、王幕府官员在反清之后,穿的都是戏服,有时候帽子还比额头宽,而且金钱鼠尾刚刚被剪掉,现在头发还没长出来,他们的鬓角都是光溜溜的,所以看见的人都偷偷的笑。
当然,反正后的“官服”喜感归喜感,金、王的反正在当时,绝对算是一件震惊明清两朝的大事,金王反正之后,江西绝大多数州县都割辫反清,除了赣州一带。那么金、王反正军在之后何去何从呢,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