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军悍将胡琏,到底有没有击败过粟裕?毛主席这句话隐晦地承认了
迪丽瓦拉
2025-07-07 15:34:27
0

文/李寻欢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共有十位开国元勋获得元帅军衔,被后世尊称为“开国十大元帅”。

但是熟悉党史的看官应该知道,有资格获得元帅军衔的远不止十个人,按资历、按功劳,周公、邓公等人也都能进入元帅之列。

尤其还有一人,坊间数十年来津津乐道,认为其也可以被授予元帅,他就是元帅之下第一人的粟裕大将。

1955年周总理向十位大将授衔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粟裕最终未获元帅之名,但是仍被民间誉为“没有元帅军衔的元帅”,粟裕的能力与名望可见一斑。

1949年,刘伯承元帅在《人民日报》上公开表示他对粟裕的赞赏,他评价粟裕是“智深勇沉,百战百胜,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正如刘帅所言,粟裕一生百战百胜,不过“常胜将军”毕竟不是“全胜将军”,粟裕大将也曾打过败仗,此人可谓是粟裕将军的头号对手,他就是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胡琏。

一、胡琏的军事才能

胡琏是陕西华州人,父母都是贫农,尽管出身卑微,但是胡琏自小便聪颖好学,18岁时就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和他同期的学生还有林彪、张灵甫等人。

胡琏在校期间表现十分优异,毕业后就随军北伐,凭借军功,胡琏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师连长。

青年才俊的胡琏很快受到国军高层的赏识,时任十八军军长的陈诚向胡琏抛出橄榄枝,胡琏也是识时务,呼之即来,投靠了陈诚,成为“土木系”的一员悍将。(注:“土木系”指以陈诚为核心的军事集团,国军另有胡宗南系与汤恩伯系等集团)

1929年至1934年间,胡琏先后参加了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以及数次对中共苏区的“围剿”,因英勇善战而名声大噪,被外界称为国军中的“常胜将军”。

分析胡琏的作战风格后,我们可以发现,胡琏有张灵甫的“悍”,却没有张灵甫的“骄”,胡琏追求稳扎稳打却又机智狡猾、不墨守成规,实乃一个劲敌。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到:“十八军胡琏,狡如狐,猛如虎,宜趋避之,伺机取胜”。国军将领中能获毛主席如此评价者,少之又少,胡琏的难缠程度可想而知。

粟裕则是我军的“常胜将军”,粟裕的作战风格是奇中有险,险中有奇,一旦认定,就雷厉风行,绝不拖沓。

在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等战斗中,粟裕都凭借自身的军事才能,取得辉煌战果。《卫公兵法》有言:“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在笔者看来,这段话用来描述粟裕将军,十分恰当。

二、粟裕和胡琏的首次交手

解放战争爆发后,两军中的常胜将军终于在战场相遇。

1946年中旬,国军精锐开始向华东解放区发起进攻,经过四个月的时间,国军以死伤十多万的代价,先后占领苏中、淮南以及淮北等地区。

蒋介石狂妄的叫嚣道,要“一举结束苏北战事”,同年10月,蒋介石拟定派出12个整编师,分为四路,向苏北地区发起总攻,四路中有一路是:由戴之奇率领整编第69师,胡琏率领整编第11师协同,进攻沭阳、新安镇(今新沂)地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时山东野战军司令员是陈毅,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则是粟裕,陈、粟两人围绕着苏北地图,你一言我一语,最终认定:国军此番气势汹汹,分为四路进攻,然而进攻的正面战场跨度太大,各路支援不便,可以分而击之。

再三商量后,粟裕决定先拿戴之奇一路开刀。

粟裕当即作出部署:

一,第一纵队集结在郯城西南区域,随时准备战斗;

二,第九纵队前往宿迁北部,监视宿迁方向的敌军,狙击敌方援兵;

三,第七纵队和第十纵队抽出三个旅,急行至盐城地区,监视东台方向的敌军;

四,第十纵队前往涟水,监视淮阴方向的敌军;

五,第二纵队前往沭阳,随时迎战。

万事俱备,只待敌军。

12月13日,国军第69、第11师出动,其中,第69师为左翼,进攻新安镇,第11师为右翼,进攻沭阳地区。

戴之奇贪功冒进,想要率先击败解放军,到蒋介石面前请赏,而胡琏却是小心谨慎,慢腾腾的在后面晃悠着,第69师和第11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12月15日,戴之奇部进入我军埋伏圈,第一、第二、第九纵队立即发动进攻,第69师溃不成军。眼见大事不妙,戴之奇立即向胡琏发去电报,要求第11师火速支援。

接到第69师求援信号后,胡琏惊疑不定,他有两方面的顾虑,第一:自己亲自率领第11师去支援,万一着了解放军的道,再被包围又该如何?第二:派遣一部分兵力前去援救,一旦如此,第11师力量必然削弱,如果解放军的主要目标是第11师,到时候可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犹豫再三后,胡琏决定派遣两个旅佯装支援,看看解放军的目标何在。

事实证明,胡琏多虑了,因为这两个旅根本就没有冲出粟裕布下狙击线,眼见粟裕明摆着是要分开吃掉,胡琏二话不说,直接后撤。

最终第69师被歼灭,戴之奇自杀,自此之后,胡琏对粟裕有了新的认识,在面对粟裕时,他变得更加狡猾谨慎。

粟裕与胡琏的第一次交锋,以胡琏撤退结束,粟裕胜出。

三、时隔半年,粟、胡二人再争锋

孟良崮战役后,蒋介石仍心有不甘,又重新整合了11个整编师,计划进攻鲁中一带,消灭华东野战军。

陈毅、粟裕二人再度联手,部署了四个纵队和敌军正面作战,另派遣出三个纵队进攻泰安,两个纵队南下鲁南。

解放军的主动进攻,让微操大师蒋介石乱了手脚,连忙调动第五军七个师支援各地,此举无疑是“拆东墙补西墙”,一共就11个师,结果被调走七个,正面战场就剩4个师,国军不得不停止进攻,原地驻防。

而我军却在沂水地区集结了4个步兵纵队、1个特种兵纵队,眼见国军兵力大减,粟裕当机立断,决定在南麻地区围歼4个师中的国军第十一师,该师的统帅正是胡琏。

粟裕做出的部署如下:

1.二纵、六纵、九纵负责南麻地区的作战任务;

2.七纵由东里店以北,从东向西切入,阻断胡琏和其余几个师的联系。

1947年7月17日,我军发起进攻,经过一天的战斗,三个纵队成功肃清南麻外围敌军阵地,关键的攻城战开始了。

7月19日,第二纵队从东面进攻石钱山一带,第六纵队从南面进攻马头崮、古泉庄,第九纵队从西面进攻高庄、田庄。固守南麻的第11师似乎已成瓮中之鳖,然而令人以外的是,由于多日降雨,当地竟然爆发山洪,野战军前进受阻。

在这空当,其余留守的三个师已经急行至南麻外围,并冲破我军的狙击线。眼见进攻无果,敌军援兵也已抵达,粟裕不得不下令后撤,南麻战役宣告结束。

此次战役中,胡琏深知自己力量不足,坚决固守不出,而且抓住我军装备不精、不善打阵地战的弱点,修建大量牢固的碉堡,致使我军每攻占一个碉堡,都需要付出巨大牺牲。

关于此战,有观点认为,虽然粟裕没能达到战略目标,但是也极大程度上消耗了敌军力量、打乱了国军部署,是一场胜利。

不过,在笔者看来,对于一生战功赫赫的粟裕来说,没有达到他围歼第11师的初始目标,这其实是一场失败。

粟裕和胡琏的第二次交手,以胡琏固守、粟裕撤退告终,胡琏险胜。

四、棋逢对手,粟、胡三掰手腕

南麻战役后,胡琏春风得意,对粟裕产生轻视之意。

蒋介石也妄想以南麻战役为转机,遏制华东与华中野战军的南下势头。1949年9月,南京国防部特命胡琏:“整第11师迅即由济南沿津浦路南下,徐州绥署在兖州准备火车运输。到兖州后,改乘火车经徐州转陇海路,到商丘下车”,胡琏奉命出兵。

9月21日,第11师先头部队抵达曹县的大义庄一带,巧合的是,我军刚刚围歼了国军第五十七师,也南下到了曹县。

粟裕听闻在曹县发现了第11师,兴奋不已,他想要借此机会打胡琏一个措手不及,即使拿不下第11师,也能让其掉层皮。

9月23日,解放军对11师发起进攻,粟裕采取分而歼灭之的方法,将第11师分别包围在大义庄和土山集地区。此战华野共有五个纵队参战,其中三纵打得最漂亮、战果最好,一度让敌人溃不成军。

然而,此前由于第11师在南麻战役“表现不错”,蒋介石为该师提供了巨额军费和精良的装备,我军多轮进攻,仍无法夺取核心阵地,国军第十四师也前来支援,本就无心吃掉11师的粟裕随即选择撤兵。

严格来说,曹县战役仅仅是一场遭遇战,双方都没有提前做好布局,也没有充分的兵力投入,因此就表面战果来看,粟裕和胡琏都没有获胜,也都没有失败。

不过,正是因为粟裕对胡琏的狙击,让第11师前进路上草木皆兵,我军得以很快解放苏北、鲁南地区。

从这点来看,粟裕、胡琏两人的第三次交手,粟裕略胜一筹。

除了上述三次战役外,胡琏还在淮海战役中与粟裕有过间接的交集,即双堆集战役。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场战役的结果不能被评为粟、胡二人间的交手战绩。这又是何原因呢?

1948年9月,蒋介石取消了国军中整编军的番号,胡琏所在的整编第十八军被并入第十二兵团,黄维担任兵团司令,胡琏担任副司令。胡琏对于这一任命十分不满,干脆撂挑子走人,以治病的借口跑到武汉了。

所以当淮海战役爆发后,胡琏并没有在第十二兵团中参与指挥,直到黄维陷入被动,蒋介石才将胡琏召到南京,令其前往淮海战场,因此最终的战役结果和胡琏关系不大。

当然,这仅是笔者的一点浅薄之见,如果有读者认为双堆集战役算作粟、胡两人的交手之战,那么这局粟裕将军胜,毕竟胡琏是坐着军车连夜跑路的。

总的来说,粟裕将军和胡琏的交手战绩,是胜多余败,两人指挥风格和擅长之处各有不同,不过这并不影响两人是棋逢对手的事实,粟裕将军就曾亲言“胡琏是个狡猾又难缠的对手”。最关键的是,教员的那句评语,虽然没有明言胡琏击败粟裕,但话里话外,也是承认了胡琏的地位。

毕竟国军上将千员,还没有第二位在教员这里获此殊荣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二...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秦皇陵兵马俑被发现以来,一直就震撼着世界,更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和“二十世纪...
资阳蒙溪河史前文化遗址群或将改...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考古的发现不断刷新着我们对先民生活的认知。四川资阳蒙溪河文化遗址,这一沉睡了5万...
原创 2... 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原创 党...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关于少数民族的分类,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说。但这个...
原创 从... 他出生于湖北,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复旦大学法律系的学生,一毕业就拥有了令人艳羡不已的外交部工作。 他...
原创 《... 《三国演义》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等等,每一个...
原创 1... 1、最短的战争:38分钟灭一国,连枪炮都没用上 1896年,英国与非洲小国桑给巴尔爆发了一场“史上...
原创 加... 2023年2月底,加拿大政府宣布跟随美国政策禁用国际移动端应用TikTok,不过这条新闻并不会令人感...
原创 出... 公孙瓒出身贵族,仪表堂堂,威武雄壮,聪明有学识,可以说是一枚很有才气的帅哥。与刘备、刘德然一起曾就学...
原创 谁... 因工作需要,想了解中国古代盐业历史,找到一本《盐宗史话:先秦卷》,一本百六十多页的小书。读起来还挺有...
原创 明... 明朝皇室的爵位制度,分成了以下8个等级: 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
原创 “... 戈尔巴乔夫死了。 由于常年淡出舆论视线,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他,甚至还有很多人都认为他早就去世。但真相...
原创 明... 张献忠是明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也是坚定的明朝反对者,明朝的灭亡他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张献忠...
原创 不... 1982年,一位已经九十岁的老人时隔二十多年后第二次向中央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几个月后,他的入党申请书...
原创 一... 唐朝有两个“军神”,前有李靖,后有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
原创 《... 公元1572年,隆庆皇帝朱载坖腰酸腿软,太医婉转告诫道:“陛下龙体要紧,暂停房事为宜。” 朱载坖撇嘴...
原创 中... 古装剧,作为电视剧的一大重要类型,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中国历史上的王朝众多,各种题材的故事层出不穷,...
第三次“瓜分狂潮”,谁在肢解2... 世界局势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瓜分欧洲成为未来的重要议题。这不是预言,而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历史的车...
原创 秦... 《西江月·秦琼》曾言:“文韬武略奇谋,江山社稷胸腹。”隋唐之际,秦琼大名响彻一方,南征北战间,秦琼战...
原创 清... 前言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杉鬓发焦。——杜荀鹤 能被称之为强国,军事力量必须强悍,比如俄罗斯,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