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可否认,李世民的人生剧本有一段是和杨广重叠的
迪丽瓦拉
2025-07-07 19:03:31
0

文 / 子玉

每个人的人生剧本都是孤本,但翻开史书,某一段剧情在历史上被重复上演也是常有的事,比如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人生。

打开隋唐史,我们在杨广和李世民身上能够找到许多共同点:都是开国皇帝的嫡子、同样排行老二、都是皇子中综合素质最高的人、也都是踩着哥哥的生命及前途成为皇帝的。

也就是说,这两人有过同样的烦恼,也曾导演过同样的戏份,只是在成为皇帝之后,两人才打出了不同的牌演绎了不同的人生,结果也是大相径庭。

先说隋炀帝——

杨广属于那种颜值和才华同时在线的人,少年时代,他就从众人的眼光与赞美中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如果作为隋国公的儿子,杨广这一生大概率会在富贵中度过,和家人的关系也大概是一团和气的模式。

但581年二月十四日,当杨坚进阶大隋天子之后,杨广的心境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并且经过了一个痛苦的煎熬过程。

是的,杨广最纠结的就是自己排行老二的现实,出生顺序直接决定了他与太子之位的无缘。

这种拧巴心理在杨广的才华于现实中得到验证之后被不断放大,先是痛苦,接着是煎熬,简直生不如死:“凭什么自己这么有才的人只是因为出生稍晚就不能坐上太子之位呢?”

是的,杨广有理由内心失衡,在杨坚创业以及守业的过程中,杨广一直都是他最倚重的儿子,给他省了不少心——

开皇元年(581),杨坚建立隋朝后,杨广以亲王加柱国的身份标签坐镇并州承担防御突厥的重任。在并州总管的任上,杨广表现异常出色,于开皇六年(586)被隋文帝调回长安担任内史令(所谓的宰相);

开皇八年(588)十月,晋王杨广以尚书令的身份出任平陈统帅,不到三个月就平定江南,并在灭亡陈朝之后完美善后得到了各方点赞;

开皇十年(590)十二月,由于江南发生大范围叛乱事件,隋文帝紧急任命杨广为扬州总管坐镇江都。在做扬州总管的十年间,杨广不仅稳定了江南、发展了当地经济,更是进一步促进了整个南方地区于文化上对大隋的认同;

开皇二十年(600)四月,突厥的达头可汗兵分两路南下进攻隋朝,杨广被杨坚紧急召回与杨素、长孙晟等人率兵迎战,杨广部重创突厥大军;

可见,每当帝国遇到棘手问题,隋文帝第一时间想到的总是老二杨广,并州是军事要地时杨坚以杨广为并州总管,当江南问题成为主要矛盾时,杨坚又将杨广派到江都,而原扬州总管秦王杨俊则被对调到并州总管的位置上。当突厥人又闹事时,杨坚想到的还是杨广。

对,潜意识中,杨广成为皇帝眼中那个最能解决问题的皇子。

杨广的成绩单不断被添加新的功劳,而太子杨勇却是长时间于东宫享受人生的节奏,此时的杨广肯定内心失衡,觉得自己比杨勇更有资格坐在太子的位置上。

是的,同样是父皇的嫡子,又立了这么多功劳,凭啥自己就只能做个亲王呢?

怎么说呢,杨广的这种心理状态其实也正常,太子之位本来就是人间诱惑,杨广也是人,并且基本具备条件。同时,建功立业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更是驱使杨广挑战太子之位的内在动力。

所以,杨广很自然地就会对太子的位置发起冲锋,尤其是在太子杨勇不断出错父母又特别钟意自己的情况下,这更增加了杨广的自信。

紧接着就是一套组合拳,杨广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指向东宫的太子之位。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杨广成功了。

再说李世民——

李世民和杨广的情况基本差不多,大业十三年(617),李渊于太原起兵之后,李世民就承担了军事上剪灭群雄的重任,过上了戎马倥偬的生活。

在此后的军事生涯中李世民彪悍的个人素质被一场场胜利不断验证——

武德元年(618)十一月,李世民歼灭兰州薛仁果的主力,薛仁果投降;

武德二年(619)四月,刘武周联合突厥骑兵大举南下。十一月,李世民率军进入山西,屯兵柏壁。次年四月,李世民大败宋金刚和刘武周,收复了山西全境;

武德三年(620)七月,李世民率兵向洛阳的王世充亮剑。武德四年(621)五月,李世民率军进驻洛阳城;

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还同时在虎牢关大败前来增援的窦建德,窦建德十万大军被李世民3500人吊打,其本人也被活捉;

武德五年(622)春天,李世民率军出征,大战刘黑闼,两个月后收复整个河北失地;

可以这么说,大唐的天下其实就是秦王李世民打下来的。

作为李渊的嫡子,又立了这么多的功劳,能力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手底下更是有一帮谋士猛将的支持,李世民有理由发出灵魂之问:“为什么东宫的太子之位就不能是他秦王?”

这种煎熬日复一日折磨着年轻的秦王,再加上和父亲、哥哥、弟弟之间的矛盾不断叠加,李世民向太子之位发起挑战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只是,杨广当年选择的是文斗,而李世民最终选择在玄武门以武力形式来解决问题。

其实也不是李世民非要走这条路,而是他经过了一系列文斗之后,李建成根本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势力还是不断增强的节奏,李渊更是坚定地站在了太子一边,无条件支持建成。

好吧,既然文斗不成,那就切换操作方案,武斗。

是的,李世民兄弟间的武力角逐根本不可避免。怎么说呢,李世民不是选择玄武门也定会在别的地方下手。

玄武门的硝烟落尽之后,李世民成为了大唐的太子,几个月后又进一步进阶皇帝。

瞧,李世民和当年的杨广一样有过同样的烦恼,也在某一段时间内苦苦煎熬,最终还是选择向太子之位发起冲锋,两人都侥幸成功。

只是,杨广在成为隋炀帝之后就在一条下坡路上油门踩尽狂飙,而李世民却保持了对内心欲望的最大克制,并最终打造了历史上的贞观盛世。

是的,杨广是有机会接续开皇之治并缔造属于自己的“大业”的,只是,在操作手段上他不如李世民更成熟、更有定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世民后来也是参考了杨广的教训才答出了一个好成绩的。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

推荐阅读:

隋朝和秦朝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

/

点击下方名片(下方蓝色字体)关注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应麟与《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是由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所撰的一部考证性质的笔记体学术专著,采用分类编排,对文献典籍、学术...
济源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入选首批...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昺南 成利军 3月17日,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网站获悉,首批黄河水利遗产...
“读上海通史,探静安文脉”,熊... 2025年3月15日,“读上海通史,探静安文脉”系列讲座在静安区图书馆正式启动,该系列讲座由上海市静...
原创 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杜甫评价忠武侯诸葛亮的一句话。众所周知,诸葛亮的角色出现在...
原创 非... 现在生活在法国的黑人确实很多,根据法国国家数据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法国全国的人口高达6600万,但...
盘点夷陵之战刘备损失的人才,7... 夷陵之战葬送了蜀汉七位忠勇将领:冯习血染猇亭,张南困死夷道,傅肜怒斥“岂有汉将军降者”战至最后一息。...
原创 清... 明朝是我国朝代中最有骨气的王朝,是唯一一个不称臣不纳贡的朝代,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朝代,也避免不了...
自贡贡井:退役士兵“返乡第一课... 人民网成都3月17日电 (王凡)为增强退役士兵荣誉感和归属感,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近...
原创 后... 看到标题,我想有小伙伴会碰,说小编你又瞎扯了,哪有古代妃子不想见到皇帝的?你看《甄嬛传》里,妃子们变...
原创 都... 玄武门之变与靖难之役,都是皇家子弟为夺位而展开的武装斗争。玄武门之变,是626年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
原创 吴... 广东人就是擅闯,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发起人洪秀全是广州花都人。英国人进来了,广东人奋起反抗,在清廷都妥协...
原创 革... 嘿,各位看官!今天要给大家唠一唠一段特别有意思的历史故事。话说啊,有这么一位官员,被革职了,本想着灰...
​ “十里红妆”婚俗中的美术课... 潮新闻客户端 郑青(绍兴市上虞区重华小学)顾华平(绍兴市上虞区教师发展中心) 婚俗中的美术课 一...
原创 这... 三国的强者很多, 其中以诸葛亮、司马懿为代表的文官最强,两人势均力敌,势均力敌。但最终,司马懿以极年...
原创 家... 在广东省韶关市,施先生珍藏着一件家族世代相传的珍贵宝物——一枚丙午户部鄂字版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这枚...
原创 三... 如果要说哪位三国将领被严重低估,那王平绝对是其中之一。 就是那个跟着马谡,一起去守街亭,结果却大败...
原创 说... 虎牢关之战是《三国演义》中非常出名的大战,正史中并无记载。这场大战罗贯中先生着墨甚多,非常重视细节刻...
原创 昙... 前言: 名将辈出,名臣汇集,一个极具包容灿烂的朝代,千里大运河,繁华江都城,让人感叹和向往,文化繁荣...
原创 七... 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在强大的外敌面前,以不计代价的巨大牺牲换取自己的独立和主权,那么这个民族是不配强大...
原创 原... 大清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延续了将近300年的历史,在主要得益于努尔哈赤最开始的“创业”,在他最开始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