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件”爆发,这个事件成为了中日淞沪会战的开端,双方兵力投入几十万,最终以上海沦陷为标志,宣告中方失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淞沪会战也获得了成功,因为它拖延了日本进军的脚步,为我国工业基地的向内陆迁移赢得了时间,也为后来的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近年来,随着一些影视剧的热播,淞沪会战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便是四行仓库保卫战,该战役也成为了电影《八佰》的原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其实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中,最激励人心的战役还属徐州会战,特别是徐州会战中的局部战争——台儿庄战役。
徐州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淞沪会战之后,又一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大规模抗战,是中日双方在徐州地区的又一次军事较量。而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真的是打的天昏地暗,血肉横飞,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嚣张气焰,真正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使中国人民坚信,我们可以一定打败日本侵略者,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徐州城战略位置及国民党军部署方略
1937年,日本军队赢得淞沪会战的胜利,攻占南京,沦陷上海,打开了中国南方的门户。而日军的下一步方向便是南北并进,进攻当时我国的交通枢纽——徐州。
徐州重要吗?徐州当然重要,徐州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它是当时我国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两条铁路的交点。一旦拿下徐州,那么日军便可以南北调兵,东西军运,使得日军侵华的脚步进一步加快。
国民党军也同样深知徐州的重大意义,因此不惜投入数十万重兵,以抵抗日军南下的脚步;蒋介石更是为了保住徐州,派遣了国民党军队的出色将领李宗仁进行指挥。
李宗仁是谁?这可是个大人物,当时的李宗仁身经百战,战争经验丰富,并且蒋介石一再向李宗仁承诺,战场变化全部听由李将军指挥。由此,李宗仁入主徐州城,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徐州保卫战。
其实,李宗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保下徐州城,但蒋委员长都已经这么信任李军长了,那么便是硬着头皮也要上了。
面对日本的集团军,李宗仁采用了非常简单的战略,那就是“防线分南北,轻南阻北兵”。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方略呢?因为日军是南北并进,因此在徐州的南方和北方进行防守,就成为了想当然的事情。
北方的日军从东北进军,一直南下,而南方的日军则在赢得淞沪会战之后北上,南北陆军势必要会师徐州城。
而李宗仁所带领的南方部队,则依靠淮河天险防守,敌我双方曾多次在这里爆发军事冲突。但好在淮河天险,自古闻名,因此南方防线较为稳固,所以李宗仁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北方防线上。
而北方防线并不像南方防线那样,北部几乎都是平原,从山东到徐州这一带,地势平坦开阔,如果顺利的话,日军便可一马平川,直奔徐州。因此,李宗仁对北边防线做了严密的安排和部署,当时徐州城外的几个城市首先成为李宗仁要重点照顾的对象。
滕县保卫战
其中一个便是滕县,另一个是临沂城,然后再就是台儿庄,日军南下,必先要经过滕县和临沂防线,其次经过台儿庄防线,最终才能到达徐州城。
当时的李将军虽然心中焦急,但心想,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他国民党将领也会协助我的!但没想到在日本打到山东之后,驻扎在山东的韩复榘直接跑路,气得李将军心中“吐血”,山东算是指望不住了,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但当时李将军身上也没多少兵力,根本就应付不过来,这时候白崇禧又来电报了:嘿,李将军,我这里有支军队,你要不要?当时李宗仁一听那必须要啊!却没想到来了个川军。
川军是啥军队?当时的川军主要就是邓锡侯的22集团军,而22集团军可是为国民党各部队所嫌弃,俗称“双枪军”“草鞋兵”,那可是出了名的战斗力弱,素质低。
话说当时22集团军好好地在西北作战,为啥会跑到徐州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西北保卫战失败后,22集团军撤离,谁知一回头便碰到了晋军的军械库,当时那个疯狂啊!就跟土匪一样。这可把阎锡山给吓坏了,你个杂牌军,还来抢装备,有没有一点素质?于是赶紧卷铺盖走人,硬生生地把22集团军给赶跑了,真的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
刚好国民党军听说李宗仁在徐州那边急需兵员,那还等啥呀?赶紧上吧,于是刚经过西北保卫战的22军,又马上奔赴了徐州战场。也正是这次22军奔赴徐州战场,使得22军打出了自己的名声,打出了自己的军威,赢得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要知道,22集团军奔赴滕县,面对的是日本的皇牌精锐——第10师,可就是这样一支精锐部队,在攻打滕县的时候却屡遭挫折,硬是打了三天半才把滕县给打下来。
有人可能会说,才三天半就把滕县给打下来了,这22军的战斗力也不强啊!
这得看双方是啥装备是啥实力了。说实话就22军那实力,正常情况下,估计一天就被干掉了,能硬撑三天半,那已经算奇迹了。想当年日本从东北一直打到山东,几乎就没遭到啥抵抗,这到达滕县这个小县城后,本以为能瞬间踏平,会师徐州,哪想到就这么一个弹丸之地,给足足打了三天半才打下来。
临沂保卫战
在滕县失守的时候,临沂保卫战正在打得如火如荼。
临沂保卫战是由张自忠将军和彭炳勋将军指挥的,双方在临沂打的惊天动地。在这场战争中,张自忠将军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面对日军装备精良的第5师兵团,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阵地几经易手,几经抢回,飞机重炮连番轰炸,堪称是战争的绞肉机。
临沂保卫战较为复杂,主要是进行了三波战斗,第一波战斗日本失败,临沂保卫战获得胜利,蒋介石心里那个高兴啊!谁知这边刚表扬完,临沂就又告急了,这是为啥呢?因为日本卷土重来,此时的临沂危在旦夕,双方排击重炮,打红了眼。
当时日本的滕县皇牌军第10师已经突破了滕县,迫近台儿庄,而临沂保卫战还在轰轰烈烈的焦灼之中,这时日本第5师又心中一万个不乐意了,我天皇部队啥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临沂必须要拿下来,不管怎么打?都要拿下来!
这日本人一发狠,便打的国军节节败退。但国军也不是省油的灯,这徐州的李宗仁一看,我靠(视频消音处理),这谁受得了?这临沂要是陷落了,我徐州还不被日本围成个铁桶?于是李宗仁赶忙派遣军队去支援临沂。
就这样,双方最终打了将近50天,付出了国民党第40军3000多人的伤亡代价、59军伤亡6000多人的代价,换取了临沂保卫战的胜利。日军伤亡5000多人,将日军的第5师兵团卡在了临沂防线,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当然,临沂保卫战此时还没结束,后来日军又卷土重来时,国民党已经无力在守住临沂城,不得不撤退,宣告临沂沦陷。
而日军的第5师和第10师兵团正式在台儿庄会师,台儿庄战役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台儿庄会战
话说第10师和第5师兵团突破滕县临沂防线,直逼台儿庄,拿下台儿庄,徐州城便唾手可得,因为徐州城这个地方地势平坦,易攻难守,若是守城的话,基本守不住。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历史上这个地方也从来没有守住过。
因此,中日双方集团军的较量便主要集中在了台儿庄这片地方,当时日军两个师的兵力都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特别是第5师兵团,在临沂城被国民党军打的心态炸裂,但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不允许他们后退,于是轰轰烈烈的台儿庄战役便打响了。
当时防守台儿庄的是国民党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仲连,李宗仁知道,凭借孙仲连的部队不一定能够守得住台儿庄,因此他万分焦急地向蒋委员长请求帮助。这蒋委员长也是大手一挥,紧接着汤恩伯的第20军便火速奔赴战场。
虽然说兵贵神速,但汤恩伯这家伙也不是个正常人,到了台儿庄之后,一直在外线徘徊,在外线撒欢,就是不肯正式加入战场。
彼时,孙仲连的军队与日本的第10师兵团打的正如火如荼,日本凭借其空军火力优势,不断拿下台儿庄各个阵地。而一到晚上,孙仲连便组织敢死队,又重新夺回阵地。
于是双方你来我往,来来回回,打没子弹就白刃战,士兵死了营长上。就这样打的孙仲连的部队据统计损失了90%以上的人,几乎都被打没了。
为此,孙仲连也是不断向李宗仁发出急电,要求李宗仁派兵增援,但此时李宗仁手里能用的兵几乎就不多了,而战场上唯一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那就是汤恩伯的军队,这支军队几乎还没有经过战争,军队保存完好,战斗力强盛。
李宗仁多次向汤恩伯要求其加入战场援助孙仲连,最后汤恩伯听腻了之后直接就不回李宗仁了,李宗仁心里那个气,便直接向蒋委员长致电。这蒋委员长也是那个急呀,直接下令,要求20军入场作战,于是汤恩伯不得不加入战场。
这个时候中日双方台儿庄的主战力都已经十分疲惫,日军久攻不下,心态也是十分崩溃,而这时候汤恩伯突然加入战场,日军便突然慌了阵,跑的跑,伤的伤,虽然有的负隅顽抗,最终也是被国民党军队打败。
于是,日军溃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宝贵胜利。
得知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后,蒋委员长十分激动,他深知痛打落水狗的道理,想再次组织军队袭击日军,但可惜当时的国民党军各自为政,一开打军队就开始溜。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蒋委员长的痛打落水狗计划落败,并且还付出了巨大的国民党军牺牲的代价。
抗日战争史上当之无愧的重要一战
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中的一个局部战争中的巨大胜利,是我国获得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战争的胜利,有力地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助长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获得了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赞誉。
但是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战果并没有扩大开来,反而在日军的反扑之下,化为了泡影,徐州城也再次沦陷。但同样,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之后的武汉会战打下了基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因此台儿庄战战役是抗日战争史上当之无愧的重要一战,显示了中华民族对抗外来侵略的强硬态度,也增加了国内人们的抗战信心,当永远被铭记,也将永远在我国抗战史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