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担任伟人秘书25年,余生有一遗愿没有完成,此遗愿和伟人有关
迪丽瓦拉
2025-07-07 20:32:31
0

引言

出生于江苏盐城的胡乔木,其原名为“胡鼎新”,“乔木”只是其笔名;他担任伟人的秘书长达25年,伟人曾这么评价过他:靠乔木,有饭吃。

从这么一句戏言,能看出来胡乔木的重要性,他也被赞誉为我党的第一支笔。

1992年9月28号,80岁的胡乔木在解放军301医院病逝,可惜,他没有完成自己的心愿,带着遗憾去世。

生前没有完成,生后由他人完成

在胡乔木的心中,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写一部毛主席在五十年代政治活动的回忆录。

1941年的2月,他被调到伟人身边工作,由此开启了自己25年的秘书生涯。可以说,伟人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也是终生受益的。他本人也曾如实说,没有毛主席的教诲,他是很难提高自己写文章的水平,没有和毛主席的这段缘分,就没有他胡乔木的成就。

胡乔木担任伟人秘书的时候,才年仅29岁,也正是在伟人的教导之下,他才能从一个普通的秘书,迅速成长为我党的领导人之一。

因为他当年的秘书生涯,再加上其本身具有的深厚理论水平,当时,很多同志都建议他写一部关于伟人的回忆录。但胡乔木一直心有顾虑,都没有确定下来是否要写。

他其实也是想写一部回忆录用来纪念伟人的,但他之所以有顾虑,一来自己当时还担任这重要的领导岗位,有繁重的工作任务压在肩膀上,难以抽出更多的精力,静下心来写;二来他自己坦言,虽说自己担任过多年的秘书,但其实很多重要的事情,其实并没有经过他去执行,他担心自己写不出有份量的内容。

一直到了1989年,胡乔木心中想写回忆录的念头越发的强烈,而且,这时候的他也有了更多的精力来下笔了。

这一年,他同友人谈及过自己的想法,坦言自己的时间属实不多了,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一部和伟人相关的回忆录。他说,倘若自己病倒了,这事就只能搁置了,趁着现在自己还活着,还健康,就得尽力去干。

于是,从1989年10月开始,胡乔木一边开始整理过往的文集,一边在脑海里追忆自己和毛主席在50年代的岁月。

胡乔木是一个做事有干劲,做事认真的人,他一旦下了决心要去完成这个心愿的时候,整个人就闲不住了。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大体上脉络纲领已经初步呈现在了他的脑海中。1990年的2月,胡乔木在同郑惠谈话的时候,就诉说了自己的余生心愿。

此心愿就是写一本反映毛主席在50年代的思想发展,依据他的理论著作、活动时间线作为支撑,把毛主席在50年代的理论和贡献,做一个清晰的、有条理的系统性的阐述。

胡乔木告诉郑惠,自己初步预想了6个大题目,行文的框架就在这个6个大题目内进行。可惜,后来因为他去美国学术访问交流的事,写作一事只能暂时搁浅了。

而人生留给他的时间,已经是不多了。

1991年的6月26号,胡乔木给组织上打了一个报告,告知了自己准备着手写回忆录的事情,希望能获得一些帮助和支持,并希望这本书能在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出版,他的这份报告很快就获得了批准。

可惜的是,此时的胡乔木已经是病入膏肓了,他的癌症已经是进入到了晚期,只是家属和医生瞒着他而已。到9月份,胡乔木也发现自己的身体越发的孱弱,只靠自己是难以完成心愿的。

幸而组织上给他配备了一个编写小组,这个由不同年龄层次构成的编写小组,和胡乔木碰面后,让胡乔木十分高兴,他对这个小组的成员十分满意。于是,9月6号这一天,他正式对编写小组,布置了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每个人负责撰写的写作题目。

胡乔木做了一个大方向的指导,就是整本书要以毛主席作为主体,是对他个人的回忆,涉及到的一些历史事件或是活动,倘若和毛主席没有关系的,就不用写了。

在具体写的过程中,胡乔木也意识到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个人回忆和历史产生了冲突怎么办?

胡乔木深深知道,因为时间的关系,一些个人回忆是会存在不正确性的。因此,胡乔木告诉编写小组,内容主要还是以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来阐述,尽量不要以个人回忆作为下笔的参考。遇到矛盾冲突的时候,一切以客观存在的资料为准。

按照胡乔木最初的构想,当时一章得写一万字,和编写小组沟通之后,才发现一章一万字不足以阐述清楚,至少得两万字才行,这又增加了原本的工作量。

经过一段紧锣密鼓的沟通之后,胡乔木和编写小组最终敲定了要写的37个题目。随后,他就安排了一个工作日程表,每周开一次汇报碰头会。

从1991年9月6号开始,这个编写小组和胡乔木一直工作了近七个月,一直到1992年的4月,由于胡乔木越发糟糕的身体状况,他再也无法和编写小组一起工作了。

在那近七个月的时间当中,胡乔木和编写小组之间的谈话、沟通多达20多次,可谓是十分的上心。

可惜的是,胡乔木病逝前,一直等来这本著作的出版。在他病逝后,这本著作才得以出版。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说道清朝的开国皇帝,大家都知道是皇太极,不过皇太极并不是第一位入关的皇帝,第一位入关的皇帝其实是顺治...
原创 长...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歼灭战。当时的秦国和赵国双方各投入了四十多万人的兵...
原创 解... 东汉初期,民不聊生,各地频发起义战争,在这个中原无人统领大局的时期,刘秀以武力进攻的同时也采取政治诱...
原创 大... 中国对满族的影响 满语中的汉语借词可以追溯到满语的前身女真族。明代《华夷译》收录女真词800多个,全...
原创 此...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过当人们真当上了将军之后,到达人生顶峰之后,往往又对应了那句话...
原创 顺... 在历史的宏篇巨著里,王朝的兴衰起伏犹如壮丽的交响曲,每个新生的王朝都是梦想与希望的结晶,而每一段落幕...
原创 日... 1905年的日俄战争让沙俄感到震惊。东亚怎么会突然出现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 事实上,自从中日甲午战争...
原创 扶... 文 / 子玉 有些人以懦弱者的标签定格于历史,但其实他的本质根本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或许他只是为了...
原创 两... 中国是英雄的国度,无论在什么历史时期,我们的国家从不缺少英雄,只要国家需要,就会有人挺身而出。在任何...
原创 李... 李鸿章作为清朝杰出的政治家,在去世时留下了巨额的财富和遗产,希望能够传承给子孙后代。然而,令人震惊的...
原创 西... 高仙芝,这个名字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他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更是山地战的传奇人物。他的故...
原创 李... 唐太宗李世民,古代历史上备受推崇的英明之君。然而,如同世间万物一样,他也并非十全十美,难免存在一些批...
原创 为... 引言 在17世纪、18世纪的中亚,准噶尔汗国无疑是清朝的头号敌人,领土逐渐扩大,压制其他蒙古部落的生...
原创 唐... 在肥沃平坦的关中平原上,存在一座古老而独特的城市,这座城市因其卓越的地理自然条件成为中国历史上众多王...
原创 三... 1949年渡江战役前,三野与英国远东舰队发生了一场炮战。 1949年渡江战役爆发前,我军曾多次警告外...
原创 到... 明太子 《康熙王朝》里,对康熙构成直接威胁,险些要了康熙命的就是民间反清势力,其头目自称朱三太子,为...
三国最强的4支军队,一支大败魏... 三国最强的4支军队,一支大败魏延,一支围困赵云,一支打怂张郃。 在三国时期除了有万人敌战将之外,还...
原创 圣... 1700年,沙皇彼得大帝领军与瑞典进行冲突,这标志着大北方战争的开始。此次战争主要争夺的是波罗的海沿...
原创 诸...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蜀汉举国哀悼,刘禅本人也伤心不已。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奏疏,打破了这个...
原创 蒙... 每当我们提到外蒙古,心中总是充满遗憾,因为在1945年以前,这片土地是我们固若金汤的领土一部分。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