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伯温临终前预言:刘家9代后会出一位奇才,百年后果然应验
迪丽瓦拉
2025-08-28 19:32:58
0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自古以来就出现过很多优秀的人才,只不过他们的命运却十分坎坷,令人唏嘘,英雄最终遗憾逝世。

对于刘伯温来说,他就是这样的一位旷世奇才,只不过没有赶在好的年代,最终遗憾去世。

不过他在去世之前曾经有过一个预测:刘家9代后会出一位奇才,百年后果然应验。

隐居山林,才华过人

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会听过刘伯温这个名字,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位文学家多才多艺。

放到如今几乎就是那种很高级别的天才,旁人哪怕付出很多的努力,都没有办法和他相比,所以这种天赋和才气是与生俱来的,注定的天之骄子。

我们都知道后来的刘伯温辅佐了朱元璋,开辟了一番事业,但是在这之前他也有过隐居的时间。

刘伯温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都说曹植可以写《七步诗》,刘伯温在很小的时候也能够进行诗歌创作,一点也不比这些大才子差,才华横溢。

所以他的仕途也十分顺利,轻轻松松就当了官,但是当真正步入官场,他才发现了其中的黑暗。

里面有很多嫉妒他的人,并且恶意中伤他,其实刘伯温并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只要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安安稳稳工作,并且获得一定的俸禄,这就已经足够了,他一点也不想争权夺势。

但是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一些官场上的小人和奸臣就是看不惯刘伯温,于是就明里暗里给他使了很多冷绊子。

最终刘伯温因为受不了官场的黑暗,选择了隐居在山水之间,收获了很多的幸福时光。

从这儿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人才的埋没,就是这样造成的,在当时那个特殊的环境下,没有相应的保障或者是法律条例,能够让人才得到充分的发挥,只能被陷害或者是埋没山林。

刘伯温也十分有头脑,他知道如果自己继续在官场上待下去,总有一天会被杀头,所以不如退而结网,自在生活倒也不错。

辅佐朱元璋,战战兢兢

俗话说,金子走到哪儿都会发光,刘伯温身上恰好体现了这句话,哪怕是他隐居山林,到了一个没有人能够发现他的地方。

但是由于他在之前官场上所做出的业绩,还是让很多人都知道了他,并且非常崇拜他,他们慕名而来,不仅是因为他博学的才华,更因为他良好的人品。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才费了千辛万苦亲自找到了刘伯温,对此,刘伯温受宠若惊,也感到很害怕,已经在山林间隐居多年,刘伯温不想再回到官场了。

但是朱元璋爱人才如珍宝,不仅亲自到他的家里访问,而且言语也很诚恳,态度更是十分好,多次拜访,风雨无阻。

在这样的邀请之下,刘伯温没有办法退却,于是就再度出山,踏踏实实为朱元璋鞍前马后,最终让朱元璋成为了明朝的第一位开国君主,无比风光。

刘伯温的价值再次得到实现他的才华,也让世人再度崇拜,他的名气和地位与日俱增,深得民心。

不过朱元璋是一个非常阴险和狡诈的人,刘伯温只看了他热情珍惜人才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的嫉妒与对权势的渴望,十分可怕。

身边有这么优秀的人才,朱元璋自然是处处放心不下,再加上一些奸臣的挑拨,他也在之后就逐渐计划好了杀掉刘伯温,非常冷酷无情,伴君如伴虎,果不其然。

刘伯温聪明过人,自然也就想到了这一步,但是他并没有想到逃跑,因为他还有他的家人,如果逃跑,最终连累的就会是他的妻儿。

临终预言,后有奇才

果然在不久之后,朱元璋就把刘伯温囚禁了起来,让刘伯温没有了人身自由。

这也是那个年代的悲哀,一个人有才华是错误,没有才华更是错误,没有才华会碌碌无为一生,任人宰割;而有了才华,则会遭到更多的嫉妒,最终也是丧命于此,哪条路都走不通。

临终的时候,朱元璋允许刘伯温和自己的儿子见面,于是刘伯温把他的两个儿子叫到了床头,语重心长一次一次嘱托他们。

刘伯温嘱托他的大儿子,一定要把他们家的宝典拿出来,并且亲手交给朱元璋,只有这样朱元璋才会放下心中的戒备,放过他们,要不然他们全家也会被杀害。

另一方面,刘伯温也对两个儿子说如今自己要被杀害,让他们不用过于伤心,这也是一条迟早的道路,出身乱世,没有办法。

刘伯温临终前预言,嘱咐儿子:刘家9代后会出一位奇才,能够拯救他们刘家,且拭目以待。

面对父亲的这一些话语,两个儿子都表示不相信,如今他们家道中落,岌岌可危,连能不能活命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更不用说是会出现什么贵人和奇才,不过他们还是按照父亲的说法照办了。

在父亲去世之后,刘伯温的两个儿子也谨遵父亲的嘱托,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不显山不露水,就是怕引来杀身之祸。

但在那个无情的年代,他们两个人终究成为了权力的产物,还是死在了刀下。

但是令所有人惊奇的是,百年后,刘伯温最终的那个预测实现了,刘伯温的第九代孙子名字叫刘瑜,他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整个刘家的命运。

皇帝赏识刘瑜,特地为刘家正名,恢复了其百年声誉。

天妒英才,千古流芳

虽然为刘氏家族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刘伯温的第九代孙子刘瑜,但是大家对于刘伯温却非常怀念,也永远不会忘记他所做出的巨大功勋。

对于一代风云人物的去世,大家总是感到无比怀念的,但是这些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和气度,总会让我们后人念念不忘。那么大家还有何看法?欢迎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纣... 封神世界中的纣王,可不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凡人帝王,他还有另一个更显赫的身份,那就是一代人王。 何谓人王...
广西故事——上世纪30年代桂林... 击上面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 关注 这是一个赏心悦目、与众不同的公众平台 讲述许多脍炙人口、鲜为人知的历...
《自流井大事记(2024)》完... 近日,自贡市自流井区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自流井大事记(2024)》已成功完成编纂并出版。该书分为上下...
原创 秦... 资料记载:“秦王政用不到20年时间,并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550多年的战乱局面,创建了中国历史...
原创 楼... 前言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相信很多人都学过这句诗,诗中所说的楼兰便是汉代的...
原创 皇... 清宫剧现如今已经是很普遍的了,人们对皇帝后宫的熟悉程度已经是非常高了。清朝时期出现了一个乱象,就是皇...
原创 最... 大家都知道古人的寿命一般只有40多岁,能够活到60岁就算是长寿的了。而且一般当官的寿命更短,但是今天...
原创 清... 满清政府统治我国将近三百年,在这三百年里,统治阶级对民众所用的酷刑是花样百出,从嘉定三屠到扬州大屠杀...
原创 清...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看,清朝可谓是封建社会...
止一读《列宁选集》:论统一的经... 《论统一的经济计划》,列宁写于1921年2月21日,载于1921年2月22日《真理报》第39号。 俄...
明朝海禁的法律政策及其实行措施 中国历来以农立国,海洋经济经常不被统治者重视,不过中国仍然是海洋大国。沿海一带千年来形成了一种海洋亚...
原创 五... 在历朝历代的军队中,有这么一支军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直辖于帝王,拱卫首都,保护皇宫的军队,这支军队...
原创 清... 清朝末年朝政腐败,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但满清皇族却个个富可敌国。如恭王、醇王、庆王等王爷的财产都不可估...
原创 北... 摘要: 北宋灭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而杨家将作为民间传说中的忠勇象征,为何在这场国难中“消失”?...
原创 赵...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很高兴继续给大家分享一些博物馆馆藏国宝的故事,今天是第九期,今天我们接着...
原创 离...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息烽县有一处连绵不绝的沙漠叫息烽大沙漠,往来的商旅都对这片大沙漠避之不及,唯恐被...
原创 清... 清朝皇室的妃子为何一般都长的丑?原来要遵守祖上的一条规矩 清朝取代明朝后,诞生了地位独特的旗人,他们...
根河市1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 3月17日,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鄂温克族驯鹿习俗传承...
原创 作... 美国作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由资本掌握全局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整个世界范围内,...
原创 2... 一、税单上的时空错位:从1934到2001 1934年暮春,南充农民王老三攥着泛黄的税单,上面赫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