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饲养员在太阳下铡草,皮定均叫来团政委,下令:你给我站一个小时
迪丽瓦拉
2025-07-07 21:35:40
0

皮定均是人民军队历史上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将领,他智勇双全料敌如神。

尤其是在1946年的中原突围中,他带领部队奋战24天,大小战斗23次,在鄂豫皖地区转战千里,在国民党重兵围堵之下,硬是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

许多年后评定军衔时,皮定均按标准只能评少将,毛主席提起他的功劳,特意指示由少将晋升中将,除了战功显赫以外,他爱兵爱民的情怀也为人称道。

皮定均英勇善战,中原突围

皮定均出身贫寒,自小父亲早亡,母亲改嫁,要过饭放过牛,因此对同样出身底层的我军战士有着天然的感情。

在长征途中,最艰难漫长的阶段就是过草地了,一天晚上,皮定均像往常一样查夜,发现有一个小战士没有被子,颤巍巍地蜷缩在土堆旁,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把背包弄丢了。

皮定均二话没说,把自己的被子拿过来盖在小战士的身上,小战士病得不轻,小声说自己快不行了,不要冻坏了首长。

皮定均严肃地说:“没有战士,哪来的首长。”说完就躺在他的身边,用被子把两个人盖住,勉强度过一晚。

皮定均等人

虽然第二天早上起来,小战士已经牺牲了,但皮定均仍然脱下军帽,向他鞠躬,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中原突围中,皮定均率领的第一旅能够在枪林弹雨中跳出包围圈,除了出色的战术指挥外,广大官兵对他的拥护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第一纵队司令员王树声,当面向皮定均下达命令,要他伪装成主力,掩护中原军区向西突围,一定要拖住敌人三天时间。

皮定均还以为命令没有说完,追问三天以后怎么办,王树声却默不作声,半晌才说自己也不知道。

王树声

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老革命,两人都明白,对面严峻的形势,上级已经要弃车保帅了。

皮定均临危受命,表示坚决完成任务,王树声嘱咐每人准备一套便衣,言外之意就是让他们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化装潜伏。

皮定均心想,个人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全旅上下7000多人,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们安全带出去。

战斗开始后,皮旅向东面发起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真正的中原军区主力,则秘密行军,顺利越过平汉线到达鄂豫陕地区。

根据原定计划阻击三天以后,皮定均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以一次反攻打乱敌人部署,然后趁机转移,正好老天爷来帮忙,下起一场瓢泼大雨,敌人料想这样恶劣的天气根本无法行动,但皮定均偏偏这时候打过来了。

皮定均等人

打退当面的敌人后,皮定均指挥部队迅速撤离,向西向南一路兜兜转转,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隐藏起来,并进行休整。

敌人就在不远的地方活动,很多战士非常担心,私下里议论纷纷,皮定均站出来安抚,向大家保证不会有问题的,等敌人继续向西追赶时,皮旅立刻开拔,调头向东经大别山区,最终达到苏皖解放区。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皮定均这次惊人的行动,将5000多人编制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没有令行禁止的纪律是不可能做到的。

纪律并不是张嘴说说那么简单,而是战士们心悦诚服地信赖和依靠,皮定均以强大的人格魅力把大家团结在一起,不愧为优秀军事干部。

皮定均皮定均挨骂的故事

皮旅进入苏皖解放区后,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十三旅,不久又迎来一场恶战。骄横无比的国民党整编74师试图战略解放区的重要城镇涟水,以切断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的联系,然后各个击破。

粟裕司令员指挥华中主力集结在涟水周围,正面阻击张灵甫的整编74师,拉开了第一次涟水保卫战的序幕。

皮定均奉命到黄河南岸布防,在敌人的侧翼扎下一颗钉子,阵地附近有一座古塔叫秒通塔,周围一马平川,这里是一个绝佳的制高点。

他亲自进入查看,在六层的窗口处发现了一个鸟窝,于是停下脚步,向外观察一番,对陪同的王培臣团长说,这里射界开阔,打起仗来能够很好的压制敌人,可以在这里放一挺机枪,为了保持隐秘性,鸟窝先不要拆。

战场

果然,张灵甫的部队向涟水发起第一轮攻击时,塔上的火力点突然开火,打乱了敌人的队形。

趁着短暂的休战时间,皮定均第二次登上妙通塔,了解实际战斗情况,因为王培臣的部队是临时调拨过来的,大部分人根本不认识皮定均。

当他走到战士们身边,有一位班长张着干裂的嘴唇问他:“你是不是给我们送水的?”

皮定均反应过来,守在塔里确实无法取水,战士们都打得口干舌燥,他不声张,转身提水上来。大家边喝水边聊天,话痨的班长又开腔了:“这个皮老驴,非要把我们塞到这鬼地方!”

皮定均也不生气,问为什么。班长又骂了一句:“这地方热得像个蒸笼,这个皮老驴!”

皮定均这下搞清楚了,打趣班长:“你认识皮老驴吗?”

班长上下打量一番,像是自言自语:“远远地瞄过一眼,矮个子,脾气挺大,别说,跟你长得还挺像。”

皮定均听完哈哈大笑,继续和大家攀谈起来,过来一会儿,王培臣也来了,他对皮定均行了个军礼,通知他回司令部开会去。

班长尴尬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急忙站起来赔罪,皮定均摆摆手说:“你们辛苦了,等打完仗皮老驴亲自给你们庆功。”

张灵甫在对涟水进行了几次猛攻之后,终于败下阵来,涟水保卫战宣告胜利。皮定均兑现诺言,提出要见见妙通塔上的战士们,王培臣黯然说他们全部牺牲了,皮定均感伤了片刻,说即使都不在了也要去看看。

他迈着沉重的步伐登塔,战士们的遗体已经运走,他抚摸着被打坏的机枪,感慨万千,告知王培臣一定要把这个悲壮的故事讲给新战士,给他们好好上一课。

皮定均等人爱兵如子,一往情深

皮定均爱兵如子,不光在战争年代如此,在解放后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在福州军区副司令员任上,他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实际情况,积极改善部队生活。

有一天赤日炎炎,他下部队视察,主要看看后勤工作情况,走到一个猪圈旁,看见饲养员顶着烈日在铡猪草,马上叫警卫员把团政委宋清渭叫过来。

宋清渭一脸紧张地跑过来,皮定均指着阳光直射的地面下了命令:“你过来,在这里站上一个小时!”

部队生活

宋清渭站着想了一会儿,终于开窍了,试探着问:“您是不是要批评我们让战士们在太阳底下铡猪草,连防晒措施都没有?”

皮定均也笑了:“你说得差不多,就是这么个事。”

接下来他语重心长地与宋清渭谈心,教导他要关心爱护战士们,大热天让他们在烈日下劳动,实在是不近人情。

宋清渭明白了,表态说先用树枝草席建个简易棚子,等有时间了再建个更好的。

皮定均满意地点了点头,等离开后还让秘书去检查一下落实情况,几天后,团长亲自向他汇报凉棚已经有着落了,他才彻底放下心来。

皮定均

后来皮定均调到兰州军区担任司令员,那里生活更加艰苦,冬日严寒必须要烧煤取暖,但是煤烟呛人,还极易发生煤气中毒。他对此心急如焚,怎么才能用最经济的手段改善大家的取暖条件呢?

还是在下部队视察的时候,他发现某部从当地老乡那里取经,修了一种火墙,没有明火明烟很安全。

于是他下令在军区所属部队大力推广这种方式,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煤气中毒事故。

皮定均始终保持着革命军人的本色,到基层检查工作,不打招呼,也从不搞特殊,还经常教育身边人,对待下属要客客气气,不准在基层以权谋私。

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鱼水之情和血肉联系,皮定均对战士们的爱护归根结底来自于对人民的爱护。

皮定均(左)

1966年,他响应中央号召,带领机关干部下乡锻炼,帮助农民搞生产,当时的口号是“同吃同住同劳动”,简称“三同”,地方领导劝他说:“您年纪大了,住在招待所里,走一走看一看就可以了。”

皮定均却坚持要下基层,与农民群众在一起,亲自扛起锄头,到远离县城的公社去种地,吃的是红薯饭,睡的是稻草床。他事必躬亲,不挑不拣,用竹片制作了一种牛鼻栓,比赶牛的罗大爷编得还要好。

罗大爷夸他时,他平静地说:“我本来就是放牛娃呀,地主逼我出来闹革命,现在当了官,可不能忘本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皮定均为国家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并永远保持着对人民群众的关爱。

皮定均

不幸的是,1976年,皮定均在乘坐直升飞机前往东山岛现场观摩军事演习时,因机械故障,飞机坠毁,他壮烈牺牲,时年62岁。

中央领导闻讯后十分悲痛,认为这是国防建设事业的巨大损失。

正像一位国家领导人评价的那样,“一生戎马行,丹心为人民。”

皮定均的光辉形象,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们,为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5...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恨之入骨,也让中日两个民族的关系推到了对立面。八年的抗战在人民...
原创 李...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子,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他的父亲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按照正统继承法来说,李世...
原创 诸... 一、诸葛亮,蜀汉最后的光芒 蜀汉在诸葛亮执政时期的策略,简单来言就是四个字:以攻代守。因为魏、蜀、吴...
原创 朱...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被尘封的往事,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那是关于一位年轻皇帝的悲剧——朱允炆,他...
原创 现... 看完了《白话国史》中关于宋元兴亡的这一卷,对宋朝做一个总结。 宋朝多侠客和英雄。 ……然而,这只在二...
原创 龙... 1992年7月28日,一行人专门来到福州,拜访开国少将龙飞虎。见面以后,他们发现龙飞虎虽然已经77岁...
原创 开... 1951年9月上旬的一天清晨,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门外,政治部主任杜平正在惬意地大口呼吸新...
原创 两... 两位美人名字相同,一位嫁给三个皇帝,另一位却生下四个皇帝 我们形容女子貌美时,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原创 他... 1122年,一位辽国将领向宋朝递上降表,然后率军帮助宋军攻打辽国的南京。消息传到开封,宋徽宗非常高兴...
临沂孟良崮-红嫂团建党建的好地... 临沂孟良崮,这片红色的土地,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是新时代党建团建的宝贵资源。作为一处革命历史纪念...
原创 解... 汉朝基本情况: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
原创 王... 他本是四川德昌县贫农家庭中的孩子,五岁起就不得不给地主老财劳作,赚取微薄的报酬。 但却在大学期间,纠...
原创 明... 徐有贞和石亨,这两个夺门之变的大功臣,只风光了3年,就要么被贬,要么被杀了。 朱祁镇也回过神来,意识...
原创 侯... 侯景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大将,作为高欢手下的将领。高欢曾对其有过高度评价,并且也断言他会在自己死后叛乱。...
原创 古... 要想了解古代"秀才""举人"和"进士"这几个头衔的分别,其实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不仅关乎一个人...
原创 此... 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庄子秋水》所说,这四个神马:“一天一千里”,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世界越来...
原创 古... ——【·前言·】——? 在古代,流放是一种严酷的刑罚,不仅囚犯们要承受无尽的痛苦与折磨,就连随行的官...
原创 有... 文正莹 当时中国农村家庭往往是请有学问的亲戚来当家中子弟的启蒙老师,毛主席的启蒙老师文正莹就是毛主席...
原创 廖... 说起蜀国无人可用,每个人都知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经过先主刘备和诸葛亮多年呕心沥血的发展,蜀国...
原创 十... 你知道十大元帅33岁时,哪一位打得军阀何健狂奔3千米吗? 你知道十大元帅33岁时,哪一位身负重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