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大将,作为高欢手下的将领。高欢曾对其有过高度评价,并且也断言他会在自己死后叛乱。然而对于这样一位肯定叛乱的手下,高欢却没有铲除他。只是对自己的儿子高澄安排了如何对抗侯景的计划,最终导致侯景没有被铲除。
而是在失败之后投奔了南朝,南朝此时的皇帝是著名的和尚皇帝梁武帝。本来占据北方的北魏在国力上就弱于占据江南的南朝,而北魏又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最终成了北齐和北周。按照正常逻辑来说,这正是南朝一展宏图的大好时机。
然而侯景的出现,让南朝的优势不复存在。按照常理来说,侯景这样一位猛将的投靠,对于南朝对抗北朝来说,应该是一件好事。可问题在于,梁武帝在如何处理侯景的问题上,竟然出现了谜一样的决断。他一方面把侯景当自己人,一方面又准备出卖侯景。
对于梁武帝为什么会这样做,我想他应该和我的想法一样,也认为北朝分裂,南朝占据绝对上风。所以侯景可有可无,因此对他并不重视。却没想到,正是这个侯景击垮了南朝的优势,并且让南朝从此一蹶不振,失去益州再也没有能力与北朝抗衡。
那么侯景如果没有叛乱,南朝的优势就不会被打破吗?其实也不一定,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南朝从侯景之乱可以成功,就可以看出问题。侯景的军事实力相较于整个南朝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他却能够成功打下南朝的首都。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南朝的所有军队并不是掌握在皇帝,也就是中央政府手中。而是掌握在各个藩王手中,这些藩王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攻伐。与唐代末期的藩镇没有什么区别,这也就是说,侯景之乱如果没有发生。藩王之间也有可能发生内乱,比如益州的陷落。
就是荆州藩王和益州藩王之间争夺帝位的结果,倘若没有侯景的话,那藩王们之间的矛盾会缓和一些,因为梁武帝还活着,并且正统的继承人太子也活着。藩王们没有理由争夺帝位,但侯景不叛乱,梁武帝和太子就可以保证不出什么意外?这也难说。
所以南朝是死在政治制度上,那这政治制度有办法改吗?其实是没有的,因为他之所以出现,是有原因的。南朝也出过明君,也看到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因为从魏晋以来的经验看,皇帝的家族必须掌握所有军队,才能稳住政权,不让权臣篡位。
把军队交给自己家的藩王是必须的,但藩王们拿到军权造反怎么办?只能多弄几个有军权的藩王互相制衡了,由此就出现了南朝频繁内乱的情况。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摆不平的话,又谈什么对外扩张呢?所以南朝在于北朝的竞争中注定失败,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