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叶利钦为什么非要搞垮苏联,当苏联总统不好吗?久加诺夫道出原因
迪丽瓦拉
2025-07-08 07:03:14
0

1991年12月25日晚,时任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在总统办公室,面对着摄像机发表了辞去苏联总统职务的讲话,全世界人民的心情都很复杂,有惊讶、有喜悦、有惋惜.....

随后戈尔巴乔夫将核按钮交给了叶利钦,印有铁锤、镰刀图案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缓缓落下,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

苏联是曾与美国并立的超级大国,鼎盛时还一度逼得美国处于守势,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解体,原因是复杂的,有各种矛盾的加剧,也有人为推动的作用,其中叶利钦就是一个关键因素。

在苏联解体前夕,戈尔巴乔夫其实已经没有了多少话语权,实际权力都在叶利钦的手中。

1991年8月23日的人民代议员大会上,戈尔巴乔夫本来不想按照叶利钦的意思念稿,结果叶利钦直接走上讲台训斥,戈氏最终只能唯唯诺诺地听从。后来的一步步,基本也都是叶利钦在主导。

这里就有一个比较奇怪的地方,既然叶利钦有了这么大的能量,为什么他不直接将戈尔巴乔夫赶下台、自己当苏联总统,届时力挽狂澜岂不是威望更大吗?就非要让苏联解体,导致国家支离破碎。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其实那个时候叶利钦所处的环境已经由不得他,他是个推动历史的人,但历史同样也在推动着他。多年后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就曾用一句话讲出了背后的深层原因。

纵观苏联的历任领导人,会发现有两个比较有趣的共同点,即都喜欢否定前一任、都喜欢进行改革。只是戈尔巴乔夫玩得比较大一点,他否定了所有前任,并且进行了效仿西方制度的改革,甚至

这就使得苏联大部分军民都产生了极大的疑惑,既然你戈尔巴乔夫说我们的制度、我们的领导人都不行,那我们先前战斗的几十年算怎么回事?我们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你说西方比我们好,那我们还要苏联这套制度干嘛?全面倒向西方不就好了?

思想一旦产生动摇,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当时苏联就被西方国家封锁,经济方面非常困难,各阶级矛盾也比较尖锐。现在苏共最高领导人都说自身制度不如西方,那民众更会认为生活不如意,原因就在于国家没有参照西方先进的制度。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苏联疯狂踩下油门奔向解体。

在进行西化一事上,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算得上是“战友”,只是叶利钦要更极端、更彻底,他尚未拥有绝对优势时就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指责过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利,后来又私下与欧美一些国家进行接触,宣布退出苏共。

在搞垮苏联这一点上,叶利钦又跟西方国家领导人是“战友”,他们秘密达成了一些协议,开始共同往这个目标推进。

在苏联的15个加盟国中,立陶宛率先于1990年3月宣布独立,随后其他各国也受到了刺激,多数选择了跟进。只是苏联起到主要作用的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这斯拉夫三国,如果他们没有举动,苏联整体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奈何叶利钦此时已完全将个人得失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他并不想去力挽狂澜,只希望保住自己的地位、做俄罗斯的领导人。叶利钦已退出了苏共,想达到这个目的,唯有将苏联推翻一途。

在国内分裂主义及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叶利钦开始在各大场合公开反对戈尔巴乔夫,批评戈氏的政见、政策甚至是领导权。戈尔巴乔夫对此根本不管,或者说已经没能力管,其他加盟国眼见如此,更是蠢蠢欲动。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主席亚纳耶夫、国防部长亚佐夫等人发动了政变,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终止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从而挽救苏联。

只是呢,叶利钦等人迅速反应,短短数天就将政变平息,戈尔巴乔夫算是彻底失去权力,苏联也彻底断送了生机。叶利钦本来想推翻苏联,重新成立一个新的联合政体,只是其他国家并不同意,所以最后叶利钦只成了俄罗斯的总统。

至于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久加诺夫就评价过:叶利钦之所以要搞垮苏联,其实他自己早就思想腐化了。

仔细想想还挺有道理,叶利钦很早就受到西化的影响,从内心开始腐化了,他后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接近西方,以为这样就能得到西方的接纳,他本人的威望和权力也能更进一步。殊不知,这一切都是西方国家抛出来的诱饵。

叶利钦执掌一国之政后,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全盘西化,从政治到经济,无一不是向西方看齐。但俄罗斯整体情况就好起来了?

并没有,反而比苏联解体前过得更窘迫,人均寿命持续下降,“休克疗法”让大部分民众的积蓄被洗劫一空。

苏联解体前夕,克格勃曾经召集了12个顶级特工,让他们去暗杀叶利钦,但是这12人当即交出了自己的配枪及证件,示意拒绝命令。此事可见当时叶利钦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但是8年后,叶利钦的支持率降到了个位数,这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叶利钦在退位前做了个很聪明的决定——选中了普京来当接班人,这应该是他执政8年做的最聪明之事,也让他避免了被清算的命运,安然度过了余生。

其实真要说起来,叶利钦当时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一整个想要分食苏联财产的利益集团。他被推到了台前,却也不能违抗这股力量。

在苏联解体一事上最让我感慨的是,1991年3月末的全民公投中,有76.4%的苏联公民赞同保留联盟、不希望解体,但是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民意根本无法左右权力阶层的决策。

最终,那些权力阶层将国家财富瓜分干净,剩下的苦日子却要留给普通公民去承受,实在是讽刺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她... “知青”是知识青年这一名称的缩写,同时也象征着一个特定的群体:从20世纪五十年代起,直到1976年,...
《史记》中的人物:小人物影响大... 有人说,皇皇二十四史,能够在里面露过一两次脸的,一定是某个时代牛人中的牛人,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大...
原创 陈...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由陈毅担任代军长。代字,通常意味着这个职务是...
被美国强占79年的“国宝”,终... 5月18日,应该是举国欢庆、自豪威武的日子。 因为,被老美强占了79年的“国宝”——“子弹库帛书”第...
探秘非洲伊甸园:恩戈罗火山口 在坦桑尼亚北部那片广袤无垠、野性与神秘交织的大地之上,隐匿着一处大自然用雄浑笔触绘就的杰作 —— 恩...
原创 清... 道光年间,皇后过生辰,按照宫廷惯例,皇帝应赠送贵重的礼物和相应的银两,作为对她的寿礼。然而,令人意外...
原创 关... 一、越读《三国演义》越惶恐 有些人说,越是读《三国演义》,越会发现其中许多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方。比如,...
德国明明知道进攻苏联,会陷入两... 因为都知道德国害怕陷入两线作战,所以希特勒才反其道而行之,在斯大林认为希特勒不可能进攻苏联的时候进攻...
东吴“第一谋士”鲁肃,表面老实... 公元217年,东吴的聪明谋士鲁肃在家里去世了。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吴王宫里,孙权国王立刻赶去鲁肃家里吊...
原创 1... 一张照片,一个人物,一段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分享老照片的博主。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
明代一“疯狂”的书法家,他苦学... 在明代有一“疯狂”的书法家,他苦学王羲之书法数十年,还曾散尽家财建了一座藏书万卷楼,此楼就是浙江宁波...
原创 岳... 岳飞,这位南宋初期的杰出武将,在与金朝的激烈对战中,多次建立不朽功勋,却在绍兴十一年以“莫须有”的罪...
原创 范... 以下是您要求的文章改写版本,保持原有的语义,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 ---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原创 他... 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省泰州市白马庙乡,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悄然发生。这一天,华东军区海军的领导...
原创 记... 1990年6月3日,台北复兴岗的张家宅院突然热闹非凡,门前聚集了社会各界的名流和大量的媒体记者,许多...
原创 诸...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作为一位才智超群的谋士,他不仅精通天文、地理,...
原创 许... 1967年,许世友进京,登上了庄严的天安门,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和毛主席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消息...
梁思永诞辰120周年特展在李庄... 5月20日上午,“考古巨擘——梁思永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展”在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古镇的李庄文...
原创 诸... 一、引言 拥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父亲,有时也可能成为一种不幸。比如曹丕,按理来说他是个有成就的人,但一与...
原创 朱... 一、导言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开国帝王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其中不乏一些极具个性化的领导者,甚至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