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最信任的女秘书,当众大骂邓公,1976年被捕后为何全身而退
迪丽瓦拉
2025-07-08 10:03:39
0

作为毛主席最信任的女秘书,谢静宜24岁时就开始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后来被权利蒙蔽了双眼的她加入了江青团伙,她还曾在会议上对邓公破口大骂。

后来江青团伙的罪行被一一指出,谢静宜也一同被捕入狱,在其他人纷纷被判刑处置后,谢静宜最终却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罚,得以全身而退。

跟随江青团伙犯了如此重罪,为何谢静宜能全身而退呢?

早年经历

1935年,谢静怡出生于河南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在那个战乱频发的时期,作为最底层的人民,谢静怡饱受战乱的折磨。在她出生两年后便爆发了抗日战争,为了躲避战乱,谢静宜的父母带着年仅两岁的她四处流浪。

小小年纪就经历了人间疾苦的谢静宜立志要从军,她想改变底层人民受欺压的命运。在她初中毕业的时候,她的家乡正在征兵,她便把自己想要从军的想法告诉了自己的父母。父母虽然心疼自己的女儿,但是也为她的行为感到骄傲。

从军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但谢静宜却并不觉得有什么,因为她从小就体验了战乱的苦痛,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从军后,谢静宜依然没有放弃学习这件事,在高强度的训练压力下,她还有精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在高压高强度的部队训练中,很多新兵都选择了放弃,但谢静宜却从不抱怨,甚至还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谢静宜的努力让部队的领导对她刮目相看,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她被部队保荐进入了军校继续深造。顺利毕业后,谢静宜进入办公厅机要局工作,开启了她的工作生涯。

谢静宜最开始担任情报员的工作,收发电报看似很简单,但是需要特别细心。工作期间的谢静宜认真负责,她收发的文件都被妥善地保管。

与毛主席的相遇

在谢静宜进入机要局工作的第一年,组织安排了一场聚会,当时年纪轻轻的她外表稚嫩,但内心却十分强大,在众人面前也丝毫不怯场。

毛知席见她年纪轻轻,便问道:“这位女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谢静宜”,她大方的回答道。

毛主席又接着问道:“那你的名字怎么写呢?”

谢静宜一笔一画地向毛主席解释自己的名字,毛主席被她大方开朗的性格所吸引。后来毛主席的身边刚好缺一个秘书,自信大方的谢静宜便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谢静宜在和毛主席聊天的过程中,叹息自己出生的太晚,没有为战争做出贡献,对此十分惋惜。毛主席告诉只要有奉献的心,现在为新中国的建设做贡献还不晚。毛主席的话给了谢静宜信心,也激起了她的斗志。

幽默风趣的谢静宜

作为毛主席的秘书,谢静宜没有想象中的一脸严肃,在毛主席面前也没有拘谨,反而经常幽默风趣地跟主席开玩笑,主席还亲切地称呼她“小谢”。

毛主席闲暇时经常在花园里散步,同时还会活动活动身体,做一些扭头、转肩的动作。有一次被谢静宜看到后,她笑着问毛主席转肩膀是不是因为肩上长虱子了。主席听完哈哈大笑,还跟她说自己就是长虱子了。

毛主席因为工作繁忙,经常顾不上吃饭,身边的人都很担心主席的身体,于是谢静宜便主动提出劝主席吃饭。

她拿着文件走进办公室,主席接过文件,还关心谢静宜的工作情况,谢静宜直接说道:“您老是不吃饭可不行!”

主席以为又是工作人员来催促自己按时吃饭,刚准备拒绝,谢静宜又说道:“我可做不到像您这样,不吃饭怎么有精力好好工作呢,我一天可是要吃四顿饭的!”

毛主席听了笑着问道:“你为什么能做到一天吃四顿饭的?”

谢静宜解释道:“早上、中午、晚上正常吃饭,睡觉前饿了还会加个餐当宵夜。”

主席笑着说:“你还年轻,正长身体呢,多吃点挺好。”

谢静宜立马接话:“主席您也不老呀,当然也要多吃点饭啦。”

送饭的人看准了时机,正好这时把饭端进来:“主席,您的饭来喽,您吃还是不吃呢?”

“小谢说的对,吃饭吧。”在谢静宜的变相劝告下,毛主席终于正常吃饭了。因为关心主席的身体,谢静宜还“督促”他午休。

因为为人幽默风趣,身边的同事都很喜欢谢静宜。工作时候的谢静宜十分专注,事情无论大小她都会认真对待。在生活和工作上都表现得十分出色的谢静宜,赢得了毛主席的极大信任。主席经常把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给她处理,谢静宜每次都能够完成的很好。

解决高校争论

1966年,社会环境异常复杂,清华和北大这两所学校之间的争论异常激烈,两边争执不休,甚至对教学工作都造成了影响,毛主席便派出谢静宜代表自己前去解决矛盾。

到达现场后,面对情绪激动的大学生,谢静宜表现的沉着冷静,很快就稳定了混乱的局面,甚至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学校的教学秩序就恢复正常,学生开始正常上课。

野心日渐膨胀,靠近江青团伙

随着权利的扩大,谢静宜的野心开始日益膨胀,为了走的更高,她开始靠近江青集团。渐渐地竟成了江青的得力助手,还对抗组织内的老领导人。

1974年,周总理换了膀胱癌,无法继续坚守岗位,毛主席便下令让邓公接替周总理的职务。这一决定引起了江青集团的强烈不满,他们怂恿谢静宜对邓公进行打压,在一次会议上,谢静宜东中指责邓公,甚至开始破口大骂。邓公却没有反驳,保持沉默应对。

江青集团被捕,谢静宜悔悟并提供证据

随着江青集团的落网,谢静宜也遭到逮捕,组织对她进行全面审查。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谢静宜深刻反省,并将手中江青集团犯罪的证据提供给组织,为处置江青集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法院念谢静宜悔过态度积极,还提供了江青集团的犯罪证据,最终免除了她的刑事责任。

被释放后的谢静宜职业生涯彻底结束,组织撤销了她的所有职务,她变成了一个普通人。谢静宜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她的后半辈子都活在对毛主席和组织的愧疚之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诸葛亮在许多人心中几乎成了一位神话般的人物,智慧超群、才能卓越,协助刘备建立了蜀汉,堪称蜀汉的伟大功...
原创 为... 1940年,年仅18岁的袁竹林为了能够找到一份生计,毅然离开了丈夫和年幼的女儿,跟随一名负责招工的本...
凯特与戴安娜从未谋面,却又紧密... 在英国王室的历史长河中,凯特·米德尔顿与戴安娜王妃虽然从未有过直接的交集,但两人的命运却仿佛被一条无...
原创 诸... 读过《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的朋友们都知道,诸葛亮总是手握一把鹅毛扇。这个独特的习惯常常让人困惑,...
原创 爸... 三国时代最惨的孤儿是谁?不是父母双亡的赵云,也不是早年流浪的刘备,而是那个爸爸被张飞砍了脑袋、妈妈被...
“打卡”明代状元试卷,2460... 在山东青州市博物馆,展出着一件稀世国宝——400多年前明代状元的殿试卷。高考临近,预约“打卡”状元卷...
原创 刘... 最近,关于刘邦与樊哙的关系引发了众多讨论,许多人都认为他们之间的情谊如同亲兄弟一般深厚。然而,让人震...
原创 周...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女性掌握了清朝的实际权力,她是以手腕果断、行事严肃著称的慈禧太后。她那张消...
原创 大... 大明朝史:明宪宗为何钟情于万贵妃?这个女人的故事堪称传奇 提到万贵妃,许多人或许耳熟能详。她最广为...
原创 清... 清朝时期,最显赫的一个机构非内务府莫属。这个机构主掌着皇帝一生的日常起居、饮食起居,甚至连一些私密事...
原创 白...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大将,封号“武安君”,他的身上常被贴上三个标签:战神、杀神、冤枉。他的故事充...
原创 如... 如果从春秋战国时期算起,楚国历时五百多年,其疆域覆盖中国南方,是当时唯一能够与齐国、晋国、秦国相抗衡...
让精美的石刻会说话 大足区宝顶山石刻景区,游客在游览参观。(资料图片)记者 罗伟 摄/视觉重庆 5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
原创 朱... 很多人可能觉得编纂一部朝代史是一项十分简单的任务,似乎随意一做就可以完成。然而,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
原创 成... 当我们提及蒙古帝国以及成吉思汗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他们的军事威力。确实,他们征服了广袤的欧...
原创 清... 清朝的疆域广袤,横跨千山万水,面积超过1300万平方公里。为了有效治理这片辽阔的土地,清政府建立了完...
走进博物馆,读懂一座城(文化中... 古都今昔一眼千年,历史细节可感可触 走进博物馆,读懂一座城(文化中国行) 本报记者   施  芳...
原创 西...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各位乘坐鹦鹉螺号,跟随我一起遨游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 邓通,西汉时期汉文...
5000多年前的水网长啥样?(... 早期文明考古发现水利功能效益最全面的良渚遗址水利工程—— 5000多年前的水网长啥样?(美丽中国)...
南海沉船遗址:解码“海丝”文明... 新华社海口电(记者周慧敏 李玥)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6号展厅“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