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和许世友的四段故事:给许世友改名、下连当兵、读红楼
迪丽瓦拉
2025-07-08 14:32:23
0

一代伟人毛主席和开国上将许世友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咱今天就来聊上几句。

给许世友改名字

许世友本来是四方面军的得力干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一起进行了万里长征,北上抗日。

在长征路上,毛主席才第一次和许世友这位虎将相见。

毛主席笑着对许世友说:“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也总有人说起你的传奇故事。这还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呢,你的名字是哪几个字呀?”

许世友连忙回应道:“我的姓是言午许,小名叫做友德,家谱上的排行是“仕”字辈,父母请老师给我取的名字是“许仕友”。”

“等我参加红军,学习写字后,才知道“仕”原来是做官的意思。我不想做官,所以我想把“仕”改成士兵的“士”,这样我当一名红军战士就名副其实了。”

许世友一口气说完后,憨厚地笑了笑,向毛主席问道:“主席,您看我这名字改的怎么样?”

毛主席听了,点点头应道:

“改的是不错,不过呀,我们能不能商量一下,再改一个字,把“士”改成世界的“世”,这样你就成了世界的朋友。咱们这次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目光可以放长远点,面向世界,好不好呀?”

“许世友,世界之友。”许世友口里念了几声,越大越觉得这个名字好,连忙点头谢谢毛主席给他改了名字。

从此以后,许世友这个名字就伴随了这位虎将的一生。

毛主席称赞许世友是虎将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侵占中华大地,孔孟之乡的山东也遭受了日寇的侵犯。

许世友当时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他打仗勇猛,治军严厉,凭借着过人的胆色和硬抗的少林功夫,带领战士们屡次痛殴日本侵略者。

在一次战斗中,日军被我军成功伏击,损失惨重,许世友趁机率部冲杀进去。日军官兵眼看大势已去,大都选择逃离突围。

只有一名日本军官不甘心失败,抽出了腰上的武士刀,就朝着许世友冲了过来。

许世友却丝毫不慌,淡定地提刀应敌,等日本军官快要冲到眼前时,许世友使出了快准狠的一刀,只是一个回合就送他回了娘胎。

毛主席对许世友在胶东地区的表现很是满意,他夸奖道:“许世友是员战将,打红了胶东地区的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

许世友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下连队当普通士兵

1958年,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某师政委主动下连队体验当兵的消息,毛主席看完之后,大受触动。他觉得自从实行军衔制以来,军队正规化了很多,但也出现了一些军官逐渐脱离士兵、部队,耽于享乐的现象。

于是在1958年的9月21日,毛主席在接见南京军区常委扩大会议的参会人员时,对许世友说道:

“现在中央对地方上有个规定,每个领导都要轮流去工厂当工人或者下乡当农民,以免脱离群众。你研究一下,部队的干部们是不是也可以下连队去当士兵,和普通士兵们同甘共苦呢?”

许世友听了毛主席的话后,不假思索地说回道:“完全可以,坚决照办。我马上就向军委打报告,我要求下连当兵!”

第二天,南京军区常委后开完后,以许世友为首的30多名将军就被批准下连当兵了。许世友说道:“几十年前,我也当过兵,那时候人人平等,都像亲兄弟一样。今天我们当了高级干部也不能忘本,在我53岁的时候能够再当一次兵,我感到很荣幸,我一定要当好兵。”

根据许世友女儿的回忆资料,许世友回到家后,就脱掉了脚上的“布草鞋”,换上战士穿的解放鞋和军装,戴上了船形帽,肩背背包,穿戴整齐之后。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很是开心。他问妻子:“你看我像不像士兵?”

妻子回道:“像还是挺像,就是老了点。”

许世友听了,又自我欣赏了一会,不服气的说道:“你说了不算,等我到了部队,战士们说像才算!”

许世友到了某部六连七班报道,他向中士班长张吉生敬礼报到:“报告班长,上等兵许世友前来报到。

战士们都被许世友的亲和力给感动了。许世友还让战士们直接喊他名字,慢慢的,战士们对他的称呼也就从一开始的“首长”,到“许同志”,再到“老许”了。

很快,许世友就和部队的基层官兵打成了一片。士兵们都知道许世友曾在少林学过功夫,就经常请求许世友:“老许啊,来一段功夫!”

许世友也不摆架子,经常拎起板凳来演示几下,只见他左挡右砸,进退如风,总是引起战士们一大片叫好声。

训练休息时,也会有战士请求许世友表演几段武术功夫。许世友站起身来,依礼双拳一抱,跟着就虎虎生风地打出几套拳法,把战士们看的是如痴如醉。

很快,很多士兵都成了许世友的徒弟,跟他学起了板凳功,许世友后来把板凳功改成了板凳操,交给战士们练习,大家都很用心的学习。

毛主席劝许世友读《红楼梦》

1973年,毛主席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考虑到几大军区司令员已经好多年没有职务变动了,就决定把八大军区的司令员进行了对调。

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也在调动范围内,他在向毛主席汇报工作的时候,毛主席问他:“你看过《红楼梦》没有?”

许世友回道到:“看过一些。”

毛主席面带笑容地接着说道:

“你现在你读《红楼梦》了吗?至少要看过5遍才有发言权,你要坚持看5遍《红楼梦》。汉朝的周勃厚重少文,你和他就很像,你也少文,文化少了点,你多读几遍《红楼梦》吧。”

“中国的古典小说中写的最好的就是《红楼梦》,你们都是武将,也要学点文化,文武结合嘛!不能只爱打仗,还得多读点书。文官务武,武官务文,文武官员都要读书学文化!”

许世友听了点点头应道:“知道了主席。”

其实在这之前,毛主席也劝许世友读过《红楼梦》,可是许世友不太愿意,他是武人出身,对《红楼梦》里的“谈情说爱、吊膀子”的事情有点抵触情绪。

毛主席知道后,就对许世友说:“你还没有读,怎么就知道吊膀子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大概是听什么人说的吧?其实这部小说很不简单!”

一边说着,毛主席还引用了书里的名言警句,比如:“坐山观虎斗”“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等,来比喻国际形势,毛主席还说了一句“大有大的难处”。

对于许世友这位虎将,毛主席很是喜爱,他知道这位虎将忠心耿耿、勇气可嘉,打仗的本事是一流的,唯一的缺点是文化低了点。所以,毛主席希望许世友能多点书,开阔一些眼界,扩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统筹大局。

许世友听了毛主席的话后,受益匪浅,但还不是很懂。于是一回到住处,他就找来了《红楼梦》仔细研读起来。为了和毛主席的话相对应,他还一并买来《汉书》和《新编前后汉故事选》,了解周勃“厚重少文”这个评语的由来。

就这样,许世友在毛主席的教导下,读了很多书,不仅开阔了知识面和眼界,而是革命的信念也更加的坚定不移,整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回... 前言: 1950年,沈邵华想去北京看望已经离家3年的儿子,但独她一人又不敢去,这时一位穿着朴素的农村...
原创 女...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伟大的建设者,不仅在中国的动荡时期,稳定了中国的局面,并且在他和多位同志的共同努力之...
原创 美... 美国曾邀请中国瓜分日本,老蒋先遣队都派过去了,为何最终没成? 说起来可能许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在民...
原创 蜀... 三国鼎立,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心中的理想奋斗终生。可谁能想到,蜀汉这个寄托了无数人希望的政权,最终会以如...
原创 女... 一位网友发了一个视频出来,画面是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在火车上争吵的。据说这个女子是在抢座位,而且还是移...
原创 毛... 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人民战胜了帝国主义,打赢了国民党,终于建立起了全新的国家。 百废待兴之际,建设祖国就...
原创 如... 明太祖朱元璋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当代网友用来形容明朝帝王铁骨铮铮不屈外敌的赞语。而在我看来...
原创 正... 吕布白门楼殒命后,究竟谁是天下第一猛将?论实力和表现,张飞与赵云不相上下。张飞自不必说,四次大战巅峰...
“迂夫子”王夫之与长沙的渊源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八月,长沙一个沿江小镇,一位年轻的读书人正倚着桥上的栏杆,把目光投向远方。...
原创 “... “奸臣”王安石的书法真迹,是一级国宝,网友却说:奇丑无比 王安石以其名篇《元日》等著作闻名后世,常...
原创 难... 在古老的长安城中,隐秘地流传着一个神秘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非凡身份,还揭开了一段...
原创 曹...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三国时期,在曹操府上,一场阴谋悄然展开。一天清晨,荀彧凝视着地上的一只...
原创 朱...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有这样的记载:“金刀龟背所以分财利通有无者也........
原创 黄... 前言: 在东方大国近现代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其中有一些人物或许名气不是很大,但是他们的一...
原创 《... 在江湖的深处,传说有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存在——陆地神仙。他们不仅是江湖中的顶尖高手,更是天下大势的重要...
原创 国... “壮士手中三尺剑,雄图胸里十万兵”,一位上海大学的学生于1924年写下了这句诗。他就是后来的著名爱国...
原创 大... 自大清灭亡起,约14万名皇室成员的命运成为历史上的一道谜题。这个庞大的家族,从最初的皇室成员到清朝末...
原创 “... 前言 龙作为华夏文明的标志,数千年来广为流传,是被人们封为“神”一样的存在,但它是否真的存于世间一直...
原创 朱... 导读:朱元璋要杀他,他求留孙子一命,10岁孙子说8个字,朱说:灭全家 文/华升 大家好,元朝末年因为...
原创 此... 熟读汉末三国史的曹操风气是众所周知的。公元198年,曹操强大的一个女人成为妾,这个豆腐人是关羽最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