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伟人毛主席和开国上将许世友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咱今天就来聊上几句。
给许世友改名字
许世友本来是四方面军的得力干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一起进行了万里长征,北上抗日。
在长征路上,毛主席才第一次和许世友这位虎将相见。
毛主席笑着对许世友说:“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也总有人说起你的传奇故事。这还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呢,你的名字是哪几个字呀?”
许世友连忙回应道:“我的姓是言午许,小名叫做友德,家谱上的排行是“仕”字辈,父母请老师给我取的名字是“许仕友”。”
“等我参加红军,学习写字后,才知道“仕”原来是做官的意思。我不想做官,所以我想把“仕”改成士兵的“士”,这样我当一名红军战士就名副其实了。”
许世友一口气说完后,憨厚地笑了笑,向毛主席问道:“主席,您看我这名字改的怎么样?”
毛主席听了,点点头应道:
“改的是不错,不过呀,我们能不能商量一下,再改一个字,把“士”改成世界的“世”,这样你就成了世界的朋友。咱们这次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目光可以放长远点,面向世界,好不好呀?”
“许世友,世界之友。”许世友口里念了几声,越大越觉得这个名字好,连忙点头谢谢毛主席给他改了名字。
从此以后,许世友这个名字就伴随了这位虎将的一生。
毛主席称赞许世友是虎将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侵占中华大地,孔孟之乡的山东也遭受了日寇的侵犯。
许世友当时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他打仗勇猛,治军严厉,凭借着过人的胆色和硬抗的少林功夫,带领战士们屡次痛殴日本侵略者。
在一次战斗中,日军被我军成功伏击,损失惨重,许世友趁机率部冲杀进去。日军官兵眼看大势已去,大都选择逃离突围。
只有一名日本军官不甘心失败,抽出了腰上的武士刀,就朝着许世友冲了过来。
许世友却丝毫不慌,淡定地提刀应敌,等日本军官快要冲到眼前时,许世友使出了快准狠的一刀,只是一个回合就送他回了娘胎。
毛主席对许世友在胶东地区的表现很是满意,他夸奖道:“许世友是员战将,打红了胶东地区的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
许世友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下连队当普通士兵
1958年,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某师政委主动下连队体验当兵的消息,毛主席看完之后,大受触动。他觉得自从实行军衔制以来,军队正规化了很多,但也出现了一些军官逐渐脱离士兵、部队,耽于享乐的现象。
于是在1958年的9月21日,毛主席在接见南京军区常委扩大会议的参会人员时,对许世友说道:
“现在中央对地方上有个规定,每个领导都要轮流去工厂当工人或者下乡当农民,以免脱离群众。你研究一下,部队的干部们是不是也可以下连队去当士兵,和普通士兵们同甘共苦呢?”
许世友听了毛主席的话后,不假思索地说回道:“完全可以,坚决照办。我马上就向军委打报告,我要求下连当兵!”
第二天,南京军区常委后开完后,以许世友为首的30多名将军就被批准下连当兵了。许世友说道:“几十年前,我也当过兵,那时候人人平等,都像亲兄弟一样。今天我们当了高级干部也不能忘本,在我53岁的时候能够再当一次兵,我感到很荣幸,我一定要当好兵。”
根据许世友女儿的回忆资料,许世友回到家后,就脱掉了脚上的“布草鞋”,换上战士穿的解放鞋和军装,戴上了船形帽,肩背背包,穿戴整齐之后。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很是开心。他问妻子:“你看我像不像士兵?”
妻子回道:“像还是挺像,就是老了点。”
许世友听了,又自我欣赏了一会,不服气的说道:“你说了不算,等我到了部队,战士们说像才算!”
许世友到了某部六连七班报道,他向中士班长张吉生敬礼报到:“报告班长,上等兵许世友前来报到。
战士们都被许世友的亲和力给感动了。许世友还让战士们直接喊他名字,慢慢的,战士们对他的称呼也就从一开始的“首长”,到“许同志”,再到“老许”了。
很快,许世友就和部队的基层官兵打成了一片。士兵们都知道许世友曾在少林学过功夫,就经常请求许世友:“老许啊,来一段功夫!”
许世友也不摆架子,经常拎起板凳来演示几下,只见他左挡右砸,进退如风,总是引起战士们一大片叫好声。
训练休息时,也会有战士请求许世友表演几段武术功夫。许世友站起身来,依礼双拳一抱,跟着就虎虎生风地打出几套拳法,把战士们看的是如痴如醉。
很快,很多士兵都成了许世友的徒弟,跟他学起了板凳功,许世友后来把板凳功改成了板凳操,交给战士们练习,大家都很用心的学习。
毛主席劝许世友读《红楼梦》
1973年,毛主席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考虑到几大军区司令员已经好多年没有职务变动了,就决定把八大军区的司令员进行了对调。
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也在调动范围内,他在向毛主席汇报工作的时候,毛主席问他:“你看过《红楼梦》没有?”
许世友回道到:“看过一些。”
毛主席面带笑容地接着说道:
“你现在你读《红楼梦》了吗?至少要看过5遍才有发言权,你要坚持看5遍《红楼梦》。汉朝的周勃厚重少文,你和他就很像,你也少文,文化少了点,你多读几遍《红楼梦》吧。”
“中国的古典小说中写的最好的就是《红楼梦》,你们都是武将,也要学点文化,文武结合嘛!不能只爱打仗,还得多读点书。文官务武,武官务文,文武官员都要读书学文化!”
许世友听了点点头应道:“知道了主席。”
其实在这之前,毛主席也劝许世友读过《红楼梦》,可是许世友不太愿意,他是武人出身,对《红楼梦》里的“谈情说爱、吊膀子”的事情有点抵触情绪。
毛主席知道后,就对许世友说:“你还没有读,怎么就知道吊膀子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大概是听什么人说的吧?其实这部小说很不简单!”
一边说着,毛主席还引用了书里的名言警句,比如:“坐山观虎斗”“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等,来比喻国际形势,毛主席还说了一句“大有大的难处”。
对于许世友这位虎将,毛主席很是喜爱,他知道这位虎将忠心耿耿、勇气可嘉,打仗的本事是一流的,唯一的缺点是文化低了点。所以,毛主席希望许世友能多点书,开阔一些眼界,扩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统筹大局。
许世友听了毛主席的话后,受益匪浅,但还不是很懂。于是一回到住处,他就找来了《红楼梦》仔细研读起来。为了和毛主席的话相对应,他还一并买来《汉书》和《新编前后汉故事选》,了解周勃“厚重少文”这个评语的由来。
就这样,许世友在毛主席的教导下,读了很多书,不仅开阔了知识面和眼界,而是革命的信念也更加的坚定不移,整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