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手中三尺剑,雄图胸里十万兵”,一位上海大学的学生于1924年写下了这句诗。他就是后来的著名爱国将领邱清泉。
此时,22岁的他刚到广州,准备报考黄埔军校,这句诗表明了邱清泉投笔从戎的决心。此后,他用生命践行了诗中所写。无论是北伐战争还是中原大战,是回国指挥国军第一支王牌机械师,还是率领22师创下昆仑大捷,又或是他那令人扼腕叹息的死亡原因。
邱清泉将军的一生都是如此的让人唏嘘,跑了一夜却只跑了400米,最后却疯了。蒋介石知道后不停叹息。
在开始阅读文章之前,各位新来的读者别忘点点关注哦,方便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向来黄埔出身的军人就代表着国军的正统,而又以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的学生最为优秀。其中就出了胡宗南、杜聿明等人,在毕业后他们大多在国军中担任要职。
可是黄埔军校二期就没有这么耀眼了,主要是因为黄埔二期招生时间匆促。相比起一、三、四期来说在招生上没有那么“正规”,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二期的毕业人数也是最少的。
加上录取的科目也偏向技术类,指挥型的不多。这也是黄埔二期没怎么出人才的原因,而邱清泉则是黄埔军校二期最著名的毕业生。如果猛然望去,会发现邱清泉在国军将领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在进入黄埔之前,他就是正经大学生。邱清泉不仅饱读诗书,还喜欢写诗,留下了很多佳句传世。而到了战场上,邱清泉的书生气瞬间消散。一次次的胜仗为邱清泉带来了扬名立万的机会,也收获了“邱疯子”的外号。
这都得益于他那激进的指挥风格,不过在当兵之初,邱清泉还没有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从黄埔毕业后,邱清泉以排长身份参加了惠州战役。这是邱清泉的首次战斗,但没有什么发挥空间。
战斗结束之后邱清泉被调回了黄埔任教,军衔则升为上尉。接下来的北伐战争,邱清泉依然表现平平。一直到了1927年,邱清泉的好运才终于到来。这一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公开决裂。
诸多的人事关系牵涉进来,由于当时黄埔军校刚迁到武昌,作为蒋介石嫡系的邱清泉自然被抓了起来。不久后,邱清泉趁着看守人员疏忽逃脱,到了南京投奔蒋介石。
宁汉分裂,汪精卫可是公开宣称开除蒋介石党籍。虽然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对峙,但是也无异于苦苦挣扎。
孤立无援的蒋校长,于1927年8月下野。无奈之下,蒋介石只有出访日本寻求支持。可以说这时的蒋介石已经落到了人生最低谷,这时候只需观察国军内部的站队便可知道是敌是友。
在得知邱清泉逃脱扣押,连夜抵达金陵的时候。蒋介石已经把邱清泉当成自己人了,这也为往后邱清泉的一路平步青云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结束访日之后,迅速和宋美龄完婚。这一举动让他同时,获得了宋家和孔家的支持。得益于蒋介石的崛起,邱清泉也在五年后升为少将。即便是在蒋介石落难时来投奔,邱清泉获得的也太多了。
那么蒋介石真是为了奖赏还是邱清泉的能力真正值得呢?
观众们可以点点关注,我们再一起来了解邱清泉人生的转折点吧。
如果说到目前为止,邱清泉的人生还是依靠别人的话。接下来邱清泉,就迎来了只能依靠自己才能抓住的机会。1934年,德国柏林陆军大学的向中国开放了留学生名额,邱清泉毫不犹豫报考。
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公派留学资格。一位精通机械化部队建设以及训练的将军即将诞生,三年后,邱清泉荣誉归国。他兴奋地着手建立机械化国防部队,但由于“七七事变”的爆发,邱清泉改任教导总队参谋长。
在南京保卫战中顶在一线,日军来势汹汹。松井石根将四个师团摆在金陵,其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
南京城内十万守军浴血奋战,可日方兵力是我方两倍。十二天之后,南京失陷。国军各部接到命令突围撤退,邱清泉在撤退时被困。
只得化身为平民,后来被日军第五师团征服劳役,历经艰险才在第二年逃出。回到部队的邱清泉,立马上任200师副师长,这对于邱清泉来说是天降的惊喜。
他没想到自己的梦想,在这个时间点实现了。这200师是国军的装甲兵团扩编而成,如今已是全机械化的王牌师。邱清泉望着手下士兵清一色的美式装备,心中激动万分。
他知道,自己在德国三年的所学有用武之地了。另一边,邱清泉也迎来了自己的搭档——杜聿明。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是邱清泉的师兄。
这也是蒋介石的特意安排,因为邱清泉“邱疯子”的外号可是名声在外。谁都知道这个邱清泉为人桀骜不驯,与同僚、上级的关系都搞不好。要是放任邱清泉胡来,蒋介石可不敢。
要知道这邱清泉的手下可是一支王牌师啊,出点岔子损失可就大了。因此必须找一个,可以让邱清泉服气的人来压着他。那么作为学长的杜聿明就是最佳人选了,后来也证明蒋介石的这次人事调动是正确的。
邱清泉对谁都不服,唯独对他这个学长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两人在往后的十多年里并肩作战,直到战死沙场。
1938年,日本占领广州。有了广州这个南方的落脚点,日本开始谋划断绝援华的南方路线,广西便暴露在日军的视线之中。1939年9月,日军第五师团开始向广西转移。
全然不知的国民政府在同年十月于衡山召开军事会议,总结长沙会战的经验。一直到了11月5日,蒋介石才收到日军南犯的情报。于是蒋介石立即电令白崇禧不用参会,直接赶赴战场。
四天后,日军在钦州湾登陆。在短短十来天之内就攻占了南宁,日军进攻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大有趁着贵州空虚,一举攻打重庆的意味。
白崇禧迅速做出反应,首先便是抽调第五军加入战斗。这第五军,便是由杜聿明任军长的全机械军团。
这第五军下辖三个机械师:分别是第一师,200师以及邱清泉的22师。第一师全是老兵,在第五军中战斗力最为强悍;200师则是国军第一支机械化师团;而邱清泉带领的22师刚组建不久,属于新部队。
但是这场战役过后,邱清泉和他的22师将成为国军的神。第五军加入战场之后,运用自己装备优势和日军正面开打。其重炮兵团更是集中火力朝着昆仑关无限轰炸,邱清泉带领着自己的22师从侧面加入战场,频频阻击支援的日军。
2天后,昆仑关的日军顶不住了。疯狂呼叫支援,日军第二十一旅团长中村正雄领命支援,刚好遇上邱清泉的部队。为了保证第五军其他两个师的攻势,邱清泉深知,无论如何不能让中村正雄过去。
他带领22师顽强阻击,坦克、榴弹炮全部上阵。2天48个小时,中村正雄带领的第42联队连一步都没前进过。中村正雄只能改变战术,转向第一师进攻。
这恰恰中了邱清泉的计谋,等中村正雄调转部队的时候。22师和第一师立即对42联队形成了合围,这样的场面让邱清泉的“疯劲儿”一下子上来了。
他一声令下,全师的钢铁坦克在满是日军的战场上肆意驰骋。无数炮弹落在日军中央,中村正雄被当场击毙,42联队、21联队被全歼。
由于邱清泉牢牢拖住了日军的支援,昆仑关死守的日军也被歼灭,此役被称为昆仑关大捷。自此,日军的王牌——第21旅团已经名存实亡。
昆仑关战役的胜利意义十分重大,不仅一扫国军武汉失守的阴霾,还痛击了日本侵略者,邱清泉也因此荣升第五军军长。
1948年,徐蚌会战爆发。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被困于碾庄,此时已经是第二军团副司令的邱清泉奉命增援。但是,邱清泉却遭到了华北野战军的阻击。
整整两天,邱清泉的第二军团竟然无法突破。无奈之下,邱清泉只好放弃徐州,往陈官庄方向撤离。在撤退途中,第二兵团时不时遭到解放军的阻击。
无数的难民也和部队挤到了一起,望着手下装备精良的10万大军居然这么狼狈地逃窜,邱清泉的精神崩塌了。
据后来的人说,邱长官经常对着地图发呆,嘴里念着:败了败了。在这样的高压之下,邱清泉的指挥能力也大打折扣,兵败如山倒的道理谁人不知?
但是连司令长官都率先崩溃的场景,也只有在此时的国民党这里才能见到。1949年初,华野对盘踞在陈官庄的杜聿明、邱清泉部发动了全面攻击。
解放军推进的速度之快完全出乎邱清泉的预料。当他反应过来时,粟裕大将率领的部队已经打到了第五军指挥部附近,而邱清泉一手提拔的第五军军长熊笑三早已不见了踪影。
这种兵临城下的场景,似乎只有两种结局,一种被俘,一种则是战死。已经失去心智的邱清泉还是选择了反击。
他带着特务营从陈庄西南面的缺口突围,可是刚一触碰到解放军的包围圈,这支队伍就被猛烈的炮火打散了。据跟随邱清泉逃跑的士兵描述,邱清泉跑出陈庄后,并没有照计划撤离,而是四处乱窜,嘴里还大叫着:共产党来了。
换句话说,此时的邱清泉已经疯了,成了真正的“邱疯子”。第二天,邱清泉被发现死在距离军部400米的地方。跑了一夜,仅仅跑出400米。
那一夜,绝望的邱清泉竟一直围着军部转圈。不知道那晚的邱清泉在想些什么,或者说他什么也没想。
昔日王牌机械部队的战车,永远留在了泥泞的道路上……
也许早点审时度势是明智的选择吧,邱清泉的长官杜聿明就被解放军优待,活了将近80岁。
各位看官,你们对邱清泉的一生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