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开国上将中,此人排名第一位,为何后来很少有他的消息了?
迪丽瓦拉
2025-07-09 02:03:21
0

一个人混迹在职场、官场,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一帆风顺的,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委屈,甚至被冤枉、排挤。这种时候,我们要坚强面对,安慰自己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过去。

1955年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建国之后的首次授衔,元帅、大将军衔均是10名,上将55名,中将,少将就更多了。首次授衔仪式名单,人们对此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如十大将中粟裕未能被授予元帅军衔,实属遗憾,当然,为第一上将萧克感到惋惜的人也不在少数,如果论资历,萧克的资历是元帅级别的。

萧克是开国上将,且排名第一,资历超出其他上将不少。值得注意的是,建国后萧克的存在感并不高,很少有他的消息了,尤其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他在军中可以说是销声匿迹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几乎同等于元帅级别的早期革命经历?

萧克1907年出生于湖南,从小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青年时期就选择参军,来到了黄埔军校学习,成为第四期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同为四期的林总是萧克的同学,两人认识的时间较早。

萧克参加过北伐战争,许多上将没有参加北伐战争的革命经历。1927年,萧克在叶挺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中担任连长一职。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背叛革命后,萧克跟随叶挺一起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后,萧克在宜章县率部打游击,参加了朱老总,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跟随大部队上了井冈山,参加了红军历史上的奇迹——长征!在红军时期,萧克从一名基层干部,通过努力,做到了红六军团长和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在军中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共有三个主力师,师长林帅、刘帅、贺帅,副师长聂帅、徐帅、萧克。从1955年授衔的情况来看,三个主力师正副师长中,除了萧克,其余五人均授予元帅军衔。暂且不论后面的战功,仅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资历而言,萧克与十大元帅平起平坐的。

解放战争时期,萧克因服从组织安排,错失了许多在战场上立功的机会。截至1949年5月前,自抗日战争胜利后,萧克根据党中央办“大军校”的要求,负责创办军校相关工作,担任华北军政大学的副校长一职,校长是叶剑英元帅。

全国解放在即,1949年5月,萧克接到上级命令,让他担任第四野战军兼任华中军区第一参谋长,负责指挥部队南下作战,为解放中南,消灭白崇禧,余汉谋等主力部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场风波陷入被动?

自1958年后,萧克沉寂了很久,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复出工作。作为开国“第一上将”,萧克为何在建国后二十多年里没有什么声音,销声匿迹了?实际上他并非甘于如此,而是形势所逼,受到一场风波的影响被撤了职。

建国初期,萧克受到党组织的重用,担任训练总监部部长,该部门名气不如国防部,总参部,可职权也是很重的,在军队里的地位或仅次于国防,总参两大部门。结合国防,总参两大部门部长的人选,不是元帅就是大将,萧克作为一名上将担任训练总监部部长一职,还是不错的。

训练总监部的职权很重 ,主要负责全军的训练和教育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萧克就负责过创办军校的相关工作,有一定的经验,这个岗位还是很适合他的。如果没有后来的“反教条主义”风波,相信萧克在军队里能有相当大的作为。

1957年中苏关系由原来的亲密友好开始出现裂隙,在此之前,中苏关系很友好,苏联为了帮助我国军队实现现代化管理,特意派遣了很多专家来华援助,帮助我国在军事,科技,教育等诸多方面提升实力。

在军事教育教学方面,我国与苏联方面的合作频繁,如果在中苏关系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这是没有问题的。可自从1958年中苏关系破裂后,上级觉得军校过于学习苏联军队的战术,模式以及教材,忽视了我国自身革命的大量经验,照搬“苏式教育”,是一种教条主义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对军队十分不利。

在这场“教条主义”风波里,刘帅,萧克 ,李达等众多高级将领被要求检讨,写检讨。刘帅出于保护下属,同时又有很高的政治觉悟,事情发生后,他主动写了检讨,公开检讨,保护了一批下属的同时,自己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批判。

萧克年轻,血气方刚,事情发生后,他始终觉得自己没有错,不应该为此事检讨。实际上萧克说得很多,的确没有什么明显的过错,只不过大会整体风向被带偏了,萧克在压力之下只能被迫写检讨,因为态度不端正,被狠狠批了一顿。

“反教条主义”运动中,萧克检讨虽然过关了,但是训练总监部部长一职被免除了,下放到基层,任农垦部副部长,负责农业相关工作。1969年,特殊时期的萧克再次被批评,下放到江西五七干校劳动。

结语

在逆境之中,萧克始终坚持自我,不愿随波逐流,保持独立思考,不做墙头草,不讨好“得势派”,因此自从1958年被撤职到1972年重返部队这十多年时间里,他受尽委屈,始终保持初心,不忘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

萧克心态良好,晚年写了许多著作,他不仅会带兵打仗,在教育方面也十分有才华。平日里喜欢练字,写书,长篇小说《浴血罗霄》就是萧克所写,在1988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所有开国元帅中,仅此一人获得该奖。

2008年,开国上将萧克因病逝世,享年102岁。萧克的一生波澜壮阔,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发展以及崛起。萧克逝世后,骨灰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国家重要领导人出席,前往八宝山送别,整个仪式规格很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前言 在中国历史中,有一些人因其绝世的风采和卓越的才华被铭记不朽。他们的美貌和才情不仅令古人倾倒,也...
原创 这... 文 / 子玉 越来越发现,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其实并不是能力,而是能量,从古至今有无数人验证了这...
原创 武... 袁天罡,唐朝初期的著名相士,以其精准的面相术闻名于世,与李淳风一同被后世传说为《推背图》的作者。 传...
原创 杨... 前言 杨坚与独孤伽罗,这对古代帝王与皇后,本是一段传世佳话,但在他们感情深厚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
原创 日... 1945年随着日本天皇眼看着获胜无望,向各个国家递交投降书宣布投降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就此告一段落,...
原创 开... 他是中国首位百岁将军,忠诚向党,一心为民,一生立下战功无数。曾只靠一根木棍两条腿,跋涉漫漫长征路。毛...
原创 此... 北周宣帝宇文赟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第四任皇帝。其父周武帝宇文邕是北周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
原创 王... 在封建王朝建立的国家之下,皇帝是最高统治者,被尊为“真龙天子”,皇家也就是“天家”。为了巩固封建王朝...
原创 1... 前言 1950年,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秘密访问中国,新中国成立仅几个月,越南国内仍然动荡不安。尽...
原创 国... 国军中尉深夜潜入,被新四军抓获,她却说我要见叶飞,有重要情报 抗战时期,江苏是新四军活动的主要区域之...
修建前后历经168年,堪比国门 行驶在河西走廊,车窗外,长城总在雪山、绿洲、戈壁间不经意出现。 甘肃地形狭长,犹如一柄玉如意。如意中...
原创 白... 长平之战是战国史上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根据史书记载,秦国动员了六十万大军,赵国方面也...
原创 孟... 孟良崮的战斗不仅规模大,还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战役,在这场战斗中粟裕与陈毅的功劳都非常大,我们知道粟裕...
原创 中... 【前言】 听说过秦朝的陵墓没?这永远留存的七大工程,是咋改变中国的? 秦朝,就那短短 15 年的朝代...
原创 诸... 荆襄名士司马徽曾言: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也。大家都知道卧龙就是诸...
原创 三... 三次机会,东吴为啥打不下合肥?孙权打合肥就像刘邦打项羽 孙权打合肥就像刘邦打项羽,项羽只要不遇到韩信...
原创 同... 苏联和美国冷战时,将德国和朝鲜半岛都一分为二。其中德国分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而朝鲜半岛分为了朝鲜和...
原创 塔...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正式爆发,在以林彪为总司令的东北野战军,开始了对国民党部队的围歼,锦州一战,...
原创 淞... 1937年8月13日的一场大型会战,将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国际法泰斗厉声教曾评价...
原创 他...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呐:“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看这话套用一下也可以用,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