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西晋的开国功臣,也是导致西晋走向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
迪丽瓦拉
2025-07-09 06:33:14
0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呐:“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看这话套用一下也可以用,忠诚的臣子都是相似的,不忠的臣子各有各的不忠啊。忠诚的臣子很简单,无非为国为君尽力竟命而矣。当然其间也有些微不同,有的通于时务达于人情,很可以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或者攘除奸凶、或者兴革制度,有的那就没太大本事,或者没机会展露自己的本事,一不小心卷到漩涡里去,为国一死全其忠名也算是可敬了。忠不忠诚和能不能干未必完全挂钩。

至于奸臣嘛,那就牛鬼蛇神各路神仙鬼怪都出来了,有的阿谀谄媚只知道逢迎皇帝逢迎上官,以此鼠窃狗偷得掌权柄,有的就走大奸似忠的路线了,犯言直谏、尽力维持、调鼐阴阳未必都不会去做,但一到关键时刻,那奸臣的底子还是漏了出来,说到底国家和君主的利益还是高于自己的这顶乌纱帽的。

西晋有个著名的奸臣集团,就是围绕贾充、贾后、贾谧等人形成的圈子,当然最开始还是贾充为核心,彼时贾后还没当皇后呢,贾谧更没影儿。贾充是司马氏的几代谋臣,高贵乡公攻打丞相府喊着要杀司马昭的时候,丞相府的将领无人敢动,只有贾充一声大喝,说:“你们这些人都是丞相的手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正是用得着你们的时候,还不与丞相出死力。”听到司马昭宠臣这么说,部下将领才有胆大的出来一刀就把曹髦斩于马下。这件事是贾充对司马家的大功劳,但从此人胆敢弑君也可看出绝非良善忠臣。自然,对司马氏来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贾充大概属于自己的铁杆忠臣,因此从司马昭到武帝司马炎,贾充都备受宠幸。

当时在武帝身边侍从的大臣还有荀勖、冯紞,二人都与贾充交好,冯紞的地位稍低一些,荀勖和贾充的地位相仿,都备受武帝的优宠。就比如说吧,荀勖和冯紞都有奸臣贪权奸猾、不顾国事而只顾着自己蝇头私利的一面,但荀勖也曾对朝政颇多损益之功。

高贵乡公事变之时,司马昭的掾属孙佑守着阊阖门,这人大概心在曹魏,正好司马昭的弟弟安阳侯听说皇帝发难就想增援,孙佑守着门就骗安阳侯说:“没人从我这进,君侯要进就从东掖门进吧。”等到安阳侯绕了一大圈从东掖门进,事儿都已经摆平了,司马昭奇怪怎么来的这么迟,安阳侯就说了实情。司马昭明白了,立时就要下令杀了族灭了孙佑,荀勖这时候大方得体地就出来谏诤:“孙佑不让安阳侯进门,确实是对您不忠需要惩处。然而事有顺逆之分,用刑不可以喜怒决定轻重。如今杀了皇帝曹髦的将军都只是自己身死,孙佑却被灭族,恐怕义士们听了会寒心的。”荀勖这里谏诤的还是深明理义的。

又说当时司马昭平蜀,因为姜维等蜀国将领屡次在边境骚扰,搞得魏国苦不堪言,司马昭心里发狠,就想了个馊主意,要重金聘请来往过路的刺客去蜀国刺杀姜维等人。荀勖又谏诤道:“明公以至公大道宰辅天下,应当以正义的行动和旗号去平定叛逆。如今派遣刺客去擒贼,不是所谓刑于四海、以德服远的道理。”司马昭都大加称善,觉得荀勖真是方正。

直到武帝朝,荀勖也颇多善政和得力之处,精通音律的他为晋朝制定了完备的乐制,而且常年侍从武帝,掌机要文书制诰,颇为时所称誉。本来拿的是国家重臣的剧本,然而对权力的贪欲还是导致了荀勖做出些奸臣做的恶事。

先说小恶吧,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这本来不算小恶,但比之后面做的大错事还是算小头。因为荀勖常年典理中书,后来尚书张华慢慢深惬帝心立了大功,代替了荀勖的中书之职,荀勖就不免生了些嫉贤妒能之意,找出由头寻找机会要把张华给撸掉。果然让他逮到机会,张华因立嗣的事和武帝的想法不同,荀勖趁机便进言出其外镇了。不过这争斗还是在朝堂之上,明面上的事儿。

冯紞也跟张华过不去,不过他的手段就更卑劣一点,悄悄地武帝面前使眼药下绊子,故作惊人之语,一番委曲长谈实则是在武帝面前说张华的坏话,不过说的很委婉,连名姓都没直接提,就是说让皇帝一定要小心那些在方镇做官掌握一方权柄的人。这么着,终武帝之世,张华都没一跃封为公。

荀勖的许多善政却比不上他为的一件大恶。当时贾充要被皇帝出到关右外镇做官了。荀勖就和冯紞商量:“贾公远放,我等迟早失势。太子婚姻未定,如果让贾充女儿配位太子妃,将来这天下岂不还是你我的?”就这么的,通过荀勖、冯紞等人的力保推荐,贾南风最终上位,西晋乱国的恶果从此种下了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四...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林... 北京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文物建筑最多的城。元、明、清历代的宫苑,坛庙,塔寺分布在全城,各有它的历史艺...
原创 日... 引言 日军当年为何不攻打延安?这个问题一直引发着人们的疑问和探讨。毛主席三个安排据说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 产学研王教授视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特点详细归纳如下: 一、发展历程 前文明期:...
原创 溥... 提到晚清的末代皇帝溥仪,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悲惨和傀儡,虽然他曾经贵为皇帝, 但是他一生都是不快...
原创 1... 1954年5月27日,久居台湾的汤恩伯乘上了前往东京的飞机。 坐在飞机上的时候,许久未笑的汤恩伯久违...
原创 诸... 文:史政畅谈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极其推崇士大夫的社会,在整个封建社会,士大夫一直享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
原创 八... 《亮剑》里曾有这样一个情节。魏和尚被黑云寨杀了,李云龙集结部队,要去剿灭黑云寨土匪谢宝庆。孔捷拦着不...
原创 他... 战国末年,秦始皇嬴政战胜了其他六国。君临天下,四海归一。只是嬴政自登基后暴政,百姓民不聊生。这种情况...
原创 “... 其实自始至终,毛主席对“四人帮”的定位,都是恒定未变的。从“九·一三”后,包括“四人帮”在内的许多人...
原创 6... 引言 爱新觉罗·溥仪,在不满3岁的时候就登上了皇帝大位,身为皇帝,他曾经有着庞大而威武的仪仗队,有着...
原创 明...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明朝的建立源于农民起义,这也为...
原创 四... 1950年在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月的时间,曾经主政云南多年的龙云终于从香港转机来到广州,他曾经的老熟人叶...
原创 与... 明朝时期,海盗倭寇横行,给沿海百姓带来了灾难。然而,在抗倭的历史上,除了戚继光、俞大猷这样闪亮的抗倭...
原创 农...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正...
原创 回... 提起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孙中山先生,一直如雷贯耳——关于他兴建兴中会,立志救国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原创 为... 明朝,立16帝、276连江山社稷、先都南京,后迁都北平,天子守国门,坐镇北疆威震蒙古,修长城,防倭寇...
原创 吴... 吴起比战国4名将厉害!单说军政,吴起当之无愧的兵家亚圣! 吴起比白起牛多了,白起在他面前只是个弟弟,...
原创 同... 在东方大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物,他们或英明神武,或智勇双全,或忠义仁爱,他们的一言一行,无...
原创 武...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有两千多年都处于封建时期,在这期间诞生出四百多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