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四渡赤水为何毛主席突然进攻龙云?答案就在孙子兵法中,无比高明
迪丽瓦拉
2025-07-09 12:32:59
0

1950年在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月的时间,曾经主政云南多年的龙云终于从香港转机来到广州,他曾经的老熟人叶剑英亲自来迎接了他,龙云一下飞机就显得十分兴奋,他拉着叶剑英的手说道:“沧白兄!多年未见,你还是这么精神抖擞。”

叶剑英发出爽朗的笑声,他也拉着龙云说道:“好多年没听到有人叫我沧白了!亏你还记得我的表字!当年广西一别,一晃竟然快二十年了。毛主席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龙司令还是不改当年的英雄气概啊!卢汉将军在云南通电起义,龙云司令的功劳很大啊!”

龙云自从被蒋介石夺权以后,好不容易在曾经的部下的帮助下逃往香港,曾经的“云南王”失去了一切,云南也暂时由龙云的表弟卢汉主政,龙云多次通电反对内战,并长期和卢汉保持联系,卢汉能在云南起义,促使云南和平解放,这和龙云多次劝说有很大关系。

两人寒暄后,龙云迫不及待地问叶剑英:“沧白兄!我什么时候能见见毛主席?这么多年毛主席的名声响彻华夏大地,我还没有见过他真人呢!”

叶剑英哈哈大笑起来,他赶紧解释道:“毛主席前几天就念叨着要见你了,他怕你旅途劳累,让你先在广州休息几日,然后再邀请你去北京。”

五天后龙云抵达北京,当天下午毛主席就接见了龙云,龙云见到毛主席后的情绪十分激动,他第一句话竟然是:“毛主席!我有愧于人民,当年我曾率军和红军交战过,这是我平生最错误的事情!”

毛主席向来宽宏大量,他微笑着说道:“爱国从来不分先后,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你看!我们殊途同归,不还是行驶到一条路上来了吗?”

龙云听到此话很动容,随后毛主席和龙云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他们谈论的话题很丰富,既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当前形势的分析,还有云南未来该怎么发展等问题。在谈论到一些往事的时候,龙云突然问道:“毛主席!有一个问题我这15年来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当年您率领红军四渡赤水,为什么在最后关头突然进攻我的老巢,当时蒋介石明明在贵阳坐镇,您为何不直接攻打贵阳呢?”

毛主席听到这个问题哈哈大笑起来,龙云的话将毛主席的回忆拉回到1935年那个惊险万分的时刻,毛主席笑着说道:“你应该多去读读《孙子兵法》,答案就在其中!无非就是兵法上避实击虚,围魏救赵这些战略。”

龙云继续说道:“主席!《孙子兵法》我读了不下五遍,也没有能理解你当时的战术思想,我看还是要你赐教啊!”

四渡赤水是毛主席指挥过的无数战役中较为经典的一战,也是毛主席认为的平生得意之作。毛主席的老朋友,美国记者斯诺在1971年接受毛主席的邀请来中国访问,当时斯诺问毛主席:“毛主席!我从延安时就和你相处,我想问你,你平时遇到的最惊险的时刻是什么?你对指挥过的哪次战役最为满意?”

毛主席当时略作思考回答说:“我平生经历过的最危险的时刻当属四渡赤水的时候,如果当时棋差一着,红军就要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而我平生指挥的最得意的战役也是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是一场拯救红军于水火的战役,也是名留青史的经典战役,后来美国西点军校详细复盘过毛主席指挥的四渡赤水,时任美国西点军校的校长惊呼:“难以想象!实在是难以想象!恐怕我永远都搞不懂毛泽东为何能完成这一壮举!”

紧接着毛主席向龙云详细地介绍了四渡赤水的经过以及当时他的战略思想,龙云这才豁然开朗,龙云不停地念叨着:“太神了!简直太神了!”

我详细介绍一下毛主席指挥的四渡赤水全过程,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喜欢。

红军一渡赤水,毛主席:先调动敌人,解决眼前困境再说

遵义会议之后,毛主席成为红军和党中央的实际领导人,当时周恩来、彭德怀、朱德等人坚信一点,红军面临敌人的包围,只有毛主席才能带领红军走出这样的困境。

国民党反动派集结了薛岳兵团、川军、黔军、龙云的滇军主力从云贵川三省多个方向向遵义包围而来,薛岳经过分析认为:“红军一定会选择北上和红四方面军汇合,只要堵住红军北上的通道就能慢慢缩小包围圈,最终完成作战任务。”

中央红军经历了湘江血战,加上沿途作战,此时的总兵力只有两万多人。毛主席冷静分析当前形势,中央红军必须渡过长江和红四方面军汇合,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完全摆脱敌人的包围,彻底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但是现在面临的形势很严峻,敌人的总兵力超过了40万,几乎是我军的20倍,如此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该如何打破敌人的包围呢?我们先来看看敌人的具体部署。

薛岳作为此战的总指挥,他让麾下吴奇伟和周浑元的8个师进驻到贵阳和修文等地区,并让部队分兵渡过乌江在后面对红军主力实行追击,并让王家烈率领黔军的一个师从乌江侧翼夹击红军主力。这样一来,敌人在南边对我军形成封锁,并采取追击战的方式一路紧逼。

在东面,刘湘率领川军的四个师在乌江东岸布防,并分兵在半路堵截红军前进的道路,完成在东边的封锁。

在西南方向,龙云的6个旅在其麾下猛将孙渡的率领下已经进驻到毕节地区,并沿途封锁主要通道,就此封锁了西南方向。

北面是敌军将领潘文华率领的国民党第21军,这支部队是蒋介石的嫡系,战斗力极其强悍,潘文华率领一个军加上部分川军全面封锁住长江,防止红军北上渡江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并且敌人主力还封锁长江沿岸重要渡口,在赤水、叙永等地布置大批兵力。

从敌人的部署可以看出,我军被围在乌江以东,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狭小地区。

毛主席根据敌人的部署迅速做出判断,薛岳这是想将我军逼入川南地区,然后以优势兵力和我军决战,而且此时敌军已经占领遵义,我军的后路也遭到敌人封锁。

毛主席当即决定先调动敌人距离最近的主力,先解决眼前的危机,于是毛主席下令让红军分成三路,准备在距离遵义不远处的土城集合,然后渡过赤水,穿插到宜宾和泸州之间的间隙,寻找北渡长江的机会。

但是当时川军一直尾随,并在赤水边的土城以重兵驻守,毛主席认为必须先歼灭土城的守敌,才能让川军有所顾忌,我军才能站稳脚跟。

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展开,但是由于情报出错,我军以为土城的守军为6000人,实际上土城的守敌多达一万,这样的情况下土城之战成为我军和敌人的消耗战,毛主席当即下令停止进攻,改变当前战略,

土城之战给了毛主席很多启示,他认为想要以弱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我军行动必须以突然进攻为主,让敌人没有防备;二,我军的行踪必须让敌人捉摸不透,让敌人无法估计我军的行军路线;三,要么不打,一旦决定开战,全军必须保持行动的敏捷性,速战速决才能避免被敌人包围。

毛主席确定下新的战略,为了彻底调动敌人,毛主席开始指挥一渡赤水,我军主力依旧分为三路,留下一支小部队佯装攻打土城,大部队从西边趁着夜色渡过赤水,敌人以为我军还要继续攻打土城,没想到毛主席已经率部渡过赤水。

渡过赤水后,毛主席下令全军分成左右纵队,左纵队和中央指挥部一起进驻扎西地区,右纵队则向川南的叙永方向出发,就此一渡赤水完成。

一渡赤水其实是根据当时形势作出的准确判断,目的是先解决当前困境,先看看有没有机会北渡长江,也就是说这是一次根据敌人变化作出的权宜之计。

红军二渡赤水,毛主席下令杀个回马枪,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红军主力一渡赤水后,暂时甩掉了尾随的川军,解决了眼前的困境,毛主席当时想寻找北渡长江的战机。此时,敌人对红军行踪有所察觉,对此最紧张的人就是四川军阀刘湘,因为红军的位置距离刘湘的四川腹地很近,刘湘害怕红军突然攻打他的地盘,便立刻采取“北守南攻”的策略。

于是刘湘立刻调集重兵也跟着渡过赤水,一边分兵向北阻止红军北上渡过长江,一边集结优势兵力准备向叙永和扎西方向发起进攻,企图打红军一个立足未稳。

毛主席洞察到形势发生变化,此时已经找不到北渡长江的机会,毛主席当机立断,我军暂时放弃北渡长江,而是将作战目标瞄准王家烈率领的黔军。

当时王家烈的黔军已经进驻到娄山关和遵义等地,在红军四周的强敌中,王家烈的部队战斗力最弱。既然我军暂时无法北渡长江,毛主席决定再次渡过赤水,杀个回马枪,敌人绝对想不到我们还会回去。

说干就干,毛主席下令放弃扎西和叙永地区,全军回师遵义,就这样红军主力集合在一起,从容地第二次渡过赤水,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

毛主席喊来彭德怀,很认真地对他说道:“彭总啊!现在我要让你的红三军团担任主力,快速进攻娄山关和遵义,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攻克遵义,要不等敌人反应过来,我们又无法攻克遵义,就要陷入敌人的包围。红军的生死存亡就全寄托在你的身上了。”

彭德怀自然知道毛主席此话的分量,他没有任何犹豫,在此关键时刻勇于承担重任,率领红三军团全部主力攻打娄山关。

娄山关是遵义的门户,想要攻克遵义,就必须先拿下娄山关。攻打娄山关确实很困难,敌人的防御工事修建得很坚固,我军血战湘江后丢掉了所有重型武器,因此这场仗打得很辛苦。

彭德怀看到战局陷入胶着,他立刻改变战术,一是不再留有预备兵力,下令全军参加战斗;二是正面改为佯攻敌人,主力迂回到两侧发起猛攻。

一番激战下成功拿下娄山关,我军继续向遵义发起进攻,我军占据娄山关后,攻打遵义本身是没有难度的。

但是特殊情况还是发生了,我军在拿下遵义外的老鸦山阵地后,敌人吴奇伟率领的两个师突然支援过来,向我军位于老鸦山的阵地发起猛攻。

这个情况十分危急,毛主席立刻做出判断,敌人的援军已经来到,那么遵义城内王家烈的部队一定会趁机反攻,让我军腹背受敌。毛主席立刻下令前线的彭德怀和陈赓:“吴奇伟的援军不是重点,我们只要不让吴奇伟越过老鸦山就行。我们主力应该迂回到遵义两侧,提前设立包围圈,等待王家烈的主力发起反击,一举歼灭王家烈后,就不用再和吴奇伟的援军纠缠了,直接挺进遵义城。”

在此生死存亡关头,毛主席再次制定了最正确的战术,形势的发展和毛主席预料的一模一样,王家烈看到吴奇伟的援军到来,立刻下令全军从遵义城内出击,最终落到我军的包围圈中,我军歼灭王家烈的主力后,全军顺利开进遵义。吴奇伟这边看到遵义城已经被攻破,只能放弃救援。

二渡赤水,我军杀了个回马枪,最终歼灭黔军两个师,成功俘虏5000多人,还缴获了大批物资,全军也有了重武器。

红军三渡赤水,调动敌人主力至川南,实现战略意图

红军二渡赤水打了个出其不意的大胜仗,蒋介石再也坐不住了,他决定亲自前往重庆坐镇指挥,然后又飞往贵阳亲自督军。蒋介石还下了一道军令:“云贵川各路军队,没有我的手令均不能私自调动。”意思是蒋介石要亲自指挥全局。

蒋介石抵达贵阳后,立刻重新部署作战计划,他根据红军的行军路线,断定红军是想要沿着乌江东进和贺龙军团会合。

当时红军主力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北渡长江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另一个是向东挺进和贺龙军团会合。毛主席并没有完全定下具体的选择,而是相机行动,哪个路线能成功就选择哪个路线。

蒋介石又调集了20多万人马沿着乌江东岸布防,并让周浑元、吴奇伟、何健等主力继续向遵义合围。

敌人的大军再次奔袭而来,毛主席知道战场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也知道蒋介石本人已经抵达贵阳坐镇指挥。

虽然红军刚打了一个大胜仗,但是部队也有一定的损耗,此时依旧没有实力和敌人主力硬碰硬。毛主席将目标放在了阵型突出的周浑元部队,但是就在我军准备歼灭周浑元所部的时候,周浑元这边停止了前进,选择原地驻守,毛主席又下令取消了作战计划。

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乌江东面也已经被敌人封锁,在此关键时刻,毛主席再次决定渡过赤水,为了掩护主力顺利渡过赤水,毛主席让一支小部队突然向东边的周浑元先头部队发起进攻,摆出一副要强攻周浑元所部的假象。

其实红军主力已经在西边集合完毕,于当天下午就全部渡过赤水,三渡赤水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军再次进入川南地区,并将主力部署在叙永附近的森林里,敌人无法得知我们的行踪。

另外,毛主席为了迷惑敌人,让红一军团的一个加强团快速向北进军,并且故意暴露行踪,此时蒋介石派出的侦察机果然发现我军这一个加强团的行军路线,蒋介石立刻做出判断:“红军又回到了川南,他们主力这是要北上渡过长江!”

蒋介石下令乌江东岸的部队全部北上,继续加强长江北岸的封锁线,并让龙云的滇军由毕节出发配合刘湘的川军主力合围红军主力。

这一次敌人主力再次被我军牵着鼻子走,蒋介石也准备孤注一掷将大部分主力调集到川南,并准备封锁赤水沿岸渡口,在川南和我军决战。

三渡赤水基本将敌人主力调动到了长江下游以北和川南地区,实现了毛主席的战略意图。

红军四渡赤水,吓坏蒋介石和龙云,再次调动敌人主力,顺势巧渡金沙江

红军三渡赤水还没站稳脚跟,敌人合围的主力再次袭来,这一次敌人以为红军一定会北上渡江,毛主席却发布一条谁也想不到的命令,全军再次渡过赤水直奔贵阳而去。

三渡赤水仅仅两天后,红军主力再次集结第四次渡过赤水,毛主席的这一招是谁都没有想到的,薛岳等人还忙着在川南地区部署包围圈,国民党的各路主力也都在向川南行进的路上,而毛主席已经率领主力第四次渡过赤水将敌人甩开。

但是此时长江上游依旧在敌人的封锁之中,想要北上渡江还是很难,毛主席决定让部队全力向贵阳挺进,原因很简单,此时蒋介石就在贵阳坐镇,而且蒋介石将主力全部调去了川南,贵阳此刻的兵力空虚。

毛主席这一招可谓是出奇制胜,红军上下快速向贵阳推进,等到敌人发现我军踪迹的时候,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兵团的先头部队已经距离贵阳不到30公里的地方。

蒋介石立刻慌了,他怎么也想不到红军竟然奔着贵阳而来,蒋介石知道让川南的主力回师救援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致电向距离最近的龙云求救。

此时龙云的滇军主力绝大多数派到了金沙江附近封锁长江上游,但是龙云还是让孙渡率领昆明附近的一个旅快速救援贵阳。

蒋介石对此十分感动,他当面许诺孙渡要给他加官进爵,就在蒋介石觉得自己稳坐钓鱼台的时候。毛主席立刻下令全军放弃攻打贵阳,直接攻打龙云的老巢昆明。

毛主席这次改变战术,再次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龙云的滇军主力一大部分在金沙江附近,唯一驻守昆明的一个旅还派出去支援贵阳了,此时的昆明才是最空虚的地方。

这一下轮到龙云慌了,他更加没想到毛主席的主力会直奔他而来,孙渡的部队刚刚抵达贵阳,此刻让他回援昆明已经来不及了,龙云不敢有任何迟疑,他立刻下令驻守金沙江的主力回师救援昆明。

金沙江附近的滇军接到龙云的命令后也不敢有任何延误,全军立刻开拔直奔昆明而去。

连续三个月的时间,我军四渡赤水,不断调动敌人各路主力,期间还打了两个大型的歼灭战,此时真正的战机终于出现了。

滇军主力被调离了金沙江,长江上游出现空档,毛主席立刻又下令放弃进攻昆明,全军北上渡过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自此,四渡赤水全部完成,我军顺利渡过金沙江,达成了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战略目标。

蒋介石和龙云这边还在严阵以待,突然就收到了红军主力已经渡过金沙江的消息。蒋介石气得差点晕倒,而龙云却不明其中奥妙,心里一直留下一个疑问,为什么毛主席会突然下令进攻昆明。

直到1950年龙云和毛主席的这次谈话,他才弄明白当初毛主席下令突袭昆明的原因,以及毛主席四渡赤水的全部过程和战略思想。

龙云晚年的时候经常回忆和毛主席的这次谈话,他对毛主席的军事智慧赞不绝口。

更为有意思的事情是,毛主席当初和龙云开玩笑说道:“你要去多读读《孙子兵法》!”龙云后来将《孙子兵法》一直放在自己的枕边。

毛主席也很爱读这本书,他将古人的军事智慧研究得很透,并将这些兵法和现代战争结合,和实际情况结合,总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所以毛主席的很多军事思想却是可以在《孙子兵法》中找到答案,也能证明毛主席是无比高明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57年,韩先楚就任福州军区司令员,他也成了开国上将中为数不多就任大军区司令员的人。 而且以他的资...
原创 李... 唐朝初年,天下初定,整个天下虽说百废待兴,不管怎么说,起码民间已经是太平了,但是在那城墙之内,深宫之...
原创 女... 北宋末年,有一名不寻常的女婴出生。她不哭不闹,怎么哄也没反应,周围人以为是不祥之兆。父亲抱着女婴去寺...
原创 红... 革命时期,为了能够获得革命斗争的胜利,革命者们听从组织的调遣,服从组织的安排,将组织和国家的利益放在...
铭记红色历史,续写时代华章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的记忆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每一次回顾,都是对先辈们不屈不挠精神的...
原创 清... 清朝“领侍卫内大臣”是何官职?绝非清宫戏里的“大内侍卫” 虽然清王朝延续了明朝的“九品十八级”官制制...
原创 大... 从李世民的母亲窦氏说起,她的舅舅是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对窦氏非常喜欢,从小就把她带到宫中抚养。...
原创 康... 中国历史上曾诞生了众多王朝,而王朝的命运常常取决于皇帝的治理能力。优秀的皇帝可以使朝廷繁荣昌盛,而糟...
原创 “... 【康有为】这张照片拍于1896年,地点是美国芝加哥,康有为是晚清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戊戌变法兴起于...
原创 朱... 盛世之光:永乐大典与朱棣治国风采 引言:永乐盛世的光芒 永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令人瞩目的一段时期...
原创 走... 斩杀黄瑞兰、赦免方伯谦、奖励邓世昌、刺激刘步蟾,李鸿章宝刀未老,一番操作以后让北洋水师重振雄风、士气...
原创 毛...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于1976年彻底离开了我们,在他去世后,大家为了纪念毛主席,就把主席的遗体保存...
原创 雍... 前言: 命运的齿轮总是无情地转动,谁能预料到一个出生在皇室的公主,会经历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 从金...
原创 诸...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军事战略家,其在建安十二年做的隆中对,可以说是中国最出名的一份战略规划。 ...
原创 清... 前言 在清朝的官场体系中,官位品级分明,一品、二品的差距本应明确。然而,这个官场规则似乎在一些职位上...
原创 新... 这是一则发生在抗战时期的真实故事,讲述了在1941年皖南事变后,江南敌后抗日的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6师...
原创 周... “我准备辞去职务了”伟人曾经当着赫鲁晓夫的面这样说到。 对此,赫鲁晓夫小心翼翼的问道“有接班人吗?”...
原创 俄... 持续三年的俄乌血战,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也将对全球的战略均衡产生深远影响。 这场旷日...
为何睢阳的得失,成为安史之乱的... 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东平郡王,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起兵...
原创 南... 南北分治:尉迟运守宫平乱,宇文邕出兵灭齐 这消息传入周廷,周主宇文邕乃谋伐齐,亲临射宫阅军讲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