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照雪下玉关
编辑| 照雪下玉关
1939年,在上海普通人谈之色变的“魔窟”——汪伪76号特工总部内,大汉奸李士群正满脸怒容的看着面前被绑在处刑架上的男子。
就在不久之前,他的手下从这个人的家里面搜出来了一张地形图,一份爆破计划书。这家伙竟然想让他坐“土飞机”上天!
如果不是有人告密,让面前这家伙来不及行动就被抓了,李士群光是想想就感觉后背一阵发凉。
当李士群逼问起是谁指示他“谋害”自己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把李士群的鼻子都快气歪了:“都是给皇军办事,相煎何太急?”
李士群一直到被日本毒死时不知道,被他抓起来的这个人,身份十分的特殊,他是一个拥有五重身份的特工……
李士群
这个拥有五重身份的人,叫做袁殊。
袁殊是一个文化界左翼人士,在一二八事变时,曾和茅盾、鲁迅等人一起联名发表过《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
袁殊这个人很有才干,而且思想进步,因此,1931年10月,潘汉年主动和刚刚20岁的他进行接触,让袁殊参加了中共情报系统的工作。
当袁殊宣完誓之后,潘汉年认真的告诉他:
“你加入的是秘密前卫组织,普通组织成员是不知道你的身份的。你的工作是保卫党的组织,今后要渐渐褪去红色,伪装成灰色小市民,寻机打入敌人内部。
莫要要终守自己的信念。一个共产党员要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的事业,除了生命,还有更难的,是要毁掉自己的名誉。历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我们就是要做这样的无名英雄。”
袁殊
经过两个月的秘密训练,袁殊已经掌握了身为特工需要的技巧,开始寻求打入敌人内部。
相对于其他情报人员而言,袁殊有一个优势,他娘舅贾宝书的大儿子贾伯涛,目前在上海警备司令部担任要职。
这个贾伯涛是黄埔一期的,之所以能够上黄埔,还是袁殊的父亲袁晓岚亲自安排的。这么一层情分在,袁殊想要“进步”一下,贾伯涛自然不会不帮忙,果断给上海社会局局长吴醒亚写了一封信,推荐这个小表弟到他那里任职。
但袁殊整天和左翼文人混在一起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因此在写简历的时候专门加了这么一句话:“已经厌倦了左倾活动,想要过安稳日子”。
光这么轻飘飘一句话显然是不可能让吴醒亚相信的,但一来不能不给贾伯涛面子,二来当年吴醒亚刚从湖北来上海谋生活的时候,是袁殊的老爹指点他去广州投奔的陈立夫,自此平步青云。
因此,哪怕知道袁殊可能“有问题”,他也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众所周知,国民党内山头邻里,有着诸多的派系,大派系下又分为两各种各样的小派系。吴醒亚也是个不甘寂寞的主,在1933年成立了CC系下自己的小派系“干社”,袁殊成为了“干社”的情报股股长。
之后,吴醒亚给他搞了个“新声通讯社”记者的身份,能够经常出席南京政府的记者招待会,有时候还能出席日本驻沪领事馆的记者招待会,并因此认识了日本驻沪领事馆外交官岩井英一。
岩井英一来中国的任务就是收集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情报的,一番接触下来,以为会日语,有过在日留学经历的袁殊是一个“在华亲日分子”,有必要好好拉拢,争取让其为我所用,两个人你情我愿,很快就成为了“忘年交”。
而袁殊也就这么有了“第三份工作”,开始为日本“收集情报”。
就这样到了1935年,袁殊暴露了。
当时因为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发生了起“怪西人”事件:
一个名叫约瑟夫·华尔顿的第三国际特工被叛徒出卖遭捕。因为他是外国人,而且咬死了不承认自己是间谍,所以国民党不敢怎么着他。但是通过调查华尔顿记录的电话号码,发现了袁殊,以“涉嫌通共”的罪名将他也抓了起来。
在这期间,袁殊有过变节行为,供出了左翼学者、中共党员夏衍和左翼电影明星王莹。好在这俩人一个成功摆脱了敌人的抓捕,一个被捕后又很快被放了出来。
最终,袁殊被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兼容思想的思想文化对”判处两年零9个月,按律法减刑一半,执行一年零三个月。
当袁殊出狱之后,仍然想为党组织服务。但对有过变节行为的人,潘汉年显然是不敢信任的,决定先观察他一段时间。
袁殊自觉在上海也呆不下去了,选择前往日本留学,直到两年后才的1937年才回来。
在日本期间,袁殊靠着已经先一步会日本的岩井英一的关系,结实了一大批日本政要,并成功搞到了一批有着详细日本驻军及兵力部署的地图带回了国,证实了自己的忠诚。
于是,潘汉年再一次和他接上了头。
为了增加自身的保护色,袁殊又跑去加入了青洪帮,成为了“大”字辈的曹幼珊门下。和杜月笙、黄金荣等“通”字辈大佬成了“师兄弟”,又开始为黑帮收集情报。
之后,袁殊又通过杜月笙的关系,在戴笠那里领了一份“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的差事。
上海沦陷后,袁殊没有选择撤退,而是按照党组织和戴笠方面的要求留在上海,当“汉奸”。
机会很快就来了,1938年4月,日本为收集中方抗战的相关情报,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特务机构——“岩井公馆”。负责人正是袁殊的那个“好朋友”——岩井英一。
岩井英一有心让袁殊在自己手下当差,但也难免对他怀有戒心。在这种情况下,袁殊三天两头的逛窑子,突出一个“乐不思蜀”,岩井英一这才彻底打消了顾虑。
察觉到岩井英一对自己放松了警惕之后,袁殊干了一件大事。
他以“上海区国际情报组”的身份,吸纳了一批为抗日不怕死的青年,搞出来“抗日秘密行动小组”,并在1938年的夏天,亲自策划、指挥炸掉了位于虹口本田沙场后面的一个日本海军军火仓库。
之后还伏击过伪江苏省省长陈泽民,和伪大民会会长冯心如。
1939年5月,对袁殊的行为大感满意的戴笠将他召去了香港,一番嘉奖后布置了新的任务:“刺杀汪伪特工总部头子李士群。”
当了汉奸,最怕的就遭到刺杀,李士群这样的汉奸特务头子自然是最遭人恨的那一批,他也很有自知之明,出门时身边做好了防护,想要暗杀他可并不容易。
袁殊想了很久,觉得不如直接把汪伪 76号特工总部给炸了,让李士群坐一回“土飞机”
说干就干,他专门画了地形图,并派人去76号特工总部的后面挖地道。
本来一切都要准备妥当了,结果在即将行动的时候,却出了意外。
时任军统上海区区长王天木在这个重要节骨眼选择了叛变,将袁殊的计划竹筒倒豆子一般都告诉了李士群。
差点被炸死的李士群当场大惊失色,赶紧指挥手下把袁殊给抓了起来。同时,他的手下人在袁殊的家里把地形图和爆破计划书全都给搜了出来。
此时的袁殊虽然在岩井公馆工作,但一直没有公开当汉奸。李士群也不知道他的身份,一定要袁殊“交代”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袁殊选择了“坦白”:“都是给皇军办事,相煎何太急!”
李士群不敢动日本人的人,在他犹豫的时候,袁殊趁其妻马景星来监狱送换洗衣服的机会,让她去找潘汉年求助。
潘汉年又让马景星联系岩井英一。
不久之后,岩井英一果然派人来到76号,说袁殊是外务省的人,“都是误会”。他这才得以逃出魔窟。
让岩井英一出手的代价是巨大的,他要求袁殊必须站出来公开当汉奸,写了一篇符合所谓“大东亚共荣”基调的《兴亚建国轮》,后成立了一个所谓的“兴亚建国同盟”的汉奸组织。
祸兮福所倚,在岩井英一看来,袁殊是彻底上了贼船了,对他也不怎么设防。
袁殊因此得以搞到了诸多的重要情报,比如美国和英国曾经为了让德国进攻苏联,打算牺牲中国,对日“绥靖”。比如德苏战争将要爆发,比如日本不会和德国一起夹击苏联,而是会南下等。
1945年,随着日本日薄西山,袁殊也开始面临新的选择。
要么远走海外当一个寓公,代价就是这辈子都是汉奸了。
要么,担任“忠义救国军新编别动军第五纵队指挥,兼军统直属第3站中将站长”。
袁殊这两条路都没选,而是清理掉岩井公馆”所有财产,换了三大皮箱黄金美钞,转交给了上海党组织,然后前往了苏北解放区,重新登记入党,担任华东局联络部第一工委主任,继续为革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