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说明朝是历代最强?不接受反驳,因为这四点原因无出其右者
迪丽瓦拉
2025-07-09 11:33:31
0

明朝,立16帝、276连江山社稷、先都南京,后迁都北平,天子守国门,坐镇北疆威震蒙古,修长城,防倭寇,屯田哈密,封官东北,剑指云南,马踏交趾。“历经永宣盛世、弘治中兴、隆庆新政、张居正改革、万历中兴等”。王朝后期国立虽大不如前,但依然关内关外两地作战,就算亡国、也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和谈、绝不签订不平等条约,绝不用女人换和平,君王死社稷,就凭这骨气,就是历代王朝所不能比的。大明为何如此刚硬?

第一:明军善战。老祖宗朱元璋时期推翻蒙元,打的元朝喘不过气,元顺帝在徐达、常遇春北伐时期,弃城而去,使北京免遭战火,明朝认为此举“顺应天意”,便给他上了一个“元顺帝”的称号,以示调侃。中原王朝自五代时期以来,丢失了几百年的幽云故土终于在明朝失而复得。此时的石敬瑭如果“泉下有知”,也终于放下包袱松了一口气,而宋朝自始至终,都没收复北方失地,到了南宋就更加鞭长莫及了。

成祖朱棣继续开疆扩土,五征漠北。永乐八年亲率五十万大军北出长城,兵威之胜莫过于此。永乐十二年再次亲率30万大军,进军漠北,朱棣仿佛就是为了征战而生,最终驾崩于塞外。但是他开创了中原统一王朝皇帝亲征塞北的先河,这一点汉唐都不及。

而后世子孙明武宗朱厚照,这个“建豹房、摆地摊、贪玩、养宠物、酗酒,最荒唐的皇帝”,居然也曾亲征塞外,与士卒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击败蒙古首领“小王子”,此战士卒士气高涨,皇帝亲自骑马拿刀作战,士卒们见到无不奋勇杀敌,史称“应州大捷”,皇帝亲口说:自己也杀了一个敌军,朝代中期皇帝敢亲自上战场者寥寥无几。

第二:水师强悍。明成祖1420年,明水师拥有3800艘船。成祖、仁宗时期,郑和七下西洋,首次远航为永乐三年(1405年),最后一次为宣德八年(1433年)。七次远航经太平洋到印度洋,历经30多个多家和地区远到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舰队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欧洲地理大发现以前,世界历史上人类最大规模的海上航行。

历次水战:1.朱元璋时期鄱阳湖水战。2.正德16年(1521年)珠江口海战,击败葡萄牙人,这是中国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者的战役,明朝胜利。3.西草湾之战,嘉靖元年(1522年)再次击败葡萄牙人。此战使葡萄牙人放弃了用武力叩关逼明朝就范的想法。明朝的硬气值得后来的清朝好好学习。后来明水师又先后击败过日本,荷兰。就连明朝灭亡之后,南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郑成功依然能够出动水师收复台湾。

第三:文治。建立内阁,设立首辅。嘉靖时期,内阁成为朝廷最高的决策机构,即使皇帝怠政,内阁正常工作依然可以带动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明朝之盛,远迈汉唐、繁荣似锦,清朝康熙皇帝,曾评价明朝盛世:治隆唐宋,能够得到后世朝代君主的肯定,也能证明明朝之强,绝不亚于汉、唐、宋时期的繁荣富庶。

第四:硬气。虽然国君怠政、贪玩、不务正业、宠幸宦官者大有人在,但是面对国家危难,绝不割地赔款、纳贡称臣。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明二十万精锐部队浸没,皇帝被俘,朝中五十多位文武大臣殉国,举朝震惊,痛哭失声。此状也绝不妥协,拒绝南逃、重整朝纲、册立新君、巩固城防、调兵遣将、鼓舞士气,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明朝面对入侵的作风,这一点汉朝、唐朝、宋朝、清朝都做不到。汉末皇帝形同傀儡没有实权,唐朝皇帝多次逃出长安,宋朝更是丢了半壁江山,清朝屡屡割地赔款,连日本都打不过。就连隋炀帝也曾被突厥骑兵围困吓破了胆,他的表现不如此时的新皇帝朱祁玉。虽然朱祁玉也害怕,但是依然可以做到下定决心保卫京城,赏罚分明,不像隋炀帝允诺将士们守城成功便大大奖励,结果胜利后,居然耍赖不赏赐了,君无戏言,皇帝威仪顷刻间顿失人心。

崇祯时期国破家亡,就算身死国灭,“依然君王死社稷”,绝不受辱苟活于世。清朝建立后,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屡次提意出师北伐,收复故土,中兴大明,但郑之龙不同意。1646年,清军攻占浙江与福建郑之龙投降,鲁王逃亡海外,隆武帝于汀州逃往江西时被俘,绝食殉国。1662年年初,吴三桂领兵进入缅甸俘获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至此朱家300年江山,正式寿终正寝。对于明朝的刚硬,你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探讨,会有更多内容发布,喜欢记得关注收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是... 登陆英伦三岛的计划失败之后,希特勒将逼迫英国人投降的希望,寄托在了打垮苏联的作战行动上。 1941年...
原创 带... 引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937年9月,任弼时此时任政治部主任,当他正在八路军办事处处理公务...
原创 回... 前言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九十周年,提起曾经的往事,很多人会对当年数十万东北军不放一枪一弹就撤退到关...
原创 朱... 在元朝末年,民生困苦,朱元璋带领平民起义,成功推翻元朝统治。 然而,明朝建立初期的开国将领中,一些...
原创 诸...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千古美谈,这大概也是千里马遇到伯乐的最佳故事脚本之一。 然而刘邦从一介亭长出身...
原创 祖... 百行孝为先,孝是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涌现出一大批关于“孝”...
原创 东... 明朝亡于东林党这个说法,本身就是网络明史学家杜撰出来的,有些人甚至连东林党是什么都不知道,人云亦云。...
原创 垓... 先说第一个答案:垓下之战的总指挥是刘邦,韩信是前锋。 《史记高祖本纪》: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
原创 国... 在新中国的第一次授勋大会上,获得授勋的都是我军在战场上涌现出来的英雄将领,但是还有一群特殊的人群,他...
原创 曾... 有关司马懿一代军师的故事,常常被人们误解。曹操和曹丕父子辛苦打下的江山,竟被认为在司马懿手中私有。然...
原创 毛... 前言 1976年1月8日,卧病在床的毛主席得知周总理病逝的消息,当时的他手捧报告,一字一句阅读着有关...
原创 张... 在明朝中晚期,张居正和海瑞都是备受瞩目的人物,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尽管海瑞年长于张居正,但在仕...
原创 《...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鱼翔孟渚”实践团开展纪念一二... 2024年7月24日,“鱼翔孟渚”实践团成员王博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讲座,主题为“弘扬...
非洲原始人面对英军,为什么战绩... 文/维克托·汉森 祖鲁人的政治体制虽然残暴原始但是不费拉,部落兵勇猛善战、敢于牺牲,不是秦制帝国那种...
“冲山突围”中的铁血战士——太... 今日文章 “冲山突围”中的铁血战士——太湖游击队司令薛永辉 吴县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活动较早...
原创 明... 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如影随形。战争的根源常常是为了争夺领土和财富,直至达到某种平衡。金戈铁马、倥偬...
原创 警...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内的一声枪响,引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武装起义,不久这场革命烈火在全国迅速蔓延...
一座古城,守望5000年 本报记者王湛实习生管佳颖 1936年,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馆员施昕更在家乡杭县(今杭州市余杭...
原创 三...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戾气和机遇的动荡时期。当黄巾起义蔓延全国,朝廷为了自保不得不向地方发放印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