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晚清的末代皇帝溥仪,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悲惨和傀儡,虽然他曾经贵为皇帝,
但是他一生都是不快乐,因为他从坐上皇位的第一天起,就没有人在乎过他真正想要什么,甚至他想要的很多东西,都因为种种因素离他而去,所以他过得很憋屈。
溥仪刚登基的时候只有3岁,是慈禧太后在临终前挑他做皇帝的,到他7岁的时候帝制被废除,溥仪也成了亡国之君,当时的他还可以领每年400万银元的生活费,维持在紫禁城里面的开销,溥仪的生活过得也还算富足。
后来被冯玉祥赶到天津后,溥仪度过了风雨飘摇的七年,经历了张勋复辟等荒唐闹剧的溥仪感觉自己还没有过时,总想着再次君临天下,于是在1931年他从天津逃到了东北,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做了“伪满”的傀儡皇帝。最后在1945年被抓,梦想彻底破灭。
如果说事业上的失败溥仪还能忍受的话,那么感情上的波折真让溥仪感到心力交瘁。
在溥仪16岁选皇后的时候,他一眼就看上了当时并不出众的文绣,但是宫里的太妃却逼他选了婉容做皇后,而文绣成了溥仪的皇妃。一开始溥仪对两个人都非常的照顾,但是在出宫之后婉容更时髦,经常跟着溥仪出席各种晚宴,不知不觉就冷落了文绣。
加上后来溥仪跟日本人谈判,打算成立“伪满”政权,不愿跟日本人同流合污的文绣选择了诉讼离婚,要跟溥仪脱离关系,溥仪因为这件事情深受打击,他没想到文绣会如此决绝。后来跟着他到东北的婉容也因为被冷落,选择了跟侍卫发生关系,这让溥仪深受打击,一点快乐和尊严都没有。
但是一生憋屈的溥仪也有痛快的8天,在这8天溥仪将十四年所受的委屈都宣泄了出来,在1946年5月远东国际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时候,溥仪作为证人出席了8天的审判,对9名日本甲级战犯的罪行进行控诉。
在这几天里溥仪将自己这14年中受到的委屈,以及日军在东北的暴行全部口述出来,当律师和日本人质问他的时候,他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进行反驳,几乎不要律师出面就能够用犀利的言辞让日军无法辩驳。
这也是溥仪一生中最痛快的8天,可以说自己想要说的话,可以为自己所犯下的过错做一些弥补,溥仪在1960年能够被特赦,他这8天里的表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的控诉9名日本甲级战犯都宣告了死刑,面对日本人的威胁时,溥仪不卑不亢稳如泰山。有看到他坐在审判席上的人,都调侃他把木凳坐出了龙椅的感觉。